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及湖北近现代美术史

2017-09-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近代,中国传统的水墨丹青仍为文人.官宦的雅玩,传世佳作不多;随着汉口开埠,西画逐步传入,但发展缓慢;民间绘画多与工艺制作相关,且重在制作.1920年,蒋兰圃.唐义精.徐子珩等创办私立武昌美术学校(1923年改称武昌美术专科学校),设有毛笔画(国画).水彩.油画等专业.大革命期间,武昌美专师生曾绘制一批宣传画声援北伐.1929年,湖北省教育厅在武昌主办湖北美术展览会,这是在武汉举办大型美术展览的开始.1930年10月,武昌艺专(即原美专)钟道泉.唐一禾等发起成立武美艺术研究会.次年由吕骥.盛家伦.

近代,中国传统的水墨丹青仍为文人、官宦的雅玩,传世佳作不多;随着汉口开埠,西画逐步传入,但发展缓慢;民间绘画多与工艺制作相关,且重在制作。

1920年,蒋兰圃、唐义精、徐子珩等创办私立武昌美术学校(1923年改称武昌美术专科学校),设有毛笔画(国画)、水彩、油画等专业。大革命期间,武昌美专师生曾绘制一批宣传画声援北伐。1929年,湖北省教育厅在武昌主办湖北美术展览会,这是在武汉举办大型美术展览的开始。

1930年10月,武昌艺专(即原美专)钟道泉、唐一禾等发起成立武美艺术研究会。次年由吕骥、盛家伦、郭安仁(丽尼)、刘飘红(刘露)、张曼西、许亚多等组织成立鸽的艺术社,设戏剧、音乐、美术3部。此后,平野画会、秋阳画会等相继结社,武汉的美术创作和美展逐渐增多,与上海、北平、杭州等地的美术交流也日益频繁。1931~1937年6月,武汉市举办各类展览近30多次。

抗日战争初期,上海的一批漫画家和各地木刻画家纷纷来汉。在汉成立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和中华全国漫画界抗敌协会。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多为漫画和木刻。

1937年底~1938年中,武汉举办各种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展览有7次。同时,各种报刊及文艺团体充分利用绘画作品,进行广泛的抗日宣传。

1938年8月,武昌艺专迁往宜昌古老背,后又迁至四川江津。唐一禾在江津时,一面从事教学,一面坚持创作宣传抗日救亡的油画。武汉的其他画家在后方也创作有大量作品。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9月,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编印《抗战八年木刻选集》,刊有武汉画家武石的作品。11月27日,《武汉日报》刊出《杨立光先生西画特辑》。

1946年至武汉解放前,武汉举办各类展览近20次。其中个人展览明显增多,有13次。

1947年4月13日,武昌艺专为纪念建校27周年,举办书画展览会,展出中国画150余件、西画170余件,并设唐一禾遗作陈列室。1948年1月9日,武昌艺专在汉口举办师生画展,作品千余幅,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武汉规模最大的画展。

同年9月19日,武汉文艺社在汉口商会主办新人画会西画展,展出各类作品90余件。参展者有周季华、李葆初、陈戈征、徐中亚、刘怡冰、张昭岚、周道恒等10人。10月10日,《武汉日报》主办全国木刻展览,展出了李桦、野夫、力群、古元等人作品。

1949年1月1日,武汉第一届美术展览会在汉口三民路新安区第一中心学校展出。展出书画作品千余件,均属武汉及国内名家作品。

新中国建立后,以武昌艺专为主的一批专业美术工作者与解放区南下的美术工作者汇合在一起,成为繁荣武汉美术事业的骨干队伍。

“***”之前,绘画创作尽管受着“左”的干扰,但发展和繁荣仍是主流。国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拓宽了表现领域;油画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他各画种也出现了一批在全国颇有影响并具有新的面貌、新的风格的作品。50年代以来,武汉职工的业余绘画创作也日益繁荣。

