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凭什么同美国较劲?
文/李学军
真主告诉我,
你应该原谅手足的过失, 即使不领你的情,
也只有忍辱负重。
过分的指责,会使你众叛亲离,
而宽厚仁慈,却能使你美名远扬,
好与坏就在这一念之中。
最美妙的生命也有油尽灯枯的时候,
蔷薇枝头照样会长出刺手的荆棘。
古往今来谁能名节永保,
谁又是完美无缺的人?
人事间大多数人都是失足成恨,
就看你怎样去对待他们。
--摘自《一千零一夜》
面对海湾上空越来越浓厚的战争阴云,面对布什咄咄逼人的要伊拉克"改朝换代"的叫嚷, 跟美国斗了十几年的萨达姆内心很清楚:布什这次可不像他的前任克林顿那样光玩虚的了,而是要动真格的了。尽管他已经使出了很多招数,但他在伊拉克坐了20多年的"王位"依 然 是岌岌可危,因为布什说得很清楚:我美国就是要你萨达姆下台!
为此,萨达姆三天两头召 开会议讨论对策:今天召开内阁会议,明天召开军事会议,后天则召开内阁和复兴党联席会 议。
会议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如何继续跟美国玩"耗子戏猫"的游戏。在这种关键时刻,萨 达姆和他的两个儿子--大儿子乌代和二儿子库赛--在一起的次数明显多了起来,这在以 前是很少见的。不仅如此,伊拉克电视台还频频播放萨达姆和他的一帮幕僚们,尤其是二号 人物、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伊扎特·易卜拉欣、副总统塔哈·亚辛·拉马丹和副总 理阿齐兹在一起开会讨论的场面。
虽然萨达姆在公开场合说他夜里脑袋挨着枕头就能睡着, 但有一家科威特报纸报道说萨达姆在美国重兵压境的情况下"烟抽得很凶"。因此,萨达姆 此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他的两个儿子,都更需要他的一帮忠心耿耿的部下的帮助和效 劳。
萨达姆的两个儿子在他的心目中各占多大分量?上面提到的易卜拉欣、拉马丹和阿齐兹跟萨 达姆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让我先从萨达姆的大儿子、今年38岁的乌代说起吧。我在伊拉克当记者期间只看见过这位 诽闻不断的花花公子一次,那还是在2000年12月31日萨达姆举行的世纪大阅兵上, 就是那次也是远距离接触,我只能看清乌代的轮廓。
倒是有一次我因工作需要去伊拉克新闻 部主办的《拉菲丹周报》编辑部,编辑部墙上挂着两幅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幅是乌代和 他的父亲在一起合影的照片,照片上的乌代穿着一件皮夹克,下巴留着伊拉克人少有的落腮 胡子。
他的个头竟然比身材魁梧、至少有1米8的萨达姆还要高。而另一张你肯定猜不出来 是什么:是一幅乌代和一头狮子合影的照片!那头狮子绝对不是动物园里养的那种狮子,因 为乌代和狮子"亲密无间地"站在一起,狮子身上根本没有什么锁链。我当时想:这头狮子 大概是乌代一手养大的吧?把狮子当宠物样,看来真是个花花公子。
关于这位花花公子的传闻很多,最典型的莫过于他嗜好女色,见到他中意的漂亮女孩儿总要想方设法搞到手。有一次他去巴格达一个夜总会,乌代公然追求一位军官的妻子,这名军官出面制止竟被乌代当场开枪打死。不仅如此,乌代性格暴戾,手段残忍,有时甚至连他的老 爸都难以驾驭。
据说在1988年,乌代在喝醉酒的情况下,开枪打死了替萨达姆品尝食物是否有毒的亲信侍从。1995年,乌代又开枪把自己的叔叔、萨达姆的同母异父的弟弟瓦特班打成重伤。
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萨达姆的两个女婿叛逃约旦,被骗回伊拉克后三天 就被乌代带领保安部队全部杀害。此外,乌代还喜欢在腰间别一把手枪,喜欢抽雪茄,更喜 欢开着名牌跑车在保镖们的前呼后拥下招摇过市。
