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也是李谷一的女儿】张也是李谷一的女儿为误传?
核心内容:张也是李谷一的女儿?【张也不是李谷一的女儿】李谷一的女儿叫肖一。
【李谷一资料】李谷一(1944年-),原名李滇惠、李谷贻,1966年改现名。中国著名女歌唱艺术家,湖南长沙人。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中国文化部批准为优秀专家。在近30年的舞台生涯中,以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和技巧,对中国民族声乐和通俗音乐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并开创了一代歌风。
【婚姻家庭】【前任丈夫金铁霖】作为内地最受尊敬和推崇的音乐大师级人物,金铁霖对内地音乐界的贡献毋庸置疑,其泰斗地位深受业内外的一致推崇。同时身为一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金铁霖先生的感情史也是一部传奇,尤其是他和自己学生李谷一这对曾经的伉俪更是一段音乐圈的佳话。
李谷一是金铁霖的第一个关门弟子,两人的感情史逐渐从师生情过渡到爱情。在事业上两人是人人羡慕的“最佳师徒”,李谷一在金铁霖的栽培下成为内地最知名的歌唱家。在生活中,和金铁霖的婚姻是李谷一的“初婚”,对亦师亦友的金铁霖的尊敬和爱慕是这段婚姻最大的出发点。
这段当年备受瞩目的歌坛伉俪,却因为婚后一直无所出,加上当时已经是大明星的李谷一演出活动和社会活动频繁,导致了两人之间出现了不为人知的隔阂。相比较李谷一,金铁霖要成熟稳重得多,其所有出发点都是为李谷一好,所以他多次提出和李谷一离婚,最终两人悄悄结束了婚姻。如今很多人只知道两人是师徒,却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段轰动的恋情。
现在两人都是音乐界备受尊敬的大腕,再见也是朋友,都有了各自的幸福,这段婚姻在她们的人生中也成为了一段幸福的插曲。
【李谷一在事业上全心投入,可以想象她在家庭生活上的粗枝大叶。就连给女儿起名字也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在她和爱人的名字里各取一字——肖一。】
肖一从几岁就开始叫妈妈为“李老师”。因为“叫她‘李老师’她的反应特别快,而叫‘妈妈’往往要叫两声她才有反应。”
电话里,肖一的声音听起来很“爽”,嘹亮,很像她母亲。不过母亲甩不掉依稀湘韵,而成长在北京的女儿已经是一口“京片子”了。
女儿自述【我们俩再也没有一同去过公共场所】
小时候对妈妈的印象有些模糊,她常年在外演出奔波,每年有七八个月不在家,自幼母亲对我的忽略让我成了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
1980年左右,妈妈在中央乐团做独唱演员。而我还不到三岁,白天就被寄放在她单位的一个老师家。那个爷爷家住在一层,有个窗户正对着妈妈单位的大门,每到下班时间,我就趴在窗户前望着大门,一看见妈妈走出大门往这边的宿舍楼跑来,我就高兴得满屋子地喊“妈妈!妈妈!”
