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恐惧中国 俄国走向取决于中国强硬度
自从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之后,整个俄罗斯的走向变成为了东西方国家关注的对象。而普京的做法,却大大的出乎了西方和东方国家的预料。一方面普京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和东方的主要国家进行交往,另一方面,又以一种建设性的合作方式和西方国家进行合作!自重最主要的是,一方面和美国还有北约举行了两场合作性建设性非常明显的军事演习;同时又采取了和中国靠近的策略;比如和中国等上合国家进行了反恐演习,并且第一个正是访问了中国。
这让西方感到军事演习加强了合作的同时,却带来了一丝遗憾!
俄罗斯站在东西方之间,想要充当一个调停者?
就在美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象牙介入亚洲事务的时候,俄罗斯总统变成了普京。而普京众所周知的是,一方面他是以东方为重点的外交策略;另一方面却也是一个独立的俄罗斯主义者。
而普京刚刚上台,这种迹象就非常的明显了。他一方面和西方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另一方面也给了东方国家一个下马威。比如对待日本,俄罗斯做出了非常强硬的做法,对待中国,也是明暗两条线。所谓的明线就是要和中国在上合作组织里加强合作,举行各式各样的局势演习;另一方面却也开始采取和中国某些方面和而不同的做法。
而普京的做法,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近乎于成为东西方之间的一个调停者。即保证了俄罗斯的自己的自身权益不会受到损害,另一方面,也保证了中国和西方的对抗,不会损伤俄罗斯的利益其中中国不会强大到威胁俄罗斯的低位,以及西方不会强大到影响俄罗斯未来的走向,才是俄罗斯当前最大的利益所在!
俄罗斯东西方押宝,提防西方不可靠
西方的善变也是众所周知的。在叙利亚问题上,在利比亚问题上,在几乎所有事关东西放利益交汇点的问题上,西方一方面秉承了强权主义,一方面也坚持了实用主义的做法。即在不失去利益的情况下,采取和东方对抗的策略。
而普京自从上任之后,即开始两面下注的做法;即保证了和东方大国之间的友好和合作,也保证了和西方之间不会发生巨大的难以控制的冲突。
按时普京采取的却是一条几乎与机会主义错误的道路中国急不可能向西方所说的那样充满了威胁,也不会向自己所说的那样,满是温情!
正是因为中国这种不确定性才使得俄罗斯不可能完全的抛弃西方;同样的,也是西方的不确定性,才使得俄罗斯不可能永远的抛弃西方!
虽然西方一直以来,都是非常的不可靠!
俄罗斯的火中取栗与中国的利益均摊
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之前提出的最主要的观点就是要建立欧洲和亚洲联合的强势国家。而随着普京走上俄罗斯的总统的宝座,普京也是按着这个思路开始进行外交和军事上的建设的。
从普京和前苏联的独联体的国家之间的会晤和与亚洲一些国家之间的合作方式,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正在悄然的改变着世界的局势和现有的架构。
其中为了对抗美国所谓的介入亚洲事务和中国似乎是军事扩张的做法,俄罗斯正在开始火中取栗般的在欧洲和亚洲建立自己的影响力范围!
如果不出意料,俄罗斯的未来政策,将围绕中国周边和美国展开竞争。比如在东海问题上,在南海问题上,在藏南问题上,在所有涉及中国和西方对抗的领域里,俄罗斯都将采取一个打压,一个合作的方式!既保持了和西方有限度接近,也保证了和东方的有限度对抗!
而与俄罗斯完全不同的是,中国所执行的策略,却集中在利益均摊,也就是所谓的共同享受中国发展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收益上!
而中俄非常明显的对外不同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将带来一个全新的亚洲全新的局面和体系。
俄罗斯的未来走向取决于中国的强硬程度
其实普京的强硬和为俄罗斯利益是图,并不是近代里面最为强硬的一个。比起当年的斯大林和中国的毛***都是差的很远的。只不过,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而已。
从普京执政前后十几年的情况来看,普京其实从骨子里还是害怕中国的。不论是中国的人口规模,还是中国的近代史的成长,亦或者是中国和前苏联敢于对抗,甚至是和美国单枪匹马的进行了将近十年的朝鲜战争来看,普京对中国还是有着刻骨的恐惧的!
