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牛腾 画家徐善华与他的牛画人生

2017-12-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徐善华 笔名江鸿,号耕云楼主.砚田老农.1940年生于江苏如东丰利,196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师从陈之佛.傅抱石.吕斯百.杨建侯.

徐善华 笔名江鸿,号耕云楼主、砚田老农。1940年生于江苏如东丰利,196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师从陈之佛、傅抱石、吕斯百、杨建侯、秦宣夫、谭勇、徐明华等大师与名家。学生时代即时有各类美术作品见诸报刊,并有作品被前苏联收藏。

毕业后坚持业余创作五十余年,作品已被国内外广为关注与喜爱。 善古今人物、爱写梅竹,尤以画牛为终身课题。曾任中国南通古丰文苑苑长、江苏省政协委员、泰国泰华艺术家协会海外顾问等职。

有《牛赋》《南黄海边画牛人》《一个老文化人的心愿》等电视专题片在省市和央视先后播映。2016年1月10,徐善华在画室。(年初,如东新媒体拍摄微电影《如东,幸福又一年》摄制组途径丰利看望徐老时拍摄。)王必春摄

宝贵的选择成就了宝贵

世有徐悲鸿画马,世有黄胄画驴,世有齐白石画虾,……

画虎,画鹰,画猫,画鱼……

天上人间,画界各路丹青妙手笔下画题层出不穷,不一枚举。

这些人中专事一项出大名者有,然大多是画过一阵,弄过一时便作罢。真以大半生乃至一生专事一项情有独钟呕心沥血专事画牛且画出成就影响者,现知江海大地上有位徐善华先生。

大师李可染先生画牛,但国人世人皆知他是山水大师,牛画不为主且多伴以牧童,柳树,水,是一种田园牧歌的抒情。当然他的牛画也是大师级的,但与他的大气磅礡独树一帜的山水相比,显然不是他的主流和终生追求。

在江海如东千年古镇丰利,傍以窄巷老街的的一座小院陋室中,住着一位高子不高,胡子不长,然气宇不凡的徐善华先生,他又名江鸿,与徐悲鸿先生之姓名相较,有徐、鸿二字相同。一个画马,一个画牛,一个出身锦秀江南,一个出身辽阔江海。

徐先生的《牛》画册,是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题的,这就不能不说是縁分了。江鸿的名字是他在数十年前立志画牛并要为之终生奋斗时取的。

徐悲鸿大师是中华画马第一人,画马尤奔马至今无人超越。那么冠以徐善华先生“江海画牛第一人,中华画牛难为耕”,并不为过。

江海平原人杰地灵,文化发达书画兴盛,画之领域如人物、花鸟、山水等比比皆是,坚守画牛且富有盛名者,当属徐善华先生了。他几十年的奋斗、汗水、心血结晶的牛画之艺术特色、成就明摆着。要达到如此丰硕的画牛成果和如此高的画牛水平,他暗中所下的工夫和付出常人难知。牛尚有忙闲之分,他的耕耘劳作春夏秋冬不分季节。说“难为耕”,耕如同农人是以勤苦为基点的。这本沉甸甸的丰富多彩的牛画册,证明了,诠释了。

丰利是座追溯唐代起始的古镇。巧在唐代就产生过韩滉、戴嵩以画牛而盛名的画家。戴嵩是韩滉的得意弟子,有称画牛有“穷其野性筋骨之妙”。传世之作有《斗牛图》、《三牛图》《归牧图》。其中《斗牛图》被杜处士收藏。一天杜处士将这幅画晾晒,有个牧童路过时看后忍不住笑了。杜处士问他笑什么?牧童指画说,“牛相斗时力气集中在角上,尾巴是夹在两股中间的,可笑画牛人不懂斗牛的道理,让尾巴翘起来摇晃。”杜处士听了十分叹服。

戴嵩《斗牛图》

显然戴嵩缺乏细致观察斗牛细节造成误笔。

当然这还是不失其一幅名画留了下来。这就是历史,历史最好不留遗憾,后人要努力改写历史。

打开徐善华先生的《牛》画册,不论你认真与否懂得与否,你都会被一幅幅多彩的画面和一头头多姿的牛所吸引所折服。他不但深谙牛之解剖,更熟悉生活,对牛的**性动态了如指掌。从任何角度欣赏,其造形的准确,布局构图的合理,笔墨色彩的运用,以至细节处理等,周全得真难以让人挑剔。用好、美、精来评价这部画册并不为过。

