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淑云传承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二人转项目传承人王忠堂

2017-08-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走进吉林省戏曲学校院内的一栋老楼,仿佛走进一个幽静的故地,几株老树星星点点,拥挤着狭窄而曲折的巷子.楼不高,却透着厚重和熟悉的亲切.窗外是立

走进吉林省戏曲学校院内的一栋老楼,仿佛走进一个幽静的故地,几株老树星星点点,拥挤着狭窄而曲折的巷子。楼不高,却透着厚重和熟悉的亲切。窗外是立交桥,每天熙来攘往的人们也许不会知道,这里住着一位国宝级人物,吉林省惟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二人转项目传承人79岁的王忠堂。

"我是个没上过学的"高级知识分子",16岁参军,到部队学习了文化知识。"说这话的时候,王老的脸上洋溢着孩子似的自嘲,一头如雪白发被洒进屋子的阳光映得纯净透亮,虽年近耄耋,却耳聪目明,笑声朗朗。

和许多那个年代艺术家的成长经历一样,王忠堂的二人转之路走得坎坎坷坷,充满了戏剧般的传奇色彩。

童年>>懵懂中迷上了二人转

早年,王忠堂的老家在吉林舒兰的五官地,父亲是个远近闻名的木匠,既做木匠活,还会画画、塑像,家里开了个木匠铺,平时给四方邻居打家具、做柜子、漆棺材,还给庙上雕花塑像。七八岁的王忠堂并没有对父亲这一身的本事感兴趣,倒是迷上了父亲一帮唱戏的朋友。

父亲好客仗义,平时各地来的戏班子都住他家,有唱大鼓的、唱二人转的、说书的、唱梆子的,各路江湖艺人你来我往,家里成了戏院。受这种环境熏陶,少年王忠堂也学到了不少,不知不觉就能唱上几出,赶上戏班子缺人,就喊他登台顶一场,师傅看他长得像样,嗓子也不错,是个好苗子,有心栽培,但王木匠不同意。

可王忠堂却上了心,偏偏喜欢这二人转。11岁那年,他偷偷跟着一个戏班子跑了,家里好不容易把他"抓"了回来,但王忠堂已经心野了,没过多久又跟着另一个戏班跑了出去。

一次,他给一户人家唱戏,没想到有双眼睛一直在仔细观察他,从相貌到嗓音,从腔调到舞步,一招一式,一词一调尽合章法,如此小小年纪就有这等功夫,难得。于是就走过来,亲切地问:"小兄弟,愿不愿意给我当徒弟?"王忠堂正迟疑着,有人赶紧上来劝说:"还不快给师傅磕头,这可是咱东北二人转的大名人王云鹏,艺名"双红"。

"王忠堂早就听说过"双红",知道他在东北很有威望,能拜他为师也是三生有幸。不过他怕父亲不同意,就对王云鹏说:"我爹不同意我学戏咋办?""你爹是谁,我给你说去?""我爹是五官地的王木匠。""王木匠是你爹?哎呀,那是我的拜把子兄弟,我找他。"

就这样,王忠堂正式拜王云鹏为师,开始系统学习二人转艺术,初学唱上装(女角),艺名"浪丫儿"。那时候学戏没本子,全凭口传心授,师傅念一句你跟一句,既要有超强的记忆力,还要有极高的悟性,这两样王忠堂天生具备。

跟师傅学了不到一年,技艺大长,很快就被舒兰县文工团看上了。从此,王忠堂踏上了专业表演的道路。在全省汇演中因《金精戏窦》而一炮走红,随后在省内巡演,并于1954年到北京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和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演出。1955年3月25日的《中国青年报》以《百花盛开的民间艺术》为题对他的演出做过专题报道,报道中称:扮演姑娘的青年艺人王忠堂,由于善于细腻地刻画人物,据说当地老乡称他为"假姑娘"。

从军>>革命熔炉里快速成长

一个偶然机会,部队文工团选文艺兵,一下子就相中了王忠堂,那年王忠堂刚满16岁。这可是他做梦都没想到的事,别看戏唱得好,可他不识字。部队领导说没关系,到部队去学。在这个革命熔炉里,王忠堂如饥似渴地学文化、学艺术。

