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生板胡 王东生秦腔板胡演奏技法(转贴)

2017-12-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秦腔板胡的构造     熟悉秦腔板胡的构造写组成,对一个演奏或伴-奏者来说是份内之事.     秦腔板胡通常是由:(1)秦腔板胡壳子(2

一、秦腔板胡的构造     熟悉秦腔板胡的构造写组成,对一个演奏或伴—奏者来说是份内之事。     秦腔板胡通常是由:(1)秦腔板胡壳子(2)秦腔板胡杆子;(3) 弦轴,(4)腰码;(5)小码子,(6)琴弦;(7)弓子;(8)底托几部分组成。

分别讲述会使演奏者更细致地认识它们。     (1)秦腔板胡壳子:它是用硬质的椰子外壳制作钜成的,凿上下两孔使板胡杆子穿过,然后在大口面粘盖上桐木板,椰子壳直径与盖板面积吻合,即成秦腔板胡壳子,壳子大口面积一般直径为12厘米左右,小口面直径为8厘米左右,桐木板子的选用可根据生长年限纹理或木质松硬而定。

因为壳子大小和盖板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音色音量的优劣,壳子大发音就低沉,反之就高亮。秦腔板胡有自己的音域,重视秦腔板胡壳子的选择,不是没有道理的。     (2)秦腔板胡杆子:它选料常用乌木、檀木、老红木等,实践证明以紫檀木为最佳。

这些木料相比较坚硬,不易弯曲和变形,更不会轻易折断,板胡杆子总体长度约为?5厘米左右。(亦可根据需要或长或短。

板胡杆子顶端一般呈四方形,中腰码上下为圆柱形,且   愈下愈细,区别甚微,下端呈四方形亦可。     (3)弦轴:弦轴有上下两个,嵌在上端为“内弦轴”,下端为“外弦轴”。

木质同杆子选料一样,或用其它木料也行,如黄杨木、黄檀木皆可。现在使用的弦轴以金属螺旋体较多,木质弦轴直接拴弦的已不常见,因为前者使用比后者方便、省力、轻便自如,弦不容易滑跑。     (4)腰码:也称千金、用木质、骨质,也有用有机玻璃制作成的。

形式上可分为固定腰码和活动腰码两种,初学者可固定腰码,这样便于掌握把位和演奏时的音准。活动腰码可上下移动,使用便当,椐需要而定位置。

    (5)小码手》口面板码子,o小码子对板胡音量大小、音色纯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调试而定,一般放在板胡盖板上端距沿边3厘米左右.也可在选定把位、中腰码位置的前提下按自己手的大小,测量手指的两指半为宜,它的大小高低因人而异。

    (6)琴弦:有金属弦和丝弦之分。金属弦的优越性是丝弦无以对比的,金属弦发音明亮、纯净,特别是换把后音质纯正、杂音小、泛音更是嘹亮、清晰,而不容易跑弦。

加之秦腔板胡是秦腔乐队中的领奏乐器,这样依据本身的特点,丝弦就逐渐被金属弦所替代。秦腔板胡可选用28、29、30号钢弦中的一种作外弦,而29号扬琴钢弦尤被演奏者青睐。

内弦可用大提琴A弦,琵琶3弦。     (7)弓子:弓杆竹质,以实心竹最为上乘,其总长度约为85厘米左右。弓杆力争要富有弹性,弓杆粗细略同小指,中间直两头弯曲,弓子两端凿有小孔为系结弓毛之用,弓毛为白色马尾或黑色马尾,也有白尼纶丝制作的。

弓毛数量多少适度,梆系在弓杆两端,经过改革后也有通过螺旋控制弓毛松紧程度的。     (8)秦腔板胡早先是没有底托的,后来加上底托为避免演奏者板胡壳子直接贴衣服影响共鸣。

底托的作用对演奏者来还可以稳定重量平衡和情绪需要时充满激情伴奏是利大于弊的。难怪已被很多演奏者采用,而叠腿式演奏就大可不必运用底托了,充其量是板胡的附属部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让它对演奏带来的辅助作用。