真可谓他年轻时宝贵的选择成就他晚年的宝贵。

“紫气东来”与“孺子牛” 他画册中的150件作品,分为“魂”(名人赐题)、“耕”(**作、创作)“刍”(速写、构思、构图、手稿)三部分。其中“耕”是主体。

师长廖静文、宋文治等赐题增光添彩不说,普通劳动者、英模等人物赐题意义非同一般,再由当地著名、知名书家书写,其甘为孺子牛的人文精神可真浓浓的了。画册接地气,合民心。

“魂”中的“紫气东来”人牛昂首人牛合一,俨然一幅东方“人牛神图”,甚是感人。作者以简括的淡墨表现人与牛,素净清逸。老子骑牛本西去,而却冠以“紫气东来”,这是一种艺术创造,兴许是借东方之光而西去,老子才活了160多岁吧!

徐先生非但能将牛画好画活,也能将神画好画活,真妙笔生画。

“魂”中的“孺子牛”中将树幻化成山门景象凌架于滩水之上,二牛没水露头,岸坐两牧童吹笛自娱。刚柔、动静跃然于纸。这幅牧牛图是浪漫的,惬意的,更寓意深遂。山一般的脊梁,水一般的温厚让人浮想联翩。直觉得画面中充满的年轻、旺发,生机、活力扑面而来。

立意与思想在绘画艺术中是多么重要。如果没有为民的思想就没有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如果没有高尚的民族气节,就没有徐悲鸿抗战时雄健得势不可挡的奔马图。“紫气东来”与“孺子牛”正是徐善华先生思想境界的典范艺术体现之一。

一个“耕”字了得

“耕”奔牛而来,有牛就有耕,有耕就有牛。耕字一字千钧。

辽阔的江海平原如在盛沙的碗中注水再漏干一样平整。依江傍海,江的悠远海的壮阔养育了江海人豪放勤奋勇敢的性格。全国也是世界公认的建筑铁军就产生在这片土地上。拼得耕耘舍得流汗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与生俱来的品格。农人、渔人、男人、女人只要往起一站,都是有模有样的。活儿到了他们手上,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干,保质保量且清一色的漂亮。江海人的性格就像语言中有吴语和当地语及多种语言交汇一样,是兼融并存相互影响渗透的。

徐善华先生是地道的江海人,他画牛精神就是一种江海精神。

江海人与牛绝对不可割舍,有语曰一马平川,江海应是一“牛”平川了。江海无马,驴、骡等。我从小至今六七十年了,未见有养用者。当然不排除特定情况,如部队驻扎,富家炫耀等。

旧时直至改革开放后一些年,牛是江海农人、渔人的的**!可谓无农无渔不“牛”,养不起也得花钱租借,犁地种植必用,海捕运输也必用。全国最优良的海子牛就是海滩上的运输王,过去淌潮水运海货非它莫属,因而牛之精神可谓深入人心。说是牛文化未尝不可,从悠久的农耕文化,老子骑牛,唐《五牛图》,再到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等,牛已是一种令人闻说便心动的文化符号。

徐善华先生正是数十年以孺子牛的精神耕耘着,探索着,前进着。当地有语云:牛拴在桩是老。是说为人一定要不断劳作,唯劳作而生命旺发。如果要夸奖一个人做活认真出色,会说用了牛的力气。徐先生确是用了牛的力气在画牛!

一百多幅画作是数百条鲜活的生命,或耕作、或奔跑、或争斗、或戏欢、或站立、或卧俯、或泅水、或踏青、或拉车、或舔犊……鸡亲狗逗,天地牛和,牛得草,人得喜……

作者已将牛之千姿百态透熟于心。

值得大书的是“人犁牛月四把弓”,画面充满张力,感染力,催人奋发的号召力;大地、汗水、艰辛、奉献、丰收……画中的扶犁人酷似先生的恩师杨建侯大师,(我多次见过他,太像了)。也许是作者有意为之,寄托一种情怀吧。

中国数千年是个农耕的国家,人活着最根本最紧要的衣食是耕出来的。农人的劳作受到国人的尊重,“粒粒皆辛苦”是家教,也是国教、人教!从小到大人人都必须懂得遵守。上起清明国君,下至庶民百姓,对这“粒粒皆辛苦”提起来都会敬畏,都得掂量。民以食为天啊,岂能不尊重不守护!

