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里的事儿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2017-08-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热播剧<康熙王朝>打着"远离戏说.忠于史实"的牌子,果真如此吗?记者昨向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明清史专家林延清请教,林教授肯定地说:"这部剧戏说的成分很浓,谁如果把它当正史来读,准保上当."记者:这部剧一开始用了很大篇幅谈及顺治出家之事,说顺治因董鄂妃得天花身亡而悲痛欲绝,毅然决然弃天下当了和尚.有这么回事儿吗?林延清:正史上比较统一的说法是"顺治暴病身亡",得的是天花.他的病亡与董小宛确实也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像电视剧中渲染得那么

热播剧《康熙王朝》打着“远离戏说、忠于史实”的牌子,果真如此吗?记者昨向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明清史专家林延清请教,林教授肯定地说:“这部剧戏说的成分很浓,谁如果把它当正史来读,准保上当。”

记者:这部剧一开始用了很大篇幅谈及顺治出家之事,说顺治因董鄂妃得天花身亡而悲痛欲绝,毅然决然弃天下当了和尚。有这么回事儿吗?

林延清:正史上比较统一的说法是“顺治暴病身亡”,得的是天花。他的病亡与董小宛确实也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像电视剧中渲染得那么厉害。“顺治出家论”在野史上记载颇多,正史上却始终没有定论。剧中有关康熙年少得天花之说倒没错儿,据比利时、德国的一些与康熙打过交道的传教士写的《康熙传》描述,“康熙是个麻子。”

记者:剧中的灵魂人物孝庄皇太后为保大清的江山社稷不惜下嫁多尔衮,又帮儿子、孙子兜着底儿,做了许多了不起的事。

林延清:孝庄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女政治家,她有帝王之才,也完全具备垂帘听政的条件,却没有政治野心,她对满清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关于她下嫁多尔衮———据解放前后的一些清史专家孟森、王钟翰等人考证,这事儿倒有可能是真的。

史学家们是从当时留下来的一些只言片语中得出这一结论的,在那些少得可怜的文字记载中,学者们发现对多尔衮的称谓前后有了微妙的变化,一段时期称之为“皇叔父摄政王”,后却改为“皇父摄政王”了。

而孝庄的下嫁按当时的满清风俗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满人当时的社会形态较汉人落后。待他们入关乃至汉化后,清廷或许觉得“老祖宗”做的这事儿有点儿不太好意思说出口,所以在正经的史书上几乎都不去碰这个话题。

记者:剧中那个深明大义的宫女苏麻喇姑是虚构的人物吗?还有那个朱三太子,与吴三桂联手反清,后来还隐居南京一寺庙里,以和尚的身份调集人马对抗康熙是否有史可寻?

林延清:有苏麻喇姑这么个人,她与康熙一起长大,对他还有些影响。不过绝对不会出现剧中所说的抗婚之类的事儿,那样于情于理都不可能。在封建社会宫女本身就是皇帝的奴婢,皇帝可以随意处理的———宫女们因得帝王的宠幸而升上去的倒是不少,私自儿看上大臣拒绝皇帝的,还真没听说过,那不反了她哪!

朱三太子是明末清初清政府非常警惕的一个人物,因为当时反清复明的势力很大,不少人都打着朱家的旗号反清,所以一时间忽啦啦出了一大堆“朱三太子”来,让清廷很是头疼。至于他与吴三桂联手搞暴动,乃至学他的祖宗当和尚抗清之类的,那就纯粹是编导为了剧情好看杜撰出来逗人玩儿的。

林延清教授还指出,剧中一些大的历史事件,像康熙启用汉将“平三藩”,调用姚启圣和斯琅“收复台湾”,御驾亲征“平定葛尔丹”,都是有史可寻的,当然细节处也不乏虚构和戏说。还有一些大情节则完全是子虚乌有,如刚刚播出的,宫中太监随吴三桂等人一起造反,叛军甚至打到皇宫里来,康熙因为与孝庄太后打赌失败而要求退位,等等,都是离奇又离谱的。

最“玄乎”的是康熙逛妓院,还看上了紫云姑娘,那紫云姑娘恰恰又是反帮卧底的奸细,在关键时刻自食毒药放了康熙一马,等等,林延清说,“根本就不可能。”清朝的前几任皇帝,康熙、雍正、乾隆都没有干过逛妓院的事儿,他们都是有为的明君,哪有闲心去趟那浑水?

林延清最后说,《康熙王朝》这样可视性强的历史剧,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普及历史知识很有益处。而且这部剧的编导们很注重挖掘历史作品的现实功能,这些都值得肯定。但由于打着正剧的牌子,却夹杂了许多戏说的成分,就很容易给人误解,像剧中的太后、皇帝和忠臣们,因剧情的需要都被人为地拔高了,描绘成人民公仆样的人物了,而把他们的另一面掩盖了起来———如即便英明如康熙大帝,他也曾兴过可怕的文字狱,搞过思想控制。

所以,“戏毕竟是戏,您千万别太当真了。”(记者岳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