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解体成现在的哪几个国家】前苏联解体后分为几个国家 分别是哪几个?

2018-02-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这15个国家苏联解体(俄语:Распад СССР)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为标志,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长达69年的(前)苏联(1922年--1991年)划上句号.苏联由15个加盟共和国和20个自治共和国组成.苏联解体后分裂出15个国家(东斯拉夫三国.波罗的海三国.中亚五国.

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这15个国家

苏联解体(俄语:Распад СССР)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为标志,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长达69年的(前)苏联(1922年——1991年)划上句号。

苏联由15个加盟共和国和20个自治共和国组成。苏联解体后分裂出15个国家(东斯拉夫三国、波罗的海三国、中亚五国、外高加索三国、摩尔多瓦等)。

在1991年年底,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通过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其他苏联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

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从此,苏联正式解体。

苏联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称,共有15个加盟共和国。但它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个过程至少经历了23年。成为加盟共和国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自愿,也有强迫;有升格,也有降格;有内部改组,也有外部侵略。

1922年12月,全俄第十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及南高加索联邦等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全权代表在联盟成立条约上签字,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南高加索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组成联邦是当时苏联政府强迫加入的,其简单粗暴的做法伤害了少数民族的自尊心,所以后来还要分开。)

1925年,中亚地区新建的土库曼和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

1929年,由于原属乌兹别克共和国的塔吉克自治共和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被升格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于1931年成为苏联的第七个成员国。

1936年苏联新宪法对加盟共和国的条件作了具体规定,共有三条:一、这个共和国一定处在边疆区,应同苏联的邻国有共同的边界;二、以自己的名称作为共和国名称的那个民族,在该共和国的人口应占半数以上;三、这个共和国人口总数应在一百万以上。

根据新宪法的规定,俄罗斯联邦的哈萨克自治共和国及吉尔吉斯自治共和国,南高加索联邦中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符合了加盟共和国的条件。上述五国于1936年12月5日新宪法生效之日,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南高加索联邦建制被取消。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7个发展到11个。

由于斯大林模式的制约作用,苏联社会主义联邦制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落入有名无实和严重变形的尴尬境地,宪法中规定的加盟共和国主权和自由分离权被束之高阁。苏联政府把俄罗斯民族和俄罗斯联邦置于一个极其特殊的地位,高高地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

二次大战爆发后,为了防御德国。早在德波战争期间,苏联即着手建立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之间防备德国进攻的所谓东方战线,企图通过扩大西部疆域加强防御德国侵略的战略地位。1939年11月苏联入侵芬兰。

翌年3月苏芬和约将列宁格勒附近苏联国境线向北推移150千米,苏联将获取的4.1万平方千米领土并入俄罗斯联邦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又将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升格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然后接收为第12个加盟共和国。

1940年6月,苏联以立陶宛政府违反苏立互助公约,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组成反苏军事联盟为由,出兵占领波罗的海沿岸3国。8月初,三国被迫加入苏联。斯大林对当地民族不满者采取了罕见的集体惩罚措施,或流放或驱赶到国外,受害者达数十万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此从12个发展到15个。但

此后数十年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始终存在谋求脱离苏联独立的斗争,使历代苏联领导人不安。它们在戈尔巴乔夫时期率先独立绝非偶然。

1940年6月,苏联以国际形势要求用最快速度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为由,出兵占领罗马尼亚管辖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后将比萨拉比亚并入1924年建立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从而建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的第16个加盟共和国。

1956年,苏联政府以以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形式出现的我们共和国的目前结构已不符合居民人口的民族构成为根据,将其降格并入俄罗斯联邦。但造成当地民族构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政府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的毫无限制地鼓励向少数民族地区大规模移入俄罗斯民族的政策。

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被降格和并入俄罗斯联邦是苏联***和苏联政府不尊重当地民族意愿和违背民族自决权原则的表现。它实际上是在当地居民对此事不甚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的情况下作出的决定。这一行动不仅损害了卡累利亚民族的自主权,而且在其他少数民族中造成了很不良的影响。