而这幅大主题先生恰恰用了小幅的扇面形式,这恰与“弓”融合了。什么叫匠心独运,这便是了。

画册中也不乏抒情乐章:“酷暑不敌荷塘风”,才露的荷角与水中露出的牛角相映照,那红与黒,强与弱,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诗耶?画耶?

郭沫若的“西江月”词意图,风雨苍茫中牧童奋力牵牛的动人情景;“旷野花香”中的骑牛女孩的背影……抒情含蓄,美感盎然。

这就是“耕”的分量和价值,这就是作者精耕细作牛画的道义、担当。

“疑是群峰访水来”,真是一幅奇妙的山水图!呼啦啦群牛从遥远的天边簇拥奔水而来,牛腾 浪涌,一时间天低地小,万物让道,生灵俱寂……牛来了,牛群来了,气势恢弘,锐不可挡!绵连的脊背是起伏的山峦,与水,与地,与天融一起成一色……

画册中精妙的作品着实太多,令人目不遐接。作者调动了一切绘画的艺术手段,在构图,用笔、用墨、用色; 轻重浓淡,布局安排,书画相配相衬的长题短跋等等方面都苦心经营,一丝不苟,牛不同形,人不同貌,景不同描;灵活灵动,幅幅有看点,笔笔有味道;令人叹服,舒服,偑服。

“刍”的思索是新的进取

“刍”字词典的解译是:草料,反刍。也指割草打柴人的谦辞,在向别人提供意见时把自己比作草野浅陋的人。 徐先生在《牛》的最后一辑中以刍的思索,刍的心态对面事业和公众,使这册牛画增添了独特的思想、品德的光彩。

善华先生谦意与求索并存的精神风貌可见了。这部分是些速写、构思、构图、手稿。这是他经历了**作、创作的持久战后的一段散曲慢板,也是回望关照。表现牛郎织女的“鹊桥仙”也在此辑中,其实这是一幅成熟的作品,作者对自己的严格苛求可见。

丰利镇是个文化古镇,清代书画坛大家郑板桥 金农、黄慎、李鱓、洪亮吉等都在当时相当有名的丰利文园留下了墨迹。巧的是徐善华先生的居处地,也曾是清代画家陈嵩的居处地。而陈嵩的后代丁杰先生已是当代著名画家,徐善华先生又是他的启蒙老师。他的学生有成就者不少,可谓桃李四方。

我相识几十年的老友,著名美术理论家马鸿增先生在为这部画册作《但以牛德写牛魂》的序中说,”徐善华画牛,不事炒作……”又说,“是真金总会发光,徐善华画牛之艺必将名实相符地写入牛画史册和动物画史章。”

艺术要以德为先,徐先生称得上楷模。他196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师从陈之佛、傅抱石、吕斯百、杨建侯等大家,真正科班出身。他当过中学老师,曾做过文化站长、县文化局副局长,任过省政协委员。他的人品好、素质素养好,有口皆碑。笔者出于对他的敬重亦称他为师。他虽学美术,也通文学,会乐器,还是全国舞蹈家协会会员。这些奠定了他艺术的雄厚基础。

徐善华先生画牛无疑是个成功者,但他没有满足现状“停工待料”,而是以刍的品格谦谨地品味历徎思考未来。他不顾自己年老体弱,用着呼吸机也要坚持作画!这只能以牛的精神来作解了。他居室不大胸怀大,经济不宽信念宽。在这座古镇不起眼的一个小小角落里,竟有这样一位高学历的卧龙、智者全然不屑外面的红绿世界,安贫乐道,视绘画如生命,俯首丹青,挥毫岁月。他富牛以生命,牛富他以生命,人牛相依,其生命焉能不辉煌乎!

相信牦牛、牛奶、犀牛如见得先生的牛画册,定也会探头伸脑,不觉陌生。

惜先生未能驰骋高原莾野,不然也会一试画笔,让其一一活脱生辉。至于铁牛,其是不食草只喝油的主,与先生笔下的不是同类,只能另说。 久不作诗,又难抑诗情,打油一首作结吧:先生院中不生草,却闻牛声哞哞叫,不是徐师善华养,哪有百牛长得好。

2016.6.1日夜于南京

(本文作者陈咏华为国家一级作家,著述十五部,获过中国作协颁发的庄重文文学奖等)(源自南通书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