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迪安靳尚谊 罗中立、范迪安、靳尚谊 《艺术人生》首聚银屏
也许人生总会被一些突发的因素改变,和罗中立类似,靳尚谊学习美术的经历也十分偶然。1949年,15岁的靳尚谊初中毕业,当时的他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升学,一是南下工作。正在此时,父亲的一个朋友建议他去考北京国艺专,也就是今天的中央美院的前身。
“他跟我说你考这个学校,你小时候画得还不错,这个学校公费,还管饭。就是这个原因,我就考了。一考就考上了。”
在靳尚谊考上国艺专之后的第二年,学校改制,由专科学校升为大学,北京国艺专升为中央美院。
“因为当时这个北京艺专是大专,我当时15岁,大专是招初中生,第二年它就成美术学院,成大学了。”
改制的结果就是靳尚谊19岁便大学毕业了,紧接着他进入了油画系攻读研究生。从此开始了他的油画生涯。
范迪安:用画册换黄豆
今天已是中国美术馆馆长的范迪安,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为老百姓创造欣赏艺术的机会。而在他青年时代,曾经有过一段极为特殊的给农民朋友普及美术的经历。
50年代出生的范迪安有过一段难忘的知青岁月,“高中毕业之后就上山下乡插队去了,我是插队在闽北山区,那时候抱有一种学画的理想,真的是把大地当作画纸,把种庄稼当做绘画,当做构图,当做色彩。”
抱着一腔艺术理想的范迪安带着学画的书来到了知青点,劳动之余时刻不忘看书画画。哪知道他带到农村去的几本素描书却成了“抢手货”。
“带一些绘画的书下去,就是为了自己坚持看一看,但是没想到这几本美术书在我插队的大队周围,引起了方圆几十里地的农民兄弟们的好奇,大家都说那个知识青年有很好看的图画,后来就有很多跟我同龄的农民兄弟晚上要到我那里看这美术书。我就很担心这个书看来看去看旧了、看坏了,所以我就说不容许轻易地看,这些农民兄弟呢,就带着他们的黄豆、大米,带上一把,跟我来换这个。”
这个特殊的经历让范迪安切身明白了“普及美”的重要性。
“所以后来我们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那么辛苦的劳动之下,还是有很多农民兄弟、父老乡亲,他们想看一点美的东西,想看一些美的形象,后来我搞美术馆的工作,我跟我的同事讲,我们要做的是把更多、更好的美术作品,让我们的社会公众能够看到,让他们能有一种好的观赏环境来欣赏艺术。”
《父亲》背后的故事
罗中立的名作《父亲》中那个饱经沧桑的父亲形象,相信所有看过的人一定不会忘记。而在现场,朱军也向罗中立提了一个关于《父亲》的问题,就是画中父亲耳朵上的那支蓝色圆珠笔。作为整幅画面中唯一的蓝色,这支圆珠笔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罗中立现场解开了这个谜底。
在80年代初期,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有一个不成文的标准,那就是红光亮,高大全。在那时候的美术作品里,所有人物形象都非常积极向上、充满了笑容。因而罗中立的《父亲》一出来就掀起轩然大波。怎么能画这么满脸皱纹历经愁苦的人物形象呢?
当罗中立把《父亲》送去参加全国美展时,美协审查小组的所有人没有一个敢发表意见,大家拿不准这幅画是好画还是坏画。
“当时大家拿不准的时候,美协的领导发表了一个意见,这个看上去像一个旧社会的农民,我们加上一个圆珠笔是不是可以点名他是今天有文化的农民,这样我们送这幅画上去的时候,在每一次审查的时候,在更高级别审查的时候,这幅画还可以有救,说完这个意见以后,大家也纷纷点头,然后这就是对这幅画当时提出来的唯一的一个意见。”
“后来我把那支圆珠笔画了,但是尽量把透视减少,就是不要让它成为一个画面当中太重要的形象出现,所以画了一个非常正对面的透视的这样的一个圆珠笔,而且那个圆珠笔是那个年代的,就是一个竹杆,一个笔芯,没有现在包装这样豪华。
我的理解,如果每个观众都把这张画看成是旧社会农民的话,充其量是忆苦思甜的画,如果加这支圆珠笔,是正好从意见相反的角度添上去的,我就是要说他是今天现实中的,我们身边活生生的我们都非常熟悉的这样的一个农民,他才有一个意义在里面。”
在短短的访谈时间里,平时没有机会常碰面的三位美术大师们互相交流了对于美术前景的展望,和对当今中国美术的看法。同时他们每个人也都事先准备了一个想让其他两位大师回答的问题。范迪安给罗中立、靳尚谊准备的问题是“知道自己的画作有多少吗?”在二位回答之后,范迪安才透露了自己“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本意,“我这个问题是火力侦查一下,想知道他们两位有多少作品,这样中国美术馆才可以有机会收藏到更多的作品。”
在节目最后,朱军又给三位美术大师出了个难题,他请三位以祖国为题,现场构思一幅作品,三位大师关于祖国这个题材会描绘出怎样一幅画卷呢?他们又是如何向观众推荐与解读新中国60年里优秀美术作品呢? 11月4日晚22:06综艺频道《艺术人生》将为您展开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