底托为金属制品或坚硬较重的木质均可。谈谈扩音板效应也未尝不可,秦腔板胡加上扩音板后,确实在音色、音量上都有所美化。

这种变化恰恰是演奏者、演唱者及观众能欣然接受的,因而被广泛采纳使用。与不用扩音板的秦腔板胡相比较,主要特色是赋予乐器本身音量大增,音色更加甜美。     二、秦腔板胡的定弦     秦腔板胡内外弦是纯五度音程关系定弦。

秦腔的两类声腔(花音与苦音).都是以“5”作为调式的主音,即微调式,通常演奏时换把后演奏到第二把位的“5”。

。秦腔常用定调不外乎F调、C调、E调,#f凋居多。重要的是秦腔板胡采用的首调演奏法.而不能用固定音高定弦法”.这是因为保持传统秦腔板胡演奏风格以及其他地方特色所决定的。       三、秦腔音乐中的特征音与板胡演奏时的概念及处理        区别戏剧种类的最大特征是语言与音乐。

秦腔音乐中“4”音和“7"音在苦音唱腔中,“6”音和“3”音在花音唱腔中恰好是最具有特征性的音,它们的强调使用,使之成为主音以外的骨干音,说它是反映秦腔剧种风格的代表音符并不过份。

秦腔音乐中“4”是微升 “士”,“7’是微降“7”。

这可以算是先辈秦腔音乐缔造者给我们留下值得自豪的音符,是一种特定的音符的概念。我们对“4”7”的概念只有在演奏中试效果而定,通过实际操作,在演奏秦腔乐曲、伴奏秦腔唱腔过程中才能把握得体,随心应手。

若演奏者拉奏出的乐 曲,按俗话说味道不浓,韵味不深,不妨试听一下演奏者自己对这些特别音符的处理是否妥当。    四、秦腔板胡的保护     保护好我们演奏者手里的乐器,是理所当然。

这些举动的结果是为演奏者决定演奏效果提供基本保证,再之延长乐器寿命,培养了良好的爱护乐器习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下面提及一些小常识,或说对演奏者会有帮助作用。

    (一)板胡壳子是乐器的重要部位,切勿使其受潮,防止因碰撞以致破裂。用乐器盒或帆布袋子装上板胡,就可以避免这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二)若演奏时定弦较高,在不用时,请松掉,使板胡杆子及琴弦得到休息,并减上小码子对盖板的压力。

板胡盖板的致命伤往往是小码子吃力过大造成的。     (三)演奏者在给弓毛擦松香时,出现弓毛扯断,这是由于用力不当。

松香擦时不要太多,,有的演奏者喜欢烧松香,烧的太多也会使弓毛拉断,是得不尝失的。     (四)经常擦擦乐器是举手之劳,制作精美、外观漂亮以及演奏者精神振奋同样是演奏前的准备。

查看琴弦上有无污垢或生锈,及时清理对音色的柔美无害。     (五)弓子上马尾的添换、清洗,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若松香擦不上弓毛或擦上去二会儿就脱落,而且右手运弓很吃力,此时就应该考虑换弓毛了。

   五、演奏秦腔板胡的姿势     对一个秦腔板胡演奏者来说,操琴风度的优雅,拉琴姿态的大气是有必要讲究的.

    秦腔板胡的演奏姿势一般分为“平腿式”和“架腿式”两种,这两种姿势的区别在于下肢的位置。     "平腿式”身体坐下,两腿自然分开,左脚稍向前,右脚靠后,板胡放在左大腿弯曲处稍外。

(或大腿面靠里三分之一处)这种姿势优点在于全身重心下移,腰腿部负担较小,演奏时活动范围大。在演奏热情、激动和速度快的乐曲唱腔时,能使演奏者得到情感和技巧的最大发挥,因之采用这种姿势的演奏者尤其多见,“架腿式”;左腿架在右腿上或右腿架在左腿上,板胡放置于两  腿与小腹交叉之间,这种演奏姿势是先辈秦腔板胡演奏琴师所推崇的,它的演奏效果也是有其长处的。

重心稳定集中,和平腿式比较各有特色。当然,好书家是不择笔的。我想,秦腔板胡演奏姿势的选择同样也是由演奏者自己决定。但不管采用任何姿势演奏,     提醒注意下列几点是合乎逻辑的。

