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政府军】叙利亚政府军与反对派兵力对比
2007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严重冲击着原有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很多国家发展滑坡、民生困难,长期被“增长”掩盖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深层矛盾集中爆发。
作为“阿拉伯之春”至今最血腥的一幕,叙利亚危机根源于阿萨德家族和复兴社会党40多年集权统治。现总统巴沙尔继任后一度想改革恶政,但因触动既得利益而废止,最终爆发内乱并升级为内战。
仅作大至划分。(一)和平抗争阶段(2011.1.1-7.29)2011年始叙出现示威、游行等和平抗争,规模渐涨并波及全国。叙政府的铁血镇压导致大规模平民伤亡,遭到世界普遍谴责。
(二)零星武装抗争阶段(2011.7.29-2012.7.15)残酷镇压引发民众包括军队内部强烈不满,2011年7月29日,原政府军上校利亚德成立“自由叙利亚军”,各类反抗组织相继而出。但政府军占绝对优势,反抗武装遭严酷打击未成规模。2011年7月29日,原政府军上校利亚德成立“自由叙利亚军”,各类反抗组织相继而出。图为一名反对派士兵。叙军大量倒戈反对派开始攻城略地
(三)反抗军进攻阶段(2012.7.15-2013.3.5)随着政府军大量倒戈和民众频繁起义,以自由军为主的反抗军不断壮大。政府军大片地区失守,重兵集团被分割,处于不利战略态势,此阶段反抗军有四个重要作战行动。
A.2012年7月15日对首都发起“大马士革火山与叙利亚地震”战役。此为反抗军首次大规模行动,笔者将此作为叙利亚内战的起点。
B.2012年7月21日首次在第一大城市阿勒颇大规模作战并击败政府军重兵镇压。其后陆续攻占努曼和Saraqeb,阿勒颇政府军被战役割裂,彻底扭转北方战局。
C.2012年11月16日攻占代尔祖尔AbuKamal,随后占领该省大部。此方向的开辟标志东线攻势全面展开。
D.2013年3月5日攻占拉卡城。首次占领省会城市。基本瓦解政府军在东线的防御。极端势力在反对派武装中开始抬头
(四)政府军局部反攻阶段(2013.3.5-2013.6.4)反抗军占领拉卡后,笔者曾为之规划下步进攻路线:简称西进战略。从代尔祖尔西进霍姆斯;从拉卡可向三个方向出击:攻击哈马东部Salmiyah、包抄Sfeera、攻击伊德利卜。
其时自由军创始人利亚德亲赴东线,说服胜利阵线加入自由军并举兵西进。但形势大好之际,一系列突发和原生问题随之而来。利亚德被暗杀受伤,与胜利阵线协调之事搁浅。而一直冷眼旁观的美国开始对反抗军设置障碍:2012年底将胜利阵线列为恐怖组织,要求阿盟等国不得援助与极端势力有牵连的自由军。
由此,国际社会名义上全面武器禁运,但叙政府有俄罗斯等力挺,极端势力有海外资金支持,自由军成为唯一被禁对象而断供,不少官兵投靠胜利阵线等极端势力,并引发两者冲突。加之叙反对派领导层无能不作为,胜势下未能推进战局。
仅此单就有各类枪械数万支,弹药数千万枚。此外俄还补充大量飞机、坦克等重型武器及弹药。
俄罗斯真主党向叙输送大量人员和武器,以上为叙政府2013年3月向俄提出的武器需求。仅此单就有各类枪械数万支,弹药数千万枚。此外俄还补充大量飞机、坦克等重型武器及弹药。
B.引入伊朗革命卫队、伊拉克什叶派民兵和黎巴嫩真主党民兵等外国武装参战。
C.组建国防守卫队新民兵组织,将以前的“沙比哈”民兵大量补入一线部队。
D.叙政府开始意识到霍姆斯的重要和薄弱(上文称为“麻杆腰”的地区)。为打通塔尔图斯—霍姆斯—大马士革军援通道,于2013年初展开攻势,陆续攻占古塞尔、泰勒凯莱赫等,控制了该省大部。
政府军局部(霍姆斯、大马士革)反攻取得一定成效,但未能改变总体态势。而美国在叙南部扶持新的自由军,迅速夺占德拉和库乃特拉大部,在首都以南开辟新攻势,对政府军防御体系构成严重威胁。
阿盟启动对反对派军援整合反对力量
(五)反抗军整合及反攻(2013.6.4-)
2013年6月4日政府军攻占古塞尔,高调宣传并公开承认引入黎真主党参战,引起国际社会和反抗军警醒震动。海合会、阿盟等国重启对自由军援助,欧美开始考虑对自由军支援,反对派政治和军事领导层全面改组,自由军展开整编,在全国范围发起较大攻势。而政府军仅在霍姆斯省城取得微弱战果。
长期的激烈巷战导致叙利亚军队极度缺乏步兵。图为叙军在进行街巷战。
叙军兵力已下降50% 靠外部势力补充,内战前,政府军含陆、海、空军和内卫部队、民兵等,总兵力42.4万人。其中为内战主力的陆军野战、内卫部队和民兵约23万人。一年多作战,不断征集兵员和引入外国武装,累计动员和引入兵力可能达50-6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