乌代出生时正是萨达姆在伊拉克发动未遂政变而身陷囹圄之时,乌代在母亲的培养下小小年纪就开始给决心在伊拉克干一番惊天动地事业的萨达姆当交通员。萨达姆对乌代一度是寄予厚望的,在1979年上台后专门把他送到巴格达大学学习法律。
当时乌代虽然经常缺课,功课都有别人 代劳,他后来"顺利地"拿到了博士学位。但正当乌代以"太子"的身份青云直上时,厄运 降到了他头上:1996年12月,乌代在巴格达的曼苏尔区遭到了一伙不明枪手的袭击, 乌代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受了重伤,整整疗养了三年才公开露面。
但他的腰部以下已经瘫痪 ,成了半个"残废"。尽管如此,乌代担任了一连串的职务,如伊拉克记协主席、学联主席 、奥委会主席、足协主席、《巴比伦报》等报纸的董事长和青年电视台的台长等重要职务。
在2000年3月,乌代参加了伊拉克国民议会的换届选举,结果在巴格达第五选区获得了 289万张选票中的9999%的选票。从此,乌代成为了一名国会议员,进入了伊拉 克政坛。
乌代当了国会议员后虽然经常不参加议会召开的会议,国会议员的身份却成了他不断发表政 论的"护身符",我发过好几篇有关他的稿件。最让我难忘的一条有关乌代主张在伊拉克搞 多党制的稿件。这条稿件的主要内容是:乌代认为,是在伊拉克搞多党制、进行民主选举的 时候了,言下之意就是伊拉克现在是一党专制,不民主,难道乌代在发泄对他老爸搞的一套 政治体系的不满?我当时吓了一跳,问了好几遍我的英文雇员翻译得是否准确,因为伊拉克 通讯社从下午开始就不发英文消息了,所以我得请雇员把阿文消息翻译成英文。
雇员保证说 他翻译得准确无误,我听了才放心。由此看来,关于乌代的负面消息太多了,乌代没准儿还 是个具有西方那种"民主"思想的人呢,但他老爸会对他满意吗?
乌代主办的《巴比伦报》更是口无遮拦,乌代经常亲自在报纸上撰文,除了他老爸,伊拉克 政府内的任何一名官员,《巴比伦报》都敢指责批评,要么批评副总理阿齐兹怎么怎么不好 ,要么就是骂贸易部长萨利赫如何如何差劲,这些被他点名骂的人都是敢怒不敢言,谁让他是萨达姆的公子呢?
更让人惊诧的是,《巴比伦报》对于外电外报有关伊拉克的重要消息,尤其是反面的消息, 绝对是一字不拉,全文照登。在美国的9·11事件发生后,外国媒体刊登了一条所谓的伊 拉克如何与恐怖分子勾结、密谋9·11事件的情况。
这绝对是一条非常敏感的新闻和禁忌 的话题,但《巴比伦报》照样用了整整一个版面全文刊登,真是令人叫绝!也许因为如此, 《巴比伦报》在伊拉克最畅销,每天的发行量达到了两万多份,是其他报纸发行量的好几倍 。不但伊拉克人爱看,在伊拉克的外国人更把这张报纸当作研究伊拉克的一份重要资料。
但《巴比伦报》终于闯祸了。2002年11月,伊拉克新闻部勒令该报停刊一个月,就是 因为《巴比伦报》转载了英国《泰晤士报》的一篇文章,称萨达姆准备以35亿美元的天价 向利比亚购买一条允许他本人及家属进行政治避难的逃生通道的消息,而利比亚政府已经断 然否认了这一消息的准确性。
原来,《泰晤士报》在2002年11月16日头版刊登了一条惊人的消息:在2002年 9月初,萨达姆给了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35亿美元,谈妥了一项流亡计划:一旦美国对伊 战争打响,或者伊拉克发生政变导致萨达姆政权垮台,利比亚将负责为萨达姆的家人及其亲 信提供秘密的避难场所。
萨达姆的堂弟阿里·哈桑·马吉德曾专程到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 和卡扎菲讨论有关事宜。但利比亚的官方通讯社已经对《泰晤士报》的报道进行了驳斥,说 这纯属"胡编滥造"。
要是在过去,《巴比伦报》刊登这种对伊拉克非常不利的消息,萨达姆也许会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但当时伊拉克面对美国军事打击的情况下,《巴比伦报》转载这种消息在 伊拉克上下引起了巨大震动,萨达姆对此非常生气,决定给乌代点颜色看看,干脆下令让《 巴比伦报》停刊一个月。
