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炎赵君陶一家 黔军总司令席正铭与少年赵世炎
席正铭(1885-1920),号丹书,又号筱林,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米溪人。是民国元勋和土家族诗人。他毕生致力于民族民主革命,为“黄汉会”、“历史研究会”、“陆军同学会”等革命性组织创立者。
武昌起义后,历任都督府参军、贵州宣抚使,以贵州代表身份参与了孙中山议组南京政府,后迭任援鄂黔军团长、荡寇军总司令、淮北讨袁军参谋长,中华革命党贵州支部长、贵州司令长官部参谋长及黔军总司令等职,是拥护孙中山(左为赵世炎像)的坚定的革命战士。
1920年2 月8日拟作护法壮举时不幸被叛逆分子杀害,被补陆军少将加中将衔,授四等嘉功章。
他的著述颇丰,现存有《冷冷山人集》遗作一部。《冷冷山 人集》除8副挽联和2篇散文外,均为诗词,诸文体全备,其题材和内容多为战斗历程的情感抒发,慷慨悲壮,阔达幽默,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主义乐观情怀。其代表作有《游甘露寺三首》、《次韵王思苓知事留别》、《吊宪章中将》、《挽宋钝初总长》等。
赵世炎(1901—1927),是中共创始人之一,早期革命者。他一生虽短暂,但为国家和人民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是酉阳县龙潭镇人,与席正铭一样都为土家族的优秀男儿。他们都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都具有独特的叛逆个性和革命精神,是土家族引以自豪的民族英雄。
1912年,赵世炎考进“龙潭高等小学”。那时,学校里以四书五经为主,加上几门数学、史地、博物和体操课。他通过阅读《史记》、《资治通鉴》、《满江红》等培养民族英雄气节。
时贵州省都督席正铭是赵世炎二哥赵世珏的好友。席正铭因北伐时松铜战败而成滇军追杀的“罪犯”,乔装化名逃到赵世炎家中避难,经常给赵世炎讲解文化知识和历史上文天祥、岳飞等英雄人物以及震惊中外的“酉阳教案”的历史故事,使少年赵世炎胸中燃起了救国救民的激情,从而在乌江岸、川黔边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
1911年9月13日贵州宣告独立。两天后,张百麟等举事主持会议者推杨荩诚为贵州都督。时武昌军政府于11月29日电请支援武汉,贵州枢密院杨荩诚力促杨荩诚率师增援。杨荩诚即通电全国,愿挑选劲旅三千北伐,以“肃清鄂渚、汛扫幽燕”。杨荩诚的北伐黔军即以贵州都督行营卫队、黔军第2、3标部分、模范队、陈开钊铁血军共3000余人编成。席正铭为黔军参谋随贵州都督杨荩诚率军北伐援鄂,驻防湖南洪江。
1912年3月,贵阳内部发生政变,贵州枢密院张百麟逃跑,贵州宪党、地方团阀、耆老会等出面拥戴北伐滇军总司令唐继尧为贵州临时都督,改组都督府。在贵州局势已发生变化情况下,经黔军第83团和84团之部众将士推举,席正铭任“巡寇总司令”。
1912年10月25日,席正铭亲率荡寇军从湖南辰州出发,回师贵州。11月初攻克松桃、江口一带。接着分兵5路,以陈开钊为先锋直捣铜仁,刘法坤派兵出城阻击,被陈开钊部挥师击溃,初战告捷。
陈开钊部乘胜向刘部进击,包围铜仁县城。在不利的形势下,滇军一面假以求和,一面等待自己的援军到达。同时加紧推运柴草,积聚油脂,扬言席正铭再猛攻不已,即将铜仁烧成一片焦土。
席正铭在滇军狗急跳墙之下不忍桑梓涂炭,乡民受难,只得暂缓攻势。两军相持数日,滇军主力赶到,与刘法坤里外应合夹攻,席正铭的荡寇军大败。陈开钊阵亡,席正铭整军再战,无奈铜仁围城旷日持久,弹药耗尽,只得放弃松桃,退到川黔湘鄂边境,进入秀山。唐继尧于12月27日严令黔西、毕节、安顺、镇远等地查拿席正铭。
由于席正铭的牵连,家乡的沿河米溪寨,岳父的印江,很多亲友被逼他乡,房产遭毁。思南的团练罗芳林,因接受席正铭统领被入黔滇军唐继尧部下抓捕斩首。席正铭看见形势恶劣,知秀山已不是他久留之地,正踌躇犹豫时,席正铭偶然获得一张酉阳同盟会员小报,席正铭高兴之余决定起程去酉阳。
