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阿拉善大地的诗人恩克哈达
“蒙古人在自己的家园里最后留住的两样东西是火与诗歌。”这是蒙古国文学泰斗德·普日布道尔吉说过的一句名言。这句话仿若苍天的烙印般深深留在我们的脑海里。是的,时至今日,我们当中的许多人依然坚定地守望着祖先的那片火的家园和诗的草原。生长于阿拉善大漠戈壁的蒙古族青年诗人恩克哈达,就是他们中间的一员。
1970年恩克哈达出生于阿拉善左旗敖伦布拉格苏木的一户普通的牧人家庭。打小在羊群旁边和驼背上长大的恩克哈达,熟悉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情一景,熟悉父辈头顶烈日,脚踩黄沙的游牧生活,戈壁大地上处处可见的羊群、骆驼和骏马,粗犷而峻美的山水,悠扬动听的长调民歌,蔚蓝的天空下绵延无尽的戈壁滩,欢乐的那达慕和寄托美好的吉祥敖包,甚至扑面而来的风沙,都在他人生的年轮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
古老而神奇的阿拉善故乡充满了生命的传奇和岁月悬念。
这里的每一棵小草,每一颗石头,甚至每一粒沙子,都蕴含着生命的激情,都会讲述一段动听的故事,正是这样一片土地滋养了诗人并赐予了他诗的灵感。“时光在流逝,回忆已远去/我的父亲依旧行走在苍茫中/当他牵着一列列驼队/在无垠的大漠远行的时候/苍天向他注目,大地为他送行/生命的牧歌穿越天边的小路/而如今家园已苍老,山依然沉默/哭泣的石头在风中迷路/比金子还珍贵的这片土地上/是谁在怀念远去的羔羊?/我在奶油浮动的茶碗里/阅尽父亲一生的沧桑/那个普通的蒙古人,把所有的酸甜苦辣/都交给草原的人,就是我的父亲/我愿像父亲那样/做一个感动大地的人/我愿像父亲那样生活/像父亲那样微笑和行走。
”(《我原像父亲那样生活》)是的,他用清纯的目光注视戈壁大地,包括祖父、父亲、母亲在内的前辈们对他的影响深深地烙在心灵的田野,让他不断地寻找传统文化的根,去传承父辈的思想精髓。文化的根在哪里?在他童年的成长经历中,在他生存和行走的故乡热土上。
诗歌是蒙古民族文化的血脉,真正的诗需要理性的。哲理的思考,诗人既是哲学家、思想家,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祖先的生活磨砺传给的人生思索和母语强大的气场,都是他诗歌的根。
诗歌的力量所在。“在那高耸入云的双峰间/有牧人的孩子成长的岁月/他们向往比驼峰还高的天空/长大以后就成了大漠的脊梁。”这是恩克哈达的代表作品《苍天的驼羔》里的一段。2001年,他以这篇脍炙人口的蒙文诗在首届“苍天”杯全国蒙古语诗歌大赛中从一百六十余名诗人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
这是一首环保题材的诗歌。当他在比赛大厅里用饱满的激情声情并茂地朗诵这首诗歌时,在场的著名女诗人席慕蓉女士与其它观众一道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感动的热泪。
这就是母语的魅力和诗歌的力量啊!从此后恩克哈达的诗歌越来越多地关注生态,他用诗歌讲述着生态环境的剧变,为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而呐喊。2010年,由他创作、朗诵并录制的诗歌TV集《额吉井的传说》出版了。
在首发仪式上,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布小林、政府主席助理黄阿拉腾别力格、内蒙古作家协会主席阿尔泰、著名诗人词作家克明、著名影星巴桑、歌唱家阿拉腾其其格、孟根等文化人士前来祝贺。
这部诗歌TV集是内蒙古首部蒙古语诗歌TV,开启了蒙古族诗歌表现新的一种形式。其中收录了诗人《额吉井的传说》、《黄羊的踝骨》、《苍天的驼羔》、《马桩脚下的柔土》、《不要在夜里吹口哨,孩子》、《多么美丽的夜晚》、《吉祥的乳汁》、《祖父》、《我愿像父亲那样生活》、《喀尔喀河的茶》等十二首原创诗。
著名的蒙古族诗人、词作家、编导克明对他的这些诗给予了很高的赞誉和评价,并且亲自朗诵了其中的几首汉译诗。
“鸟儿将含在口中的露水/轻轻地滴在花瓣之上”;“孤独的马桩,它是上帝的断箭,宇宙的碎片/是祈祷主人和家园平安相逢的如意之桩/当放牧归来之时,那里会长出一片青草/马桩脚下的柔土,是故乡金色的毡子/它把交替的四季拴结在吉祥的哈达上。”
(《马桩脚下的柔土》)克明对这首诗的评价是:“不懂得蒙古草原的人,没有经历苦难的人,也就读不懂这首诗。这根拴马桩上拴着蒙古民族全部的辉煌和苦难。”克明认为,他的《祖父》、《我原像父亲那样生活》、《黄羊的踝骨》、《额吉井的传说》等诗堪称是当代蒙古文化中“勒勒车派”的代表作。
“不要在夜里吹口哨,孩子/不要让夜晚受到委屈/因为有了夜色/宇宙才有了片刻的宁静/因为有了夜色/人类才有了爱的空间/因为有了夜色/晚霞留恋大地,月亮更加明媚/因为人们相信有黑夜/世上才有了善与恶的区分/所以孩子,不要在夜里吹口哨/黑夜会因此而感到悲伤/不要让苦难蒙住你的双眼。
”读了这首诗,克明先生不由地叹道:“这是我们诗人在向生活致敬!
