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大南子女 勤俭节约过日子 艰苦朴素度人生 ——詹大南将军的家风故事
8月17日,带着家乡人民对老红军、老将军的无比思念和无限敬仰,我们安徽省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一行三人,专程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总医院,看望我们将军县唯一健在的开国将军、金寨籍老红军詹大南。 下午三点半左右,我们在詹大南之女詹化文的引导下,终于见到了长年在此休养治病的詹老将军。
在此,我们同詹大南之女詹化文、长子詹化武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从将军的长征岁月谈到辉煌业绩,从人生历程谈到精神品质……姐弟俩比较祥地向我们介绍了老将军的有关情况,并向我们展示了记录将军人生风采的几十张珍贵照片。
这番交谈,使我们知道,老将军不仅作战英勇、带兵严格,战功显赫、功勋卓著,而且从不居功自傲、贪图享受,过日子、精打细算,度人生、艰苦朴素,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
很多人都说,走进詹大南将军的家,屋内的陈设十分简单、非常俭朴,几乎到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地步。一台电视机还是十几年前那种旧式的18英寸彩电;家具没有一件是新的,用的是几十年前部队配发的营具;将军穿的军用皮鞋鞋面裂痕都数不清;用的几只大木箱,仍是解放初期添置的,一只不知用了多少年的纸板箱里,装满一枚枚金光闪闪的军功章和一本本记载着赫赫战功的荣誉证。
将军的一生,就是这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严于律己、克己奉公。下面,笔者再给大家讲几个感人至深、令人深思的故事。
一、“小气”得舍不得修房-----“我的房子好得很,补补就行,不一定要修”
还是在詹大南将军工作期间,有一天,下班回家,刚进院门,他就看到一个战士带领着几个工人在他家忙内忙外,有的修补墙面、有的检查水管…… 将军轻轻地拍拍那个战士的肩膀,问道:“小鬼,你们在我家‘搞破坏’呀!” 大家看到是南京军区副司令员詹大南,立即放下手中的活,立正回答:“首长好!
我们在按计划给您家维修房子。” 老将军的脸一下子严肃起来,说:“我的房子好得很,补补就行,不一定要修,要修就一定不能超支、更不能豪华,能用则用、尽量节省。
” 他放下手中的黄布包,便到屋内屋外检查起来。盥洗间的水盆裂了两条缝,工人师傅正准备更换新的。他一下子按住工人师傅的手,说:“水盆就不要换了,有裂缝,可以用脸盆接水,既可以发挥脸盆的作用,又便于水的二次利用。
” 当他看到工人师傅正在更换浴缸,一下子生气了,大声叫道:“好好的浴缸动它干啥?简直胡闹!” 实际上,老将军用的浴缸是20年前的老式浴缸,缸沿很高,组织上考虑到老将军战争中腿部受过伤,行动不方便,想给他换个矮点的浴缸。
詹大南说:“不用,只要做个木台阶就可以。以后腿脚不灵便,再换个两级木台阶,慢慢往上跨,你们不用担心。” 浴缸十分陈旧,釉层早已磨去,表面也是密密麻麻、凹凸不平,白缸成了灰缸。大女儿詹化文拿来“清瓷净”,与公务员一起用清洁球进行清洗,费了很大力气,擦了一个多小时才擦白。他欣赏地说:“这不是很好吗?”
二、“小气”得舍不得用煤----“组织上越是关心,我们就越要自觉,不能给组织增加负担”
冬天的南京,气温虽然不像北方那样低,但是湿度大,同样特别寒冷。还是在很久以前,老将军家的取暖用的是锅炉,燃煤是免费供应的。但是,为了节省用煤,每到冬天,詹大南将军就将室内温度控制在12-13℃,并且亲自规定和检查公务员给锅炉添煤、封火的时间。
家人劝他把锅炉烧得时间长一点、让室温升高一点,他总是这样问:“那么多没有暖气的家庭怎么过冬呀?” 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陈炳德知道这一情况后,特意找到他说:“老首长,你家里取暖用煤是充分保证的,暖气烧热一点,不容易生病,对身体有利啊!
” 詹大南说:“这样很好了,我不觉得冷,冷了有部队发的棉衣、棉被,穿厚一点就行了,你们就不用操心。” 回到家后,他对子女们说:“军区对我们历来照顾得很好。
陈司令连我家用煤的问题都想到了。组织上越是关心,我们就越要自觉,不能给组织增加负担。” 子女们说:“就你省这么点煤,能起什么作用?” 他严肃地说:“话可不能这么说,个人的作用的确很小,但是,如果大家都这样,每年就会节省很多。” 为了减少用煤,他还经常动员家人和公勤人员上山捡枯树枝,有时还亲自干。他就是这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冬。
三、大方得捐款建校----“共产党人就是为人民做事的,不图名不图利”
詹大南将军对自己要求很严、十分节俭,尽可能地为军区节省开支,舍不得花钱。按规定,他每年可享受到外地疗养一次。但是,每次征求他的意见时,他总是说:“南京很好,出去又要花公家的钱,还要麻烦组织,我就不出去了。
”多年来,他从未到外地观光和避暑过。可是,为了贫困孩子能够上学,他却什么都舍得。 1983年,詹大南从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有时间回到久别的老家看看。他不动声色地回到故乡----金寨县槐树湾乡,走村串户,与老百姓拉家常。
他看到家乡仍然很贫困,一些孩子因家里贫困不能上学,心中很不是滋味,暗暗下决心要帮助孩子们。 一回到南京,他便向老伴提了个想法:全家人一起为金寨县捐款10万元、建一所希望小学。
老伴李凡对他的想法很赞同,子女们也都表示支持。 但这10万元,对于一个靠拿工资生活的家庭来说,谈何容易!詹大南将军的老伴患有帕金森病,生活不能自理,常年雇请着一位保姆;大儿子在一所地方院校工作,孩子也成年了,三口人仍然挤在一套小房子里,正在想办法筹款参加集资建房。
其他子女们也都是工薪阶层,家里的孩子有的正值读书年龄,经济上也不宽裕。但是,他们认为爸爸妈妈为了人民革命了一辈子,现在晚年了,提出这个想法,再有困难,也要帮助他们实现心愿,为人民再作点贡献。
老将军夫妇拿出积攒几十年的42000元,子女们每家你一万他五千,捐了56000元,他的侄女一家也捐了2000元,总算凑齐了10万元。 希望小学建成了,金寨县委、县政府拟将这所希望小学命名为“詹大南小学”,老将军坚决不同意。
县里又将校名改为“将军小学”,詹大南还是不同意。他说:“不行,不行,共产党人就是为人民做事的,不图名不图利,希望小学就是希望小学,要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
”并且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金寨县杨桥希望小学。 此外,他还在金寨一中设立了奖学金,在自己战斗过地方资助了50多名失学儿童,尽力为希望工程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一位受助的学生在给老将军的信中写道:“亲爱的爷爷、奶奶,1996年,当我和小伙伴们因家庭困难即将离开学校时,是你们给我送来了学费和书本,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感动得掉了眼泪。
你们给了我希望!……” 一位受助孩子的父亲在给老将军的信说:“您老平日十分俭朴,还想着我们老区人民,我们一定教育孩子好好学习,不辜负您老人家的厚望!
,告诉您老人家一件好事,继你们的捐款后,又有两家单位给我们捐款了。” 作者(搜集整理者):胡遵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