四岁的时候,她干脆把我送出了北京,我在许昌的一个亲戚家生活不到一年。我年纪太小,并没觉得自己特别惨,但是多半年之后出现在父母面前的我成了个又黑又瘦的小孩,他们也觉得这样不是事,无奈把我接回来生活。
我最需要母亲照顾的年岁,也是妈妈的事业最繁忙的日子。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淘气爬铁栅栏摔断了胳膊,恰恰此时妈妈不在身边。奶奶和爸爸带我去医院接骨,医生把骨头接错位都不知道,打上石膏之后才发现问题,只能敲开石膏重新接一次。等我的伤已经反复去医院看过三四次后,妈妈才腾出时间第一次看看我摔断的胳膊。
从我很小,妈妈就不能带我去公共场所,不逛公园,不去商场,因为带我出门被人认出来会非常麻烦。有一次她带我去湖南一家很大的百货商场,结果母亲被商场的售货员认出来,激动得大声喊:“她是李谷一!”其他的售货员和商场的顾客也聚过来和她握手,说话,要签名。
三四十个人围了好几圈,结果把我挤出去了。我傻愣愣地站在一边看着这场面,没哭,只是觉得特别没意思。母亲只能从人缝里看见我站在远处,直到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才走过来带我走。从那次起,我和妈妈彼此心照不宣,我再没提出过要她带我出门的要求,而她也不会提这样的建议。
1985年左右,母亲沉浸在中国轻音乐团繁忙的工作中,台前的演员、乐队以及所有幕后工作人员都由她一个人管理。可以说,妈妈99.9%的精力都投入在团里,她对演员和学生比待我更好,她没给我开过一次家长会,我学习上的事情也无暇来管。所以小时候我老觉得自己不是我父母亲生的。
那时我们家就像个考场,只要妈妈在家,每天就跟走马灯似的没完没了的来人。全国各地各式各样的年轻演员找我妈妈,一进我们家门,说不了两句话就对着我妈唱歌,希望能投在她的门下,进她的乐团。
【“李老师”认为我没什么培养价值】
母亲对女儿的忽视虽说不是件好事,但是成就了我独立的性格,上高中的时候我就离开父母搬出来单住。因为我住的那套房子和他们离得挺近,每天见他们的机会只有吃晚饭的时候,吃完饭我就回去写作业睡觉。而母亲往往有很多开会、采访、出差的“外事”活动,跟她见面的机会就更加少。
我的家庭教育很严。我父亲成长在军队家庭,很怕我养成娇气不讲理的小姐脾气。小时候家里做饭从来不会考虑我的口味,即使做的是我不爱吃的菜,他们也不会迁就我或者给我开小灶。治我挑食的办法也很绝:不爱吃饿着别吃。他们吃完饭会把剩下的饭菜都用碗扣起来保温,等我饿了自己就知道找饭吃,所以我现在一点儿也不挑食。
母亲最初打算把我送到沈阳的一所艺术学校,当时那所学校在中国的艺术学校里算得上一流。但是我父亲不同意,母亲想想我一个小孩在外地也觉着心疼。不过更关键的原因是“李老师”在综合考量我的实力之后,认为我根本不是搞这行的材料。缺乏表现欲,胆子小,当众表演爱怯场,没什么培养价值,这就是 “李老师”对自己女儿的评价。而我本身对妈妈整天痴迷的东西好像有种天生的抵触,没意思,没新鲜感。
有朋友劝我说,你也唱歌多好啊,有你妈什么事都好办。我一想也是,就跟我妈说:“我把你那些有名的歌都改成rock&roll出张专辑,怎么样?”结果是我爸第一个不答应:“你要造反呢?!”
