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三笑傲江湖 互联网金融的屠刀已举起 而我依然笑傲江湖

2017-09-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强时效性的娱乐圈里,很少见到有什么事情能像"王宝强离婚事件"那样"轰炸"了近半个月.同样,网贷行业也是个时效性强的圈子.对于平台来说,快速的了解政策的"风吹草动"是必要的功课之一;对于投资者来说,快速的获得平台"动向"是避免"踩雷"的重要手段.最近呢,网贷圈里"炸了".为什么"炸了"呢?监管办法出台了.从本月24号到现在,五天过去了,但对于此次监管办法的讨论似乎在行

在强时效性的娱乐圈里,很少见到有什么事情能像“王宝强离婚事件”那样“轰炸”了近半个月。同样,网贷行业也是个时效性强的圈子。对于平台来说,快速的了解政策的“风吹草动”是必要的功课之一;对于投资者来说,快速的获得平台“动向”是避免“踩雷”的重要手段。

最近呢,网贷圈里“炸了”。为什么“炸了”呢?监管办法出台了。从本月24号到现在,五天过去了,但对于此次监管办法的讨论似乎在行业和媒体之间没有停歇的迹象。但在访谈君看来,不论监管如何,该淘汰的平台还是得淘汰,该做投资的还是得做投资,向前(钱)看才最重要。

在访谈君看来,投资有三要素,选产品、定平台、防风险。做好这三点,才能确保投资的安全以及可观的收益。

选产品

目前国内的理财产品有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信托类产品、贵金属投资、P2P理财等几大类。

首先我们来分析下这些理财产品。

在这几大类中,风险最高的要算股票和贵金属投资,但投资收益也是最高的,两者都是属于高风险和高收益的。股市里一夜暴富的例子不在少数,而投资失败跳楼的更多,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其风险性和收益性;

而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类产品的风险性最低,算是最稳定的理财产品了。但他们的缺点是门槛太高了,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上是5w起步,信托更高,动辄百万起步。其收益性也不太让人看好,信托产品基本是在8%以下,估计现在更低。银行理财产品就更不说了,收益是这几类中最低的,当然也是最安全的;

基金比较特殊,它本身种类就很多,有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这几类,从字面上理解,股票型属于高收益高风险的,货币型安全低收益;

P2P理财算是最年轻的理财产品了,在国内起步只有短短几年时间。其风险性,按照问题平台来算挺高,但是按照受损人数和资金来算非常低,比较矛盾。其收益在8%-20%(目前整体收益大概是这样)之间波动,大部分平台的收益在10%-15%之间。

门槛普遍在100元左右,也有高的,但相对来说门槛是所以理财里面最低的。其最差的应该算是稳定性,由于兴起时间太短,国内在这上面的监管有很大一部空白区。因为监管而淘汰掉的平台不在少数。

出于对风险的考虑,很多投资者都会把钱投给银行,宁愿不要收益也不愿让本金受到损失。但站在投资的角度来看,一定的风险与合适的收益(还有忽略不计的门槛)属于很理想的投资选择。

定平台

如果说选择产品是分析风险性和收益性,那么定好平台就是确定风险和收益了。平台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你的本金是否安全。

股票的水很深,截至2015年3月,光A股就超过2700家。选择股票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从上市公司的市值、股价、潜力等等方面去选择。炒股比其它理财产品需要学习的知识更多,投资贵金属也是如此。

银行理财和信托相对来说简单一些,主要取决于你的资金和投资年限。它们的产品不像其它理财产品那样繁琐复杂。由于投资相对稳定,投资者们直接根据自己的实力来进行筛选即可。

P2P理财相对来说,更加细分化。不仅平台多,每个平台也有多个理财产品。选择P2P理财的话,首先确定收益区间。如今普遍收益在10%-15%之间,如果没有一定的风险承担能力,尽量选择收益低于20%的平台。对于P2P而言,选择某个理财产品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选择平台。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平台背景,然后在从这些背景平台中选择收益比较合适的平台,这算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在各种平台兴起的今天,想要选择一个好的平台做投资实属不易。但有一点,如果没有多方面考察平台,哪怕把钱存银行也不要轻易投。

防风险

投资永远不换远离风险,它们算是相互存在的。学会防范风险的知识可以让你在投资过程避免资金受损,也可让你在投资之前远离问题平台。

其实在选择好产品和平台时,就已经把风险这一栏考虑进去了。当产品和平台选择好后,防范投资风险无非就是规划自己投资的资金占比和是否分散投资等问题。最好的方法先尝试平台是否问题(其它平台不太好尝试,P2P可以),在尝试的过程中来确定平台的稳定性。

反正还是那句话: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你淘你的汰,我投我的资。

来源:P2P访谈

来源:P2P投资家

作者:与人为善

最近,看了一篇贴子标题是《P2P已死,有事烧纸》这个标题让本人印象很深,《XX已死,有事烧纸》在03年互联网的普及作用之下,年轻人聊天都喜欢搞非主流,火星文。张扬青春个性。我不叫我,叫偶。喜欢不叫喜欢,叫稀饭。估计想表达:这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十多年过去这个标题出现在了网贷江湖。激起了本人的兴趣便拜读了一番。

