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荣79年自卫反击战 79年对越反击战时的粟裕大将
提起粟裕大将,在军迷中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代战神的名号,早已深深镌刻在了共和国的历史中。甚至就为79年中央没有派粟裕挂帅去指挥对越自卫还击战,不少人还很有意见,为大将抱打不平。实际上,粟裕虽然没有亲自去指挥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但却实实在在参与了此战的准备阶段和指挥过程,这段历史却是少有人知了。
1958年后,粟裕卸去解放军总参谋长调任国防部副部长,并转到军事科学院工作,先后担任了副院长、第一政委和国防工业军管小组组长等职务。周恩来总理很照顾他,让粟裕好好养身体,将来准备带兵打仗。时任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国防部长的林彪对粟裕也不错,几次找他谈话,要粟裕多到部队跑跑,发现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意见可以直接找林反映。因此,在那些年比较混乱的时期,粟裕没受什么罪,比很多老帅老将幸运得多。
1969年3月发生珍宝岛武装冲突后,苏军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形势非常紧张。当时北京军区有人找了粟裕,要他拿一份北方边境的防御计划。粟裕经过一番调查研究,还真给搞了出来,并得到了总参谋部的认可。当年九大之后,粟裕被选为中央军委委员。1975年,他又被选为中央军委常委。
1978年底中央决策发起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后,粟裕非常关切,以久病之身投入了这一战的准备工作。在军委主席华国锋和邓小平、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等几位军委副主席的直接领导下,解放军总参谋部全面负责对越作战的组织准备工作。
作为军令系统的中枢机构,总参谋部的地位举足轻重,其对下要贯彻执行中央军委的意图,拟订和组织实施战略战役计划和动员计划,调动指挥和部署协调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对上要及时提供各种情报信息,反映军队在军事行动中的动态情况,以供中央军委进行决策时参考。
由于解放军已多年没打仗,问题很多,积重难返。当时的总参第一副总长杨勇和主管作战的副总长王尚荣等人都面临了千头万绪的工作,为此宵衣旰食,倾注了很大心力。
粟裕是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卓越战将,他更关心的是战役决心的形成和作战方案的拟订。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要求通过这次对越作战占领越南北部的几个省会城市,歼灭越军3-5个师,作战时间为15-20天。在战术上,采取大穿插,大迂回,打歼灭战的方法,有限规模,速战速决,速歼速回。总参谋部及时将军委指示下达到了参战的广州军区和昆明军区。
根据军委指示,广州军区修改了原先比较稳妥
的边境有限作战方案,决心对高平地区越军实施南北对进的大纵深分割围歼,同时在同登、禄平方向做牵制攻击,威逼谅山,震摄河内。昆明军区则决心以云南河口方向为主战场,集中兵力沿红河两岸并肩向越南老街、谷柳、柑塘地域实施突击,同时在金平、麻栗坡地区对越军进行牵制攻击。
总参谋部将两个军区的作战方案呈报到军委后,最具热情的就是时任中央军委常委粟裕和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兼军委武装力量委员会主任徐向前。这一将一帅都是战争年代立下过赫赫功勋的卓越战将,又是人民解放军在历经浩劫后硕果仅存的著名军事家,真可谓是黄金组合。
在拟订和审批作战方案期间,他们全程参与,不但提出了自己的作战设想,还对各军区上报的作战方案字斟句酌、一丝不苟地进行了审查。两位老帅老将通力参与,直到和军委、总参的意见达成一致,才通过了作战方案。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打响后,粟裕几乎每天都要去位于北京西山的中央军委地下指挥中心, 细致了解战况,出谋划策,并就战役进程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建议。如作战初期穿插部队遇到了异国特殊战场的严重困难,后勤中断,官兵挨饿,还要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粟裕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向军委副主席邓小平建议,前线部队就地筹粮,临时解决急需。邓小平同意了粟裕的建议,拍板作出指示,这才改善了穿插部队的困境;广西方向第55军拿下谅山北市区后,按照预定作战方案停止了进攻。
因此前线部队此时已越打越顺手,求战情绪很高,希望能扩大战果。总参谋部将情况报上来后,粟裕认为有情报显示北方的苏军并未进行大规模动员,显然还在观察动静,可以抓紧机会再给越军几下重击。
中央军委经过讨论后,同意了粟裕等人的建议,下达指示:“争取自卫还击作战的更大胜利。”于是,第55军继续一鼓作气打过奇穷河,攻占谅山南市区,将战线又向奇穷河以南推进了5公里,摆出了威逼河内的架势。越南当局吓得鸡飞狗跳,立即宣布进行全国总动员。然而中国的自卫还击作战目的已经达到,胜利班师了。
战后,徐向前受邓小平委托,在中央军委驻地三座门主持会议,听取了军事科学院院长宋时轮关于对越作战情况调查的汇报。会上粟裕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总结了通过这场战争收获的很多经验教训,得到了与会者的认可。根据实践与思考,粟裕进一步修改完善了自己所写的报告《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法几个问题的探讨》,成为了当时率先冲破军事领域禁区的力作,对活跃军事学术思想,发展我军战略战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战神粟裕,宝刀不老,赤诚报国,在生命的晚霞期又绽放出了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