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陈赓大将办军校2

2018-04-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于九月五日召集政府系统的国家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是陈云兼)薄一波(当时财经委管财政部和工.交.农.林各部).中央组织部兼政务院人事部部长安子文.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财政部部长(薄兼).建筑工程部部长陈正仁等领导同志,军委系统的总参谋部副总长粟裕.总政治部副主任肖华.总干部部副部长徐立清.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空军司令刘亚楼.海军司令肖劲光.炮兵司令陈锡联.装甲兵司令许光达.工程兵司令陈士榘等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陈赓院长在会上向大家谈了对美帝国主义及其仆从都是现代化武

    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于九月五日召集政府系统的国家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是陈云兼)薄一波(当时财经委管财政部和工、交、农、林各部)、中央组织部兼政务院人事部部长安子文、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财政部部长(薄兼)、建筑工程部部长陈正仁等领导同志,军委系统的总参谋部副总长粟裕、总政治部副主任肖华、总干部部副部长徐立清、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空军司令刘亚楼、海军司令肖劲光、炮兵司令陈锡联、装甲兵司令许光达、工程兵司令陈士榘等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

陈赓院长在会上向大家谈了对美帝国主义及其仆从都是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敌人作战,深深感到我们军队士气高昂,技术落后,付出代价大,取得胜利小的情况以后,周总理说:我们国防建设走向一个新的里程碑,就是搞正规化、现代化,提高技术兵器的水准。

朝鲜战争的经验,更促进了我们搞现代化的紧迫感。党中央毛主席已决定建立一所高等军事工程技术学院,由陈赓同志当院长兼政治委员。

建立这样一所各军兵种综合性的军事工程技术学院是世界上首创的,各大国都是军兵种分建的。大家知道,有了现代化技术武器装备,没有驾驭这些东西的技术干部,再先进的武器装备也等于死东西。朝鲜战争还在打,国防建设也急需,创建军事工程学院,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军事工程学院直属中央军委领导,是我军三大军事学府之一,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已于前一年先后成立起来,现在要尽快建立军事工程学院。斯大林在朝鲜战争开始就向毛主席建议办这样一所学校,现在又派百名技术专家来协助我们。

我们在座各位更应协助陈赓尽快建成这所世界上最大的军事技术院校,使它早出军事工程师,早日实现国防现代化,要人、要钱、要东西,要尽可能无私地慷慨支援。我们已告东北局和松江省(那时黑龙江省分为两个省)要省委大力支援军工学院建设。陈赓也要抓紧时间开展工作。以后需要开会,由陈毅同志负责组织。

陈赓院长在周总理讲话后,站起来向大家拱手环顾一周说:各位政府大臣,各位将军元帅,兄弟才疏学浅,诚惶诚恐接受了这个史无前例的任务,实在寝食难安,竭诚祈求各位军政首长,大力扶持兄弟一把(薄一波插话说:你什么时候都少不了说俏皮话。

陈锡联说:这是老陈的习惯),共同来完成党中央毛主席交给的任务。苏联派来的首席顾问奥列霍夫同志建议是学院规模暂按在校5000学员计划,校舍建筑要60多万平方米,有些是特需建筑,例如各种实验室、实习工厂、试验试制工厂、各种兵器装备陈列室,大风洞群、船模试验池、停机坪、坦克场和野营训练场等。

开办费要1000个亿(当时的旧人民币,面值是一万元顶新人民币一元),明年建筑费估计两千个亿,后年建教学大楼等教学用房,需款更多,是个花钱的学校啊。

遵照周总理指示,要尽快建成开学,尽早培养出人才来。为了早日开学,周总理决定把哈尔滨医科大学四万多平方米校舍全让给我们作为立足点,在此基础上扩大建设;哈医大校舍拨款另建,这说明中央要求我们快上马的急切心情。

根据这个精神,我们确定了边建边教边学的指导方针,就是说各项工作要齐头并进,全面铺开,那一个环节跟不上都会影响明年开学的教学进程。我们计划在京筹备三个月,能把各项工作渠道打通,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定下来,例如请教授调干部,招生,要经费,要器材设备,要设计施工队伍,要建筑材料,要武器装备等。