都说婆媳难处,但妈妈对奶奶格外亲近。我奶奶晚年得上老年痴呆,病到晚期精神恍惚,言语失常,可是直到最后她还总是喊我妈妈的名字,喊“谷一吃饭!谷一吃饭!”惦记着让我妈吃饭。
【三湘四水-李谷一,宋祖英,张也的口才 】
昨天的青歌赛李谷一、宋祖英、张也三个湖南人都发言了,口才的差距立即就体现出来了
点评的评委都是我们湖南人,第一个点评的宋祖英,她是回答的一个地方领队关于部队准备比赛的方法。这看起来是问经验,实则是在借机发难,想问一下部队是如何黑地方选手的。那个地方队的领队不是傻子,怎么会不知道部队的那一套做法?宋副团也不是傻子,应该会明白其的意思,你叫她怎么回答?领队对大赛评委偏袒部队选手的不满,领队的话使宋副团感到特别的紧张。
各地方队的选手也是层层选拔挑选出来,大都受过很长时间的专业培训,难道只有部队参赛选手才这么做的吗?这样难道是经验吗?如果说是经验,那也是所有参赛队的经验呀。关键这不是田径比赛,不是靠计时器看结果,这是靠评委评的。我看到所有的选手比赛,同一水平的选手水平就是部队的分数最高,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阎肃也不是傻子,他上届就对二炮得高分感到不满,只不过苦无证据,不敢乱说。现在有了机会怎么会错过,他也在借机发难。不过倒霉的是评委席中只有她一个人是部队文工团的领导,自然轮到她回答,再加上口才不好,反应不够灵敏,只好实话实说,不过说得吞吞吐吐,毫无逻辑性。
看来她还得在口才上多训练一下,在中国作为一个领导口才不好并不是件好事。连正局级的中国文联演艺中心主任郁钧剑口才都比她好。
第二是李谷一,她点评的关于民族唱法中的组合问题。她以前当过中国轻音乐团的团长,东方歌舞团的党委书记,现在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也是个领导。她的点评就精彩多了,准备到位,逻辑性强,面面俱到,语言水平比宋副团长高多了。在这方面宋副团长还得向李谷一多学习一下。
第三个是张也,她回答的如何保护嗓子的问题。她甜美的微笑和嗓音真的非常吸引人,回答得也很完美。第一是要有科学的发声方法。第二要学会巧妙的应用嗓子。第三要有很好和身体很好的心情,注意休息加强锻炼。第三用其他的方法还保护嗓子。第四,外地来的选手要用嗓音帮助清凉润喉的东西来保护自己的嗓音。
张也,湖南人,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教师。1991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金铁霖教授;1998年一曲《走进新时代》唱响了祖国大地,并在全国音乐电视大赛上获金奖第一名最佳演唱奖;2005年荣获年度最佳演唱女歌手奖。近几年,作为文化使者代表国家出访世界各地,深受海内外观众的喜爱和欢迎。
送女儿走上歌唱道路
1968年春天里的一个日子,张也出生在长沙市一个文艺工作者家庭。父亲张兴民是长沙市歌舞剧院专业戏剧创作员,母亲是湖南省花鼓戏剧院的演员。
自幼生活在花鼓戏剧院宿舍大院里,无论在家里、在院里,还是在母亲上班的排练场里,张也耳濡目染的全是叔叔阿姨们的练唱和练琴声,是舞台上表演的一招一式。4岁时的小张也就在幼儿园跟着老师有板有眼地学唱样板戏,不久就能像模像样地演“小常宝”“小铁梅”了。
细心的父亲发现了她的天赋后,便送她去参加长沙市“小杜鹃艺术团”的考试,小张也毫不费力地考上了。从此以后,每逢星期天,父亲就用那辆破旧自行车驮着张也,横穿长沙市,到青少年宫去训练。很快,小张也就成了艺术团的台柱子,直至小学毕业都是那里最活跃的小演员,曾经多次参加过长沙市的各类大型演出,并获得过“新苗奖”。
1982年6月,14岁的张也初中毕业,多才多艺的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高中,全家人都为她感到高兴。可是张也看着艺术团的伙伴们都在忙着报考湖南省艺术学校,她辗转难眠。
经过认真思考,她郑重地对母亲说:“妈妈,我也要考艺校。”妈妈听后,惊得半天也说不出话来,“不是已经考上重点中学了吗?怎能说变就变?孩子,你一定要读高中。”妈妈的口气很坚决。恰恰父亲出差在外,为了女儿的前途,母亲认为女儿说什么也得上高中。张也见母亲没有商量的余地,便偷偷找外公、外婆去要户口本报名,结果两位老人也不同意。
就在离艺校报名的最后期限只有一天时,父亲出差回来了。当父亲了解了女儿的内心想法时,毅然同意了。他说:“孩子都这么大了,还是让她自己决定吧!”父亲还到老人面前帮张也求情。第二天,父亲带着张也去艺校报名,主考老师让张也当场唱一段,张也一连唱了几支歌,还情不自禁地边唱边舞了起来,凭着优秀的艺术素质,她被录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