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普京在处理所有涉及中国的问题,都留有一定的余地,并不会将中国一棍子打死;甚至是担心,或者害怕中国进行实际上的反击措施!
这是俄罗斯的对待中国政策上的软肋!也是中俄合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点!
综上所述,中国的未来到底应该怎么样?在这个敏感的时刻,中国绝对不应该再次摸着石头过河,这样话的,将会对中国未来产生致命的影响!
但是普京对中国的恐惧,并不会一成不变的,将来的某个时刻,普京也会寻找到中国的弱点的。因为中国和俄罗斯只可能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之下,才会充分的合作的。否则,在某个时刻,中俄还会产生实质性的矛盾的!
俄专家称中国没有任何进攻俄罗斯计划
本文是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罗伊麦德维杰夫给《国外理论动态》发来的专稿。文章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崛起与俄罗斯的衰落的情况,在对中俄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对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的观点进行了讨论,并对此观点持否定立场。文章内容如下。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崛起与俄罗斯的衰落
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崩溃、中国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世界政治和经济力量的平衡,而且这些变化仍在继续进行中。新的秩序仍然没有完全巩固,然而21世纪世界政治的主轴必然是中美之间的关系。
俄罗斯今天仍然是一个大国,它是苏联的法定继承者。但是,俄罗斯已不再是超级大国,在独联体以外没有自己的军事基地。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领土和自然资源,军事实力也排在世界第二位。然而,1999年俄罗斯的经济总量甚至没能进入全球前十名。
俄罗斯同中国的关系一直非常重要,哪怕仅仅是因为两国之间长达7000公里的边界线(中俄边境线应为4300公里,中苏为7600公里。译者注)。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时,俄罗斯的经济和国家政权都处于危险之中,国力孱弱的情况下曾经一味追求片面的亲西方政策。而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起来,俄罗斯的经济迅速下滑。
特别受到打击的是俄罗斯的工业生产,而同一时期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则更具有重大意义。如果将中国1990年的工业指数定为100的话,到2000年就上升到448,2008年就到达了1000。20年内这样快速的工业增长无论在19世纪或是20世纪,在任何一个大国都没有发生过。而反观俄罗斯,2000年的工业生产只相当于1990年的60%,至2008年底,也只是恢复性增长了三分之一。在2009年的经济危机中,俄罗斯的工业生产回落了10%12%。最近20年内无论是中国工业的大幅增长还是俄罗斯工业的大幅下降,在其他大国都是不曾出现的。在19902008年间,美国的工业增长了70%,印度增长了3倍,独联体中情况最好的白俄罗斯增长了100%[1]。
俄罗斯近20年来经济衰退的同时,其东部地区的经济下滑更甚于其欧洲地区。整个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都变得萧条,其中个别地区简直成了灾区。西伯利亚和远东的人口在19902008年间下降了约10%,个别的州下降了15%20%[2]。
俄罗斯曾经有近10年无力稳定国内的政局,所以在这一时期无法制定稳定的和自信的对外政策,其中也包括对东方的政策。这些在中俄关系上也都有所体现,但是没有发生对抗性的事件。正是在这些年里中俄边界划界问题得到了解决。由于中国大量采购俄制武器,解决了众多相关企业的生存问题。通过边境贸易等各种形式,中国为俄罗斯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日用品。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开始执政,这些人在50年代时曾经在苏联学习或工作过,也懂得俄语。
