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瘦石萧红的画像 萧红画像背后的传奇

2018-03-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台湾报纸发行人兼作家.籍贯香山石岐镇人陈迩冬;中国书画界名人尹瘦石;湖北京山人聂绀弩;同样为中山籍的香港作家高旅等四位当代名人,共同为一幅以国画的形式绘制的萧红画像,倾注了近33年的心血,谱写了一章"萧红画像传奇"的跌宕传奇故事.著名小说家,曾著有<生死场>.<呼兰河传>等两部小说,走红于20世纪三十年代的黑龙江籍女作家萧红,在三十年代为反抗封建买办婚姻而离家出走,后到上海从事创作.得到了鲁迅等人的提携而引起文坛瞻目.1937年"7·7"事变

台湾报纸发行人兼作家、籍贯香山石岐镇人陈迩冬;中国书画界名人尹瘦石;湖北京山人聂绀弩;同样为中山籍的香港作家高旅等四位当代名人,共同为一幅以国画的形式绘制的萧红画像,倾注了近33年的心血,谱写了一章“萧红画像传奇”的跌宕传奇故事。

著名小说家,曾著有《生死场》、《呼兰河传》等两部小说,走红于20世纪三十年代的黑龙江籍女作家萧红,在三十年代为反抗封建买办婚姻而离家出走,后到上海从事创作。得到了鲁迅等人的提携而引起文坛瞻目。1937年“7·7”事变时,她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1940年去香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岁月,她靠卖文为生,1942年病殁。当时日寇占领香港,几位文坛好友将她草草葬在香港浅水湾,伴随她的只有低低拍岸的涛声。坟上无任何标记,其上还一度盖了供泳客使用的淋浴棚。

15年后的1957年,经中日作家协会、中国作协广州分会倡议,萧红的尸骨才迁葬至广州银河公墓。自此,留在香港海边小岛的空墓和读者心上的,惟有萧红的乡音及其遗著。

也许是萧红的英灵还眷念着香港的读者吧,在历史的周折中,一幅神形毕肖的萧红水墨像在香港秘藏了33年之久。直到1997年,才由留存者、香港客居作家高旅,决定将此画无条件地捐赠给香港市政局图书馆。据称,它至今仍馆藏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对面的中央图书馆里。这帧集书法、诗词、绘画三绝于一身的萧红国画像,曾有不少内地赴港的文化界名人,得缘在香港中央图书馆文学特藏保管室观赏过。

画像是由已故北京画院副院长尹瘦石,据萧红的历史照片精心绘制而成的。诗人聂绀弩在画上提写了六首吊萧红七律,中山诗人兼书法家陈迩冬,将聂的七律以行书抄写其上。诗作前,还有聂绀弩记述将该画像寄至香港的始末经过。

香港作家高旅撰文说,以往每见纪念萧红的文章及所附的萧红像,无论照片及手绘都不遂于人意。而尹瘦石这幅水墨画将青年萧红,描绘得神采奕奕,栩栩如生。这帧画像的背后,不仅凝结了现代中国四位文艺家深挚的情谊,也折射了他们在“动荡”年代下血泪斑斑的命运。

作家高旅,擅长写历史小说、杂文、文史随笔。同大陆画家尹瘦石,诗人聂绀弩,台湾书法家陈迩冬是几十年的世交,尤其与聂绀弩过从甚密。1936年,高旅自广东赴苏州编辑《文艺周刊》,曾向聂绀弩、陈迩冬约稿,续结文缘,而聂与陈同为1903年出生。

1924年聂出任缅甸仰光《觉民日报》、《缅甸晨报》编辑,曾向高旅约过稿。聂后来回国入黄埔军校,参加过国共合作的首次东征。聂于1933年在上海主理《中华日报》副刊《动向》,结识鲁迅、茅盾、丁铃等人。

高旅、陈迩冬曾在其副刊上发表过不少优秀文艺作品。后陈迩冬于1948年至1951年,出任香港《文汇报》副刊总主笔,力邀高旅、聂绀弩主笔,合力在资金短绌的情况下,把《文汇报》办得令报业同行羡慕不已。

六十年代初,高旅向在大陆的陈迩冬通信,提出要以客观的态度为萧红写传。因陈迩冬于1936年时与鲁迅、萧红等在上海共同编辑出版过《海燕》杂志,1938年又在西安与萧红过从甚厚,被萧红视同兄长,高旅遂建议陈迩冬与聂绀弩共同执笔。

不久,聂与陈通信,属意高旅操觚。高接两人来信后不以为意。稍后,高旅得悉尹瘦石已遵嘱将萧红画像绘好,陈迩冬已将聂的七律诗抄在其上,正在装裱,不日可寄到香港。此时,陈迩冬接到香港亲友来信,嘱其去台湾接收家产,遂于1965年冬取道越南,转至香港然后去了台湾,他在台湾办起了报纸,这是后话。

此时,“文革”开始,全日到处是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气氛,高旅嗅到了政治气候有变。聂绀弩自北京陆续将吊萧红的七律寄至香港高旅处。此时的聂揣测到,无论是尹瘦石、远在台湾的陈迩冬,还是他自己,都担心萧红像及其诗稿,免不了会面临一劫而荡然无存。

为避躲当时北京、香港、台湾严禁通信的环境,他们借“师出有名”的理由,将画转移到香港。高旅亦将妥善秘藏的萧红像保存了33年。1966至1997的33年时间,“文革”早已被人唾弃,作萧红传一类的不急之务,也仅剩下美好而多难的回忆。

高旅撰文说,动乱之后的1978年,聂、尹等人平了反,但尹、聂、陈等人如今已过世,他感到不宜让这帧见证了历史风云的萧红像遗失。遂于1996年12月7日,致函香港市政总署公共图书馆总馆长,愿意无条件地捐出此画,展示于中央图书馆,藉以纪念萧红。

1997年5月28日,举行了简单的捐画仪式,记录一代女作家的珍稀水墨画像,终于找到了理想的归宿。(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