其他民族担心会在某个时候遭到和卡累利亚族同样的命运,从而增强了它们对联盟中央的离心倾向。至此,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数量固定为15个。

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七十余年之久 的苏联国旗落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从地球上消失了。苏联的解体, 不仅给原苏联各共和国带来了一系列政治上、经济上的冲击,而且对整个世界也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 苏联解体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渐变到突变的过程。戈尔巴乔夫自1985年 3月上台以来,就推行了一条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

尤其在1990年苏共二 月全会以后,他主张多党制,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放弃了党对国家政权 的领导,并从根本上动摇了苏联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结果整个国家陷入了深 刻的政治、经济、思想危机,苏联的解体逐渐成为现实。1991年8月19日发生 的推翻戈尔巴乔夫政变的失败,加速了苏联的衰亡。在随后 4个多月的时间里,苏联 终于走向崩溃。

由于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新思维和错误的改革路线,苏联的民族矛盾日趋 尖锐,民族冲突不断增加,民族分离主义倾向也不断增强。1990年3月11日, 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也采取了类似步骤。摩尔多瓦 和亚美尼亚则紧步其后。

同年10月底,格鲁吉亚反对派自由格鲁吉亚圆桌会议 在竞选中获胜,替代***政府,发表了独立宣言,并希望得到国际社会支持。与此 同时,另外一些加盟共和国虽未宣布独立,但也发表了主权宣言,声称本共和国法律 至高无上。如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均先后发表主权宣言,并颁 布了与联盟宪法相悖的法律。

它们以维护主权为由,公然对抗苏联总统的命令。 联盟的权威和完整性受到严重侵蚀。 为了防止联盟的瓦解和维持最低限度的国家统一,1991年3月8日,苏联总 统戈尔巴乔夫公布了《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草案)(简称新联盟条约)。这是在19 90年11月23日公布的第一稿基础上修订的,拟作为苏联新宪法的基础。

同年4 月23日,苏联总统和9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主张签订主权国家新联 盟条约是国家的当务之急。根据新联盟条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改 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中央的权力将大大减少;同时一旦签署该条约,至 少有5个共和国即1/3的共和国将获得独立。

就在戈尔巴乔夫盼望已久的新联盟条约将在莫斯科签署的前一天,8月19日, 苏联发生了震惊世界的819事件。当天凌晨6时,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在电 台宣布,戈尔巴乔夫因健康状况不能执行总统职务,从即日起他将执行总统职务。

并宣布成立8人组成的紧急状态委员会,他们是:代总统亚纳耶夫、国防会议第 一副***巴克拉诺夫、政府总理帕夫洛夫、国家安全委员会***克留奇科夫、内务部 长普戈、国防部长亚佐夫、苏联农民联盟***斯塔罗杜布采夫及苏联国营企业和工业、 建筑、运输、邮电设施联合会会长季贾科夫。

紧急状态委员会宣布在苏联部分地 区实行半年的紧急状态,并向全国发出了《告苏联人民书》,称,由戈尔巴乔夫发 起并开始的改革政策,原想作为保障国家迅速发展和使社会生活民主化的手段,却因 种种原因已走入死胡同。这份文件还说,无信仰、冷漠和绝望取代了最初的热情 和希望。各级政府失去了人民的希望。

在社会生活中,玩弄权术取代了对国家和公民 的命运的关心。对国家机构进行恶毒的嘲弄,整个国家实际上已失去了控制。同日 下午,亚纳耶夫和紧急状态委员会还发布了其它命令,宣布在莫斯科市实施紧急状态, 并对新闻实行管制。下午5时,亚纳耶夫代总统还在外交部新闻中心举行了首次记者 招待会,他对记者说,紧急状态委员会是根据宪法作出决定的。

它将采取最果 断的措施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819事件实质上是苏联传统派 为了挽救国家的完整和统一,为了挽救社会主义而采取的一场政变行动。但是,这种 政变行动在西方国家的强大压力和叶利钦等人的猛烈反扑下,同时由于国家紧急状 态委员会仓促上阵和策略错误,最后只能以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