在酉阳一打听得知此报来自龙潭,并找到办报人龙潭小学教员王勃山。在这里席正铭得到王勃山接待,随后被邀请上课和讲演,赵世炎成为台下听讲的学生之一。
赵世炎因此很快结识早已闻名川黔的席正铭,并邀请席正铭到自己的家中做客。到赵庄后,赵世炎又向家人请求,将席正铭留下后并和他同住一室。其时,席正铭身上正藏着赵世珏的介绍信。赵世珏是赵世炎家九个兄弟姐妹中最早走入社会投身革命并参加了孙中山同盟会的。
因有赵世珏的介绍,席正铭得到赵世炎一家人热情接待。在与席正铭相处中,赵世炎、赵世兰,赵君陶从客人身上增长了许多革命知识,为他们后来参加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次,赵世炎听席正铭讲香港、九龙被帝国主义侵占的故事而失声痛哭。席正铭也因势利导辅导他阅读了反帝反清进步书籍。特别是席正铭东渡日本留学,参加武昌起义,护国讨袁等经历激发了赵世炎的革命激情。
席正铭在赵世炎家避难5天后,因怕时间长了牵连到赵家而提出离开。赵家人无论如何也不肯让他走。赵世炎满怀依恋地说:“席大兄,你莫走,我们龙潭同盟会可以保护您呀!”于是席正铭又逗留了几天。
一天,赵世炎觉得在家里了沉闷,就相约席正铭一起到龙潭街上散心。赵世炎领着席正铭到龙潭小学堂,向王勃山老师借了韩非子、司马迁的《游侠列传》、《剌客列传》、《通鉴纲目》等书籍让席正铭阅读打发时光。
而赵世炎向席正铭表示:“我要象你一样,将来闯天下”。于是席正铭当起了赵世炎的“私塾”老师。席正铭感到赵世炎年龄虽小,知识面却宽。一天晚饭后,他俩散步,席正铭提出想办一个小刊物,可没有钢板铁笔办不成。
赵世炎立即表示“明天我就给你找来”。赵世炎问刊物取啥名字好呢,席正铭说:“我还没有想好呢”。恰在这时,不远处树上一只猫头鹰在“磕磕……”地叫,赵世炎灵机一动说:“就叫《猫头鹰》好不好?”,“猫头鹰”能够表达了他们身处黑夜却能潜心战斗和向往革命光明到来的理想。
席正铭觉得刊名好,连声说:“行哇!行!”。《猫头鹰》主要宣扬反帝反封建、护国讨袁思想,办了3期停刊。
1912年12月27日唐继尧严令黔西、毕节、安顺、镇远等地查拿席正铭,席正铭随后被迫从乌江沿江出川到上海。席正铭在11月即宣布自己脱离黔军,标志贵州光复时期所建立的新军“北伐黔军”彻底瓦解。
这是席正铭一生中经历的一次重大挫折,从此让他呕心沥血建立起来的直系队伍土崩瓦解,为后来他二次革命的失败埋下了伏笔。1913年他写给四川护督胡景伊的信中说:“为军校迫胁,拥军入黔,值滇军横阻,血战松铜…………即使政府将正铭加诛,将诸军痛剿,亦且谓死已晚……正铭从此脱离黔军关系,待罪湘鄂……”。
因孙中山派秀山人杨荩诚召令,席正铭于是告别赵家经乌江进长江到上海。临别,赵世炎难舍难离,含泪挽留,相送5里多路仍不肯返回。1913年,袁世凯遣北洋军分赴各省同时刺杀民国农业部长宋教仁。孙中山与3月25日从日本返回上海主持讨伐袁世凯活动,即第二次革命。
五、六月间,奉孙中山之命,席正铭到淮北组织数千人的淮北军讨伐袁世凯,先后转战于青江浦、盐城一带,伐战失败。席正铭回到上海后化名为“李饱德”,与雷洪在另外地方组建机关部,继续组织18个大队讨伐袁世凯,与袁世凯部张勋、冯国璋等部队激战于紫金山、雨花台;兵败后,席正铭即回到上海。
该年秋,席正铭又与凌霄、王宪章奉孙中山之命到湖北策动军事倒伐袁世凯,席正铭负责主持铜仁、思南黔东路,因有人密报了席正铭行踪,地方军搜查严格,于是席正铭藏于秀山指挥,由秀山县知事王思苓等掩护。
期间,席正铭与赵家互有秘密通信,但因形势所难,不敢暴露行踪与赵世炎会面。
后因他手下有人被暗杀,席正铭感到秀山藏身已难保安全,于是决定由乌江乘船到上海。此后,赵世炎一家人一直与席正铭信函不断。席正铭在赵家的史实,赵世炎的侄儿赵石英等后代多次回忆说“他(赵世炎)有一个贵州朋友,名叫席正铭,因讨袁活动失败,乔装避难到我家,五叔赵世炎,三娘赵世兰、四叔赵世琨以及九娘赵君陶都积极地掩护了这位革命党人。
”而令席正铭没有想到的是,此次离酉阳龙谭咫尺相隔却不能相见,成为他与赵世炎一家永远的遗憾。席正铭于1920年3月遇害,时年36岁,赵世炎于1927年被国民党反动派当局杀害,是年2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