“***”期间,仅有为数不多的好作品问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武汉绘画创作恢复繁荣局面,1981年,邓少峰书画篆刻展览、鲁光花鸟画展览等先后展出。晴川画会的湖北十人画展巡展,在全国引起关注。1983年,周韶华的大河寻源画展在北京展出后又在南京、河南巡展。

1984年,《张振铎画集》、《汤文选画辑》、《张肇铭画集》、《武石画集》出版。在1984年第六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览中,武汉地区的作品囊括了全部金奖和近85%的银奖;同年第六届全国美展,湖北参展作品109幅,其中武汉地区有84幅,获金奖2幅、银奖2幅、铜奖4幅,获奖数居全国第四位。

武汉绘画作品从国内走向国际。1957年,杨之光的《雪夜送饭》为武汉第一幅在国际上获得金奖的美术作品。1978年后,在港澳地区和国外举办画展的就有谢申、唐大康、梁岩、魏正起、麦柏森、蒲新成、华纫秋、冯中衡、白统绪、姜小松、陈少平、周远贵、魏正起、刘寿祥、余家齐、温少曼等。

《月牙儿》(李全武、徐勇民编绘)、《走麦城》(中流编绘)、《冯玉祥逼宫》(沙铁军改编,陈贻福、陈惠民、李乃蔚绘)同获瑞士第一届国际连环画展荣誉奖。

1985年,日本举办第十八届现代水墨画精选画展,武汉地区汤文选的《荷塘立鹭》、魏扬的《浸月》、邵声朗的《翠湖春晓》、聂干因的《醉酒图》、汤立的《三思图》、何宗逊的《墨梅》入选并获优秀奖。

同年,武汉第一冶金建设公司工人版画作品代表中国在日本神田举办中国工人版画展,宋恩厚获“功劳奖”。

清末,武汉绘画界空气沉闷,创作萧条。江夏(今武昌)程夔善书画鉴赏,编有《江夏程氏所藏历代名人书画录》10册;监利王柏心晚年主荆南书院,善画兰;江夏善书画的何令寿、善兰竹的彭瑞毓等人,多在他乡供职。长居本土从事绘画而有成就者,为数不多。

专攻山水画的还有彭湘怀(汉阳人)、吕明钟(黄陂人,官至保宁知府)、常道性(原籍芜湖,后迁居汉口)、王庭桢(官武昌知府)。长于花鸟画的有赵种青(汉阳人,刊有《藤雪画册》)、徐传毓(江苏山人,官武昌通判)。

善画兰竹的有李寿恺(武昌人)、徐一道(江夏人)、何铸(江夏人)、彭瑞毓(江夏人,官编修,所绘兰竹曾供奉清宫)。画人物的有梅行思、朱简章、黄体复等,均为江夏人。周,上元(今南京)人,寓居武昌时,曾在黄鹤楼悬画行销,有《九歌图》册传世,郭沫若称为“国宝”并题跋(现藏武汉市博物馆)。

民国时期,武汉的国画创作在恪守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据王霞宙、龚孟贤的《武汉中西画家总评》(载1935年6月14日《武汉日报》)介绍,武汉的山水画家中,张肇铭的《红叶》笔超墨妙,雅似新罗得意之作;欧志仙的《山水》苍朴雄浑,深得沈石田、吴渔山二家法度;石榴园的《山水》画似戴醇士;曹立庵的《山水》画,功力颇深;方康直笔力挺劲,熊明谦画兼欧风,曹月初意在白阳;沈晓仓的《溪山色》,以平稳见长;许翔皆的《雨景》、周骥云的山水均属佳作。

武汉的花鸟画家中,邹碧痕的《花鸟》气极清润,钟道泉的《花鸟》大气磅礴,杨云的《大笔芦雁》有图案风致,闻钧天的《墨荷》清超雅健,易海翁的《红梅》超逸不群,赵合俦的《花鸟》墨具五彩,程光哲的《墨梅》疏朗,石逢云的《菖蒲》劲拔,侯中谷的《梅》铁骨冰姿。