”他还称恩克哈达的另一首诗《额吉井的传说》是“当代蒙古人的童话,一个残酷的童话。”他的诗歌既执着于对蒙古族传统文化与精神品格进行探索审视,同时也致力于对大漠故土风土人情及游牧文化进行多方位的展示,通过对生存态势的关注和人文关怀,表达了向往美好、崇尚和谐的生命主题。诗人以自己的方式,以诗的语言和心灵的真诚讲述着文化家园的生存现实和地球人类的生态危机感。
恩克哈达的本职工作是一名人民老师,在阿拉善盟蒙古族中学执教多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自治区学科带头人、自治区“321”人才工程专家。他既是一个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又是一个才华横溢、充满激情的青年诗人。
自1990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来,他的诗歌、散文、文艺评论作品散见于《花的原野》、《诗刊》、《民族文学》、《文艺报》等全国各级报刊,先后出版了散文集《阿门乌素》、诗集《骏马的家园》、蒙汉双语诗TV《额吉井的传说》专辑,获得“苍天杯”全国首届蒙文诗歌大奖赛金奖、第三届“苍天的驼羔”杯全国蒙文诗歌大赛金奖、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等奖项,作品入选八省区中学蒙古语文课本和阅读教材,并入选各类诗歌、散文、评论集。
2006年他应邀参加了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召开的第26届世界诗人大会,并献上了自己的诗歌作品。他还是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文学艺术评论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文学翻译家协会理事、阿拉善盟作家协会副主席、阿左旗政协委员。
2010年,他幸运地被中国文学的神圣殿堂“鲁迅文学院”录取,成为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第十五届高研班学员,在半年的学习进修时间里,受到许多名家的指点,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文学修养。
作为一个牧人的孩子,他从阿拉善大漠走到了北京,又从北京走到了阿拉善。因为,他生命的根、诗歌的魂在阿拉善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还有什么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和最后的归宿?阿拉善自古有阿旺丹德尔、仓央嘉措这样传奇的诗人和杰出的文圣,这片充满神奇的大地上孕育了多少动人的传说?被誉为“苍天般的阿拉善”的这片大地,如今依旧延续着她诗的传统和火的守望。
这里有以恩克哈达的诗歌命名的“苍天的驼羔”杯全国蒙文诗歌大赛,“奶祭杯”牧民文学大赛和为纪念
“3·21”世界诗歌日而举办的“阿拉善诗歌那达慕”等诗歌品牌活动,并以火炬接力传递的形式不间断地举办到了今天。这是诗歌的传递,而又是母语火种的传递和心灵家园的守望。
“温柔的晚霞,徘徊在群山之肩,那是经典/飞鸟沐浴在霞光中啼鸣,那是经典/在这永恒的天窗,滴落苍穹之雨/秋天的童话走到山脚下慢慢老去,亦是经典。/虔诚的年轮从两鬓渗透/故乡的群山,她的岁月,如雨季般经典。
/漫漫青云在尖峰上缭绕/黄昏如褐雕的影子扑落/偶尔飘落的一片树叶,也显得那么经典/犹如心灵的伤感被风吹散/蒙古群山的黄昏,恰似那最后的落叶般经典。”(《经典》)是啊,他正在行走的旅途中创造着自己的经典。诗人恩克哈达行走在这片广袤而粗犷的大地上,他和他的诗歌,和他的母语,在烈日当空的戈壁滩上行走,在红尘滚滚的沙暴中行走,以一颗不屈的心,寻找心灵最美丽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