当然,中国对叶利钦的反共政策和言论的反应比较消极。然而,中国政府一贯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也不将国家关系同意识形态挂钩。中国针对苏联解体的宣传也只是说这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普京上台执政后,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强化了俄罗斯和其国家机构的统一,他还明确表示出了增进中俄睦邻友好的愿望,这些都得到了中国领导人的赞同和支持。在中俄两国签订的众多条约中,最重要的是签订于2001年7月16日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并不是一个同盟条约,但近似于盟友关系,条约的第九条这样写到:如出现缔约一方认为会威胁和平、破坏和平或涉及其安全利益和针对缔约一方的侵略威胁的情况,缔约双方为消除所出现的威胁,将立即进行接触和磋商。在另一条中写到:缔约双方共同致力于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并大力促进恪守有关保障维护战略稳定的基本协议。条约中还提到:缔约双方相互没有领土要求,在中俄尚未协商一致地段的边界线走向问题解决之前,双方在两国边界尚未协商一致的地段维持现状。
两国战略合作条约的签订,使中俄两国之间全方位的合作成为可能。然而,实现这些可能的时间会比较漫长。作为中国的贸易伙伴,俄罗斯更多地优先照顾美国、西欧、日本,甚至是韩国的利益。中国十分需要俄罗斯的能源和原料,但是俄罗斯并没有足够地为中国输送这些物资的配套设施。在20002008年间,中俄两国元首会谈在北京或者在莫斯科就以不低于每年一次的频率举行。早在2000年,新当选的俄罗斯总统普京来华访问,2001年中国国家******访问俄罗斯。这些互访经常进行,同时不断扩大谈判的议题,而且由官员、商人等组成的代表团的规模通常是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比如说,在2004年10月,普京率领庞大的代表团访问中国。在中国首都北京,迎接俄罗斯元首的也是极其隆重的欢迎仪式,在天安门广场,迎接他的不仅是仪仗队和军乐队,还有21响礼炮。这次访问最大的成果就是中俄东段边境划界问题的最终完成,这一问题曾经影响两国关系长达40年。另外还通过了一项关于将两国贸易总额由每年200亿美元提升至每年600亿美元的计划。中国领导人***于2005年7月对俄罗斯进行回访,签署了大量在经济领域、人道主义领域展开合作以及旅游方面的协议。2005年,中国来俄人数超过100万,来华的俄罗斯游客则接近200万。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在20062010年,这一数字还将显著增长。
2006年3月,普京再次率领一个几乎近千人的代表团访华。普京正式宣布在中国的俄罗斯年开幕,并且进行了各种积极的活动。达成的各项经济协议中,最重要的就是关于修建从俄罗斯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的管道。过去,俄罗斯只将天然气出口到西方。中国得到了将建设从东西伯利亚到太平洋的输油管道的承诺,但只是一条从斯科沃罗季诺到大庆的支线。有人批评这项协议,认为俄罗斯将成为中国的原材料附庸。当然,中国需要俄罗斯的能源和原材料,同中国的合作也符合俄罗斯的利益,能够带动乌拉尔以东地区的发展。在电子产品、家电、制鞋等行业中,俄罗斯不会同中国进行竞争。在更多的领域,日本、意大利、德国、印度都在为中国让路。中国需要的是原材料、先进武器、核电站。对于中国来说,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的过境运输也非常重要。从美国的小伙伴到中国的小伙伴,一些西方媒体这样写到。而普京在中国发表言论说:俄罗斯从来不是美国的小伙伴,将来也不会是中国的小伙伴。