林公博的《鹌鹑》、谢复华的《仙蝶》、陈茨庵的《牡丹》、黎恺岚的《水果》、张百的《树林》、田恒的《松》,均属难能可贵之作。还有贺履之的作品,被国内推为大家。

民国时期,画人物的不多,1935年汉口市美术展览中的优秀国画作品中几乎没有人物画。王霞宙早年学画,已是人物、山水、花鸟俱能,其人物画尤工仕女,擅以铁线描和兰叶描作衣纹,线条流畅飘逸,形象栩栩如生。1938年王霞宙曾与张善子合作《刘静庵烈士画像》,为武昌首义纪念馆收藏。

当代国画山水画“***”前,武石创作有《尖林山图》、《武钢—号高炉》,关山月创作有《北京颐和园石舫》、《青岛风景》,吕希圣创作有《长江大桥》、《襄樊大桥》,黎雄才创作有《华山苍龙》、《苏州双塔》,黄松涛创作有《黄山三奇》,伍益辉创作有《初生的太阳万丈光芒》等。

“***”后,山水画创作发展迅速。汤文选创作有《汉江之晨》、《月乍明》,出版有《汤文选画辑》。陈作丁创作有《柑桔飘香》、《朝发》。80年代,陈作丁与诸文龙、魏康祥、黄志、乐建文、刘一原合作《***长江图卷》(长150米、高0.

67米),在全国获得赞誉。程宝泓的《洪湖组画》,周韶华的《大别山壮歌》、《飞翔》、《东坡赤壁图》、《黄河魂》,邵声朗的《鄂西秋艳》(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厅),张善平的《苍翠游龙》、《洪山夕照图》,魏扬的《那里来》、《薯地》,萧采洲的《乍雨还晴》、《玉龙》等,均为有影响的作品。

1981年,晴川画会的湖北十人国画展览在北京、西安、重庆、武汉等地巡展,引起强烈反响,叶浅予称其为“长江画派”的崛起。参展画家有周韶华、汤文选、陈作丁、鲁慕迅、邵声朗、魏扬、冯今松、张善平、唐大康、刘一原。

新中国建立后,花鸟画家融传统技法于实物写生之中,不断拓宽题材,不断创新技法。王霞宙创作有《美人蕉》、《紫藤》,张肇铭创作有《牡丹》、《牵牛》、《枯枝麻雀》,张振铎的《春满人间》、《樱花红陌上》曾分别在泰国、日本展出。

端木梦锡长于梅花、棕榈,创作有《蜀葵》,曾举办百梅画展。方康直长于梅、竹,创作有《松鹤同春》。闻钧天创作有《凌霄》。王文农以风雨竹、风雪竹驰名,创作有《雪竹》、《红枫》。赵合俦创作有《麦啄》,冯今松创作有《高秋图》、《华而实》,出版有《冯今松水墨画集》。

邵声朗的《艳阳秋》,鲁慕迅的《高秋图》、《春潮》、《芝麻》,鲁光的《秋菊》、《擎天柱》,朱志元的《墨竹》、《春鸭》,刘子铸的《春水碧》、《游鱼》,陈志宏的《蝉》、《豆花香》、《白鹰》,程生达的《梅颂》,璇风的《雨后蕉香》,戴亨来的《秋爽》,华炜的《乡竹》,均为代表作。

1956年,武汉26位国画家合作巨幅《百花齐放》图,郭沫若题写了画名。

新中国建立后,人物画不断推陈出新。王霞宙的《湘夫人》参加第一次武汉中国画展,其画不用线勾,以赭色设骨,渲染而成,简练且饱满。汤文选的《婆媳上冬学》以反映新时代的新生活而享誉全国。杨之光的《雪夜送饭》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获金奖。

关山月创作有《一天的战果》,黎雄才创作有《武汉防汛图》,钟鸣天、吕幼安合作《送水不忘引水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集体创作有《战斗在张公堤上》,陈立言创作有《秋忙》,彭涛创作有《当家人》,杨奠安创作有《山村闹市》,陈国钊创作有《山区采药队》,黄鼎钧创作有《现场大会》,周韶华、徐松安、张善平合作《就地取材》,刘政德创作有《唱支山歌送代表》,廖连贵创作有《母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