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多处名人墓无专门管理 徐文长墓难招守墓人

2018-02-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58周岁以下的男性,身体健康.胆子要大,耐得住寂寞.录用后的待遇是与文保所签合同,交五金,年薪不低于2.8万元."这是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文保所为辖下徐文长墓***守墓人列出的条件--本年前,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徐文长墓的守墓人去世,却难招新守墓人.本次新一轮***条件列出,绍兴当地.省内周边城市以及江西.江苏等多地超100人打电话询问,最后超过30人报名,其中年龄最高至花甲,最小的22岁,从退休人员到应届毕业生都有."***的时候,我领着大家实地去看了看工作条件,大部分人当即就

“58周岁以下的男性,身体健康。胆子要大,耐得住寂寞。录用后的待遇是与文保所签合同,交五金,年薪不低于2.8万元。”这是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文保所为辖下徐文长墓***守墓人列出的条件——本年前,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徐文长墓的守墓人去世,却难招新守墓人。

本次新一轮***条件列出,绍兴当地、省内周边城市以及江西、江苏等多地超100人打电话询问,最后超过30人报名,其中年龄最高至花甲,最小的22岁,从退休人员到应届毕业生都有。

“***的时候,我领着大家实地去看了看工作条件,大部分人当即就打了退堂鼓。”绍兴县文保所的金柏创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个景点水电都难以保障,常年基本无甚游客,要求守墓者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据了解,如斯寂寥的名人墓当地还有王阳明墓、姚启圣墓、文种墓、陆游墓等,大部分连守墓人都没有。

徐文长,名渭,文长是其后改的字(原字文清),为明代著名书画家,民间流传很多关于他运用智慧的故事。他的墓位于绍兴市绍兴县兰亭镇里木栅村姜婆山东北麓的徐氏家族墓地。“交通不方便。”金柏创介绍道,从绍兴市内出发,车程就有半小时,还有二里山路。“平时只有在清明节期间,当地书画界人士会来徐文长墓聚会、凭吊,平时鲜有游客。”

2006年5月,徐文长墓作为明代古建筑,被***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而早在1999年,此处就免费开放供游人参观。金柏创说,这次徐文长墓能受到关注,起因就是一位外地游客想参观这个免费景点时,却遭遇了“铁将军”把门的窘事。

据介绍,那位江西游客是一位书画爱好者,在参观附近著名的兰亭景区后,亦乘兴要拜访徐文长墓,结果却发现大门落锁,门口蛛丝密布,地上一片杂草。两边围墙上有些破碎的瓦片,甚至还能看到有人攀爬的痕迹。

“很快这个问题就反馈到了我们这里。”金柏创说,这里原来安排有专门的守墓人王张贵,老人去年去世,“我们一直在招人,但是这里太偏僻了,环境差点也没有游客,加上待遇等问题,徐文长墓一直没有招到守墓人。”按照金柏创的想法,守墓人最好是当地人,这样离家近,上班下班也方便,但实际情况是,在当地的文保网站及徐文长墓周边乡镇张贴的***广告,回应的很少。

关门后的徐文长墓由附近的印山越国王陵景区代为管理,每天由景区的保洁人员打扫卫生后,就关闭大门。

江西游客失望而归后,徐文长墓的墓园外张贴了一张告示:“如需参观徐渭墓园,请与印山越国王陵景区工作人员联系,时间为9:00—15:30。”一般20分钟后,印山越国王陵景区的工作人员就能赶到徐文长墓来开门。

徐文长墓无人问津,在金柏创看来主要有几个原因,其中交通不便是首要问题,此外就是“收入少,而且这里(墓园)真的没有什么可参观的。”进入墓园左手是徐文长墓,由青石垒起保护,墓碑上书明“徐文长先生墓”,落款“沙孟海题”,古朴而简单。

这里是徐氏家族墓地,墓园中还有其父母、兄嫂及两个儿子的墓葬,此外就是一处徐渭纪念室,陈列了一些画像、文字资料和徐渭作品的复制品。“转一圈,几乎一眼看尽。”金柏创说,“在这里的工作就是,守得住寂寞。”

半年前去世的守墓人叫王张贵,直至老人76岁去世,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0年。金柏创所说的守得住寂寞,在这位老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王张贵是当地木栅村人,10年来,他很少回村子,每天就是在墓园里开门、关门,游客来时,说说这里的故事,没人时,打扫打扫屋子。但大多数时候十天半月也不见一个人影,白天还好,晚上或是寂静无声,或是山风呼啸。王张贵生前曾开玩笑说,为了给自己壮胆,才养了一只小狗叫“阿花”,守墓10年,可能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阿花”。