        (1)演奏时做到表情仪态自然大方,不必要紧张和做作.     (2)注意不要斜肩,或左肩高于右肩。

这是我们演奏者不太经意的,但确实应该防止这类现象发生。     (3)演奏时摇头晃脑,咬牙切齿,或各种与演奏无益的动作和行为是我们之大忌。

    要克服以上所言,就要严格要求自己,煅炼演奏者养成一种良好的作风。演奏时力求做到上身端正,精神振作,眼视前方,绝不能没精打彩或坐成驼背状态。

演奏时要随演员的情绪而动,配合剧情之需要,按照情感的要求,时常注意自己的演奏姿势。演奏姿态大 气风度优雅的良好作法,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六、秦腔板胡的持琴持弓法     (一)秦腔板胡的持琴法:持琴法也就可以理解为板胡的拿法。

正确方法是用左手虎口夹住板胡杆子,(不宜夹的大紧,更不要用大拇指去夹杆子,这样影响换把速度,以致造成笨拙和紧张,方法是不当的)。

大拇指自然伸出,(用大拇指扣住千金是不可取的)其它四指松驰地向手心弯曲,大臂轻松下垂,切勿有意抬高,手腕与。手臂成小半园形,微朝下垂。虎口的主要作用在于保持板胡平衡及承担来自按弦演奏时所产生的压力。

而虎口的反压力则抵消了来自按弦时产生的这种压力。        按弦的技法如下,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都是用指尖肌肉丰满处按弦的,手指按弦时不要用力失度。

力度可按要求演奏,,腕关节放松,它的力量源泉从表面上看是手指运动,而支持手指运动力量大部分应归功于小臂和大臂的传带作用。手指按弦决不是同样的力度,因为按弦时还有轻按、重按,搂按等各种指法变化。

    (二)秦腔板胡的持功法:如何持弓和将来演奏时运用弓法是有机联系的。板胡弓法是决定音色和音量的主要因素,只有掌握了妥切的持弓方法,才会有与此成正比的运弓技巧。

    秦腔板胡和其它的民族拉弦乐器的持弓法(如二胡、高胡、中胡等)有着相似的地方。     无论任何一种持弓法,持弓时右臂各部分必须松驰,避免和克  眼整个膀子僵硬或紧张。

    持弓法一:食指放于弓杆外侧,中指、无名指位于弓杆弓毛之间;拉奏外弦时推顶弓杆.拉奏内弦时用中指、无名指搂勾弓毛。

    持弓法二:食指、中指放于弓杆外侧上,而无名指置位于弓杆和弓毛之间。     这几种持弓法的主要区别在中指的位置变化,各有优点。

其手指触弓的位置是:大拇指中部关节和食指根部控制弓根,中指、无名指制动弓毛“如采用持弓法二既就成为无名指控制弓毛)小指自然弧度弯曲于无名指后方可。          (三)运弓方法及弓子分段法:运弓是右肩关节、大.

臂、肘、小臂、手腕、手指动作的有机配合。腕关节活动量最大,肘关节为次。不善运用腕关节势必导致拉奏出的声音呆滞,快弓力度不够,为此,应注意下列几点。

            (1)运弓时作到平直流畅,不能忽上忽下,也不必将手腕和肘臂抬得过高,尽量使弓毛靠近板胡杆子演奏。

      (2)运弓到弓尖端时,角度也随之变大,大臂不能紧贴肋侧。整个右臂活动程度可按照演奏时弓法部位及乐曲唱段强弱不同的要求而变化。

    (四)秦腔板胡弓子分段法:一般分为全弓、前半弓、后半弓、弓尖、弓根、前、中、后弓等,能灵活与善用弓子的各个部位,并非易事。

随心所欲、运用自如还得靠正确方法和演奏者的苦练来掌握技法。       七、弓法技巧     运弓的技法叫弓法。

秦腔板胡的弓法技巧是丰富的,有慢、快、连、抖、顿、掘、抽等技巧。力度上也有轻、重、刚,柔、缓、急之变化,决定音的力度和音色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弓法。相提并论弓法和指法是有道理的。     秦腔板胡的弓法种类繁多,以下分述一些常用的弓法:    [一]慢弓:慢弓演奏时,运弓的速度要均匀而缓慢。

