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元元我和芭蕾 读书笔记:《我和芭蕾》(谭元元)

2017-11-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她是担任美国三大芭蕾舞团之一-旧金山芭蕾舞团主演演员的唯一华人,是参加捷克拉格世界明星汇演的第一位亚洲人.文章摘抄自<我和芭蕾>谭元元当时舞蹈学校上课,成绩好的同学站在把杆中间.一般的站在两边.林老师就把我调到正中间的位置.天天盯着我.动作做得不到位就严厉批评,那时候我爱哭.林老师回忆."也可能因为我对她太严格.谭元元太爱哭了.整天哭  有一次.她又因为没达到要求而掉眼泪.我问她'要哭?还是要练?只能选一样..她说:'练-就这样.一边哭.一边练.踢腿.劈叉.旋转--周而复始.枯燥乏味

她是担任美国三大芭蕾舞团之一-旧金山芭蕾舞团主演演员的唯一华人,是参加捷克拉格世界明星汇演的第一位亚洲人。

文章摘抄自《我和芭蕾》谭元元

当时舞蹈学校上课,成绩好的同学站在把杆中间.一般的站在两边.林老师就把我调到正中间的位置.天天盯着我.动作做得不到位就严厉批评,那时候我爱哭.林老师回忆.“也可能因为我对她太严格.谭元元太爱哭了.整天哭  有一次.

她又因为没达到要求而掉眼泪.我问她’要哭?还是要练?只能选一样。。她说:‘练…就这样.一边哭.一边练.踢腿.劈叉.旋转……周而复始.枯燥乏味。那时候的生活路线就是宿舍、教室.练功房……三点一线天天如此,有时候在二楼上课.林老师嗓门一开.校门口都能听到她在那儿喊“谭元元”的名字一我就这样被林老师加班加点地严格训练.慢慢地基本功越来越扎实了。

    真正恢复信心是在四年级的下半学期.有一个全国范围的出国选拔赛.选**来的前三名可以参加国际比赛、刚开始选拔的时候.很少有人看好我,没想到几轮下来.我竟然拿了第一这个时候才对自己有了些信心,随着学**步入正轨。

我开始真正体会到芭蕾的残酷与痛苦.每天面对的是枯燥的集训.又要与自己的体能,意志做斗争。但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与支持下.我学会了默默忍耐与坚持.因为我逐渐懂得命运不会眷顾流泪的弱者,除了奋斗和付出别无选择。

跳舞不仅是一项工作,而是一项使命.一项用生命诠释完美的使命.这也许就是命运赋予我此生的意义。

   我到巴黎参赛的那年.有来自25个国家的1 25名选手同台竞技.评委也是大师云集.参加如此重大比赛的我.紧张.兴奋.焦虑又好奇,初抵法国.我就打起了退堂鼓.因为在比赛后台间.那些来自俄罗斯和法国的外国选手.

可谓天赋奇异——挺拔的身材.巴掌大小的脸.旋转起来像上了发条一般.走到哪里都是媒体追逐的焦点,再说.一般国际芭蕾舞比赛.少年组参赛选手比青年组参赛选手多.尤其少年女子组参赛人数最多.

不言而喻.少年女子组竞争最为激烈。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我暗暗地告诫自己千万不能胆怯,因为我想起了当年芬兰赫尔辛基国际芭蕾舞比赛中的教训.那时我就是因缺乏大赛经验,过分紧张而痛失冠军。这次.我可是下定了决心.

一定要尝试获得比赛第一的滋味,然而.比这个更严峻的挑战还是出现了.法国巴黎歌剧院的舞台居然有向前1 5度的倾斜,原来.为了使观众更好地欣赏到芭蕾舞演员那双灵巧.充满魔力的足尖功夫.国外历史悠久的剧院舞台一般都有一定的倾斜,可是.

这种情况我在国内从来没有遇到过.也没有想到过的.当时我一下惊呆了。那些国外选手从小在这样的舞台上练舞.芭蕾又一向被认为是西方人的艺术.种种“客场劣势”.再加上初抵法国有些水土不服.而且时差又总是带来困扰.真是让我有点心生退意了。

   第一轮比赛已经打响.本该轮到我准备出场了.可是我却低着头走到林美芳老师面前.低声说出了那句:”我膝盖疼.上不了场了.我放弃比赛。”林老师事后对我说.当时音乐前奏都已经开始了.她其实也很紧张,给我化妆时手都是抖的,眉毛画得一根高一根低.

但一听到我这句退缩的话语,反而铁了心.于是.林老师不容置喙地下了令.“你一定要上场!”然后一脚把我踢了出去。正好出场的动作是“大跳”.林老师这一脚反而成为极好的助推力.

使得我的大跳完成得很完美.谁也不会想到我是以这样的方式上台的.现在回想当时的一刹那犹如梦幻一般。当然.这一脚也立即让我清醒了.顾不上膝盖的疼痛.也忘记了舞台的倾斜.当我抛下所有的负担时.自己的身心完全地融入音乐之中.整个表演轻盈自如。

    第一轮我表演的是《睡美人》《巴基塔》变奏。当《睡美人》表演结束时.台下掌声喝彩声雷动。1 2个评委中.6个给了满分.其中包括乌兰诺娃的满分、这些芭蕾名家们的评价是.

