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采芹年轻 周采芹:1959年伦敦出演舞台剧《苏丝黄的世界》
周采芹,著名国际演员,周信芳的女儿。 早年曾就读于上海中西女中,周采芹十七岁赴英深造,毕业于英国皇家戏剧学院。七十年代,获美国塔夫特大学戏剧硕士。自1960年以来,周采芹在西方的舞台和银幕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功。
1959年在伦敦出演舞台剧《苏丝黄的世界》,连演三年,场场爆满。在这个英国舞台剧最兴旺的年代,周采芹红极一时。
1972年,在英国电视剧《斗争对象》中主演王光美一角被英国电影电视演员协会提名为当年最佳电视演员。 作为最早参与西方影视剧的中国演员,周采芹的简历中有很多第一: · 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第一个中国学生 · 第一个登上英国伦敦西区舞台主演的中国演员 · 第一个在英国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国歌手,其中英文版本的“第二春”一曲曾在亚洲连续两年独占排行榜首位 · 第一位中国“007女郎” · 第一个被提名英国最佳电视演员的中国演员 · 1980年回国在中央戏剧学院执教,成为第一个到该校执教的“回归”专家 · 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的第一名中国院士 · 首个亚洲演员在伦敦和纽约两地先后领衔主演舞台剧,也是首个在剧院外设霓虹灯名字的亚洲演员 1988年,周采芹英文自传《DAUGHTER Of SHANGHAI》在英国和美国出版,广受西方读者喜爱,十五年后(2002年)首次在国内出版中文简体字本。
纽约时报用“扣人心弦”来形容她的书及她充满戏剧性的一生。 周采芹说——“我知道自己是一个多么幸运的人,因为我是两个非常出色的人的女儿,在表演艺术上,我父亲周信芳一直是我的榜样。
他是二十世纪最有创造性的京剧演员,是他激励我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在生活上,我妈妈裘麗琳给了我最大的影响。
她教给了我生活中的价值观,让我能够正视成功和失败,生活得更加充实和完整。有了他们才有了我的一切。他们在我心中的形象激励我不断向前。” 父亲给了她一个戏剧的梦,母亲给她独立的意志,而她自己则带着天生的激情和桀骜的个性,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吸取生养的活力,给自己创造了一种充满奇彩的生活。
1993年,因出演电影《喜福会》,周采芹来到了好莱坞。
随着这部电影的成功,她在好莱坞留下了。至今,热爱演戏的周采芹仍活跃在世界戏剧领域中。 1998年,周采芹在百老汇主演了《金童》(Golden Child),令她成为唯一一个在大西洋两岸主流舞台剧中领衔主演的亚洲演员。
近期她参与演出了斯皮尔伯格监制的《艺妓回忆录》,此剧于2005年年底全球首映。 周采芹不仅是个演员,她还当过舞台剧导演,执导了中央戏剧学院学生演出的《暴风雨》;此外,她还曾在香港话剧团执导过契诃夫的《海鸥》及莎翁名剧《十二夜》。
周采芹目前定居好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