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诒和为什么那么反中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深藏在人性中道理

2018-03-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往事并不如烟>是章诒和女士回忆其父亲章伯钧同朋友的生平往事和轶事趣闻,我一直视它为一本私人的回忆录,因此它并不客观,你要期待<往事>搀杂了

《往事并不如烟》是章诒和女士回忆其父亲章伯钧同朋友的生平往事和轶事趣闻,我一直视它为一本私人的回忆录,因此它并不客观,你要期待《往事》搀杂了很多个人情感,但是这个人情感确是此书最动人的一笔,里面有着作者对老一辈的知识分子,政治大家,京剧名角最崇高的敬意。

很多人开始认识章诒和是从《往事》开始的,很多人认为《往事》是章诒和最好的一步作品。稍微了解国内政治历史的人可能更熟悉她的另一个身份:被打为"中国头号大右派"章伯钧的二女儿。

章诒和早年考进中国戏曲研究院,后分配到四川川剧团工作,因在日记中写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得罪了江青,被判"现行反革命"入狱,从26岁入狱到36岁平反,人生怕是最宝贵的十年就这样在监狱里度过了。

很多人讲,章的笔下有怨气,眉目之中有戾气,这话其实说得不错,但决不应该成为对她产生偏见的一部分。因一句日记上的言论而被判二十年,入狱劳动十年,一个人最宝贵的青年到中年的转型时期就这样在狱中度过,任谁也无法保持温和的脾气吧。

章诒和出狱后将自己在狱中经历写成了三部中篇小说,《邹氏女》《杨氏女》《刘氏女》,她借着小说主角的口说,在劳改农场最主要的感受是饿,比乞丐还饿,平日里是玉米馍加水煮青菜,一月吃一回肉;狱友病死,大家就惦记着死人身上留下的几尺步,和死人争用度;一朝入狱亲人反目,爱人成仇,每年一认罪,全靠自我批评自我作践求得一年半载的减刑。

在这环境下,任你是如何温柔谦恭的脾气也被消磨待尽了,所以她的文字才尤其珍贵,因为你看到最深切的一种苦难,同时又看到在苦难下作为一个人可有的善良和人性。

为什么?

我之所以推章诒和女士先推她的《往事并不如烟》,是因为想到其在香港出版时的名字《最后的贵族》,我倒觉得后者的名字更加直接和深刻。如今我们愿意讲贵族精神,从《往事》里我第一次触到了这精神,这个精神不是形而上的,而是久经世故后依然存留的真性情。你看到每个人身上对自己价值的坚持,对职业的认真,对友人的义气,即使在最风声鹤唳的年代也敢于思考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