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小刚讲座 村民讲座二十一讲预告|柯小刚:读书与修身
柯小刚,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主任、中国思想与文化研究院院长、道里书院创始人。曾访学德国、英国、美国。主编《儒学与古典学评论》,著有《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思想的起兴》、《在兹:错位中的天命发生》、《道学导论(外篇)》、《古典文教的现代新命》等,译有《黑格尔:之前和之后》、《尼各马可伦理学义疏》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研究兴趣涉及儒学、经学、中国哲学、中国历史、西方古代经典与解释、现象学、德法哲学、政治哲学、艺术理论、中医、传统文人书画等领域。
主题:
读书与修身:从儿童读经谈起
主讲人:柯小刚
时间:11月19日周六下午2: 00
地点:良渚文化艺术中心 文化栋侧厅
报名:点击本文左下方“阅读原文”
柯小刚先生蓄须,清瘦。他表字如之,无竟寓的斋号也因网络而广为人知。
他是同济大学哲学系主任,并执掌“道里书院”,曾访学德国、英国、美国,后来种菜昆山,读书静坐,兼修中医书画,因为太远,如今又与夫人搬回了学校宿舍。
作为一个教授,柯小刚的生活可算朴实,所住的筒子楼没有厨房,工资多少,从没查过。“因为我吃素嘛,根本吃不完,觉得钱很多。”
“道里书院”为他带来众多朋友。他们凝聚在他周围,一起阅读经典,并面向公众做公益讲座。多年来的道场在网络,今年开始有兴业全球基金资助,与国学新知合办公益国学班。有位一直资助他做公益活动的朋友何爱忠先生,最近把“道里书院”注册成了一家公司,把他自己的办公室拿出来做公共文化空间。
网上做了十年,书院终于落地。“但我坚持不做法人代表,也不占一分钱股份。”柯小刚如是说。
他还是践行着古老的生活方式,深居简出,每天早起打坐,画画,下午和晚上读书写作。自己会开中医药方,能给亲友看病,但从不收钱。
他也曾是现当代欧陆哲学阵营中的一员干将,研究海德格尔和黑格尔,也涉猎时髦的当代法国哲学,外语扎实,阅读量大,年轻时是冉冉升起的西哲才俊。在北大读书的七年,以及后来在德国、英国和美国的访学中,学过古希腊文、拉丁文、德文、法文和英文,读外文原著,用外文发表过文章。
岁月淘洗,他终究走上了天命的传统之路,重回古典。从马克思阶段、分析哲学阶段、自由主义阶段、佛道阶段一路转变过来,大学时转向儒家,此后二十多年来没有再变过。
也许这更贴近他的本性,在研究生时代的日记中,他曾经详细记载过每天在北大打坐的身体体验变化。路人看他的身影或觉怪异,其中的微妙感觉却只有他自己知道。
面对复兴传统如何可能的质疑,柯小刚认为,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一直就在起作用。“传统的复兴”不是说传统在现代化过程中断绝了、现在要“死灰复燃”。这种流行的见解可能不是实情。他认为当前的“复兴”是将那些不自觉的作用和影响,转为自觉,进而发扬光大。
柯小刚在媒体前始终低调,他是一位不想做公知的儒家学者。在他看来,冷静旁观和理性分析不是学术远离政治的方式,而恰恰是参与政治的方式。
如黑格尔所说,“密涅瓦的猫头鹰要到黄昏到来才起飞。”
——摘自澎湃新闻
《儒家之道
柯小刚:目前无论左右都在亲近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