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莱子的著作 民国时期的著名文化公案:老子和孔子谁更大?
核心提示:关于老子是否晚出,在民国时期曾是个文化公案。这个议题是由梁启超挑起来的。在他的《论<老子>书作于战国之末》一文中,他先是将老聃其人和老莱子、太史儋混淆起来,认为老子到底是谁,《史记》记载并不清楚。
本文摘自:《破玄:老子的密码(道经卷)》 作者:王扉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坦白地讲,我曾以为老子比孔子年长是已解决了的学术公案,属于文化常识,是不用多费口舌来申论的。结果,我错了。至少近年来敝人遇上的三桩事三个关键词可资证明。
第一桩,关键词:"饭局"。2010年夏天,在深圳华侨城创意园的一个饭局上,遇到一位某大报的资深文化编辑。他听主人介绍我是研究老子的。于是,他很认真地问我:你认为是老子比孔子年长?还是孔子比老子年长?我反问道,你认为呢?他很深沉地跟我说,其实是孔子比老子年长。我说,了解,你的看法是从梁启超、钱穆、冯友兰等诸位先生中的哪一位那里来的?他们的论点早就被胡适、徐复观、陈鼓应等人批驳过了
第二桩,关键词:"名家论坛"。也是这一年的夏天,某日我在家收拾屋子,开着电视做背景音。无意间看到某个台在播"名家论坛"。开讲的是一位"长衫先生",在大谈国学精义、诸子百家。那一讲刚好是在讲道家。只见这位长衫先生清了清喉咙,一张嘴就是道家的第一位代表人物是杨朱,第二位是老子,庄子排第三我闻之先是震惊万分:这位"长衫先生"难道只看了一本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就出来显摆了?不知道那是本"错误百出"的粗浅读物吗?然后,就是想笑又有点笑不出来:这样的妄人谬论,如此大喇喇地得以流传,暴露的是电视时代媒体人、学人的普遍浮躁、弱智,以及不读书。
第三桩,关键词:"钱穆"。2011年初李敖大批龙应台的《大江大海》,其中意外扯出备受龙应台推崇的钱穆。李敖以他一贯的谐谑口吻称钱穆这样的"大牌学者"不过是"大言欺人",其成名作《先秦诸子系年》是"站不住的瞎扯淡"。
李敖举的例证是钱穆曾大力鼓吹写《孙子兵法》的孙武和战国时代的孙膑为同一个人。如果没有人"盗墓",不少人就这么被钱穆骗过去了。但在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的古墓里,出土了古代竹简兵书,竹简中赫然有《孙子》,也赫然有孙膑《兵法》李敖笑称,即使我们现在发现钱穆头脑不及格,又能拿他怎么办呢?钱穆反正已经成名了。顶多只不过孙膑不够老钱的朋友而已。
看到这一节,我很感慨,在此也给李敖大师的说法作一点补充。对于钱穆而言,何止孙膑不够朋友,庄子同样也不够朋友。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中不仅否认老子与孔子同时代的说法,而且考定老子在庄子之后。结果也是挖古墓的同志太给力。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两本帛书《老子》,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的战国楚墓又发现了楚简《老子》三种。于是,"在20世纪老学研究中有很大的影响力"的钱穆"老子晚于庄子说",也被推翻,被证明是"站不住的瞎扯淡"。
其实,关于老子是否晚出,在民国时期曾是个文化公案。这个议题是由梁启超挑起来的。在他的《论<老子>书作于战国之末》一文中,他先是将老聃其人和老莱子、太史儋混淆起来,认为老子到底是谁,《史记》记载并不清楚。
这一观点讹传至今,不少的有关的老子的专著中仍有人在说,老子其人,司马迁的《史记》就已搞不清了。接着梁启超又将老子之书置于《论语》《墨子》之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则是先讲儒家孔孟,次讲战国百家时才把老子嵌上去;钱穆更是将《老子》置于孟子、庄子之后,这就彻底颠覆、解构了老先孔后的传统立场,的确是标新立异的、所谓的"重大学术发现"。
不过,真金不怕众口铄。一票民国学者再大牌再大嘴巴,也大不过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