其实,萨达姆对乌代动怒的原因还在于,自从美国对伊拉克发出动武威胁以来,乌代对形势 的判断似乎一直跟不上趟,让老萨备感失望。例如,联合国安理会在2002年一致通过恢 复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的第1441号决议后,乌代就主张坚决拒绝接受这一决议,但在 萨达姆的指示下,伊拉克国民议会一致表示接受这一决议,让乌代好不难堪。
另外,《巴 比伦报》曾不识时务地刊登了一篇《狗儿们的胜利》的文章,将部分同美国保持友好关 系的阿拉伯国家比喻成美国的走狗,对它们极尽讽刺和挖苦。
但萨达姆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 一直在千方百计地同阿拉伯国家,包括昔日的夙敌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改善关系以争取支持 ,对《巴比伦报》刊登上述文章自然感到不快。因此,萨达姆下令让这份胆子太大的报 纸安静一段时间,让乌代也长长记性,以免造成更多的事端和误会。
比起性格张扬的哥哥乌代来,小两岁的弟弟库赛显得要沉稳、老练得多,而且性格温和、内 向,轻易不在公开场合露面,报纸上从来没有刊登过库赛的什么讲话。他的婚姻生活也很稳 定,他同一个高级军官的女儿结了婚,生有三个孩子,从来没有听说他有过什么诽闻。
我惟 一的一次见到库赛同样是在2000年12月31日的大阅兵仪式上,库赛还是像往常那样 身穿西服,但他手拿望远镜来回走动,很显然,在当时那种重要场合,库赛作为伊拉克总统 卫队、情报和安全机构的负责人,肩负着保护他父亲人身安全的重任。
库赛总共担任了多少职务?有趣的是,萨达姆看来已经给两个儿子分好了工,乌代管文,库 赛管武:他是复兴党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北方军区司令,统帅着伊拉克最精锐的共和国卫队 和总统府特别卫队,同时兼任着伊拉克六个情报机构(军情局、情报局、特别安全局、军事 安全局、内政部和安全机构)中央协调委员会的主席。
一句话,库赛大权在握,如果没有萨 达姆被美国推翻等意外情况发生,他应该是萨达姆"钦定"的接班人,何况在中东地区儿子 接老子的班早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了一种习俗,难怪西方轻蔑地称中东地区是"共和制的王国 "。
关于库赛要接萨达姆的班的传闻由来已久。早在1999年8月,萨达姆就曾下过指示,授 权库赛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代替他行使总统的权力,并责成一个包括副总统、副总理、国防部 长、内政部长、情报和安全部长在内的十人决策委员会协助库赛开展工作。
到了2000年 4月,法国出版的《阿拉伯祖国报》报道说,萨达姆的家族在乌代的庄园召开了一个由萨达 姆主持的会议,出席这次聚会的除了有萨达姆家族的成员外,还有萨达姆的秘书哈穆德和萨 达姆家乡提克里特三个部落的头领。
萨达姆在会议上要求乌代更多地关心知识分子、作家、 思想家和运动员,为他们创造新的、更加舒适的自由生活,接着又对库赛说:"军队也是如 此,要为军队领导、军官、士兵及其家属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如果必要的话,可以动用总 统府的财政拨款。"
在这次高层聚会结束之际,萨达姆站起来宣布:从今天起,库赛是我惟一的、称职的接班人 。你们会发现库赛将分担许多属于我要做的重要工作。这是我的决定。处理这个问题要果断 、明确。我做什么决定时,喜欢首先在家庭内宣布,然后再与各个部门座谈,把我的决定告 诉他们。