“好久没有看到如此纯正的古典芭蕾了。”第二轮.虽然我是少年组首位出场的选手.但我的压力反而不像一开始那么大.身体也舒展了许多.发挥得更好了,在《艾丝米拉达》变奏中.表演得更为自由奔放。当表演结束后7个评委(包括乌兰诺娃在内)又一次都给了我满分,最终.我以总分1 9 2(满分20)的高分.夺得唯一的金奖.并领到~巴黎市民奖”的殊荣.还被西方媒体誉为”天才少女“。

   作为黄皮肤.黑头发的东方人,融人西方社会并获得肯定绝非易事.刚到美国时我也曾遇到过一些问题.有受委屈的时候。记得有一次舞团排练地点临时更换.我没有注意贴出的通知也没有人提醒我.

还是按时去了原地点.结果空旷的排练厅只有我一个人孤独的身影,还有一次.演出前忽然发现自己的舞鞋不翼而飞.情急之下临时缝制了一双新的.才没有耽误演出。舞团首席演员的位子屈指可数.谁都想拥有舞台上众人瞩目的光环。竞争无处不在,主要演员之间更会暗中较劲.都想证明自己是最优秀的.从而获得更多演出的机会。我能理解这种心情.面对偶尔的一些不友好.委屈.怨恨于事无补.唯有用实力证明自己的价值:

   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在很多大型舞剧选角时.编导往往指定由我担任主演而每一次与编导们的合作都很愉快,每当演出季中有我的演出时.观众的数量也会莫名其妙地增多。他们毫不掩饰对我的喜爱,常常给我写信.

或者在演出结束后.不声不响地送一束花到后台.也不影响我体息。在这些来信中.有一张小卡片.始终让我心动。上面这样写道  “我是您忠实的观众。十年前.我开始在旧金山的剧院购买年度季票.

直至现在。每一季,我都会看您的演出.就这样一季季.一年年地看着您在舞台上的成长。如今.您已成为一名真正的明星了。作为始终默默支持着您的观众来说,我觉得很欣慰。”读完这张卡片的时候.我幸福得掉下了眼泪。人生能拥有这样的一刻.可以说是无憾了。

   现在的我已完全融入美国社会.语言和文化**俗的差异不再成为障碍.舞团的每一位成员都是我的朋友.我们互相交流生活与艺术的心得,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学**的长处。我也常常给新进的青年演员一些指点.

在她们身上,我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同样的青春年少、青涩却又有无限的可能.我很愿意帮助她们尽快走上艺术的坦途.而不必像我一样曾经在黑暗中孤独地前行。我很努力.我也很幸运.因为并不是每一个芭蕾舞者都能顺利登至艺术的顶峰.

他们或者由于致命的伤痛半途而废.或者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艰难徘徊……成功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我的成功除了勤奋.天赋和机遇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我非常珍惜这既幸运又来之不易的成果。能够将芭蕾艺术传播得更远让更多人欣赏芭蕾的美.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小美人鱼》让我充满期待.我决定跳这部舞剧。一切进展顺利.2009年8月《小美人鱼》开排.也是炼狱般生活的开始。每天排练从上午10点开始到晚上7点结束.中间只有短暂的休息.体力受到极大的考验,同时.为了展现小美人鱼美丽的鱼尾.我要穿着长长的阔脚裤起舞.一不小心就会被自己或者舞伴踩到裤脚.磕绊,跌倒是很平常的事.然而.就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不到四个星期就排完了全剧。

   不仅如此.《小美人鱼》的排演经历还让我跨越了舞蹈语言格式化的樊篱对舞蹈艺术有了新的认识。第一次在舞剧中光脚表演.第一次以“内扣””扭曲“等迥异于古典芭蕾的肢体语言表现人物.我恍然大悟:原来舞蹈还可以这样跳、这样去表现。

如果说以前我所理解的古典芭蕾是形式的美.那么《小美人鱼》所展现的则是灵魂的美.是对一个纯净灵魂世界的真实呈现。那些经过人为雕饰的所谓符合规则的舞蹈语言对她来说反而成为一种不真实。

所以.编导为小美人鱼设计的看似夸张怪异.甚至时有滑稽可笑的动作.恰好表明了在灵魂上属于永恒世界的小美人鱼与世俗世界的对立和冲突.这才是舞剧真正触动我的地方。我想.每个人灵魂深处都有那种纯净.完美.神性的力量.而这一切都要在历练中才能得以昭示和升华,小美人鱼所经历的身体和精神剥离的痛苦.让我在表演中几乎投入了所有的情感甚至生命。

   我甚至觉得小美人鱼就是我。当初只为表面的美丽而爱上芭蕾  却不知芭蕾是这样”残酷“的艺术.每前行一步都有如同走在刀尖上的痛:,有时我甚至”憎恨”这样的痛苦而想要逃避.

