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中汲取成长的力量——重读钱刚《唐山大地震》
四川强震,九州同哭。作为一个生活在震区之外的人,除了捐钱捐物外,灾害似乎成了一种话题。现在,我已不忍再谈论灾区的惨状,有什么能比骨肉分离更痛?新闻也已不忍阅读,尤其是现场直播,看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失去双亲的孩子的无助,让我心中泪流不止。
此刻,我不愿再读除“地震”以外的书,面对灾区,再动人的高谈阔论都是苍白的,再高深的思考都是肤浅的。今天,我只为四川地震灾区而读书。
关于地震的书籍,目前最为经典还是钱钢写于2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此后还没有能够超过它的,不知此次四川汶川大地震能否产生这样的经典作品,“文学即人学”,如果文学不能记录当代人的灾难和苦痛,这无疑是当代文学的失败。
对于《唐山大地震》,钱刚早就预言:“唐山大地震,总是在本该记起的时候被遗忘,而当它被提起时,又让人不堪记忆。”是的,人们又想起了唐山大地震。然而此时,举国哀伤,一个让人不堪记忆的时刻再次降临。
钱钢亲历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救灾的全过程,又用10年时间追踪采访幸存者。他的《唐山大地震》,记录了那些因为顽强的求生本能而活下来的人们:8天7夜靠一瓶葡萄糖活下来的两个女护士;用菜刀不断敲击、终于在3天后获救的新婚夫妇。
书中通过大量真实的史料、大批珍贵的历史图片,向读者展现了这场猝然袭来的自然灾难,使我们看到了那座在顷刻之间被毁灭了的城市,看到了那无数从废墟上起来而忘记自己衣不遮体的男女,看到了掩埋在新的城市下面的二十四万长眠者,也看到了人类对劫难的抗争力和坚韧性。
我想,一代代中国人,以至全人类,都会对唐山那二十四万惨死的生灵铭记永远,只是历史没有假如。32年过去了,一切如此相似,依然是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依然是不堪一击、顷刻崩塌的建筑,依然是断壁残垣下痛苦脆弱的肉体,依然是越来越多的血泪之痛、生死劫难。
从唐山到汶川,32年时间,不愿面对伤疤和苦痛的人们,终于要重新咀嚼自己亲人的伤疤和苦痛。历史无法被尘封,它终究会在我们的生命中苏醒过来。只是这一次苏醒的方式,来得如此悲怆、如此惨痛,我们不得不在无数人的鲜血和泪水中,重新打开《唐山大地震》这本书。
阅读中,书中随处可见真实生存经验的纪录,每每让人看得目瞪口呆。就好比这位在震后第13天,被从废墟中救出的卢桂兰回忆:“有一阵子,不知道饿也不知道渴,就觉得冻得难受。已经喝过两天尿了,尿也没了,冻极了,从心里往外发抖。
我躺在那里,迷迷瞪瞪地净想这些事,后来,就再也喊不出声了。我对自己说,不着急,不着急,在怎么也等着,总能出去,不管多少日子。我就这么想,最后连舌头也干巴了,硬邦邦的,像块泥土块,一层皮被我撕掉了,血淋淋,还觉得滋润……”这些文字,真切生动地再现了极端的生存体验,它是你我任何人都不曾去过的领域,那里除了恐惧,更有比恐惧更强的生存能力。
此时在绝境之中,他们用求生的欲望,来对抗灾难对生命的威胁,从中汲取力量来超越恐惧。当我读着这一个个的故事,不由得为人的巨大潜能发出喝彩。
在书中,我还读到了灾难对生命的摧残,揭示出了人类的本真状态。这时候,不仅灾区人民承担着不幸,而且全中国人民也承担着不幸。差别仅仅在于,人类的普遍不幸,不幸地在那些不幸的人们身上体现了出来。
正是这样,华夏同胞对于四川汶川大地震没有无动于衷,而是以捐款、捐物、参与救援等方式,来表达生命至高无上的文明准则。这种感同身受、守望相助的文明精神,表达着悲悯、传递着温暖、释放着理性——而这恰恰是人性光芒的最重要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