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聂树斌案 体制内力量的持续躲闪令人忧心

2018-04-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此番有关聂树斌案的讨论,会否又这么不声不响地过去?事到如今,这种担心恐怕并非多余.借由法律界人士的专题研讨与联署上书,尘封已久的聂树斌案得以在最近又掀一轮讨论风潮,但任凭民间奔走呼吁,河北省高院以及最高人民法院至今再未对聂案作丝毫表态,体制内力量的持续躲闪,令人忧心:难道,真的已经没有谁能够阻挡这种可怕的沉默?曾有媒体报道聂树斌案时提到一个细节,河北省高院一边不予送达聂案死刑判决书,一边却又以没有判决书为由不受理其家人的申诉,如此荒唐的扯皮,竟然就可以持续数年.直到一个"神秘人士匿名寄来了聂树斌

此番有关聂树斌案的讨论,会否又这么不声不响地过去?事到如今,这种担心恐怕并非多余。借由法律界人士的专题研讨与联署上书,尘封已久的聂树斌案得以在最近又掀一轮讨论风潮,但任凭民间奔走呼吁,河北省高院以及最高人民法院至今再未对聂案作丝毫表态,体制内力量的持续躲闪,令人忧心:难道,真的已经没有谁能够阻挡这种可怕的沉默?

曾有媒体报道聂树斌案时提到一个细节,河北省高院一边不予送达聂案死刑判决书,一边却又以没有判决书为由不受理其家人的申诉,如此荒唐的扯皮,竟然就可以持续数年。直到一个“神秘人士匿名寄来了聂树斌案的判决书”,才使得聂树斌家人得以开始申诉程序。这个曾让很多人感到最后一丝温暖的细节,这个曾被勾勒成“工作于河北尤其是石家庄政法系统,与聂案有直接或间接关联,职位不会太高……”的“体制内良心”形象,事实上根本不是什么“微弱仅存”,而是从未存在过。据昨日南都报道,聂案的两份判决书,其实是当时聂案律师从被害人家中借来复印的,之所以隐瞒只是出于保护律师的需要。

这么一番历经几年的细节波折,不免让人顿生酸楚:送达判决书这样再正当不过的当事人权益真的可以被罔顾,而获取判决书这一同样正当的诉求竟需要如此殚精竭虑。当然,这是再真切不过的现实。而且,原来那被寄托太多良好期待的体制内努力,也被现实所同步击碎。与此同时,能够看到的,可能是另一些截然相反的作为,它们包括在聂妈妈心中“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法官名字”,因为他曾经无情地说出“你儿子都枪毙了,你还要骨灰?”;还有让这个“与时间赛跑的母亲”白跑了一趟又一趟的那些法院,在这个可怜的母亲面前,扯皮和回避显得那么无耻;还有那些因为聂妈妈接受“能放到半个地球”的凤凰卫视专访而专程赶来责难的、自称“检察院的”的人们……在体制内的那一丝良知被证伪的同时,这些同样来自体制内的无情举动尤其让人感到疼痛。

诚然,要用王书金的口供推翻当年据说也曾铁板钉钉的聂树斌的口供,不无困难。但这个曾被多级机构以铁案自诩的案子,除了口供毕竟还有其他证据,而王书金的供述显示其有难得的记忆力,甚至连钥匙在哪这样的细节都准确无误,这也为还原案件真相提供了条件。必须有一个公道出来,给那个已经逝去的生命,给那个“经过一个星期的突审”终于供述了罪行的“凶残的犯罪分子”聂树斌。而现在,人们的诉求并不过分,不过是尽快启动那个早应启动的再审程序而已。

年代已经久远,证据或已灭失,但再困难的审理过程,也只有启动后才能逐一面对和解决,启动再审程序无疑是直面困境的第一步。即便是希望破灭的时候,也只能继续期待和督促体制内的良善力量打破沉默,勇于作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民间的呼吁最终落实成为法定程序的启动。要让身陷局中、无以救赎的人们明白:司法的尊严已经陷入命悬一线的危机,这份危机要远高于结盟的利益与躲闪的逃避。要有人站出来,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做点什么,必须要做点什么!(作者萧锐系媒体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