萨达姆的话音刚落,乌代就第一个站起来宣布他非常拥护和支持父亲的这一决定, 接着萨达姆家族其他成员也都表示支持。库赛本人则表现沉静,没有发言。果不其然,一个 月之后,伊拉克执政的复兴党举行党的总书记换届选举,萨达姆不出意料地当选连任,他顺 手就把库赛提拔到了复兴党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重要位置。
从此,库赛进入了伊拉克最高领导层,伊拉克电视台经常播放库赛参加萨达姆主持召开的重 要军事会议的场面。库赛还是他老爸最信任的人之一。据说,萨达姆为了安全,从来不在同 一个地方连续睡两天,而只有两个人知道他的行踪,其中一人就是库赛,另一个是萨达姆的 私人秘书哈穆德,而且库赛还可以随时见他老爸,也根本不用受任何检查。
有意思的是,库 赛不管在什么场合,总是一身西装,我从来没有见过他穿过军装。而伊拉克政府内的其他官 员总喜欢穿一身绿色的军装。
西方媒体曾分析说,萨达姆是电影《教父》的影迷,而他一家正好像教父的家庭:如果说萨 达姆是电影中的教父唐· 考利昂,那么乌代就是那个容易冲动、性格残暴、性欲过剩的大儿子桑尼,而库赛就像那个 沉着冷静、更冷酷的二儿子迈克尔。
因此,库赛要比他的哥哥乌代更危险,更可怕。 在2002年的4月21日,一向爱传播有关伊拉克的小道消息的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 突然 "披露"了一条惊人的消息,说萨达姆已经宣布放弃总统职位,把总统宝座让给了二儿子库 赛。文章的署名作者是《星期日泰晤士报》驻华盛顿记者米尔斯。
这则报道现在看来纯属无稽之谈。当时国内的《环球时报》想约我写一篇文章,采访一 下伊拉克人对这则报道的反应。我当时也是一头雾水:如果萨达姆亲自宣布退位,为什么我 们这些在伊拉克"吃新闻饭"的记者们都不知晓,惟独《星期日泰晤士报》驻华盛顿的记者 获得了这一独家消息呢?我硬着头皮采访了一些伊拉克人,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根本不可 能,是造谣。
一位名叫沙姆·穆罕默德的大学老师说:西方媒体又在造谣了,这并不让人感 到奇怪,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你只要想想西方媒体给我们总统开了多少次"病危诊断 书"就知道了。
还有一位伊拉克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表示,萨达姆虽然已经60多岁了,但他 的身体在同龄人当中算是好的。在2000年年底举行的盛大阅兵式上,萨达姆单手举枪往 天上打了140多枪,这一点就连身强力壮的年轻小伙子都自叹不如呢。
当然,也有一些对 萨达姆不满的人私下对这条消息表示兴奋。一个不透露姓名的伊拉克人说,尽管萨达姆退位 的传闻不大可能,但他宁愿相信这是真的,伊拉克之所以沦落到这种地步,都是因为萨达姆 这个"战争狂"。 我
在当时给《环球时报》的文章中写道:虽然萨达姆已经把库赛定为接班人,但他还没 有要马上退位的意思,更没有要很快让位的迹象,因为一来萨达姆还不想放弃手中的大权, 二来库赛的羽翼尚未丰满,尚未构筑好权力基础。
所以,《星期日泰晤士报》有关萨达 姆要让位给库赛的报道,与其说是一条"新闻",倒不如说是西方愿意在伊拉克看到的一种 局面。从后来不断发展的情况看,我当时的分析是完全正确的。我的这篇文章在《环球时 报》上刊登后在因特网上被大量转载。
除了两个儿子会与萨达姆同甘共苦外,最值得萨达姆骄傲的莫过于他手下有一帮忠臣良将, 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易卜拉欣、副总统拉马丹和副总理阿齐兹则是萨达姆这些属下 的代表人物。萨达姆同易卜拉欣、拉马丹和阿齐兹素有"四人帮"的称号,这足见他们之间 的关系有多"铁",也足以证明这三人的确是萨达姆的左膀右臂。
