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小鹏军衔 童小鹏和他的《军中日记》
1986年10月,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童小鹏全身红军装摄于中央统战部住所门前
长征是世界战争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以其"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震撼全球。16岁参加红军的童小鹏以其6本历经战火硝烟的《军中日记》,真实地记录了他自1933年1月1日至1936年12月16日征战中的生活。
这6本幸存的第一手资料,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宝贵财富,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珍贵教材,也是激励年轻人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精神遗产。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童小鹏征战中的这6本具有传奇色彩的《军中日记》手稿将第一次全部影印出版的消息传出后,引发了读者很大的兴趣和期盼。
1935年6月日记插图
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童小鹏的家乡——福建长汀县童坊镇进行采访。童小鹏,1914年9月出生,1930年6月在长汀新桥师范读书时由教员黄亚光带领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0月随红一方面军长征,做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到达陕北后曾任毛泽东秘书。
"西安事变"发生时,他被紧急抽调跟随周恩来赴国统区。随后他长期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工作,风雨40年,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周总理办公室主任。
据童坊镇童小鹏故居的乡亲介绍:"当年跟童小鹏一起参加红军踏上征途的一共有6个亲戚,新中国成立时只有童小鹏一人活着回来了。童小鹏曾对家里人说,在长征路上只在过草地时遇到过一次堂哥,此后便音信全无。"漫漫长征路,多少悲歌情,令人唏嘘泪奔。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无数先辈流血牺牲换来的啊。
1934年1月日记插图
童小鹏在长征前后写有《军中日记》的手稿,它是最原始的长征记录之一,客观地见证了红军征战中所经历的人间奇迹,真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苦难辉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若听说震惊世界的长征壮举后,于1936年7月,来到陕北采访红军将士,深深地被感动,或许他向中共领导人建议:将红军创造的奇迹在国际上广泛宣传并以此为红军抗日募捐。
同年8月,中革军委主席毛泽东和军委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就组织编写《长征记》一书向各部队发出电报、征稿信,邀请当时参加过长征的同志"就自己所经历的战斗、行军、地方及部队工作,择其精彩有趣的写上若干片段"。
稿件从四面八方涌向编辑部,3个月之内收到了董必武、李富春、邓颖超、张云逸、萧华、张爱萍、刘亚楼、耿飚、舒同、童小鹏等200多份稿件,编辑部经过紧张的选编和统稿,确定了109篇文章,定名为《二万五千里》。
由于这些回忆文章都是长征亲历者所写,而且当时长征结束才1年的时间,这些亲历者的记忆十分清晰,因此文章记述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极高。
其中童小鹏根据其6本《军中日记》撰写出的文章有5篇入选。《二万五千里》这部我党我军最早、最权威的红军长征回忆录全稿选定后,限于延安的艰苦物质条件和战争环境,中共中央领导决定通过地下党组织送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上海出版。
1937年2月,在送往上海前,为了保存这部不朽的历史文献资料,延安编辑委员会组织人手对全部稿件进行了誊清复写,进行留存。送往上海的誊清本在编辑校对即将付梓时,由于"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和国共合作形势的变化而终止出版。
中共上海办事处副主任冯雪峰把这部誊清本原件,连同鲁迅交给他的方志敏的《清贫》、《可爱的中国》手稿等,一起交由保存过瞿秋白部分遗稿的谢澹如保管,后由上海鲁迅纪念馆收藏。
留在延安的誊清本也是一波三折。由于"深恐损毁和遗失",直到1942年才由八路军总政治部经过编辑改名为《红军长征记》,用马兰纸少量出版印刷,供中共党和军队的高级干部使用。
因为时局的变化,上海誊清本和延安版本在文章选篇、内容取舍、语言修饰等方面有一些差别,但无疑都是最接近长征的真实回忆录。然而,童小鹏征战中的《军中日记》手稿,却是长征中的原始文物,极为罕见。
童小鹏保存至今的6本《军中日记》记录了从1933年1月1日至1936年12月16日的红军经历
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童小鹏为什么要写日记,这些日记又是怎样写成并保存完好流传至今的呢?笔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追根究底。童小鹏之子童丹宁拿出珍藏《军中日记》的盒子,轻轻揭开包了一层又一层的红绸布,映入我眼帘的是6本陈旧泛黄的日记本。
他小心翼翼地取出第一本,只见扉页上写着:"无论如何忙,此事不能忘。""‘当红军是光荣的’,那么,红军中的生活是最光荣的生活了。这是我记日记的动机。"童丹宁抚摩着字迹斑驳的日记本回忆道:"老爸曾说1933年2月他在红一军团政治部当秘书,当时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的黄陂战役中打了一个大胜仗,缴获了许多战利品。
罗荣桓主任决定给老爸发一支派克钢笔和一个图囊。
这支钢笔鼓励老爸写了4年日记,而这个图囊使6本日记完整地保存到了陕西保安。""西安事变"发生后,1936年12月16日,张学良派飞机接周恩来飞往西安,童小鹏随行,按纪律规定在国统区工作,《军中日记》不准携带,也不得续写,因此,童小鹏的《军中日记》在这一天戛然而止。
临飞前,童小鹏将6本日记交给毛泽东秘书叶子龙保管。这6本日记就这样经历战火硝烟幸运地保存下来了。然而,在和平年代却差一点灰飞烟灭。
童丹宁继续介绍说,1967年"文革"期间,有一次,几个中央办公厅的"造反派"闯进已被夺了权的童小鹏家里,他们要把《军中日记》及战争年代的照片资料等抄走。双方争执、僵持了一会儿,童小鹏急中生智,提出将这些文献资料搬到秘书局楼上封存,请示中央领导决定处理办法。几个"造反派"只好同意,因而避免了遭遇的浩劫。1973年童小鹏恢复职务后,《军中日记》手稿终于又回到了它的主人家里。
革命博物馆的同志闻讯后认为,这些日记是重要的革命文物,对于研究党史、军史具有重要价值,他们找到童小鹏要求公开出版。但童小鹏比较谦虚,认为"我的日记只能从一个小小的侧面反映红一军团的片段,又因为行军疲劳,也记得很简单",婉言谢绝了。
1976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也是长征胜利40周年,当时,童小鹏认为出版时机尚不成熟,但同意将日记手稿借给博物馆展览。当这些穿越过枪林弹雨和雪山草地的《军中日记》呈现在观众面前时;当这些浸透过雨水、汗水、泪水,甚至血水的文字在参观者心中跳跃的时候,立刻引起了人们强烈的轰鸣。
"此‘文’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人们似乎不相信这样的《军中日记》能如此完整地保存和展示。
日记手稿以其真实、淳朴、简练,结合少许漫画的特色,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10年之后的1986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的时候,应解放军出版社邀请,《军中日记》终于在尘封半个世纪后"千呼万唤始出来"。
聂荣臻为该书作序并题写书名,邓颖超、杨尚昆题词。为出版这本《军中日记》印刷体的图书,童小鹏逐字逐句对照核实日记手稿,耗尽心血。2007年,童小鹏以93岁的高龄走完了他的红色人生之旅。去世之前,他曾嘱托后代要把《军中日记》的手稿当作"传家宝",将红军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