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前飞江苏两会 向两会报告 让法治成为江苏发展核心竞争力
中国江苏网3月11日讯 2月中旬,省委政法委发布《关于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依法加强产权保护的若干指导意见》。这是依法加强对各类产权司法保护的新遵循,也是法治江苏建设的新举措。
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江苏把法治置于战略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建设“法治江苏”,努力让法治成为江苏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实践样本】
法治的进步真切可感
对2016年江苏法治建设,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瑞信律师事务所主任刘玲以自己多个不同身份,感受到了不同的进展。
“从我的工作体会看,执业环境在持续变好。”刘玲告诉记者,如今诉讼过程中律师会见、阅卷等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办案机关还会充分听取律师意见,律师各项权利越来越得到重视,而且重视不仅停留在口头。比如,“阅卷难”去年已基本消失。
“我们凭授权委托书和有效证件到检察院,就能拿到案卷光盘。”刘玲说,而以往,复印几十本卷宗不仅花费高、时间成本也不少。案件侦查人员对安排律师会见的观念也有了根本转变。“以往会见安排有时不及时,这两年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感到当事人和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保护越来越得到重视。一般只要提申请,都会及时安排会见。”
作为省政府法律顾问,刘玲去年参与了多件重大行政事项的第三方评估。例如苏澳合作园区这一重大项目,刘玲等人从前期就开始介入,参与对园区合作协议进行合法性审查等工作,保证决策的合法性。“从我参与的这些具体事务上,真切感受到了政府在依法行政方面的进步。”
身为省律师协会副会长的刘玲注意到,许多律师同行已在各级政府中担任法律顾问。“我感到这不仅是对中央要求普遍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落实,党政领导的意识也在深刻转变:更习惯于经由专业人士对政策措施的合法性进行评估,促使决策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她说。
现在,全省上下“聚焦富民”,多方施策。刘玲认为,不仅要让群众口袋鼓起来,而且要让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在群众脑袋里“富集”起来。因此,她和律所同事积极参与了省司法厅“司法行政聚焦富民15项举措”的落实。“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有时对群众来说更为珍贵。”
【全省纵览】
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
满意率达95.3%
江苏是全国率先部署法治建设的省份之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法治建设之路。而2016年,更是法治江苏建设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年份。
这一年,省委、省政府召开深入推进法治江苏建设暨政法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在新的起点上制定了法治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绘就江苏“两聚一高”新蓝图,提出“让法治成为江苏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法治江苏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截至去年底,512项计划到2020年完成的法治江苏建设工作重点实施项目,已完成397件,完成率达77.54%;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率达到95.3%,与2015年相比稳中有升。
以设区市全部获得地方立法权为契机,省、市两级大力推进地方科学民主立法,全省地方立法工作体系日趋完善。拓展立法征集、听取意见的渠道,省人大审议修改草案时,在网上全文公布草案内容;还首次采用电视直播方式向全社会公开立法座谈会实况,探索了开门立法、扩大公众有序参与立法的新途径。
以转变职能为基础,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省政府在苏州、徐州等地和省国土厅等部门开展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化管理,探索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合法性审查、卷宗归档等的有效机制。省政府批准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省政府和12个设区市、81个县(市、区)政府成立了法律顾问委员会。省政府全年就8件政府立法项目向法律顾问征求意见,对74件重要文件和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邀请法律顾问参与审查。
在全国人大代表、省高院院长许前飞看来,实现“让法治成为江苏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不仅要完善地方立法,制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则,也需要赋予这些规则以生命力的高水平司法。
2016年,全省法院全面启动首批员额法官遴选工作,最终产生6203名员额法官。许前飞介绍,江苏法院受理案件连续4年全国第一,案多人少矛盾突出,推进以员额制为核心的司法人员分类化改革,就是要让精英法官回归审判一线。
“我们严格要求进入法官员额的院庭长必须在一线办案,当然也包括我。”作为二级大法官,许前飞二次开庭审理“1.6亿元天价环保公益诉讼案”。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去年全省法院院庭长审理案件占结案总数41.29%。院庭长作为优质司法资源沉到一线办难案,好钢用在了刀刃上,而且把司法责任制这一司法改革的重中之重落到了实处。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司法公开、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去年江苏法院改革发展成绩丰硕,但许前飞认为,评判成绩根本依据在于群众获得感。“人民希望安居、乐业、增收,追求公平、正义、安全,期待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这些既是民生,也是民意。”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江苏法院去年严厉惩治违法排污、破坏耕地、非法捕捞、跨境倾倒垃圾、走私固体废物等违法犯罪行为,一审审结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数和判处罪犯数同比分别增长68.11%和75.75%。
为解决“执行难”,江苏法院去年新收执行案件数和执结标的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7.04%和45.16%。特别联合媒体进行4次获得广泛好评的直播“抓老赖”,集中用“现场执行”“凌晨执行”“假日执行”等创新手段,尽最大努力实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专家点评]
形成了富有特色的
“法治江苏样本”
“江苏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一直位居全国前列,被誉为‘法治江苏样本’。”省委党校法政部副主任梁三利教授说,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让法治成为江苏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已成为法治江苏的特色名片。这既是对法治江苏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建设成效的高度肯定,又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相适配的法治江苏蓝图。
梁三利认为,江苏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法治工作基本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意识日趋加强,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的能力日渐提升。
法治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全民守法是基础。梁三利说,“让法治成为江苏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有赖于全社会法治素养的提升。一方面,法治江苏建设需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要担负起依法治国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
另一方面,法治江苏建设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法律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使民众逐渐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