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惕湖南 湖南省长赵恒惕下令通缉“过激派”毛泽东
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奇才。
他集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于一身,表现了出色的才华。诗人一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杰出的诗作。至70年代末期,已发表的毛泽东诗词共43首。其中,诗14首,词29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作的24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创作的19首。
特点 ?豪放雄浑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 主义?古为今用——继承和革新?景、情、理有机统一 社会环境心态传奇经历毛泽东诗词 (一)遵义会议以前 ? 背景:1923年4月,湖南省长赵恒惕下令通缉“过激派”毛泽东,时年毛30岁。
毛离开长沙去武汉,转上海,然后赴广州参加六月的中共三大,直至二四年秋才回湖南搞农运 儿女情长 泪“飞忽顿报作人倾间盆曾雨伏”虎, “凭割断愁丝恨缕” 从汽此笛天一涯声孤肠旅已”断, ? ?“ 热泪欲零还住”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在一九二五年写的,词中有“独立寒秋”的话,大约是作于一九二五年的秋天。
一九二五年春天,毛主席回湖南家乡养病。在养病期间,积极从事农民运动,几个月内组织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对地主进行了增加雇农工资和减租的斗争。
二五年从湖南回到广州后,就主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工作。毛主席这首词大约是写在回乡养病之后,主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之前。当时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因为一九二五年五月上海工人反英反日大罢工而爆发了。
五卅运动以后,迅速地扩展到全国各地,形成全国规模的反帝斗争。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是“省港大罢工”,一直坚持了十六个月之久。面对这样的大好形势,毛主席是怀着极大的革命激情来写这首词的。
毛泽东词的原稿 谁问怅万鱼鹰百漫层看橘湘独主苍寥类翔击舸江林万子江立沉茫廓霜浅长争碧尽山洲北寒浮大,天底空流透染红头去秋。
地竞,,。,,遍。,,,自,由。 命命运的深切感受 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当时革 诗人宽广的胸襟,表现了诗人 博大、壮阔的崇高美。
表现了 高远的深秋境界,体现了巍峨、 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 水长天的广阔背景。
立体的寥 自由等意象,为我们描绘了秋 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霜天竞 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 湘江秋景图。
通过寒秋、霜天、 本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 浪遏飞舟? 到中流击水, 曾记否, 粪土注当年万户侯。
激扬文字, 指点江山, 挥斥方遒。
书生意气, 风华正茂, 恰同学少年,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携来百侣曾游, 下片回忆了青春年少、意气分发的神采,自由奔放的胸襟,激浊扬清的评论显示了“伟大心灵的回声”的崇高美。
“恰”字统领七句,表现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给我们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
(二)1927年春—大革命失败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菩萨蛮》 ?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之后,主席诗词中只有一个地方提到过“酒”,也只是“吴刚捧出桂花酒”。
截至目前,中国传统小资知识分子在诗词中玩弄最多的“酒”与“泪”,似乎跟毛绝缘。
确实,毛一生吸烟很厉害,却鲜饮酒,不知这是否能成为诗词中少酒的一个解释。 (三)凤凰涅磐 ? 从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的领导地位后,中国革命开始出现了转机。
“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的争论,在毛身上变得格外有意义。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br />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两万五千里长征 “损失惨重,收获巨大” ——海明威 七律长征(1935.
10) 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喜岷山千里雪‘ 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水拍云崖暖, 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逶迤腾细浪, 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远征难, 俱今往朝矣,数风流人物,还看 一弯代弓天射骄大,雕成吉思汗,只识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惜江须山望北秦竟山妖晴天舞河长雪国皇折如娆日公银上城飘风汉腰此,试蛇下内光武多看比,,外,,娇红高原顿,千略,装驰失惟里毛输引素蜡滔余冰泽文无裹象滔茫封东采数,,茫,英分欲;万雄外与大里 沁园春雪 · 毛泽东词的原稿 油然而生。
山河如此壮丽而自豪,爱国热情 人心胸开阔,精神奋发,为祖国 的意境大气磅礴,气象雄伟,令 长城、黄河、山脉、高原,使词 字底下展现了具体的雄伟景观: 个“望”字统领下面七句。
“望 者引入冰天雪地的银色世界。一 从地面到空中,一静一动,把读 到“雪飘”三句总写北国雪景, 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北国” 上阕写北方的雪景,热情赞 沁园春雪 · “须晴日”三句虚写雪后的一派新气象.
遥想雪后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一片暖色,多么令人振奋。这使人想到中国人民不但敢于斗争,而且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使词浑然一体。
下文对五个封建帝王的功绩既不夸大又不缩小,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和评价,含蓄而又恰如其分。
“俱往矣”句把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一笔带过,宣告了旧时代一去不复返,只有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的中国人民,才是创造历史、光复中华的真正英雄,才能创造出崭新的历史,迎来“分外妖娆”的明天。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
04)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四)跨过鸭绿江 抗美援朝对中国来说,收获大,损失也大,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民的儿子牺牲在朝鲜战场,其中的一个叫毛岸英老年丧子,一定对毛打击很大。
他一夜之间衰老许多,在天色微明、凉风乍起的时候,一个人吸着烟,深情地凝视着北方,回忆着小时候孩子叫他爸爸的幸福瞬间,而这一切都成为历史的一个个黑白剪影,夹在厚重的书中,再也没人翻起。
毛泽东,注定是一个为历史负重的人。 (五)泽被后世 ? 卜算子咏梅七律(1961.
12)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诗词选集 贺新郎别友(1923)西江月秋收起义(1927.
09)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采桑子重阳(1929.10)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1930.02)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1930.07)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
春)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1931夏)菩萨蛮大柏地(1933)十六字令三首(1934-35)忆秦娥娄山关(1935.02)念奴娇昆仑(1935.10)七律长征(1935.10)清平乐.
六盘山(1935.10)沁园春雪(1936.02)临江仙赠丁玲(1936.12)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04)七律和柳亚子先生(1949.04.29)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1950.
10)浪淘沙北戴河(1954)蝶恋花水调歌头游泳(1956.06)答李淑一(1957.05.11)七律到韶山(1959.06)七律登庐山(1959.07.01)七律答友人(1961)七律和郭沫若同志(1961.
11.17)七律卜算子咏梅(1961.12)七律冬云(1962.12.26)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1963.01.09)贺新郎读史(1964春)念奴娇鸟儿问答(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