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谈市场整合 宋志平:大企业整合市场是过剩产能退出的有效途径
恶性竞争是场没有时间表的战争,大企业整合重组可避免打恶仗
记者:产能过剩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水泥行业更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无处不过剩。作为一个全面过剩行业的“龙头老大”,您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实现去产能化?
宋志平:解决过剩产能,一般认为无非是两条路,要么靠市场,要么靠政府。但实际情况没这么简单。以水泥为例,现在采取的就是市场自发竞争来优胜劣汰,结果整个行业都在打恶仗、打乱仗,恶性无序竞争严重。我认为作为基础原材料行业,简单依靠市场自发的竞争方式解决不了当下的问题。尤其是恶性竞争是场没有时间表的战争,并且会造成债权人、投资者的重大损失,引发失业、税收损失、资源浪费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另一条路是让政府出面解决。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涉及大批员工安置等一系列问题。以河北省某钢铁厂为例,市里让工厂停产,但是工厂有27亿的银行负债、5000多名员工。这些问题如果都推给政府,会给政府造成很大压力,解决起来非常困难。过去纺织业限产砸锭时,政府把包袱都背起来了,现在不能指望让政府再去收拾烂摊子。
我认为,大企业整合市场是过剩产能退出的有效途径。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最恰当的方法就是扶持大企业,由大企业承担起行业整合的重任,走优化存量、减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增加行业集中度,改善产能过剩,实现合理有序减产。
记者:您说的大企业整合就是由大企业来重组并购?
宋志平:大企业整合市场、进行兼并重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企业并购,而是有组织的战略性市场安排。过剩产能在市场整合的过程中有序淘汰,而不是简单的恶性竞争,这是市场化形态的进步。大企业是整合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的载体,重组后能够合理利用资源,解决投资者、债权人的问题,解决职工就业的问题。
事实上,工业发达国家去产能化大都是通过大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来实现的。往往是债权人推动重组,把工厂交给一些负责任的大企业。大企业重组之后采取减量措施,包括关掉部分工厂、降低产能利用率,逐步实现生产与市场的平衡。从全球各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看,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带来行业整合和重组,这是开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欧洲钢铁业去产能化过程中,印度米塔尔就抓住时机把欧洲钢铁厂全部重组了。
记者: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企业普遍亏损,那么在去产能化和减量经营过程中,大企业的利润从哪里来?
宋志平: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行业的结构调整都是围绕产业集中度开展的。所有行业龙头都要不断扩大自己的话语权和市场占有率来保证市场地位,否则就会陷入恶性的价格战。大企业重组的核心是稳定价格、增加市场占有率。
价格稳定才有利润,企业才能支付银行、债权人的利息和债务,重组整合的循环才能得到保证。大企业重组后,由于增加了集中度,可以改变行业竞相降价乱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的局面,让价格回归合理的水平,所以说利润是从市场中来。只有在减量的过程仍然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能够从市场中得到补偿,去产能化才能顺利完成。
日本在泡沫经济的时候,全国有1.2亿吨的水泥产能,现在日本只有3家大型的水泥企业,总产能不到4000万吨,但整个去产能过程中企业效益一直很好。大企业整合完成后,关掉部分工厂,减少并退出过剩产能。大企业为什么能关得起工厂?因为大企业通过扩大市场份额还能实现盈利,而且关掉的工厂只是大企业的子公司,并不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也不影响债权债务等问题。
而如果关的是一家一家独立的小企业,关闭一家就是关闭一个独立法人企业,企业停产倒闭了,呆坏账问题、就业问题、资源能源浪费问题就会随之出现。
提高产业集中度,大企业重组不应被看作垄断
记者:打价格战不能让水泥价格最终回到合理区间吗?不能实现优胜劣汰吗?
宋志平:我们可以看看玻璃行业的例子。玻璃行业迄今为止没有经历大规模的重组,大概六七年来一直是全行业亏损,长期处在低迷状态。玻璃熔窑一旦投产就不能停产,所以行业一直在走扩大产能继而恶性竞争的路子。如此消耗下去,再优秀的企业也难以生存。
如果水泥等行业也是如此竞争下去,结局将是一样的。水泥窑不同于玻璃熔窑,可以停产而且停窑损失并不很大。所以,出现了“价格低的时候停产观望,价格一回升马上开工”的现象,做不到彻底退出。
实现过剩产能的彻底退出只能靠大企业整合市场。中国建材旗下的南方水泥是2007年组建的。在此之前,浙江地区依靠市场淘汰落后完成了技术结构调整,技术与装备很先进。但由于生产线过多,布局不合理,最终是“先进的过剩产能”代替了“落后的过剩产能”,导致水泥价格一落千丈。
在2004年至2006年间,企业持续打价格战,一度出现行业性亏损。南方水泥成立后,我们开展了大规模的联合重组,对于过剩产能采用了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彻底关掉小水泥厂,把土地卖给当地政府,基本原则是按水泥厂收购价成交,由于土地升值,所以我们也不亏本;二是在产能利用率达不到饱和的情况下,把小的生产线停掉,主要保证日产5000吨以上生产线的运行,缓解市场压力,这样就能使供需趋于平衡。
2007年南方水泥成立后,通过推动市场整合,带领当地水泥产业走出恶性竞争的迷局,整个市场逐步趋向稳定。
中国建材的实践说明,大企业整合市场并不影响优胜劣汰,恰恰是在去产能化的过程中,通过理性有序地优胜劣汰,把各种资源、各种利益兼顾好。
在中国,重化工业行业、钢铁、汽车等大的制造业,并不适合让小企业做。像水泥、钢铁等行业,都是重资产投资产业,同时占有很多资源。这种行业进行结构调整,即使是减量化发展,也应该理性、有序。工业发达国家也都曾经历过产能过剩阶段,它们解决的方法也是由大企业进行重组,使整个行业退而有序。
记者:中国建材的联合重组固然成功,还被哈佛商学院选为教学案例,但您倡导的大企业重组,会不会被指责为搞市场垄断?
