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维崧评价 李一评近现代书法名家系列之蒋维崧
峻斋先生诗礼传家,清雅秀逸,温润冲和,曾履川、潘凫公尝以裴叔则玉山上行拟之,世以为知人。初,先生入金陵国学深造,抗战军兴,随师迁居巴蜀,亲炙沈秋明、波外翁诸先辈,篆法得波外翁指授,尽传其衣钵。以此而通小学,进身翰苑艺林,精研甲金文字,探赜钩深,时发新谛。
其书遂根柢于斯,以自然简净之笔,追高古灵奇之迹,筋骨内含,风华外显,开阖错落,凝厚纯一,笔力之健,突过杨子舆、吴愙斋。晚作方笔渐多,秾腴日减,痩硬通神,而终不失雍融之度。又擅作行草,则由秋明先生所启,上溯羲献,唐宋诸家,复参篆意于其间,姿致澹荡,天机流行,譬若公孙大娘之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刚健婀娜,两得之矣。
蒋维崧简介及作品欣赏
蒋维崧(1915-2006)字峻斋,当代著名文字语言学家、书法篆刻家。生于江苏常州,1938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央大学助教,广西大学讲师,山东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曾任山东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文史哲研究所副所长,山东省文史馆馆员、西泠印社顾问、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学术委员、《汉语大词典》副主编、山东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
2001年受聘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成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学专业文字学(含书法)博士生导师。与魏启后、陈左黄、高小岩、宗惟成一起被称为"山东五老"。
蒋维崧谈艺录
一、比之古人进步的是篆书和隶书
今人在书法上,比古人进步的是篆书和隶书。古代对李阳冰的篆书顶礼膜拜,如今看来就很平庸。赵孟頫《六体千字文》今天就更不要看了。清代的篆书大有发展,邓石如有自己的东西,但底蕴距金文秦刻相差太远。成就更大的是吴大澂、黄牧甫等人。时代越往后,篆书的成就越大,因为今人见到了金文的真面目。
隶书也是如此,古人只能见到辗转翻刻的木板刻本,而今天不仅看到原刻的影印本,还见到大量出土的汉简帛书,对了解古人的笔意帮助极大。
二、最难写的字体是草书,直言自己不敢写楷书
我认为最难的字体是草书、楷书。至今我不敢写楷书。而草书从用笔、结体、章法都是一气呵成,而书写中不容许有丁点的滞碍,故难为之。写草书速度很慢,是不符合草书规律的。
三、行书写的要有动势,笔道要有韵味
对行书的处理力求变化,字形中可以掺上略近草书的字形。结体要有姿态,既有动势,笔道也要有韵味,一笔写过去,如一股水流过,把丰富的用笔效果,笼罩在含蓄的外貌之内。
四、关于选择书体
选择书体要注意与个人的欣赏、喜好相结合,力求两者的统一。结合得好,学书进步就快,容易成功。如果硬让自己去学那些不适宜自己的东西,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
五、善于揣摩分析
光写字不行,还要善于揣摩。有时写几个字,精神相差很大,分析起来笔画间架大抵也相似,只是细微处的差异。抓住这些影响性大,而不易察觉的地方下气力解决,尤为重要。
——摘自俞黎华《难忘师恩——再忆和蒋维崧先生在一起的日子》
蒋维崧轶事
说到京剧,蒋先生打开了话匣子,他对当今的京剧演员李少春、叶胜兰、王金璐称赞有加。蒋先生说出一个好的演员,真不容易,首先要有好的条件:身段好、嗓音好、还要能吃苦学戏,自己还要自重,不毁坏自己,到十几岁还不能倒嗓,这多不容易呀。
看京剧观众的欣赏水平要高,现在太缺少懂戏的观众了,如今只要谁的嗓子高,拖音长、跟头翻的高就给谁鼓掌,其实京剧中真正的精妙的东西一般人看不出来。这时蒋先生联系到写字,说这跟写字是一样的呀。
1989年12月18日到蒋先生家,取回他写的"归网室",请人为之刻匾。蒋先生说他近来什么都不想干。我询问先生何以如此?他说自己情绪欠佳,对写字不感兴趣,写了何用?我宽慰先生,有时候写起字来,心情可能就会好起来。
蒋先生不想写字还有一个原因,没有好纸好笔。蒋先生说,远的不说,像沈(尹默)先生写字的笔,现在就没有。为此后来我就找金刚、周昉笔庄等为蒋先生代买好笔,以致有人闻之,拿所谓好笔找蒋先生换字的事情也屡有发生。我就曾经从李天马先生家里,带回李先生为他买的杨振华笔庄做的毛笔。
——摘自俞黎华《我眼中蒋维崧先生的内心世界》
蒋先生是顶级球迷,每届世界杯,蒋先生都要全部收看,有时由于时差,最多时要在晚上连续看三场,后来眼睛都看肿了,我们就劝他注意身体,可以看看录相,但他说那样没有悬念,不刺激。有时劝多了,他当面答应了,却从不改正。
记得1998年法国世界杯,我几乎每天下午都去和先生侃侃足球,到了法国和巴西决赛的那一场,我知道先生酷爱巴西队,他认为巴西是艺术足球,明显倾向巴西队,我为了逗先生,就说我看好法国队,最后我们俩打了赌。第二天法国队果真赢了,我高兴地去跟先生讨功,记得先生非常失望,喃喃地说:"巴西人说要教法国人怎样踢球,却被法国人教训了一顿。"先生失望的样子,我至今记忆犹新。
蒋先生是一位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者和开拓者,他从师沈尹默先生学习行书,并取法二王、唐宋诸家。他的金文书法则由秦小篆而直追三代钟鼎,在行书、金文书法、篆刻艺术方面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他在书法篆刻艺术上倡导"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在当今书坛树立了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旗帜。
然而由于社会上充斥着一味追逐名利的现象,书坛丑怪之风流行,使许多青年人受害,先生也常常惋惜不已。也有一些人,出于对传统的叛逆,或其它目的,常常写一些文章影射先生,我们都很气愤,而先生却一笑置之。
有一次,我开玩笑说先生应该写一篇文章驳斥那此蔑视传统之流,先生连连摆手,诙谐地说:"我才不写呢,他们会认为我那是垂死者的哀鸣。"说罢在场的人都大笑不止,先生也会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