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镇华嵩军 土匪军队镇嵩军:八年抗战七年在前线

2017-08-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镇嵩军源于嵩县杨山,在民国军史中占有一定分量.纵览嵩县民国历史,有许多重大事件与镇嵩军密不可分.改革开放后,省.市.县政协文史资料刊载.整理了不少镇嵩军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经过及部分回忆录,对整理挖掘镇嵩军历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侧面东西多,全面系统资料少.鉴于此,笔者近年来翻阅了大量民国史料.有关镇嵩军文章,在此基础上,写成了<镇嵩军纪实>一文,以飨读者,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嵩县始建于汉,因中岳嵩山起脉于嵩县外方山而得名.在清末民国中叶,嵩县县域在今基础之上,北达洛阳县,含今伊川鸣皋.中溪.

镇嵩军源于嵩县杨山,在民国军史中占有一定分量。纵览嵩县民国历史,有许多重大事件与镇嵩军密不可分。改革开放后,省、市、县政协文史资料刊载、整理了不少镇嵩军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经过及部分回忆录,对整理挖掘镇嵩军历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侧面东西多,全面系统资料少。

鉴于此,笔者近年来翻阅了大量民国史料、有关镇嵩军文章,在此基础上,写成了《镇嵩军纪实》一文,以飨读者,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嵩县始建于汉,因中岳嵩山起脉于嵩县外方山而得名。

在清末民国中叶,嵩县县域在今基础之上,北达洛阳县,含今伊川鸣皋、中溪、平等、酒后等乡镇,西连洛宁县,西北到宜阳县的白杨镇,东达伊阳(今汝阳县),南与卢氏、南召县接壤,包括今栾川的合峪、潭头、狮子庙、秋扒、大青沟等地区,面积约5000余平方公里。

由于地域宽广,境内山高林密,活动余地大,也为饥民造反创造了立足之地,木植街境内之杨山便是其中理想之地。当时凡劫富济贫之绿林好汉,打家劫舍,杀人放火之歹徒在无处藏身之时,便齐聚杨山,官府也无可奈何,多时达千余人,成就了一批绿林豪杰,其首领为"中州大侠"王天纵(现伊川鸣皋人)。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河南革命党人利用清末拔贡、同盟会会员石言(又名石朝臣、九店人),策反了这批武装,成为河南、陕西辛亥革命武装力量之主力。

辛亥革命成功后,全国部队整编,由张钫出面,呈请民国政府,把陕军中的原以王天纵为首的河南绿林义军改编为"镇嵩军",因此时河南都督为张镇芳,部队官兵分布在以嵩山为周围的各县,嵩县为其根据地、官兵居多,故名。

这支部队在以后的军事生涯中造就了国民党陆军上将、曾任陕西省、河南省、安徽省主席的刘镇华(巩县人),陆军上将、河南省主席刘茂恩(巩县人,刘镇华之胞弟)、河南省主席万选才(阎庄人),河南省代主席、中将参议李纯如(老城人)、国民党中将军长王凌云(汝阳人)、宋天才(田湖人)、孙殿英(永城人)、武庭麟(伊川人)、徐鹏云(老城人);张宗昌安国军(又称直鲁联军)第8军军长柴云升(现栾川谭头人),安国军19军军长、国民革命军27军军长贾济川(宜阳人),安国军31军军长武衍周(九店人),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8方面军第5军军长梅发魁(洛宁人),张作霖镇威军21军军长张治公(伊川人),中央陆军35师师长憨玉琨(德亭人),65师少将师长李纪云(唐河人,邢清忠殉国后,由蒋介石委任为65师师长,后在蒋介石闪击延安青化砭战役中,其率领的整编31旅3100人被我西北野战军全部歼灭,本人做了俘虏)等一大批军政要员。

