杜双华的关系 【日照钢铁杜双华】杜双华:中国第二富豪的失败抗争
杜双华被迫放弃了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与体制抗争三年后,“中国第二富豪”在不情愿与不得不之间被“招安”。
今年2月底,山钢重组日照钢铁的最后交割将完成,按照惯例,杜双华安排的一名员工,需要象征性地把一把钥匙交到山东钢铁集团人员的手中。尽管杜双华已经表态称会配合国家重组钢铁业,但在内心里,对于杜双华本人来说,这简直如同一个交战失败后的受降仪式。
2003年2月29日,杜双华与山东莱芜钢铁出资2.2亿元组建了日照钢铁,曾经踌躇满志地想把这个小民企建成山东钢铁业乃至中国钢铁行业的巨人,但如今,日照钢铁已经无可挽回地委身他人。
假设没有“日钢速度”,日照钢铁不会成为山东钢铁整合战役的必争之地;假设杜双华怀揣的梦想仅仅是财富与名望,山钢的收编也不会如此地充满杀伐之气,在日钢旁落他人时,杜双华不会留下一个落寞的身影。
历史无法假设。
2003大跃进
2003年3月31日,山东日照。
这是一个日后必定写入中国钢铁业历史的日子。来自河北衡水的农民杜双华在山东海滨之城日照挥着铁锹为日照钢铁项目埋下第一锹奠基土。一张流传下来的老照片上显示,矮胖身材的杜双华站在奠基的人群中,正在环顾左右,看不出有多兴奋。
日照钢铁开工建设,当年9月28日出铁出钢,历时181天,创下了世界钢铁行业的奇迹,被称为“日钢速度”。2004年,企业钢产量107万吨,销售收入25亿元;2005年钢产量达到227万吨,销售收入63亿元;2006年,钢产量达到355万吨,销售收入达到110亿元;日照钢铁几乎一年一个台阶,开始爆炸式地发展。
杜双华无疑是幸运的。就在他大张旗鼓开始日照钢铁项目建设时,同样在2003年上马的江苏铁本,在次年就因“铁本案”被重点查处,戴本人也锒铛入
狱。但在日照,各方一路绿灯,靠着超常规的“日钢速度”,杜双华躲过了一劫。 这时,杜双华还意识不到,体制的力量可以成就日照钢铁,同样也可以控制日照钢铁。
在杜双华日后递交给全国工商联的一份汇报材料中可以看出,杜双华对日钢的起步是心怀得意的。2004年,日照钢铁钢产量是107万吨,销售收入25亿元,上缴税金是215万元。到了2007年,钢产量就增加了6倍达到775万吨,销售收入286亿元,上缴税金13.78亿元。
根据山东当地媒体的报道,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662亿元、利润49.67亿元。但2008年3月挂牌的山东钢铁集团包括了济南钢铁集团、莱芜钢铁集团等山东大型钢企。如果就单个企业来讲,日照钢铁已经是山东最大钢铁企业。日钢元老称,中国除了杜双华,没人能从零开始五年做到600亿元规模。
杜双华被迫放弃了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与体制抗争三年后,“中国第二富豪”在不情愿与不得不之间被“招安”。
与日钢的发展速度匹配的,是杜双华的个人财富积累。
2008年,胡润年度富豪榜出炉。在发布之前,胡润的助手数次就“首富”称号与杜双华本人和日钢联系确认,但杜一直推辞。他觉得“首富”这称号是在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在山东钢铁产业政策不明朗的当口,杜双华必须低调。 “胡润中国百富榜”草样出来后,杜双华排在第一位,黄光裕第二。杜争取了几次,发榜前几天,榜单有所调整,黄光裕成为首富,杜双华第二。
然而,杜双华和日钢的命运,却在顺风顺水之时,因为铁矿石原料问题被彻底改变。这个变化也为杜日后与山钢过招时处处被动埋下伏笔。
铁矿石谈判,在2003年之后成为牵扯中国钢铁业神经的结构性问题,以宝钢为首的中国阵营在与澳矿谈判时遭遇七连败,重挫钢铁业元气。为规范国内铁矿石市场,国家明令禁止民营企业直接进口铁矿石。
这让日钢颇为掣肘。杜双华开始多处寻找办法解决日钢无米下锅的难题,但处处碰壁。
无奈的现实让杜双华最终承认,日钢通过正规渠道将面临因为拿不到铁矿石而断奶的险境,在面临生存问题的时候,民营钢企必须当婊子。此后的几年时间里,一向不爱社交的杜双华频繁拜访力拓,进行沟通斡旋,同时,杜双华还准备
好了现金。
2010年,力拓间谍案东窗事发,力拓公司驻华代表胡士泰等被带走调查,国内钢铁行业风声鹤唳,民营钢企为拿到充足的铁矿石而向力拓行贿的潜规则被撕开一道口子。不久,即风传已是中国第二富豪的杜双华被卷入,称其曾向力拓行贿900万美元(逾6000万元)。