部队领导看他素质好,就安排他去学芭蕾舞,因为有二人转舞蹈的功底,学芭蕾舞得心应手。表演中他发现,如果把芭蕾舞的一些动作运用到二人转上效果会非常好,但还不能生硬地照搬。终于,他改进的二人转舞蹈大获成功,在欢迎西哈努克亲王访华时,演出的《迎宾舞》就运用了芭蕾舞的技巧,深受各方赞誉。

四年后,王忠堂从部队转业。他先是来到了哈尔滨,当时哈尔滨方面把他安排在北方大厦住下,没两天,王忠堂就去剧团排戏了。导演的第一部戏是龙江剧《三请樊梨花》,正准备彩排,这时师傅来了,领着吉林省文化局艺术处处长陈海楼。师傅见面就

说:"你父亲病重,赶紧跟我回去。"到了吉林,师傅就把他带到了文化局局长高叶面前。高局长一脸严肃地说:"你是咱吉林人,咋跑黑龙江演戏了呢?从现在起,你就到省地方戏剧院上班去。"

从此,王忠堂艺术的根系牢牢扎进了吉林这块肥沃的土地。这个时期他创作并导演了一大批有深远影响的重头戏,其中二人转综合戏《白山新歌》等节目,受到广泛好评,并拍成电影戏曲片,在全国各地上映。

《白山新歌》以大练兵为主题,全国巡演之后"文革"就开始了。有人以"双比武"为由进行批判,王忠堂一时成了斗争目标,一度被拉到各处进行批斗。而他的辩解和挣扎也引来了更大麻烦,最后被下放到舒兰化肥厂。在那里,他用那双舞扇子的手烧了三年锅炉。

耕耘>>融汇古今开艺术新风

说起秦志平、李晓霞、郑淑云、高茹、董连海、闫书平、闫学晶这些大名鼎鼎的二人转演员,王老脸上就流露出兴奋和自豪的神情,因为他们都是他的学生。

动乱结束后的1978年,王忠堂受邀到吉林艺术学院现代学院任二人转基功、身段和剧目老师,几十年来,他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二人转演员。结合早期表演实践,不断钻研现代戏曲理论,提升和完善了二人转表演技巧和理论体系。

二人转最典型的舞蹈模式是 "走三场",王忠堂对 "走三场"的研究可谓精深入髓。"三场舞是旦、丑两个演员来表演,多表现小夫妻串门走娘家,路上戏闹逗趣、观景等简单情节。头场看手,主要是看腕子功;二场看扭,主要看腰和肩等部位的运用;三场看走,主要看脚下功夫。三场舞是二人转舞蹈的灵魂,也是二人转最基本最核心最具艺术魅力的部分。"

王老对如今的二人转有一些忧虑。前不久,徒弟接他去看了一场很有规模的二人转,他说那台戏看得真是遭罪,有的一句唱腔没有,要么一口老红板,老牛赶山,一步一棒子,没一点技巧。创新是好事,可不能把老的东西都丢掉,二人转的基本功:大板、手玉子、扇子、手绢、沙拉鸡、彩棒这些都哪去了?过去讲快听字、慢听味,抢板夺字,黑、红、顶、撞、撇这些板式,都是老艺人上百年磨砺提炼出的精华,可不能丢掉啊。

为了把宝贵的二人转艺术传承下去,年近八旬的王老奔走于学校、艺术团体,现场表演、亲身传授二人转各类技巧,令艺人们大受裨益。

徒弟>>师傅就是经典

作为行过正式跪拜礼、王老十大徒弟中的大徒弟、著名二人转演员董连海在接受采访时说,"师傅有一肚子我们这辈子都学不完的宝贵财富,师傅就是经典。"尹为民说得更直接,"二人转演员不能只为了迎合某些人的口味,艺术要遵循基本规律,要有真功夫,只有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才更有生命力。

这方面,师傅给了我很多珍贵教诲。"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转项目传承人,王忠堂在半个多世纪的表演和教学生涯中,极大地传承、发展和传播了二人转艺术,在省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在他的房间里,盛得下的是满箱满柜的证书、奖状、演出剧照,盛不下的是他对二人转艺术的卓越贡献和德艺精神,就连那只与他朝夕相伴的鹩哥都受到了艺术的熏染,采访中不时清脆地来一句"清唱"。

"吉林省功勋二人转艺术家"证书上的评语这样写道:你的人生经历验证了艺术源于生活的真谛,作为东北三省唯一的二人转艺术活态传承人,使丰富的二人转表演艺术的传统内涵和意蕴得以传承,并十分熨帖地融入现代艺术的多种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