2008年,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将自己对近邻的第一次出访选在了哈萨克斯坦,对远邻的第一次出访则是去中国,但这是一次考察之旅。真正重要和富有成果的访问应该是作为总理的普京于2009年10月对中国的访问,以官员和商人为主的代表团对中国进行了3天的访问。此次签署的大量协议中,最重要的就是关于出售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在雅库特的分公司51%股权的协议。购买者是不久前在香港登记的中俄投资公司。根据这个协议,中国获得了两处气田的开采权,储量约为600亿立方米,这是第一个在俄罗斯获得天然气开采权的外国公司。从俄罗斯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的协议签订后,至今还没有开始输送,估计将来输送量会达到每年700亿立方米,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天然气输送管道还未竣工,但从斯科沃罗季诺到大庆的输油管道正在修建。中国媒体认为,这些协议都突破了战略伙伴的关系,推进了在科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林业等方面合作协议的签署。两国总理商定在天津建立一个石油联合企业,加工运自俄罗斯的原油。
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目的是加大俄罗斯向中国输送能源和原材料,俄罗斯在经历过上世纪90年代的衰落之后,还能为中国提供什么呢?设备、技术、工业产品,这些东西中国或者自己生产,或者从美国、日本、西欧、澳大利亚进口。中俄贸易结构在最近56年内没有什么变化。在20062007年间,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占到俄罗斯对中国出口总额的几乎一半。另有13%为化工产品,7%为金属,食品和农业原料为7.3%,木材、纸浆为18%,其他产品占对中国出口总额的6%左右。这其中包括车辆、设备、机械,约占1.3%。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产品中,纺织品、鞋类约占40%,机械、设备、车辆约占30%,金属为8%,食品为4%,化工产品为6%[3]。
中国与俄罗斯在军事和军事技术上的合作
20002010年间,中俄在军事和军事技术上的合作朝着几个方向演变。中国不停购买它所感兴趣的俄罗斯军事装备:各式军用飞机、潜艇、舰载武器。中国当今的政策十分明确:逐渐改良国产武器,在仍然落后的地方,可以从其他国家进口。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主要生产苏式或俄式武器,但中国更愿意购买美国和欧洲的武器。在1989年后,美国与西方国家对华实施军售禁运,至今这个禁令仍然有效。
当然,中国正在努力建立一个自己的武器体系。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可以熟练地使用外国的军事技术。虽然中国已经超越了其他简单模仿外国技术的国家,但是在可能的情况下,仍然搜集他国军事机密这是所有军事情报活动的主要区域。在苏联时期,苏联复制的德国主要的军事技术已经是美国的最重要的设计图。相反,英国和德国也积极猎取苏联的军事情报。事实上,中国购买了俄制苏-27后,以此为基础研制自己的歼-11。俄罗斯数年前开始研制第五代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也不向任何国家出售最先进的反导武器、导弹、武装直升机等。在19962004年间,中国已经掌握了俄第四代战机的技术,并且开始独立生产了。同时中国要求提供军用运输机和空中加油机,这些不久前都是由塔什干飞机制造厂生产的。然而,苏联解体后这个巨型飞机制造企业陷入了困境,中国的庞大订单使其不至于荒废。
毫无疑问,中国逐渐学会了制造所有的军事设备,包括所有类型的飞机和舰艇。中国不是阿尔及利亚或委内瑞拉这些只能从他国购买新式军事技术的国家。根据西方的军事专家分析,中国共有35000家军工企业,从业人员超过320万。俄罗斯必须找到与中国合作的新形式。
中国同俄罗斯进行军事演习,2009年夏天在哈巴罗夫斯克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进行了超大规模的和平使命-2009军事演习。最近几年,每年举行的各个级别的军事演习超过20次。这2、3年间,每年都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这表明了一种信心。
在普京上次访问中国时,两国签署了关于弹道导弹和航天运载火箭发动机的协议。这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只同俄罗斯签署了这样的协议。