伊扎特·易卜拉欣比萨达姆小五岁,他在伊拉克政坛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是伊拉克 最高权力机构--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的副主席,同时又是伊拉克武装部队副总司令,有 上将军衔。
同萨达姆一样,易卜拉欣也出生于伊拉克北部的萨拉丁省,他很早就认识了萨达姆并加入了 复兴党,17岁时因从事政治活动而被捕入狱。1963年,复兴党发动政变后失败,易卜 拉欣和萨达姆同时被捕入狱,萨达姆在坐了两年监狱后成功越狱逃走,而易卜拉欣则没有萨 达姆那么运气,他一直蹲了四年半的牢房才被释放。
复兴党在伊拉克通过政变上台后,易卜 拉欣凭借与萨达姆的密切关系和多年丰富的政治活动经验,在伊拉克政坛一直是步步高升。 在1979年7月16日,萨达姆当选为复兴党总书记和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易卜 拉欣则成为复兴党副总书记和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坐上了伊拉克政府的第二把交椅。
伊拉克的最高权力机构革命指挥委员会共有八名成员,由伊拉克执政党复兴党中央委员会委 员组成。根据伊拉克宪法规定,革命指挥委员会有选举总统、成立政府、解散议会、颁布法 律、决定国家对外宣战或媾和等权力。易卜拉欣是革命指挥委员会中萨达姆惟一的副手, 权力 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如此,从伊拉克电视台经常播放的画面来看,他在萨达姆面前总显 得很谦恭,有时甚至显得很拘谨,我想这大概是他一直生活在萨达姆的阴影之下的缘故?易 卜拉欣的身体看上去很瘦弱,简直有点弱不禁风,说话时底气也显得有些不足,据说这是他 当年坐了多年监狱留下的后遗症。
易卜拉欣一般深居简出,同媒体打交道的次数很少。我在伊拉克当记者期间仅仅见过易卜拉 欣两次,其中一次是在2000年4月份,易卜拉欣召开由友好国家代表和新闻媒体参加的 新闻发布会,宣布伊拉克国民议会将进行换届选举的消息。
易卜拉欣本人不会讲英语,他在 新闻发布会上全部讲阿拉伯语,为此专门有一名阿文翻译把他说的内容翻译成英语。那位翻 译的水平实在是太棒了,我当时想:真不愧是给伊拉克二号人物当翻译,英文水平这么高, 因为后来我在伊拉克再也没有遇到英文水平那么好的伊拉克人。
易卜拉欣在记者招待会上说 过这 样一句话:美国不是一直在指责伊拉克不民主吗?伊拉克人民的意愿得不到体现吗?我们欢 迎美国派代表团来伊拉克监督我们的议会选举。时至今日,易卜拉欣的这句话仍然回响在我 的耳边。
易卜拉欣跟萨达姆的友谊足有近半个世纪,他对萨达姆称得上是绝对忠心耿耿,两人还a乔?家:易卜拉欣的女儿曾嫁给萨达姆的长子乌代,虽然这桩婚姻以破裂而告终,但易卜拉欣和 萨达姆的关系并没有因此受到多大影响。 易卜拉欣除了主要负责复兴党党务,还主管农业,伊拉克电视台经常播出易卜拉欣到各地田 间地头视察农业生产的画面。
可以说,伊拉克近年来的粮食生产稳步上升,并修建了多条人 工运河抗旱保收,这无疑是易卜拉欣的功劳。
至于副总统塔哈·雅辛·拉马丹,我在伊拉克工作期间多次见到他。拉马丹在公开场合总给 人一种威风凛凛、派头十足的印象:他总是穿一身军装,腰带上总是别着一把由黑皮套装着 的 一把白柄手枪。而且他一出现,总是马上有十几个全副武装的保镖粗鲁地把记者们推开,然 后把拉马丹围在中心。
每年的11月1日,巴格达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巴格达国际博览会, 拉马丹照例每年都要在博览会开幕式上讲话,他本人出现之前,总是五大三粗的保镖们为他 开路。
等他上台讲话时,主席台前后左右一般至少要有7、8名荷枪实弹的保镖,在拉马丹 的身边还至少有两名保镖。拉马丹不会讲英语,但他从来不带英语翻译,偏偏他的讲话还总 是连篇累牍,可把我这个不懂阿拉伯语的记者给害苦了。