首席顾问讲:部队有什么武器装备,学院都得有一套,甚至连“关云长”的大刀都应陈列出来,让学员知道我国武器发展史,这些问题都需要明确定下来。

这个会后我们就把建筑方案和各项工作计划提出来,由筹委会各负责同志直接向在座各首长汇报请示。我们是直属军委的院校,也是直属各军兵种的院校,学院除军委赋予任务外,每个系都要向自己的军兵种首长汇报请示工作,接受领导,希望各军兵种首长多加指导。

陈毅副总理讲:建立军事工程学院是非常重要的,非常迫切的,是建设国防现代化的重要一步,没有强大的国防,就不能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中央这个英明决策,大家是会理解的。美帝国主义霸占我国台湾,进攻朝鲜,得手后就会南北两翼向我进犯,妄图扼杀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们决不能走列宁的老路,无力进行战争,就同帝国主义签订“布勒斯特”和约,割让土地。我们是敢于蔑视美帝的,朝鲜战争的胜利,证明我们是能够打败现代化敌人的,如果我们也有现代化武器装备,早就把敌人赶下海去。

周总理指示要快上马,陈赓提出一个边建边教边学的建院方针,这个方针很好。建校舍、请教授同时就招生,第一期学生要从部队选送随军南下的大学毕业和肄业生,以及高中毕业生,都是机关的参谋、干事、秘书,到校复习一下功课,就上本科学习。

这样就能保证早出高质量的人才,打响第一炮。教学大楼建设赶不上用,可以在树林里上课嘛,要发扬抗日军政大学精神。希望大家根据这个快的精神大力支援陈赓,把军工学院尽快建设起来。

我们的子女要带头考军工,影响社会学生报考军工,使全社会知道建设现代化国防的重大意义。当然不能光靠影响,主要还得靠你们能培养出军政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技术军官。

薄一波讲:我们全力支援老陈办好这所学院,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国内有的东西,优先调给你们,国内没有的,去国外订购,要尽最大努力来满足你们的要求。

肖劲光、刘亚楼、陈锡联、陈士榘、许光达等军兵种首长都表示,全力支援办好军工学院,已有的武器装备要多少给多少,现在没有的,一从国外进口就满足你们需要。陈赓院长说:大家真慷慨,要多少给多少,其实多给也不要,只要每样两套就可,一套做实物教学,一套解剖研究。

散会以后,陈赓院长向周总理提出一个问题:“来那么多苏联专家,该怎么样向他们学习?不要让我犯教条主义错误!”周总理说:“你跟我一快去请示毛主席吧。”毛主席指示:在军事科学技术教育与研究方面要全学人家的,咱们不懂没有办过这样学校,在学习过程中随着我军发展实际不断提高,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这就是“洋为中用方针”,不能说是教条主义。

在军事行政管理与训练方面,主要是学习人家的正规化建设经验与良好作风,军队要表现军威,也是国威,不要怕有点形式主义,要先克服我们多年形成的游击习气,形式与内容是一致的嘛,但在官兵关系上,军民关系上,要保持我军的光荣传统。

在政治思想工作方面,要发扬我军数十年来行之有效的思想领先,政治挂帅传统,不搞一长制,命令主义。不学的地方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卑不亢,多做耐心解释工作,不能影响团结。这些原则是领导掌握的,不要向外传,以免使他们感到对他们不信任,不尊重。

周总理召开的会议,结果很圆满。会后,陈赓向军委副主席彭德怀(他未参加会议)汇报了会议情况。彭副主席主持军委工作后十分重视军队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特别重视军事院校的建设。他听了陈赓院长的汇报以后说:我们面临的是用现代化技术装备武装起来的敌人,我们在朝鲜吃了这个苦头,如果我军没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保家卫国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取得胜利是不容易的。

我们急切需要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首先需要院校培养干部。有现代化武器装备,没有技术干部掌握使用它,它就等于一堆废铁。

要赶快培养这样干部,使成为正规化现代化的骨干力量。他对陈赓提的边建边教边学方针,很是赞赏。他说这个方针很好,体现了我们的急需,虽然国家初建,万业待兴,经济困难,但大家对创建军工学院都慷慨支援,我很高兴。

陈赓同志的性格和作风就是这样,工作该紧张时他不顾休息,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打仗时一有战斗任务,他就没明没夜地在作战室、机要室、无线电台房里转来转去,了解情况,指挥作战。一到部队打完仗进行休整时,他就放手交下级大胆抓工作,顶多提些原则要求和指导思想,有人给他一个外号叫“甩手掌柜”。

