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随的诗歌 感悟顾随先生诗歌的灵魂

2017-07-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摘要]文学有无数种可能,徜徉在古典文学的海洋里,脚踏实地的同时也要仰望星空,除了翔实的考据之外,不能忘却对文字本身美好感受的捕捉.[追 忆]今年2月13日,是顾随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回望这位文化老人的一生,他为我们留下了哪些智慧矿藏?让我们来倾听几位阅读者和研究者的声音.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冷成金:顾随先生一生波折,但始终能以诗词之心观照生命,春风化雨,将君子之精神永留世间.这种激励感发的作用,正是中国古典文学为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遗产,这对今天探索诗歌的时代意义是一个有益的启示.顾

[摘要]文学有无数种可能,徜徉在古典文学的海洋里,脚踏实地的同时也要仰望星空,除了翔实的考据之外,不能忘却对文字本身美好感受的捕捉。

【追 忆】

今年2月13日,是顾随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回望这位文化老人的一生,他为我们留下了哪些智慧矿藏?让我们来倾听几位阅读者和研究者的声音。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冷成金:顾随先生一生波折,但始终能以诗词之心观照生命,春风化雨,将君子之精神永留世间。这种激励感发的作用,正是中国古典文学为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遗产,这对今天探索诗歌的时代意义是一个有益的启示。顾随一生致力于国民教育事业,这是道德存续的最好方式,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今天应秉持和传承的精神所在。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宁稼雨:我的导师刘叶秋先生是顾随先生的弟子。刘先生在世时,我去北京总住在老师家中,有幸听到诸多关于顾随做学问的故事。好的老师讲求言传身教,顾随教学生,是真正的传道。顾随的言传之妙,自不待言,他能够用自己的人生态度影响自己的学生,进而影响更多的人,称得上是真正的大师。

刘叶秋老师曾长时间居住在北京珠市口的一套老房子里,与师母及师母的大姐生活在一起,只在街上搭建了一个2.7平方米的屋子作为书房,但先生取谐音将书房命名为“贰密栖”,既诙谐又诗意。这种人生态度完全继承了顾随先生的风格。

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绚隆: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需要一个更好的对接方式。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极具亲和力的文化,从前几年兴起的“读经热”,到最近文化类节目的热播,都已经让国人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形式之美,但诗词中包含的艺术纹理、人类情感、中国智慧还有待挖掘。

目前学术界的文学研究有一种过于技术化的倾向,对如何提炼传统文化精髓思考得不够。顾随先生从不过多地在“记问之学”上打转,也不纠缠于“知人论世”的作者背景,而是将自己的体验与过往的文学结合,让生活成为诗歌最真实的注脚。在他的诗歌和学问里,蕴含着文学最重要的主题:对人类有限之生活的悲悯叙写,对无限之精神的执着追求。后者吸引智慧,前者存有深情。

南京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赵鑫:“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态过乐观之生活。”顾随先生的这句名言一直影响着我。我读顾随的著作,感受到的是一个学者的情感力量,一个诗人的执着追求,一个传道者的历史使命。

先生的诗歌虽有生命之悲情,但毫无怨气;先生的学问自成一体,有一种抚慰心灵的深度和力量。我时常浮想先生给众弟子讲诗时的情态,那是怎样的一种风采!先生传授的是诗歌的灵魂和生命,唤起的是学生内心深处最幽微的感受。

在我走进学术殿堂的道路上,顾随先生于我有引导之功。他启示我,文学有无数种可能,徜徉在古典文学的海洋里,脚踏实地的同时也要仰望星空,除了翔实的考据之外,不能忘却对文字本身美好感受的捕捉。(文/秦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