宋志平:产业集中度低是当前中国大多数产业最主要的矛盾。在产能过剩行业,大企业通过重组整合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集中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和企业的自身发展规律。
大企业靠融资完成重组,如果没有价格的合理回升,企业没有应有的利润,利息和债务就无法偿还,靠市场整合淘汰过剩产能的工作就做不下去。事实上,我国水泥价格长期严重背离价值。全世界钢材和水泥的比价是3∶1,而我国即使按今天钢铁的价格来看,比价仍是10∶1。这些年,即使在高速增长的环境下,在房地产市场最热的时期,水泥行业也没有赚到多少利润,行业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就是因为全行业都是一路过剩走过来的。
当前水泥行业的主要矛盾是过剩,在过剩情况下很难形成垄断。发达国家水泥行业前十家企业的集中度在60%—70%,中国到“十二五”末期的目标是35%。中国建材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水泥企业,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还不足15%。
所以垄断对于有四五千家企业,近30%过剩产能和超低价格的中国水泥行业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水泥行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价格合理回升不应该被看作垄断行为。增加产业集中度、减少恶性竞争,都是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
记者:您的身份是央企领导人,您倡导大企业重组会不会让人理解为是一种“国进民退”?
宋志平:大企业并不专门指国有企业,也包括民营企业。当然,就目前来看,在基础原材料行业,央企在资金、人才、技术、规模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更有能力也有责任承担整合者的重任。如果是央企出手整合,一方面可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减少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上市、公众化,稀释国有资本比例,让社会资本占比越来越高。
所以,整合实际上是一个国民融合、国民共进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完成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也推进了国企的公众化市场改革。这种对于经济结构调整、行业的健康化和对国企民企都有利的整合不应简单扣上“国进民退”的帽子。
政策应支持大企业整合市场,增速放缓有利于解决“中国式过剩”
记者:您认为大企业整合市场,国家应该给予支持吗?
宋志平:现在大家都认识到过剩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对行业造成的巨大冲击,但大企业重组的热情并不高,原因就是缺少政策支持和激励。国家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大企业重组,大企业通过整合市场救行业、救小企业、救银行,实现共生多赢,这应该是理智的发展思路。
说到具体的支持,我想,一是可考虑设置重组项下的专项资本金,支持央企进行并购重组。二是在股票发行、市场融资、银行贷款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例如,在发行股票、融资方面给企业重组开设“绿色通道”。全世界的并购重组大都是由债权人推动的,大企业作为载体,债权银行可采用债转股、挂账停息等方式支持重组。
还有,要加快推进国务院“金融十条”中提出的,对实施产能整合的企业,探索发行优先股等方式,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三是进一步细化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减免企业在资产评估升值和转让过程中的税收。
四是支持重组大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对于产业集中度,西方也是根据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反复修订,比如之前是限制集中,可当产业确实需要集中时,国家会相应调整法律。
记者:我们的产能过剩是“中国式过剩”,经济高速增长时,水泥、钢铁等行业也随之高速增长,各地也都争相投资上项目,于是积累了产能过剩、集中度低、恶性竞争等诸多问题,现在经济增速放缓,您认为会对去产能化会带来哪些影响?
宋志平:随着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行业进入到减量化发展阶段,过去积累的问题更加突出严峻。治理产能过剩、去产能化的问题已迫在眉睫。我认为,当前的中速增长有利于行业和企业发现自身问题,找到新的发展路径。
中国水泥行业的问题一直是产能过剩导致价格超低,企业效益下滑。在中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投资增速放缓了,市场增幅也在下降,我们恰好可以掉过头来推进行业整合,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从过去的追求数量、速度到现在的追求质量、效益。
全世界大的收购过程并不是发生在需求量快速增长的时候,而是发生在去产能化和减量化的阶段。由大企业整合市场,优化存量,减少增量,做到退而有序,兼顾好各种资源和各方利益,推动共生多赢,这是过剩行业发展的必然逻辑,这个逻辑可以从水泥行业扩展到其他过剩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