但是痛越深爱也越深。《小美人鱼》是一个悲情故事.但小美人鱼不是一个悲剧人物.她实现了生命的完满与救赎。在这部舞剧中.我还充分体会了现代舞蹈语言的魅力.极具才华的编导没有从概念化的舞蹈出发.而是从戏剧.人物出发创造了心灵的语言。舞蹈凸显了戏剧的张力与内心的真实.能够把内心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每场谢幕时.身心完全投入的我都是泪水涟涟.深陷剧中不能平静.那一刻我感受到对芭蕾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令人欣慰的是.《小美人鱼》在旧金山首演后得到了观众和编导的认可.诺伊梅尔激动地说:“你把我的灵魂都跳出来了l”不少观众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但是.他们不知道我是在肋骨骨折、打了三针”可的松”止痛的情况下完成演出的.其实.每做一个动作骨头都会钻心地痛!然而.我依然坚持连跳5场.这让海尔基-托马森团长赞叹之余也感到不可思议.一个外表柔弱的女孩儿居然有如此坚强的意志.

   现在.《小美人鱼》已经由美国公共电视台(PBs)拍成高清影碟.曾连续两天在黄金时段的艺术栏目播放并在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地发行。我也成为旧金山芭蕾舞团唯一一位三部作品被PBs录制后全美播放的首席舞者。

其他两部作品分别是2002年的《奥赛罗》和2007年的《胡桃夹子》。感谢《小美人鱼》.在此之前.我以为我已经达到了事业的巅峰.但演了《小美人鱼》之后.我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艺术潜力还可以进一步挖掘.我的事业才刚刚开始。

   芭蕾是一门严谨规范的艺术.一个完美动作的呈现可能需要重复练**上百次.严格到手指与眼神配合的位置.有时我认为已经顿得要领.但在老师眼里仍显得稚嫩而不够到位。为了解决腿部和腰部的稳定性.

老师还让我在反复排练节目的同时.加强肌肉素质的辅助练**.例如:跳绳.仰卧起坐.背肌训练等。每天6至7个小时的超负荷训练.使我的双脚小趾甲完全脱落.右脚立骨变形.疼得令人窒息。由于疲劳过度.有一次在量身体尺寸做演出服装的间隙.

我竟不知不觉趴在服装问的桌子上睡着了。我第一次深深体会到芭蕾不仅是“完美的艺术”更是”残酷的艺术“、我含着泪水继续重复着这永远完美不了的舞步.不断超越自己体力的极限:在老师的勉励下.我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硬是咬牙坚持下来。就这样.在练功房里.在无数次枯燥.单调.乏味的演练中.滴滴汗水化作了成功的结晶,

   而成功的背后.更离不开父母无私的奉献他们绘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鼓励.每当我因为太辛苦而有情绪上的波动和精神上的压力时.父母总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在我最需要的时候陪伴着我.耐心地开导和安慰我.

使我有更好的心理素质来战胜自己。作为一名芭蕾舞演员.日复一日的痛苦训练也会时常令我产生各种怀疑:我这样坚持究竟是为什么值得吗?幸运的是.在我的艺术之路中.总有那么一些支撑我继续走下去的力量,帮助我在芭蕾之路上成功抵达下一个关口。

   在第五届巴黎国际芭蕾舞比赛的颁奖时刻.法国总统希拉克夫人亲手将一枚“巴黎市民奖牌“挂在我胸前:更让我至今难忘的是.我终于如此近距离地见到了敬仰已久的乌兰诺娃大师,那时候的她已经82岁高龄。

乌兰诺娃拍拍我的肩膀说.”你很有发展前途.但不要骄傲.争取进步更快一些.也要使自己更强壮一些”  这位金发老人主动示意我去摸摸她的肩膀和腿部.我俯身一摸.不禁更生敬意,原来这位耄耋之年的芭蕾艺术家的肌肉还是那样结实.而这正是坚持天天练功的结果.

   酒会间隙.乌兰诺娃微笑着跟我谈心.她说:”你以后会成为一个非常好的芭蕾舞演员.但是有一点要记住.你跳舞的时候.一定要入戏.要用心来跳,”后来这句话成了我的座右铭。她还凑到我耳边说:”努力练功,既在技巧体力上下苦功夫.也不能忽视精神领域的追求.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大明星。”

   正是乌兰诺娃给我打出的满分.让我坚定了一个信念,中国芭蕾舞演员一定可以跻身世界一流。也正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明白“艺无止境”的道理.拿到国际大奖只能证明你在某个阶段所获得的认可,相对于职业芭蕾舞演员来说.

其日后所需要的积累和修养并不是比赛所能完全展现的。因此,这只是起点.今后将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不仅来自于强劲的对手.更来自于自我的超越。我暗暗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做世界最棒的芭蕾演员!多年后.当我再次登上巴黎歌剧院的舞台演出时.听到观众热烈的掌声.此时的快乐比当年获奖时更加令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