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敬亭的故事 大别山的儿子——刘名榜的红色故事
看了这个标题,如果您以为这是一句“革命口号”,那就错了。这是1949年解放前夕,国民党大别山“反共总司令”汪宪的一句狂妄叫嚣:“学习刘名榜,坚持二十年。”于是可能又有人以为,这个国民党匪徒说到的“学习榜样”,会是他的一个什么同类,这又错了。其实,这位刘名榜,是从红军时期就在大别山坚持斗争,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都未离开过这里的一位著名的(中心)县委书记、游击队长。
刘名榜,1902生,河南新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很早就任光山县的区苏维埃政府主席。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率红二十五军北上长征,离开了鄂豫皖根据地,国民党调集数十万大军“进剿”根据地,蒋介石严令其总指挥梁冠英要将鄂豫皖的红军“完全扑灭,永绝后患,彻底肃清,以竞全功”。
国民党部队及地主民团、还乡团在鄂豫皖边界地区实行大规模的搜山倒林、移民并村、强化保甲制,实行“五家连坐”等办法,叫嚣“车尽塘中水,挖尽共产根”。鄂豫皖苏区进入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1935年7月,刘名榜被任命为中共经扶县(今新县)县委书记。他领导新县党组织和人民群众进行反“清剿”斗争,为红军筹集给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同年8月,中共鄂东北道委书记王福明因病被俘,被光山县反动民团团总黄善安活埋。
黄善安杀人如麻,对红军伤病员剖腹挖心、无恶不作。一天傍晚,刘名榜得知黄善安独自在外过夜,立即率便衣队包围了他的住处,处决了黄善安,打击了敌人的猖狂气焰。为深入发动群众,刘名榜采取“敌上山,我下山”的斗争方法,将便衣队化整为零,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并调查保、甲长的活动,摸清敌人动向,恢复和建立党的组织。
不久,他率领便衣队又消灭了夏家寨反动民团。为红二十八军筹积了大批给养,输送大批青年参加了红军。
后红二十八军政委高敬亭到达鄂东北,表扬他对敌斗争的方法。不久,他就担任了中共罗(山)礼(山)经(扶)光(山)中心县委书记,领导鄂豫边区的革命斗争。三年游击战争中,刘名榜领导鄂豫边区的广大军民坚持武装斗争,保证了大别山革命火种不灭、红旗不倒。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坚持在鄂豫皖根据地的红二十八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同年9月,刘名榜率中心县委机关和便衣队到达七里坪待命整编。同时,他正确执行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致函国民党经扶县长胡光禄:“值此日寇犯我河山,民族危亡之际,若同室操戈,豆箕相煎,实乃中华民族千古罪人。
要以民族利益为重,放弃前怨。”胡光禄在民族利益前面也回信刘名榜,对我前往改编的便衣队已通知沿途各保迎送贵军,安排食宿。
1938年1月,新四军成立,3月,四支队开赴抗日前线。地方党组织领导人郑位三、田东、何耀榜、刘名榜、罗厚福等人组成了四支队后方留守处,刘名榜任留守处副主任。留守处的任务是:为四支队提供兵员、物力、财力和收容伤病员。
刘名榜到达郭家河、白马山、卡房一带开展工作,恢复了党的组织,重建了中共经扶县委。为支援四支队前方作战,恢复群众生产,刘名榜与国民党县政府协商,在卡房古店成立了联合办事处,动员群众回乡生产,重建家园。
之后,在整个八年抗战时期,刘名榜一直没有离开过鄂豫皖根据地,使我党在这里始终保持着一支武装力量。特别是到了解放战争初期,他和他的游击队,再次处于一个极其艰难困苦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