我国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曾于2001年1月访问了伊拉克,期间也同拉马丹举行了会 谈,当时我作为新华社记者也在场。我记得拉马丹在会谈中说,他曾先后五次访问中国,伊 拉克非常重视同中国的关系,希望中国能在解除对伊拉克的制裁问题上"拉伊拉克一把"。 不过让我感到吃惊的是,拉马丹在同司马义会谈时照样穿着军装,照样挎着手枪!我当时颇 有点愤愤不平,心想拉马丹是不是太过分了。
不过,拉马丹虽然总是穿着军装,但他本人并没有什么军衔,更没有什么军职,他只不过在 上个世纪70年代当过伊拉克一个民兵组织的总司令,但此后再也没有听说过他跟伊拉克军 方有什么关系。 也许拉马丹的穿着代表了他的立场。我对拉马丹的印象是:他总是一脸的严肃,说话直截了 当,总不拐弯抹角,当然他说出来的都是代表伊拉克强硬立场的言论,因此他称得上是个地 道的鹰派人物。
在2002年的12月27日,拉马丹再一次语出惊人:拉马丹在前一天同访问伊拉克的日 本反对 党议员首藤信彦会谈时,强烈谴责日本跟在美国屁股后面跑,而且日本在担任联合国安理会 非常任理事国时反对解除对伊拉克的制裁,因此日本是继美国和英国之后伊拉克的第三号敌 人!
拉马丹在2003年年初又有惊人之语:美国和伊拉克不应该在战场上比高下,干脆两 国领导人来个一对一格斗,让伊拉克民众免遭涂炭之灾。他提议:美国总统布什应该同萨达 姆决斗,两人可以自由选择武器。
等两名总统打完后,再轮到两国副总统上,然后是部长对 部长,看看到底谁厉害。更让人惊讶的是,拉马丹在说这话时根本没有开玩笑的样子,倒是 有一点讽刺的味道。
不过近一两年来,这位鹰派人物被萨达姆赋予了"经济特使"的角色:拉马丹频频出访埃及 、叙利亚、黎巴嫩、摩洛哥、利比亚和阿联酋等兄弟阿拉伯国家,同这些国家签署了自由贸 易协定,以便 最后同这些国家取消进出口关税,实现自由贸易,其中与埃及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是阿拉伯 世界的第一份类似的协定,拉马丹在这方面功不可没。
有趣的是,拉马丹出访时终于换行头 了:换上了一套西装。我当时还给朋友开玩笑说:总以为拉马丹就认准了军装穿,谁知道他 也有换服装的时候。
拉马丹也堪称是萨达姆的死党。他于1938年出生在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很早就结识 了萨达姆,并同萨达姆一起参加了密谋使复兴党上台的政变活动。1968年复兴党政变上 台后,拉马丹曾担任革命指挥委员会委员。随着萨达姆在1979年担任伊拉克总统,拉马 丹曾先后担任多个部门的部长职务。1991年海湾战争后,他开始担任副总统一职,并兼任内 阁副总理至今。
至于副总理塔里克·阿齐兹,说他是对付新闻媒体的老手一点也不夸张,难怪阿齐兹有"伊 拉克近20年外交史的活档案"的别称。可以说,从伊拉克的外交来看,伊拉克政坛没有谁 比阿齐兹更有经验,也没有谁在同媒体打交道时更圆滑、老练和滴水不漏。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阿齐兹是个基督教徒,他能在穆斯林人口占97%的伊拉克政坛坐上第四 把交 椅,并且一直是伊拉克政坛的"常青树",这足以证明他非凡的外交能力和萨达姆对他的深 切信任。 作为一名资深的外交家,阿齐兹给我的印象总是从容镇定,侃侃而谈,而且似乎总是一副胸 有成竹的样子。
更让人佩服的是,从巴格达大学英语系毕业并曾到英国留学的阿齐兹能说一 口流利地道的英语,这也是伊拉克政府中其他官员所无法比的。
鉴于阿齐兹出色的外交能力 ,萨达姆经常把他作为缓和同西方关系的"代言人"。如美国9·11事件发生一周后 ,伊拉克由阿齐兹出面,两次向一个同情伊拉克、呼吁解除对伊拉克制裁的美国民 间组织"荒野之声"表示对9·11事件殉难者的同情和哀悼。面对美国在9·11后不断 的 威胁,阿齐兹受萨达姆的委托经常奔波在埃及、叙利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俄罗斯、 中国和印度等国,为本国政府捞取外交和政治支持。