要领是大臂自然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肩、时、惋密切配合。

这种弓法常用于速度较慢的乐曲或唱段中,特点是音色饱满厚实。适宜演奏铿锵坚定、气势宏大的乐曲,同时也可表现柔美丰满的抒情曲调。 [二]快弓:快弓的运弓过程是手腕控制弓子作来回推拉弓子的弓法。

是秦腔板胡的主要弓法之一.一弓一’音,演奏时注意手腕的运用,力求每个音都要奏得清楚。适合活泼、跳跃。速度快的唱腔或曲调。     [三)连弓:用一弓演奏出两个以上的音符来叫连弓。

这种弓法在演奏上是多见的,运用连弓弓法时,运弓力呈要平均,速度可根据乐曲或唱腔的要求快慢而定。     [四]抖弓:抖弓比快弓速度更快。演奏方法相似于快弓,其运弓时主要用大臂和肩部的力量迅速而有规律地末日颤抖。

用弓以弓尖部位为佳,拉奏强颤时用中弓。此种弓法最能渲染气氛使唱腔或乐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抖弓的强弱完全由手臂力量增减控制。     [五]顿弓:意思是用弓子奏出比较短促的顿音来。

运弓时,弓毛紧贴在弦上,拉奏要求音与音之间清楚地断开和停顿。     [六]掘弓:这种弓法演奏出的音特别刚强有力,可以说它是秦腔板胡弓法的特色弓法,运弓过程就是强健有力的推拉弓。

    [七]由弓:抽弓可分为大抽弓、小抽弓,大小抽弓的区别在于弓子力度。抽弓可解释为正常进行弓法推拉时速快将弓子抽回来使其音量立即消失。

注要抽弓时速度要快,弓杆提高旋即落下,不托泥带水。     [八]换弓与换弦:在换弓的运用中,手腕不能用力,更莫要突然换腕加力,要圆滑,痕迹不明显,防止演奏不能连贯。

    在演奏内外弦换弓时,让控制弓毛的手指发挥作用,同样切忌突然.演奏快弓时更得把握好换弦换弓技术。       八、指法技巧     秦腔板胡常用的指法可归类为按、搂、弹、打、揉、滑、泛等。

各 类指法简述于下:            [一]按弦:秦腔板胡采用的是保留指法按弦,传统演奏音域不超过两个把位。

  第一把位,我们也可称为“上把”。

内空弦为“1",用食指按“2”,中指按“3”,无名指按“4”。外、弦为“5”,食指按“6”,中指按“7”,无名指按“1”,小指按“2”,也可用小指按内弦“5".     第二把位(也称下把)食指按“尸,中指按“2”,无名指按“3”,小指按“4”,高音“5”时仍用小指加力上按,全部采用保留指法演奏。

涉猎第三把位当承认现代戏的伴奏是有功的。     [二)搂弦:搂弦是秦腔板胡演奏中具有特色的指法,其音色好、音量大、音质浑厚,常被采用于悲愤情绪的唱腔或乐曲中。

效果最好的音为高音“5”或“4”,秦腔音乐中的“干擂”只有这种指法最得体。     [三]弹弦:弹弦可理解为装饰音范畴。

一般在本音上一度用中指或无名指去弹,它可使旋律以点缀、活跃之感。秦腔音乐中的滚白就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指法。     [四)打弦:秦腔音乐中的“亮弦""放弦”,实际上就是打弦。

主要特征是本音上方二度或三度上用手指很快地一按就离。大浪头的放音即是打弦,     [五]揉弦:揉弦不外乎使音色柔和、甜美,揉弦可以“按揉”或“滚揉”。

       [六]滑弦:滑弦的技巧比较丰富,既可用于包腔也能用到演奏曲目上。有“上滑音”和“下滑音”之别。

    [七)泛音:泛音的音色明快,嘹亮、细腻,在包腔中起着非同小可之功效。     常用指法的掌握是秦腔板胡演奏的最基本保证。

                ——————转自中国秦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