现在接受了建设军工学院这个紧迫任务,他又是这样紧张起来了,几乎是天天要到筹委会来检查督促工作,三天两头地开会研究问题,有时想到一些事情他还随时在电话上询问、指示。

他对调教授来院事抓得特别紧,边建不是一蹴可成的,但边教则立刻需要教授。没有一批高质量的教师,教育不出高质量的学生,培养不出好学生,就会误人子弟,学校就是失败,应该关门,所以必须建设一支好的教师队伍,不能滥竽充数。

一九五二年九月六日我们请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来谈抽调教授问题,钱比较开明,我们第一批指名要的卢庆骏等18人和另要的62名教授,钱都慷慨答应,让星期一去找该部教育司长张渤川和计划司长张钟灵具体商定。

徐立行和张述祖按时去找,教育司长说指名的18名准备研究,计划司对此事还不知道。徐立行、张述祖回来向陈赓院长报告说,结果不够满意,没有一个肯定下来。陈院长当即令我约钱俊瑞明日来面谈,当面督促。陈院长这种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和对主要工作抓住不放,不落实不罢休的顽强性格,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筹委会请调教授的小组成员都是些知名的教授,每个人都能提出几个自己熟悉其经历和现在何地任何职务的人。小组一开会兜情况,陈赓院长总是亲来听取,当听到介绍有专长的高级知识分子,他就当场拍板决定要抓紧要来。例如听到高步昆、殷之书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教授,他要求及早调来,因成立学院建筑委员会需要。

听到在军内工作的王授符、浦发、董绍庸等,陈说军内更好调来,一定要。凡报到的教授,陈赓都亲自去联络处看望他们。陈赓向来就十分器重、关心、爱护知识分子。

这里说一个故事,百团大战中,决死一纵队的基层干部大都是初高中毕业学生,为了抗战弃学投军的。大学毕业、肄业的也有去不了延安来决死队,走上抗日前线的。前两个战役战斗伤亡五分之二,陈赓曾向彭德怀副总司令建议,让决死队两个团少参加一些“啃核桃”战斗,多保留一些知识分子骨干。

彭说不打硬仗,怎能培养出战斗作风来。结果关家脑战役下来,不但打了胜仗,而且培养了骨干,提高了部队战斗力。现在,要办工程技术大学,他更重视有专长、有名气的高级知识分子来校工作。

军事工程学院是个绝密单位,对一些出身不好或有历史问题和海外关系的知识分子不适合来院工作。有一次院保卫部报告有个教授的哥哥在台湾是国民党要员,不能留在学院工作。陈赓院长说:她确有个哥哥是国民党要员在台湾,但她还有个哥哥是我党中央委员。

她没有跟那个哥哥去台湾,却跟这个哥哥留在祖国大陆,这说明她是愿意进步的,一定把她调来我院工作。陈赓同志常用自己出生地主家庭和复杂的社会关系,现身公开向大家讲解党的“有成份论,但不唯成份论,重在表现”的政策,要求出身不好的知识分子放下包袱。

还有张述祖介绍一个名叫沈毅的专家是留学法国研究弹道学的,当过国民党第三战区的少将专员。解放战争起义后,对我建设兵工厂制造枪炮有过贡献。

后在民航总局任职时,“三反”中打成“大老虎”被判处死刑。陈院长听了介绍后表示,人才难得,我们要这个“罪犯”。他当即叫我给薄一波挂电话。薄是领导全国“三反五反”运动的,公安部已枪毙一个贪污一个亿的(旧人民币)曾给薄一波当过管理科长的宋得贵。

沈毅这个“老虎”更大。陈赓在电话上请薄“刀下留人”。薄说:“你真爱惜人才,你敢要我就敢给,咱们共同给董老(必武,当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打电话,打保票”。董院长同意将沈毅改为“死缓”,监外执行。这样就把这个专家也要来了。大家一致赞扬陈赓院长真有魄力。

陈赓很重视干部的作用,他常说没有一批好干部,要干好一番事业是不容易的。第二高级步校的干部不少,但不能满足扩大学院的需要。他让写报告向军委要三兵团司政后的干部都来学院工作。报告上去后,总政总干部部徐立清副部长找陈赓院长说:军委要留一部分三兵团的干部,你们全要不可能,可多选一部分。