杜双华称,力拓中方雇员王勇索贿900万美元,而王勇则辩称是向杜双华“借款”而非索贿。耐人寻味的是,法庭拒绝了两人当庭对质。案情扑朔迷离,只有王勇长达14年的刑期(一审判决)发人深省。
对行贿一事,熟悉杜双华的业内人士都认为,责任并不完全在杜,他是被体制“逼上了梁山”。
财经作者们更愿意从民营钢企处境的角度来分析杜双华行贿案。财经图书《他们比你更焦虑》的作者在描写杜双华涉案事件时悲观地分析:从2003年铁本事件中的戴国芳,到2010年日照钢铁的杜双华,中国民营钢铁企业将来或许会这样理解“内忧外患”这一成语——一边要小心在国内的宏观调控中损兵,一边须留神在和国外铁矿石巨头的博弈中折将。
兵临日照城
大多数转折点并不是“呼”地一声而到来的,而是如卡尔桑德堡描写雾的名诗所形容的那样,“蹑着猫足而至”。然而这一次,让杜双华和日钢感到紧迫的坏消息远不是“蹑着猫足而至”。
2007年7月,山东省政府在一次关键会议上发布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首次提出由济南钢铁、莱芜钢铁牵头,整合省内钢企。并在文件中明确地表示,由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股份制的形式重组日照钢铁公司。
这成为山东省扔给杜双华的第一只靴子。此后,山东省政府、省国资委数次针对省内钢企重组召开会议,言必及日钢。
山钢未来5年发展规划的其中一项是,在日照建立一个产能为2000万吨的临海钢铁精品基地,以实现山东省钢铁工业发展重心由内陆向沿海转移的战略。这样一来,民营钢铁巨头日钢和国有钢铁新宠山钢,在日照“撞车”了;山钢想一举吞下日钢。“听说杜双华拒绝了被山钢吸收,他甚至想反过来吃掉山钢。”一
位知情人士透露。
2008年3月,山钢携百亿注册资本在济南挂牌,对济南钢铁、莱芜钢铁和山东省冶金总公司所属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了重组,成为山东最大的省属企业,总资产为850亿元。日钢的利润率在中国内地钢企中处于上游,2007年日钢的营收不足300亿元,利润却超过50亿元,而同期的济钢,营收虽然超过500亿元,但利润只有30多亿元。
因此,山东省国资委关于收编日钢的决定也承受了极大的压力。消息传出后,全国媒体和专家用脚投票,称合并日钢“实乃霸王硬上弓”,有好事者将合并案制作成一幅漫画,画面上,一个体质孱弱的小孩大汗淋漓地骑上一个壮汉的脊背,并辅以“最坏的鲸吞”图注。多数为此抱不平的专家则认为,山东省国资委不应该让民营钢企感到心灰意冷,而济南的压力被称“每一小时都在增加”。
知情者称,收编日钢一事,即便在山东省国资委内部,也有不同声音。支持收编者认为日钢是最难打的一场仗,不拿下日钢,山东钢铁业整合绝不会一马平川;也有人认为,此事不可预料的因素太多,重组一个民企,已经超出国资委权力范围,而且,舆论压力太大。
困兽犹斗
风萧萧兮易水寒。
尽管协议的签署并不意味着杜双华将完全失去控制权,但对于他潜藏了多年的钢铁梦想而言,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心理上无法接受的结局。
就在山钢注册两个月之后,汶川大地震发生。杜双华捐出逾1亿元的巨款,并累计收留了超过700名灾区儿童。由于杜双华的低调,日照钢铁集团在外人看来显得有些神秘。许多当地官员仅知其名、对其有实力拿出亿元善款都颇感惊讶。
杜双华本人也因捐赠而蜚誉国内,作秀、出风头之类的风言风语不绝于耳。 日钢表示,当传言流进他们和杜双华的耳中时,他们倍感压力。一次善举也会招来非议,这是他们当初捐款时始料未及的。也有知情者认为,杜的巨额捐助也给山钢打了一记迷踪拳——日钢当即在慈善上与王老吉、台塑等企业一道成为明星企业,这使得一向不为外人所知的杜双华和日照钢铁集团站在了全国捐款企业的最前列,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山钢收购的计划也遭受到巨大的压力。 “可以说,日钢通过捐款大大增加了与山钢对峙和谈判的筹码。”日照市委
一位人士这样称。
但这并未改变山钢不惜代价收编日钢的决心和基本面,反而引发国资意志反弹。2008年至2009年间,在节能减排、信贷规模、综合治理等方面,有关部门对日钢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
2008年9月28日是日照钢铁出钢五周年纪念日,杜双华提前几个月让手下联系好了央视的《同一首歌》栏目,并准备在日照市举办系列活动,想在自己的地盘上庆祝一番,但这一计划被临时取消。