19911999年,俄罗斯经历了持续的动荡和衰落,但中俄两国却在几乎全部军事技术领域展开了合作。来自中国和印度的订单从真正意义上挽救了俄罗斯军工企业,因为俄罗斯军队已经无法支撑俄罗斯武器和军事装备的制造了。普京团队登上权力舞台后,立刻开始发展同中国在科学、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在保持和扩大军事技术合作的同时,发展民用部门的经济合作。到2001年时,两国的贸易已经达到107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30%。我在上面已经提到了这种贸易的结构。有专家认为,还存在100120亿美元的非正式贸易,其中只有一部分通过了海关手续。20092010年,俄罗斯采取了严厉的打击走私的措施,从中国进口到俄罗斯的主要是:纺织品、鞋类,从俄罗斯进口到中国的是:木材,俄采取了一些办法改善中俄贸易的形式。在莫斯科和俄罗斯其他大城市为中国商品开设了新的市场和商店。莫斯科在2010年底完工的大型国际商贸和投资中心,就是华人企业联合会与全俄中小企业组织共同设计建设的。这里的建筑面积约有13万平方米,计划将进驻超过2000家中国公司。
2001年至2009年间,中俄贸易额增长了约4倍,从107亿美元上升到390亿美元[4]。
俄罗斯对中俄合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据悉,俄罗斯已经与中国签署了在飞机制造和航天领域合作的协议。俄罗斯专家加入了中国田湾核电站的建设。中国已同意向俄罗斯贷款250亿美元,加快从东西伯利亚到中国的输油管线的建设,该管线的一部分已经于2010年秋季完成。这一切都是身为总理的普京所开辟的。
中俄成功合作中很大的一部分并不是国际条约所带来的,而是出于中俄两国民间强烈的相互投资的愿望。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南部,有数十家经营各种形式贸易的公司。早在上世纪90年代,很多对此有兴趣的俄罗斯东部科研机构加入了进来。据了解,许多在西伯利亚的远东的科技机构长期先是为中国,然后又为印度的各种订单工作。在很多情况下,中国为这些在新西伯利亚和伊尔库茨克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提供的待遇更加优厚,相比之下,从中国前往这些地方学习的中国学生要比从这里被邀请去中国工作的人要多。这些都支持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而没有产生人口问题。
根据当时的合同,从乌拉尔以东和一些俄罗斯企业前往中国工作的各类工程师、学者、体育教练、高级技术工人达数千人之多。有可能这个数字并不准确,但在中国同样没有准确的记录。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在俄罗斯中部地区和伏尔加流域就有来自中国的农民帮助农业生产,数万人从春季一直劳作到深秋,然后带着23千美元回国。对这种至今仍然存在的季节性迁移如何作出评价,还没有定论。已经清楚的是,这种迁移不会造成人口问题,因为这些来自中国的季节性劳工既没有带来家属,也没有在俄罗斯定居。
前往中国的边境城市进行边境贸易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利可图的生意。在这里可以买到所有的商品和各种服装。还有餐厅、浴室、按摩中心等服务设施。
从中国出口到布拉戈维申斯克的商品非常多,换走了大量美元。布拉戈维申斯克与黑河是两座相邻的城市。但是中国的城市从边境合作中所收获的要多于俄罗斯城市所收获的。中国人表现出了比俄罗斯人和犹太自治州的犹太人更强的进取心。黑龙江将这些城市串联起来。从俄罗斯进口到中国的有:电力、黑色和有色金属、剩余的森林这一带的森林已经被砍伐殆尽了。中国输入俄罗斯的有:汽车、联合收割机等。黑河有一个自由贸易区,乘船到这里来用不着签证,可以以低廉的价格买到所有家庭用品。
中俄之间最有前途的合作形式就是在各行各业建立合资企业。这些都只能在国家的帮助下完成。中等级别的商业合作通常是由商人们去做的。比如,一些曾经属于俄罗斯机械制造业和军工行列的企业,正在试图生产电动工具。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倒闭的公司在没有外界的支持和合作的情况下,重新建立起来是不可能的。在这种状态下,早在1967年机械以及施工设计研究所就表现出建立伙伴关系的愿望了。这样的研究所并不多,但是它们没有在上世纪90年代存活下来。同一时期,中国的专业技术在日本和西方的技术基础上飞速发展起来。看起来,在中国的庇护下生存将更加有利,俄罗斯的интерскол(interskol)公司就是这样[5]。我在前面已经写到了俄罗斯企业家基多夫,他正在努力建立俄罗斯最大的皮鞋生产企业。他得到了俄罗斯政府的支持,但还是败给了受中国政府支持的中国公司。基多夫将所有设备卖给了中国人,但是保留下了全部卖鞋的店铺用来销售中国制造的鞋。他还能再做些什么呢?