阿齐兹曾多次访问中国,并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和唐家璇外长分别 举行过会谈。江泽民主席在2000年11月同来访的阿齐兹会谈时说,中国对伊拉克人民 因制裁蒙受的苦难深表同情,也为尽快解除对伊拉克的制裁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而早日公正 地解决伊拉克问题不仅有利于实现海湾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有助于世界的进步与发展。阿 齐兹也高度评价了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等多边领域对伊拉克问题采取的积极立场,表示伊拉 克珍视并重视同中国的双边关系。
我在伊拉克期间同阿齐兹打的交道最多,因此对他的印象也最深。阿齐兹个头不高,约1米 65,跟伊拉克政府其他官员一样,平时也总是穿一身显得又肥又大的军装,当然他是不会 像拉马丹那样总是挎手枪的,而且他出现时身旁几乎没有什么保镖。
他对记者们比较和蔼, 对记者们的提问总是有问必答。当然,由于他总是受命于萨达姆,这使阿齐兹在回答记者提 问时总给人一种言不由衷的感觉。 阿齐兹在海湾战争期间担任伊拉克外交部长,是伊拉克同西方进行谈判的一个最重要的角色 。
作为资深外交家,阿齐兹总是面带微笑,从容镇定。人们大概还记得在1990年的1月 9日,在海湾战争爆发前的最后时刻,在日内瓦进行的最后一次谈判中,阿齐兹面带微笑, 拒绝了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给萨达姆的亲笔信,而递信的美国国务卿贝克早已是怒火冲天 。当时记者们问阿齐兹为什么脸上还带着微笑,阿齐兹回答说:我习惯于微笑。
阿齐兹还是搞新闻出身呢!他比萨达姆大一岁,青年时期就加入了复兴党,长期从事复兴党 文化、新闻和社会工作,曾经当过英文《巴格达观察家报》的总编辑。后来他被提拔为新闻 部长,又升到了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伊拉克在海湾战争后一度非常孤立,但近年来外交环境 大大改善,应该说这与阿齐兹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为了考验一下手下这些人对他的忠心,萨达姆有时也会给他们出一些"难题"。9·11事 件后,美国一直叫嚷要对伊拉克动武,萨达姆干脆下令:所有内阁成员、复兴党高级成员, 以及总统府的负责官员,都要参加为期两个月的、每天三小时的军训。只有萨达姆本人和易卜拉欣例外。
结果,拉马丹和阿齐兹等一帮政府要员们除了每天照常办公外,又多了一项参加军事训练的 任务,具体包括听军事讲座,学会使用包括冲锋枪在内的各种轻型武器和进行实弹射击。伊 拉克电视台曾播放了拉马丹在听军事讲座和在靶场射击,以及满头银发的阿齐兹在一个训练 场地气喘吁吁地跑步操练的镜头。
由于美国总统布什已经发誓要使伊拉克"改朝换代",萨达姆政权可谓风声鹤唳,萨达姆几乎每天都要召集他的高级助手们开会讨论对策,因此易卜拉欣、拉马丹和阿齐兹此时对老萨 来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重要。
而对这三人来说,他们的命运已经同萨达姆紧紧拴在了一起 ,为了萨达姆更为了他们自己,易卜拉欣、拉马丹和阿齐兹近来一直马不停蹄地奔走于阿拉 伯和世界各国寻求支持,因为他们早就成了"一根线上的蚂蚱"。而他们和鞍前马后效力了近半个世纪的萨达姆一道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恐怕只有时间才能慢慢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