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秀松文集》即将出版
从1922年成立至今,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然而,谈及我国青年团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俞秀松”这个名字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今年10月,由俞秀松继子俞敏收集、整理的《俞秀松文集》即将正式出版,日记、书信、作文——通过一页页俞秀松留下的文字,也许我们可以走近他的人生。
本报记者 朱文娟
在上海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
“俞秀松年轻的时候比较叛逆,由于接受了新思想,所以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称呼自己的父亲为‘同志’。”摊开一叠厚厚的俞秀松书信的复印件,俞敏指着一处落款告诉记者,俞秀松的原名叫俞寿松,“寿”字是他本来的辈分,后来他自己改掉了。但是在给父亲的信中,他依然保留着“寿松”的名字。
也许正是由于他的叛逆性格使然,1916年,17岁的浙江诸暨学子俞秀松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受李叔同、朱自清、沈钧儒、鲁迅、俞平伯等名师影响,逐渐走向革命道路。四年后,他来到上海参加了《星期评论》社工作,并成为陈独秀的助手。
“1920年6月,他协助陈独秀建党,成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一员。作为组织里最年轻的发起人,陈独秀又指派他负责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俞敏说,经过俞秀松等8人的努力,1920年8月,全国最早的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俞秀松任第一任书记。
俞秀松主持制定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并于同年9月成立了上海外国语学社。“在当时,青年团是半公开的组织,党的许多活动都以团的名义进行,团和党的关系密不可分。”俞敏说。
23岁成为团中央书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为全国第一个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还积极写信联络、发动、指导各地建团。“俞秀松领导的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全国建团的过程中起到了发起组的作用。”俞敏告诉记者,正是在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引领下,北京、长沙、武汉等社会主义青年团也陆续建立。
随着各地团组织的发展,一个全国性的团组织呼之欲出。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俞秀松当选为第一届团中央执行委员。1922年9月20日至10月30日,俞秀松任团中央书记,那年,他23岁。
然而,也许是性格使然,此后俞秀松的人生道路充满坎坷。后来,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俞秀松在苏联遇害,年仅40岁。
“今天我们看他当时留下的文字,还能感受到他的革命热情。他的很多思想,对今天的我们仍非常有启示意义。”俞敏说,他收集了8篇俞秀松的作文,24封俞秀松留下的书信,以及一些当年他写的日记,将于下半年正式结集出版,“希望通过这些文字,能够还原一个更为真实的俞秀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