在滨海边疆区有一家俄罗斯大型企业索列尔斯,看得出来,它是卡马茨的子公司。在意大利资本投入的情况下,开始生产中型和重型载重卡车以及各种型号的商用汽车。但这一计划在乌苏里斯克因为中国的联合企业计划而被搁置了,他们已经计划好在远东地区建立生产专业建筑用机械的企业。这是一种公平竞争,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2002年,俄罗斯的耕地面积共约2.21亿公顷[6],远高于中国。但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被充分利用或者完全没有被利用,特别是西伯利亚南部地区和乌苏里地区。中国人来耕种这些土地对俄罗斯和中国都有利,然而这方面的引导工作却没有认真进行。沿着贝加尔-阿穆尔铁路,早就已经探明了地下蕴藏着大量能源和其他矿物。建设这条铁路本身就是开发资源丰富的东西伯利亚和远东计划的一部分,但这一工作因为人力不足而停顿了下来。来自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劳动力不但价格很高,而且还要求十分舒适的生活条件。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与中国在各个层面的合作顺利地得到解决。应该指出的是,我们也欢迎与日本、韩国的合作。对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振兴,外国资本的进入是必需的。同中国的合作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继承了苏联核武库的俄罗斯核力量拥有强大的力量
中俄两国经济合作的发展远远没有像期望的那样快。原因之一是俄罗斯本身经济结构和东部地区经济的脆弱性。中俄还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进行中亚地区的合作。这一组织在中国的大力推动下产生,中国在该组织框架下积极地活动。
西方有影响的政治家对中俄日益扩大和加深的合作表现出不满和不安。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和破坏这一进程,西方很早就开始担心,并想让俄罗斯也开始担心中国威胁论。这些人中最典型的就是布热津斯基,他在自己的一本书中写到,除了同西方进行合作,俄罗斯没有更多的选择,如果俄罗斯想保住自己领土上最重要的东西,可以这样说,没有西方的帮助,俄罗斯对西伯利亚的占有是不会长久的。
但实际上,俄罗斯对西伯利亚的占有将是永远的:对这一点不可能有任何的怀疑。然而俄罗斯不应该独自,而是要同周边国家合作开发辽阔的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和北部沿海地区。俄罗斯没有任何必要和可能像索尔仁尼琴所建议的那样,无法接受西伯利亚和东北部地区由无论是距离欧洲还是距离我国南部都很遥远的大陆到国家关注和民族活动的中心的转变。俄罗斯无权对自己国家的东北部置之不理,因为开发这一地区的财富可以带来使俄罗斯发展和繁荣的税收。
遗憾的是,除在美国和西方以外,在俄罗斯也有不少分析家、政治家和地缘政治家不负责任地、以不同论调用中国威胁论来吓唬俄罗斯的听众。在一个较为流行的报刊《独立军事评论》上,有一个名为亚历山大的作者发表了超过10篇关于中国威胁论的文章。他的文章总是以这类词汇为标题:北京之虎马上就要跳过来、近邻未来的军事超级大国、俄罗斯被中国占领已不可避免、莫斯科依然面临严峻的选择、中国正在准备核战争等等。这些作者一直以来力图要说明的一个事实是,中国有太多沉重的内部问题,只能通过对外扩张来解决,而最简便的方案就是入侵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中国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阶段,亚历山大这样相信,中国已经如此强大,可以通过武力来谋得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中国的内部问题十分严重,这时就需要对外扩张来转移这些矛盾。一些军事专家多次这样说过:如果不进行对外扩张,中国将无法继续生存下去。而最有利的扩张方向就是俄罗斯、中亚、哈萨克斯坦。不能排除中国扩军的可能。[7]按照亚历山大的观点,俄罗斯只有一种选择中国的和平扩张或者中国的武力扩张。这个结论不仅过于悲观,也是错误的。进攻像俄罗斯这样一个核大国无异于自杀,中国完全没有在这方面的计划。
当然,没有人能阻止中国建立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能力。我毫不怀疑,在1015年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军事、经济体。俄罗斯只能与这样一个巨大的、快速发展的国家为邻,我们必须学会与中国进行合作,在各个领域进行合作,包括修筑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俄罗斯对外国投资很感兴趣,但是吸收和利用的还不够。然而,与西方相比,中国、日本、韩国对俄罗斯东部的兴趣更为浓厚。因此,与中国的接近不会成为新的威胁来源,而是俄罗斯新的竞争优势。所有这些担心中国向西伯利亚和远东扩张的原因通常都出于一个事实:中国有超过13亿的人口,而西伯利亚和远东的人口已经由1990年的2900万下降到2630万了[8]。为扭转这一人口变化趋势,需要数十年的时间和极大的资金。因此,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都认为从中亚和中国引进劳动力是可取的。