杜双华觉得应该给日照市政府打一个电话。他太需要日照市的领导在他绝望的时候出来帮他一把了,尽管来自日照市的声音恐怕也于大事无补。但如果日照市政府决定不支持日钢独立存在,杜双华在钢铁业的戎马生涯就结束了。 该不该打这个电话,杜双华犹豫了很久,害怕被人误解“用政治手段抗拒产业结构调整大局”。
而且说实话,杜双华根本揣测不出日照市政府领导的态度。按道理说,山东钢铁整合日钢,无疑会把原本属于日照市的税收照单全收(至少是大部分),而且将来在规划钢铁产业和对公司的管理上,日照市政府都会大权旁落。
2008年11月5日是杜双华人生中的另一个分水岭,这一天,山钢与日钢宣布正式签署重组意向书,由年初就开始计划的山东钢铁行业整合终于啃下了日照钢铁这块“硬骨头”。11月10日,日照钢铁启动裁员;11月15日,业界出现传言:日照钢铁并不愿被重组,但在有关方面使出“断贷”狠招致使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杜双华被迫就范。
11月10日,杜双华发出《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杜双华在信中写道:“这是我们日照钢铁生死存亡的关头,进一步就会加速走向死亡,退一步或能求得生存。”这封信更像是日照钢铁最后的挽歌。
在此期间,杜双华前前后后回了两次老家衡水,两次都是开车。第一次回家,杜接到了几个朋友打来的电话,都是安慰的口吻。第二次则一个电话也没有,也没有人登门拜访,都觉得这个时候去不合适,直至2010年12月30日杜双华在日钢年度总结会上改口称“无条件配合重组”。
这就是2008年的杜双华,他可能是钢铁行业最不幸的企业家。在如日中天时,“杜双华速度”曾让宝钢都交口称赞;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他甚至找不到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
挽歌迟早都要奏响
除了求助政府,杜双华还开始借用资本平台“抗拒招安”。
2009年5月20日,香港上市公司开源控股公告称,日钢借壳上市获准。借壳完成后,杜双华将成为开源控股最大股东。杜双华被迫放弃了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与体制抗争三年后,“中国第二富豪”在不情愿与不得不之间被“招安”。 在同一公告中传递的另外一个信息是,日钢旗下日照型钢公司、日照钢铁公司各30%的股权以及日钢轧钢公司25%的权益,将被注入壳中,以谋在山钢收编中保全。
调查称,在与山钢签订重组意向书后的第5天,杜双华就介入了开源控股,2008年11月10日,杜购入4.4亿股开源控股;12月2日,再购入2.6亿股;到了2009年1月15日,完成日照钢铁集团三家主要公司核心资产的股权注入,收购价是52亿港元。
两个月内杜双华完成了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 这被认为是杜双华提高山钢收购难度的一步妙棋,亦是杜自保的又一杀招。未经确认的消息显示,开源控股背景不凡,把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会使山钢的收购在难度上增加至少一倍。
2009年8月25日是山钢与日钢提前商定签订重组协议的日子,此前,山钢组成的财务清算小组已入驻日钢,但清算由于日钢部分资产意外实现上市而延后。
杜双华捐助、借壳上市的两次反击,让山东省国资委和山钢极为不满。在山东省政府一次小型内部会议上,相关领导语气强硬地表示对开源控股“怎么请回来的,就怎么送回去”,“条件成熟要重组,条件不成熟,创造条件也要重组。
” “已经进入上市公司的资产,肯定是暂时不会归山钢所有,但山东国资委仍希望杜总自己能主动解决这一问题。”山东省的政府人士这样说,毕竟日钢的重组已经不仅仅是山东省内部的事情了,还必定要考虑并顾及开源控股公司及股东的权益。
颇有深意的是,就在日钢将30%注入开源控股的同一天,国家环保局发文认为日钢建设的热轧板带配套技改项目不符合《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未经环评审批,责令该项目停止建设。而公开资料显示,该项目投资78亿元,是日钢核心资产。杜双华资本市场虽然得意,却未能在国家政策方面扳回一局。
