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大师张君秋简介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1920-1997),祖籍江苏丹徒。父滕联芳,母张秀琴(河北梆子青衣演员),在母亲的熏陶之下,自幼喜欢上了戏曲艺术。由于家境窘迫,张君秋只读了几年私塾,便辍学学艺。他天生聪伶,经李多奎介绍,拜李凌枫为师,学习京剧青衣(李凌枫,字缉之,江苏嘉定人,原学医,私淑程派,后拜王瑶卿),拜师后他刻苦学艺,靠着他的天赋和对艺术的灵感,进步很快。1935年,在北京吉祥戏院首次登台,以一出《女起解》唱红。1936年,北京《立言报》举行公开投票选举,推选"四大童伶",张君秋与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被选中,成为"四大名旦"后的"四小名旦"之一。报界对他高度评价"扮相,如窈窕淑女,似梅;唱功,有一条好喉咙,似尚;腔调,婉转多音,似程;做工,稳重大方,似荀"。他的嗓音"娇、媚、脆、水",甜润清新,高低随意,舒展自如,梅派的华丽,尚派的刚劲,程派的轻柔,荀派的婉约都被他很好的融合在自己的表演艺术风格之中。他最初同雷喜福合作,相继又同王又宸、孟小冬、谭富英、马连良合作,其中与马连良合作时间最长,演出最多的剧目有,《四郎探母》饰铁镜公主,《龙凤呈祥》饰孙尚香,《红鬃烈马》饰王宝钏,《打渔杀家》饰肖桂英、《大、探、二》饰李艳妃、《法门寺》饰宋巧姣及《审头刺汤》、《四进士》、《三娘教子》、《苏武牧羊》等。张君秋善于吸收多门类艺术为我所用,不断创新,通过他的再创作,使老戏唱出了新韵。
张君秋的艺术成就在于他几十年不懈的朝夕研磨,博采众长,大胆对京剧唱腔进行改革创新,努力探索,创立了风靡海内外的张派艺术。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张派艺术已初见端倪。至1956年,一出《望江亭》,标志着张派艺术的正式形成,为内外行所公认。他的《状元媒》、《金山寺·断桥·雷峰塔》、《刘兰芝》、《西厢记》、《诗文会》、《楚宫恨》、《彩楼记》、《怜香伴》、《春秋配》、《女起解·玉堂春》和《珍妃》、《秋瑾》等,都在唱腔艺术上达到了完美的程度。他讲求科学运用演唱技巧,保持共鸣位置的准确和气息的畅通,音域十分宽广,京剧的十三道辙口经他演唱均应付自如。他的表演端庄含蓄,自然率真,化妆服饰讲求人物和处境的协调达到艺术完美。张君秋先生在我国京剧艺术领域中尤其是旦角行当创作的表演艺术家中,是一位承前启后、勇于探索、大胆革新、不懈追求的优秀戏曲表演艺术家。1956年张君秋的北京市京剧三团和马连良京剧团,谭富英、裘盛戎的北京京剧二团合并,组成了阵容强大的北京京剧团。此名家合作,流派纷呈,百花争艳。在剧目设置、唱腔创作、表演技巧、舞台美术以及服装道具等各个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革新创造,成为当时菊坛一大盛事。同时,张君秋的艺术创作,此时也到达了颠峰阶段。"***"中,张君秋备受迫害。"***"后复出,已达六旬。他毅然把主要精力放在京剧教学方面,为京剧艺术培养后继人才。他广收海内外弟子,传播张派艺术。特别1986年,应当时天津市政府领导之邀,主持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百日集训",培养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优秀青年演员,为全国组建青年京剧团队树立了榜样。
为了弘扬国粹,继承和振兴京剧艺术,张君秋接受全国*********同志委托,担任《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的艺术总顾问。他协同诸位京剧表演艺术家和艺术创作团体,亲自参与挑选配像演员,审听原版录音,组织录像录音等各项具体工作,到他逝世为止,共完成京剧音配像120部,为京剧艺术的留传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君秋1981年6月加入中国***,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等职,1990年被美国林肯艺术中心和纽约美华艺术协会授予"终身艺术成就奖"和"林肯大学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会"。张君秋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有近百名之多,其中有薛亚萍、李炳淑、杨春霞、杨淑蕊、王婉华、雷英、张静琳、王蓉蓉、赵秀君等。
张君秋京剧音配像录音的主要剧目有:《大、探、二》、《武家坡》、《女起解》、《三娘教子》、《打渔杀家》、《苏武牧羊》、《赵氏孤儿》、《生死恨》、《望江亭》、《断桥》、《西厢记》、《宇宙锋》、《秦香莲》等。张君秋生前凡有全剧录音或重要选场录音的,全部进行了音配像,共计43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