中国的人口输出已经持续了1000年了,主要的方向是东南亚。中国在美国西部的移民要多于在俄罗斯东部的移民。在最近几十年,中国主要的移民方向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与俄罗斯无关。来到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中国人同来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美的中国人不一样,后者为的是永久居留权。而且来到俄罗斯中心地区和伏尔加流域的中国人,也都规律性地只是为了挣工资,并不带家属。许多个世纪以前,中国人就开发了长城以北地区。但他们止步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没有进一步向北迁移。中国毗邻黑龙江流域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个地区的人口在2003年时就超过了7000万。按照北京的计划,中国在未来的数十年内将向北方迁移60008000万人。但是,中国绝不会去开发蒙古、哈萨克斯坦的草原和西伯利亚南部寒冷的地带。中国在1000年前就开始出现人口过剩,但一直没有前往西伯利亚地区,而是俄罗斯来到了这一广大的地区。中国文明的产生,正是因为拥有可以全年耕种的土地。开发西伯利亚的是占据了欧洲东北部和乌拉尔地区的习惯了严寒的俄罗斯移民。在19世纪下半叶,在无法开发阿拉斯加之后,俄罗斯开始开发库页岛。今天两国之间的边境线是国际公认的,无论是在俄罗斯,还是在中国,人们都还记得珍宝岛冲突这一悲剧的教训。
中国没有任何对俄罗斯的战争计划,哪怕只是在理论上。中国和俄罗斯是两个大国,拥有强大的核武器库,任何一方都无法承担冲突带来的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俄罗斯的人口扩张从来没有发生过,不只是最近的十来年。早在一战期间,根据协议,曾有约50万中国劳工在俄罗斯工作。他们在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地区工作,参与了修筑摩尔曼斯克港、自彼得罗扎沃斯克到该港的铁路的建设。1917年革命后,他们大部分返回了中国。根据2002年的人口普查,在俄罗斯长期居住的中国人有3.46万、朝鲜族人有14.85万、越南人有2.62万、日本人有835[9]。以临时合同在俄罗斯从事商业和农业的中国人大约略多于100万,来自中国的非法移民也不超过5060万。这一数字远低于乌兹别克和塔吉克非法移民。
近20年最重要的威胁并不来自中国,而是俄罗斯政府对这一地区的忽视。我们可以这样说,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已经明显地退化了。这一政策在最近5年内有所改善,但变化还是不够快。中国迅速的发展使自己成为了亚洲最强大的国家,甚至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这一切对俄罗斯、对全亚洲,甚至是欧洲都是有利的,因为它阻止了美国主宰世界的意图。俄罗斯与中国必须发展独立的、友好的伙伴关系。
中国会减少从俄罗斯购买武器,因为像中国这样的一个国家,必须学会自己制造各种现代化武器。但是,中国会增加从俄罗斯进口原材料、能源。俄罗斯将从中国进口消费品,但也应该逐步在本国建立合资企业。不仅要按照国际分工的逻辑生产各种轻工业产品,还要生产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俄罗斯产品。
俄罗斯应该扩大同中国在人道主义问题上的合作,在未来几十年,对于俄罗斯来说,中国将成为比欧洲还重要的合作伙伴。
必须要在俄罗斯更大力度地推广汉语的学习和中国问题的研究。在俄罗斯对中国的研究水平是很低的,我们并不是很清楚地知道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庞大国家所发生的事情。
(罗伊麦德维杰夫:苏联著名历史学家,苏联持不同政见运动中的民主社会主义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麦德维杰夫1956年加入苏联***,1969年因撰写有关斯大林的《让历史来审判》一书而被开除党籍,1989年恢复苏共党籍。1989~1991年,麦德维杰夫担任苏联人民代表、苏共中央委员。李冠群:中央编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