在国民党历史上的158个军中,原镇嵩军人员出任军长者达十几个军。如国民党12军军长万选才,15军军长刘茂恩,27军军长王振(宝丰人),32军军长宋天才,41军、新5军军长孙殿英,新编第四军军长王凌云等,其师长、旅长、团长,厅长、县长、局长等官职人员不计其数。

在长达几十年的军阀混战中,镇嵩军周旋于陕西、山西、甘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大半个中国,与军阀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吴佩孚、张作霖、张学良、杨虎城、张宗昌等多次混战,时东时西,朝秦暮楚,变幻莫测。

1912年镇嵩军奉袁世凯之命围追白郎农民起义军,在白郎战败病死埋葬后,刘镇华派部队挖出尸体斩其首,油炸后送袁世凯报功,刘被袁世凯授予陆军中将军衔,部队赏银10万两。

1926年,镇嵩军围攻西安国民革命军李虎臣、杨虎城部,长达10月有余,围城部队达10万之众,双方死亡将士、西安城内饿死民众达10万之多,成为名副其实的"祸陕"。

蒋、冯、阎中原大战,由于镇嵩军倒戈蒋介石,使原来强势一方的阎锡山、冯玉祥联军大败,蒋介石终归胜利,改写了历史。

归属蒋介石后,成为国民党军阀中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期间部队番号虽有所变化,但建制基本不变。在国共战争期间,镇嵩军多次与共产党人作战。在大别山作战期间,与我徐向前、徐海东等红军部队作战,红军战略转移后,镇嵩军对我根据地人民实行烧杀掠抢三光政策,残杀红军战士、家属、无辜群众无数,宋天才75师一次掳掠我根据地红军战士家属、无辜妇女2000余人、卖往湖北、河南等地与人为妻。

在安徽作战期间,镇嵩军(国民党15军)积极参与围堵我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使方志敏将军受伤被俘。

在蒋介石发动的五次围剿红军战斗中,镇嵩军多次冲锋在前,红军被迫战略转移长征时,他们又围追堵截红军,使我红军将士伤亡极大。在蒋介石实行重点进攻、闪击延安战斗中,镇嵩军官兵充当了急先锋,在羊马河战役中,其国民党15军(镇嵩军部队,刘茂恩、武庭麟都曾为该军军长)135旅少将旅长麦宗禹以下4700余人做了我西北野战军俘掳。

1947年整编15师(由15军整编,师长为武庭麟)在河南郏县与我陈(庚)谢(富治)大军作战时,被人民解放军彻底击溃,从此镇嵩军土崩瓦解、烟消云散。

内战期间,镇嵩军也多次与工农红军接触,与共产党人吉鸿昌、南汉寰等人时有往来。

1945年11月,跟随高树勋起义的国民党少将师长范龙章(汝阳人,曾任镇嵩军师长),被中共中央改编为民主建国军第1军军长,受到毛泽东主席赞赏;在抗日战争期间,刘茂恩率15军将士浴血奋战中条山,痛击了日寇侵略者,中将师长邢清忠(田湖人)以身殉国;在1938年11月抗击日寇、保卫厦门的战役中,中将师长宋天才率众将士勇保我国国土。

镇嵩军嵩籍官兵在长期的军阀混战中,始终没有忘记家乡的子弟教育。万选才遇难后,遵其遗嘱从抚恤金中拿出1万元(银币),作为开办嵩英中学(现嵩县第一高中前身)经费,但建校资金远远不足,在原陕西省财政厅厅长、嵩英中学首任校长李遇春(字宾阳、纸房人,曾任镇嵩军督军府总参议)倡导下,宋天才等嵩籍官兵又慷慨捐资1万元(银币)做为基金,使学校圆满建成,为我县培养了大批精英人才。

镇嵩军是一支相当特殊的部队,当时的部队有中央军与省军之分,镇嵩军则不然,它不能算是省军,而是省以下地方民团组织,但全国也只有这一只民团部队变为省军,再变为中央军,后又成为国民革命军,存在长达3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