陈说:“我们不能影响军委需要,那就按我提名调吧。”随后就电告兵团政治部主任刘有光要调的干部,要他再多提几个,并告再从十二军抽调一批干部到学院工作。所要的干部要向志愿军政治部打报告请批。陈的组织观念是很强的,不能因为总干部部已同意了,就不向直属上级报告。

一九五二年九月八日第二高级步校政治部张衍副主任乘飞机到达北京,向陈赓院长汇报二高步校除留给西南军区的部分干部外,共来干部1300余人,其中有准军级干部两名,正师级干部4名,副师级干部3名,准师级干部11名。

连勤杂人员和家属小孩共有两千左右,另有一个练习团1200余人。首批人员已开始出发,十月中旬可全部到达哈尔滨。陈当即让张衍转告干部部长曾昆速将全部干部名单、简历造册报来,等编制定下来即考虑任职问题。陈赓说第二高级步校的干部都是好的,但个别作风不好,能力太差的干部不要配在重要工作岗位上,或调出去。

调入的教授与干部陆续到京,我们的联络处设在北京前门外打磨厂第一宾馆,他们来住几天就转赴哈尔滨。徐立行在哈尔滨市租借了一些房子安排他们,将哈尔滨市斜文二道街最好的一幢楼房让教授住。第二高级步校大批来人也得分散借房暂住,另一个问题是从大西南到大东北,全体人员得换装。陈赓让我找总后勤部长杨立三,早点准备好,人员路过北京就能换穿棉衣、皮衣、棉帽、皮鞋。

我们学院的组织系统表按苏联顾问意见拟定,根据系统表计算,学院缺的干部数还很多。例如部系首长都是军一级干部,第二高级步校来的只有两名。师级27个部门,正副职要54人,二高步校来的只有18名。相当团级的106名。

总政干部部徐立清副部长说,你们要干部急,条件又高,全军抽调不易很快调来,应自力更生,大胆提拔一批。陈赓院长要曾琨速来,带上干部档案材料,同张衍、徐立行研究能提多少,不能滥竽充数,不够的向总干部部提个需要数字,要求从全军选调。并先从第二高级步校抽些干部到各大区招生,军委已下令各大区军兵种选调700名高中以上的青年干部入学。

陈赓院长接到安子文部长电话,说经周总理批准,调给你们几个从国外回来的老同志、老党员,唐铎和徐介潘都在苏联工作20多年,赵唯刚也在苏联和日本呆过,还有民航总局的唐凯和葛燕璋,他们都可做系的领导工作,问陈赓的意见怎样?陈立即表示同意,要我去找这几位同志联系,了解他们的家属子女情况,告他们十一月底连同家属一起都去哈尔滨。

这样就把最初五个系的主任定下来了:一系是空军工程系,唐铎为系主任;二系是炮兵工程系,赵唯刚为系主任;三系是海军工程系,黄景文为系主任;四系是装甲兵工程系,徐介藩为系主任;五系是工程兵工程系,唐凯为系主任。开始照顾苏联顾问的意见,各系都未设政治委员,以后慢慢说服了顾问才增设系政委。

陈赓院长听说十一月要毕业一批俄文专科生,要我找安子文部长要军队送学的43名学生到军工学院工作。安部长慷慨答应,并说还可以多给。安部长还主动告我们选调教授的情况,并说有些大学调给军工的教授不管路费。我们表示只要按时来,路费我们管。

十月初我同高步昆教授去哈尔滨看校址。校址选定在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北部的文庙街和一曼街北部,这是全市地形最高点。按照苏联首席顾问奥列霍夫的意见,校园要宽大,军营生活需要,将来发展需要,要建成一个园林式的校园,多种花草树木,给教学与生活创造一个优雅、清新、安静、舒适的良好环境。

初步勘察后,确定院区范围是东至橡胶厂(文庙街东尽头),西至极乐寺和苏联红军陵园,北至太平桥区边界,南至马家沟河南岸大马路,约计用地3500余亩。

地区内除哈尔滨医科大学将移交我们的王字楼、工字楼、马蹄楼、致知前后楼和呼吸系楼五座楼4万米的校舍外,另在东北角空地有一个规模不大的传染病院和一个麻疯病院需要拆除。还有一座东北仅有的宫殿式的文庙(孔子庙)应该保留。

没有居民,但有3000多个坟墓需要搬迁。我向哈尔滨市长王一伦同志提出以上要求,他满口答应。他说能在我市建立一所高等军事院校,给我市增添很大光荣,有什么要求尽管提,一定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