金柏创告诉记者,墓园没水没电。每天王张贵都要点煤炉烧饭烧菜,往往一块蜂窝煤就能煮一小锅饭,基本是晚饭加转天早点的量,豆腐乳是必备菜。晚上,王张贵把手电悬挂起来当灯使用。睡觉的地方是墓园一个不足10平米的小仓库内,一个角落堆着煤,一个角落是凳子和木板搭的床,由于窗户和顶棚透风,只能用塑料薄膜挡着,冬天也是这样。王张贵唯一的娱乐来源是一台收音机,主要听天气预报和戏曲节目。

这样的守墓环境,王张贵每个月的收入只有500元。半年难觅守墓人,文保所再次高调***。要求是:“58周岁以下的男性,身体健康,不限户籍。当然,山上比较荒凉,还得胆子大,耐得住寂寞。录用后的待遇是与文保所签合同,交五金(五险),年薪不低于2.8万元。”金柏创说,工作时间是上午9点左右到下午5点左右,平时拔拔草,游客来的时候带人游览一下。“我们已经不要求住在山里了。”

相比原来,4倍的工资、交五金(五险)、签合同,这都是相当诱人的条件。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咨询电话百余通,报名的人超过30个。年龄也超过文保所的预料,从60岁左右的一直到20来岁的都有,有退休的,也有应届毕业生。

“有位50多岁的报名者就说,反正在家也没事,看这个工作也轻松,待遇也不错,而且山上环境好,我觉得没问题。有个大学毕业生则说,报名是因为自己没有找到工作,这里属于文化口,还能上保险签合同,也许还能有正式编制。”金柏创觉得有些无奈,“想得也太简单了,事实完全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

金柏创对30多名报名并符合条件者进行过两次***,他不仅详细介绍到,所签的是合同是临时合同工性质,而且带领着报名者来到徐文长墓实地考察一番。“果然不出所料,大多数人当即就打了退堂鼓。”报名者除了本地、周边县市外,还有的来自江苏、福建、江西等地,“我们已经不要求住宿了,因为实在没法住——要是外地的人来守墓,还得再找地方住。

更不要说每天买菜做饭这些事情了……”金柏创表示,目前已经挑选了到一位守墓人,年纪50来岁,“他是本地人,还在公示阶段,希望能坚持下去吧。”

这次徐文长墓难招守墓人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当地是否会以此为契机,开发一下徐文长墓的文化旅游价值呢?

金柏创回答一个字:“难。”在绍兴,和徐文长有关的古迹,除了这姜婆山的墓地外,还有市内的“青藤书屋”,为徐文长故居,2006年,一墓一宅同时被***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在绍兴城内,“青藤书屋”的名气远不如鲁迅幼时求学的“三味书屋”。

“据我了解,青藤书屋的情况也比墓园好不到哪里去,也没什么游客。”那一宅一墓可否连成新旅游路线?金柏创还是觉得不现实。据了解,与徐文长墓毗邻的印山越国王陵景区也遭遇冷清多年的尴尬,刚刚过去的黄金周,旅游人数也未见可观。

王墓如此,在人杰辈出的绍兴,寂寞的不仅是徐文长,还有王阳明、姚启圣、文种、陆游……他们的墓园甚至没有守墓人。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墓地在绍兴兰亭镇花街村,保洁工作已经被文保部门委托给村委会管理,隔个一个月或半个月,由村里雇人对墓园进行清扫。“这些名人墓相对比较分散,大多为露天开放,游人又少,所以难以设专人管理。”

那可否打包推出当地这种极具特色的“墓文化”?这个问题早在2007年鲁迅的祖坟被定为文保点时,相关文史专家就大声疾呼。按照设想,印山越国王陵、徐文长墓、王阳明墓等可就近与书圣王羲之的兰亭景区及周边森林公园整合成大风景区。

或是鲁迅祖坟、印山越国王陵、徐文长墓、王阳明墓组合成一个墓地游特殊旅游线,如果与大禹陵、宋六陵、陈洪绶墓连起来,又将形成大旅游线。但这一直只是“构想”,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文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景区分属不同机构,如果整合牵扯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少,而且各处状况不一,牵扯的交通问题、经济利益繁琐无比。

所以很长时间里,名人墓只能保持目前的现状,他还说,徐文长墓难招守墓人不是一个个别现象,好在近年来,民间的业余文保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对这些名人墓的一些工作也会有所助力。“大部分是义务,偶然也有些许劳务费。但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新报记者单炜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