大概意思是当年大家都还是屌丝聚在一起,发现了网贷创业的蓝海市场。由于监管制度的不完善,胆大的屌丝进去开始套利,不久后摇身一变成业界大佬,一年后谈的都是上亿规模的项目。逆袭走上人生巅峰。后期的网贷红利制度消失,便吐槽摆了几个论点论据证明P2P不是个长久之计,这个不能玩了。

根本就是瞎JB扯淡!这简直就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投机主义者!赚得到钱的时候赚,难赚到钱的时候就撤。这和赌徒有什么区别?你把现在仍在网贷艰苦奋斗的创业者放在哪?所以他认识的那桌人退出网贷江湖,确实是对网贷行业的一个净化。并不代表所有的网贷创业者都如此!

说说我认识的网贷创业者

在《新金融英雄》这本书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80后CEO。后期机缘巧合的发现我的微信里有他。多次接触发现是很真实的一个人,没有过多的架子。作为一个CEO他只要有项目回款以及月度报告都会发布在朋友圈分享。

由于是担保公司做业务经理出身,所以深知用户的信任才是最大的财富。他创业也是在2011年底在网上看了一个平台的视频产生了灵感,认为当地有这样的市场需求,除了融资的需求还提供技术服务的需求形成差异化的竞争。金融必须服务实体,实体才能反哺金融。现在已然形成了一套产业链的闭环。当严厉的政策监管细则出来后,他表示积极拥抱监管。行业的优胜劣汰,才能还投资人一片清爽的投资净土。

P2P平台会死,P2P行业不会死

众所周知 ,互联网金融P2P既有互联网的属性也有金融属性。P2P平台是靠赚取利差空间为生存的。经历过野蛮期后,同质化的竞争日益严重,线上获客成本日益居高。一个P2P平台若没有好的盈利模式,不能找到自我造血功能。确实生存不下去,与其等死不如趁早退出。所以这些P2P平台都会死,但P2P行业不会死。

从宏观角度普惠金融一直是这些政府非常鼓励的。中国的金融结构里大部分的信贷资源是向央企、国企这一类大型企业倾斜。而中国的4000万家中小企业,它们贡献了整个GDP的60%以上,对社会的就业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部分企业是非常需要资金支持的。

再到第二个层面,中学生都知道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有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都有行业周期,比如电商从04年开始一直到14年阿里的上市经历了10年的过程, 在这期间曾经出现过很多的竞争对手。网贷行业也需要有这样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再比如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1997年11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颁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规范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再到2003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并于2004年6月1日起实施也为我国基金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网贷行业的制度也是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2013年是网贷行业的元年,从这个元年开始一直到2015 年底,P2P平台一共有3800多家,交易量超过1万亿,每年交易额的增长超过200%。市场体量非常大,成长性也是惊人的。在这种情况下,P2P监管细则落地出台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行业的洗牌、竞争、兼并收购、清算倒闭,让更优秀的平台能够胜出。P2P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这也是为什么资本市场,包括大量的投资机构,依然会在这个行业当中希望找到成长性好,性价高的优秀的企业。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创立了科学的生物进化论中认为: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争斗,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的选择。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

我们从出身精子赛跑与卵子的结合,再到学生时代参加各种升学考试以及在工作中的各项KPI考核才有了今天的生活状态。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你会发现有同学成了老板,他年薪多少,开多少万的豪车。因为你们付出的不一样,学生时代03年你可能还在泡各种BBS到深夜亦或者网恋MM还在么么哒却不知你们班成绩好的同学居然还在深夜背单词。

参加工作后,你除了朝九晚五喝喝茶的工作却不知你同学为了公司的发展忙着忙那,有时候太晚干脆直接睡公司了。突然聚会上有个同学做私募基金的找他做业务,你不能怪他为什么不让你来买,只怪你自己没进入这样的一个门槛。

网贷监管政策偏严这个是大部分一致认为的。高门槛,严规则。一是促进了行业自律性,引导朝合规的方向发展。二是淘汰监管所认为不具备做P2P网贷实力的这样的平台。说白了,觉得你做这件事,还没有这个能力去驾驭。你要么可以证明合规给他看。

合规这件事反应的其实还是违约成本的问题。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金融的本质是信用。我国的征信体系不完善,信用环境没有美国那么好。高门槛的设置也好归更到底是违约成本。监管对平台的要求也有点像平台对借款人的要求。核心还是风控!当然不代表不会出问题,但至少违约成本高,各方面实力相对来说比其他没背景平台要好就是这个原因。

市场是公平的,在没有监管出来时给了大家一起赛跑的机会。很多民营企业被风投看中,给了他们资源续航。可以和一些有背景的平台竞争。归根结底还是商业模式,盈利模式。没有拿到资源的创业者更应该思考这个问题,而不是抱怨何等的不公。真正想做这个P2P行业的创业者都在积极研读政策,努力想办法合规,而不是在吐槽,妄图以政策不落地为由,哗众取宠,吓唬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