彼时杜双华手上的牌已经不多,他再次固执地把最大的议价资本押注到资本市场。2009年8月28日,开源控股发布中期预告称,今年上半年将由巨亏转为盈利,主要归因于“今年5月29日完成收购誉进发展有限公司后,该公司的盈利贡献以及收购时获得的折让”。此时正是重组进展的关键时刻,坊间将此看作杜双华对日钢资产评估环节施加压力、以期尽力提价的最后尝试。
这让一波三折的重组再次多了一些想象空间。此前因为开源控股的横空出现,重组进展已被迫暂停一次。但在2008年9月18日北京召开的中国钢铁并购重组论坛上,山钢董事长邹仲琛对媒体表示,山钢不会放弃关于整合日钢的谈判。 在山钢面前,杜双华的抗争显得那么地苍白无力。
2009年9月6日,根据双方签署的意向书的决定,山钢与日钢正式签订重组协议。协议规定,在新日照钢铁中,山东钢铁持股67%,重组方案中还包括一个“过渡期经营协议”,杜双华及其旧部将租赁日钢继续“自主经营”一年左右。 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双方妥协的结果。但对于杜双华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叹息的结局。
如果说沈文荣领导的沙钢的发展故事代表了一批中国民营钢企的成长历程,那么位于山东日照的日钢则代表着另外一股钢铁势力:它们因民营速度而一鸣惊人,却也要在接下来的每一天和体制博弈。
有悲观分析认为,日钢的无奈显露出民营钢企常遇到的尴尬处境:成长时,遭受享有更多政策支持的国有钢企的牵制和挤压,而一旦长大,却又面临被收编的命运。
“精神招安”
杜双华在海滨之城日照被挤进一扇与国资合作的大门,但他依然难以预料,门背后是一个美女,还是一个魔鬼。
在2010年日钢内部的一次会议上,杜双华发表了题为《端正态度,集中精力,以更加良好姿态实现平安稳定和谐过渡》的讲话。从这份近6000字的讲话稿来看,这更像是重组之后日钢的发展“方略”。
“坦白讲,单纯的重组我是不情愿的,谁也不愿意把基业让别人来管理。但是要建设精品钢基地,必须实施重组,我有这个自知之明。”谈到最终为何接受资产重组和合作协议时,杜双华表示,是山钢的精品钢基地规划思路让自己“服
而2010年9月初,山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谭庆华在接受人民日报社记者采访时的话意味深长。建设日照钢铁精品基地是几代人的梦想,如今山钢与日钢的重组朝着实现这个梦想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也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
杜双华先生虽然在日照建立了钢铁厂,但正如他9月7日表示的:为建设日照精品钢基地必须实施重组,我从一开始就是拥护的,我们自己干不成精品基地,先天不足问题不解决也很难发展成世界500强企业。山钢和日钢的重组有利于实现这一梦想。
这个月,中钢协公布的数据显示,日照钢铁的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0.69%,降幅为全国最大。而山钢的产量则同比上升了3%。
杜双华“租赁”的日照钢铁将于2011年2月底之前完成交割。杜此前在老家河北衡水招聘了200多个保安,这些杜的同乡中,一些人已经在准备回家,另外一些人在签署协议那一刻就已陆续离去。一个保安说,山钢还为杜总留了一间办公室,但办公区后面的蔬菜大棚准备拆掉。
早春二月料峭寒。对于杜双华来说,这个春天与希望无关,而且似乎比常人感受到的要冷得多。
山钢高层私下称,山钢已全面掌控日照钢铁局势,甚至提前交割都不必看杜双华的脸色。而杜本人也不无悲壮地说,希望十年后,大家能忘掉杜双华三个字,最好也能忘掉日照钢铁。
在2010年上半年的一次内部闭门会议上,杜双华拍了桌子,言语中不乏失望和沉重。一位参会人士在提及山东钢铁时,引用了布鲁诺火刑就义前最彻底的描述:你们宣读判决时的恐惧心理,比我走向火堆还要大得多。
杜双华简介:
杜双华,河北衡水人,在1987年就开始从事钢铁制造,1993年他创办了河北京华制管,当时只有80余万元的产值和100多位员工。2001年开始,他相继在唐山、包头、莱芜、广州、四川等地成立了制管公司,并在2003年合并组建了京华创新集团,2005年产值100亿元。
2003年,杜双华与山东来港合资创办了日照钢铁控股,2005年产值80亿元。2010年力拓案审理过程中发现其涉嫌行贿900万美元。2010年杜双华因为卷入力拓案被限制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