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薇薇新东方 东方网张薇薇发言

2017-10-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东方网12月19日消息:今天,东方网张薇薇在首届网络媒体群众工作研讨会上发言.发言全文如下: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我的论文题目是<互联网给舆论监督带来了什么?>.两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网上群众工作:网络媒体的全新探索>的论文,谈的也是网络媒体开展群众工作的强势特征.这次会议材料里也有.这两篇论文的观点,实际上也反映了我在这三年多的工作中,对网络媒体的群众工作以及舆论监督的认识变化.坦率地讲,在实际运作东方直通车的这几年时间里,关于网络媒体要不要做群众工作?如何做群众工作?

东方网12月19日消息:今天,东方网张薇薇在首届网络媒体群众工作研讨会上发言。发言全文如下: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

我的论文题目是《互联网给舆论监督带来了什么?》。两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网上群众工作:网络媒体的全新探索》的论文,谈的也是网络媒体开展群众工作的强势特征。这次会议材料里也有。这两篇论文的观点,实际上也反映了我在这三年多的工作中,对网络媒体的群众工作以及舆论监督的认识变化。

坦率地讲,在实际运作东方直通车的这几年时间里,关于网络媒体要不要做群众工作?如何做群众工作?这方面的争论和困惑一直没有停止过。因为网络媒体的竞争,一般认为就是“眼球”的竞争。点击量,就像一柄“司棼克斯利剑”悬在我们的头上。

虽然三年多来,“东方直通车”的点击量逐年上升,一些季节性栏目点击量更是极其可观,但心头的压力一直没有减轻过。因为毕竟我们所做的一切,追求的社会效益,需要通过网民的点击、互动参与来实现。

虽然东方直通车三年来获得了众多网民的赞扬,舆论的好评,媒体也做过不少的报道,如焦点访谈、人民日报。但是这些年做得并不轻松。因此,我在这里要感谢网站领导的理解和关心支持,今天我们开这样的一个研讨会,本身就表明了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我还要特别感谢四家媒体群工部的领导和记者的通力合作,没有你们的支持,就没有 “投诉回复”这个东方直通车核心栏目的成功。你们在共同合作中表现出来的经验、热情和职业素养都是直通车最宝贵的资源。

在两年前的那篇论文里,我试图加以论证的,是借助传统主流媒体丰富的群工资源和互联网先进的技术特性,网络媒体开展群众工作进行舆论监督的良好前景和强势特征。这也是当时的一些思考和认识。又经过两年的实际运作,渐渐发现,似乎还不仅限于此。

对目前尚不容乐观的舆论监督的现状来说,互联网究竟提供了什么?快捷、海量、交互、不受时空限制?当然是的。但网络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终极优势究竟是什么?这就是我现在这篇论文想论证和求教各位的。

我以为,互联网提供给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前所未有的先进技术支持,然而,任何时期,科学的进步、技术的革命最终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决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本身。一项革命性技术的诞生,一种先进科技的广泛运用,必然会给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改变。

毫无疑问,互联网络的问世和迅速普及,同样给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带来全方位的冲击和改变。及时把握这种变化,对网络媒体顺应时世做好舆论监督工作,至关重要。

应该承认,目前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工作的现状并不容乐观。舆论监督常常还面临很大的困难和阻力,尤其是传统媒体的批评曝光,更会招来各种形式的反弹和压制。以我国舆论监督的旗帜节目央视焦点访谈为例,近一两年来,舆论监督的内容比前年大幅下降,由此足见目前舆论监督的重重困难。这种状况一时还难以改变。 同时受版面容量时效地域的限制,舆论监督的内容见报可以说诸多不易。

而与此同时,随着网络对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娱乐的全面介入,越来越多的人对互联网不再陌生,互联网在传递信息方式上的全时空、充分参与和共享以及自由抒发的特性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只要掌握最基本的网络操作技术,只要愿意,每个人都可以对某一条信息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或者自己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受众不再是被动的、单向的信息接受者。

互联网开放自由互联的特性,使得人们必须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思维方式、更加多元的价值观念、更加包容的承受心态,来参与和接受互联网的信息传播。现在的互联网上,信息的包罗万象,观念的多姿多彩,较之传统信息传播媒介,无疑已有天壤之别。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给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心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改变。

互联网培育出的这种思维的开放性、观念的多元性、心态的包容性,使得在互联网上开展舆论监督拥有了更加宽松、更加包容的环境和氛围,这方面,对目前仍不尽如人意的舆论监督的现状,有很重要的提示意义。

基于这样的判断,我注意观察了东方直通车上面的有关批评曝光类的信息,以“百姓声音”为例,几乎每天都有这方面的内容,但却很少有被批评单位前来纠缠或通过各种渠道打招呼,有些内容其实非常尖锐,后面的跟帖非常多,点击量更是不少,如果刊登在纸质媒体或是经广播电视传播,象此类批评曝光,怕是少不得会有人来“解释”、纠缠、指责失实,要求更正。

究其原因,我认为同互联网培育的这种自由抒发的特性,已经为大多数人(包括被批评曝光单位)认识理解和接受有直接的关系。

即使是象东方直通车上面的“投诉回复”栏目上由直通车合作伙伴----四家传统媒体群工记者发布的批评信息,也同传统媒体刊登的批评报道有很大的不同,因为网络媒体和被批评者、被批评单位部门不再是一对一,群众可以自发上网发表意见,评论(跟贴),甚至可以自发上网提供批评报道的补充材料,这样被批评单位就难以强词夺理,更多的是只能是表示整改希望网民谅解。

这样的案例在东方直通车进行舆论监督的工作中可说是不胜枚举。互联网自由抒发的特性就这样在舆论监督领域产生了独特的威力。

应该说,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新兴网络媒体的自由抒发性,是这两类传媒最易被接受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特性。长期严格的新闻宣传纪律,以及深入人心的党和人民喉舌的整体形象,使传统主流媒体拥有了高度的权威性,由此在开展舆论监督时,传统主流媒体往往是慎之又慎,常常点到为止,因而给人谨慎有余辣劲不足的感觉;被传统主流媒体批评曝光的人和单位,其包容批评的气度和心理承受能力,面对这种高度的权威性因此也很脆弱。

而新兴的网络媒体则不具备这样的高度权威性,互联网无穷链接自由抒发的特质,让人能够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将批评看作是互联网上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判断中的一种声音,从而更加理性地面对批评。

所以,我认为,也就是这篇论文的结论是:互联网信息传播缺乏高度权威性这一状况,对急需宽松环境和理性对待的舆论监督来说,却是一枚诱人的果实,它演示的自由空间和宽松氛围,提供给舆论监督工作多向突破的机遇。作为网络媒体,完全有可能也责无旁贷地应该利用互联网这一当代信息传播系统,本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宗旨,以客观、公正、严谨的职业态度,构建一个自下而上、多层次开放型、灵活互动、批评和谏言献策相融合的媒体舆论监督的全新机制,从而使舆论监督工作能够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符合党和人民在新时期对媒体群众工作舆论监督的要求。

以上就是我这篇论文的大致的意思。文章还比较粗糙{来不及仔细推敲},敬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