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的部队为什么没有进入第三野战军序列

2017-09-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济南战役以后,许世友没有率领他的山东兵团参加淮海战役(由政委谭震林和副司令王建安指挥参战).1949年2月6日整编第三野战军时,许世友任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兵团司令位置由原副司令员王建安继任.他也失去了参加解放南京.上海等重要战役.     当时的山东军区高于兵团建制.     历史上有四个山东军区.     第一个山东军区成立于1942年1月,其前身是由山东地区八路军游击队组建而成的山东纵队,黎玉任政治委员(司令员空缺).王建安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江华任政治部主任.此时许世友任胶东军区

    济南战役以后,许世友没有率领他的山东兵团参加淮海战役(由政委谭震林和副司令王建安指挥参战)。1949年2月6日整编第三野战军时,许世友任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兵团司令位置由原副司令员王建安继任。他也失去了参加解放南京、上海等重要战役。 

    当时的山东军区高于兵团建制。 

    历史上有四个山东军区。 

    第一个山东军区成立于1942年1月,其前身是由山东地区八路军游击队组建而成的山东纵队,黎玉任政治委员(司令员空缺)、王建安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江华任政治部主任。此时许世友任胶东军区司令员。 

    第二个山东军区成立于1943年3月,第115师与山东军区领导机关奉命合并组成新的山东军区。罗荣桓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黎玉任副政治委员、萧华任政治部主任(林彪、萧劲光曾于1945年8月被分别任命为司令员和副司令员但均未到职),许世友仍任胶东军区司令员。 

    第三个山东军区成立于1945年10月,罗荣桓率山东军区机关大部及主力部队陆续开赴东北,北上山东的新四军军部正式兼领山东军区,陈毅任司令员、饶漱石任政治委员、张云逸和罗炳辉任副司令员、黎玉任副政治委员、陈士榘任参谋长、舒同任政治部主任。许世友仍任胶东军区司令员。 

    第四个山东军区成立于1949年2月,张云逸和许世友先后任司令员、康生和舒同先后兼任政治委员,下辖胶东、渤海、鲁中南军区和济南警备司令部、徐州警备司令部、昌潍特区等单位。该军区于1955年2月改划为济南军区,是全军十二大军区之一。 

    许世友离开指挥位置从1948年9月24日开始,公开的说法是在胶东“养病”,其山东兵团司令一职由王建安代理。在重建山东军区以后,许世友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几个月后,张云逸调任华南分局第二书记(后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和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许世友接任山东军区司令员。 

    历史来看,山东军区的位置一直是战略区的级别。即使在成立第三野战军后,新组建的山东军区司令张云逸是原新四军第一副军长(期间代理新四军军长)、中央委员、华东军区副司令(此位置高于粟裕的华野副司令)的职位兼任山东军区司令员。政委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华东局副书记兼山东分局书记康生。 

    许世友因闹情绪称病不参加淮海战役的可能性不大。 

    许世友和谭震林率领的华野内线兵团又称华野野战兵团,此时陈毅和粟裕的外线兵团已更名为晋冀鲁豫野战军和东南野战军。在许谭兵团(后称山东兵团)在完成胶东保卫战后展开了大反攻,参加发起了周村战役、潍县战役(胶济铁路)、兖州战役(津浦铁路)、济南战役等。

济南战役后,许世友继续回胶东养病,没有参加研究淮海战役的曲阜会议。在此后发起的淮海战役中,山东兵团司令由副司令员王建安代理。此举被许多人解读为许世友装病或与粟裕有矛盾。 

    其实华野战将们与粟裕有矛盾的不仅是许世友,比较明显的还有宋时轮和叶飞。有种说法是中央当时想以山东兵团为基础重新组建华东野战军,许世友任司令员。由于1948年9月底陈毅和粟裕坚持东南野战军重回山东,才由陈毅任华野司令而使许世友不满,此种说法虽然与许世友回胶东养病的时间吻合(许世友回胶东养病与陈毅的东南野战军回归都是1948年9月底),但许世友在9月24日还在山东兵团宣读嘉奖令,没有参加1949年10月4日召开的曲阜整风会议。

显然是在宣读完嘉奖令后就离开了,没有再回来参加会议,应当是因病而非它因。 

    有人提出曲阜会议整风是针对许世友,其实是错误的。 

    中央军委1948年10月30日给华东局下令整风的电报很清楚:“漱石同志:自中央子虞电至今已九个月,未寒电至今已两个半月,华野前委书记对于执行中央请示制度及在军队中开展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反对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经验主义与游击主义的恶劣作风,至今没有表示态度,亦未申明理由,在此问题上失去主动性,落在一切兵团之后,实属不合。

你是华东军区及华野全军的政治委员,现责成你传达中央意旨,处理此问题,并以结果告为盼。军委三十亥。” 

    当时的华野前委书记是粟裕,军委点名严厉批评的主要是粟裕的不请示不汇报,当然也包括粟裕的外线兵团不仅战绩不佳而且内部矛盾较多。事实上整风重点是陈士渠和唐亮第三兵团的3纵、8纵和10纵。

而且许谭兵团已在一月完成了三查三整,粟裕的一兵团已在河南濮阳进行了整军,只有陈唐的三兵团需要补课(按陈毅的说法是三纵骄横,一、四、六纵骄傲自大,八纵较好,十纵私自北渡黄河)。显然粟裕当时指挥的外线兵团问题很多。 

    十纵司令宋时轮与粟裕的矛盾在于1947年8月宋时轮的十纵在外线兵团的指挥下与国民党邱清泉兵团作战,因接参谋长陈士渠命令被迫北渡黄河(损失1500余名官兵,4000多名随军民工500余匹骡马)。

后来在曲阜会议(1948年10月5日~11月3日)整风中受到批评被撤职(留任),此次会议是铙漱石主持,因粟裕没有察明参谋长陈士渠有令的事实(1995年11月,陈士榘《天翻地覆三年间:解放战争回忆录》一书中回忆中有“不料,狡猾的敌第五师突然出现,同第八十四师合力进攻,将我第十纵队逼进黄河与东平湖之间的狭窄地带,处境十分被动。

为了摆脱这一局面,我和唐亮令第十纵队立即集结部队,抢渡黄河,撤到北岸。”)宋时轮因此感到委屈并对粟裕不满,两人的疙瘩直到最后也没有解开。 

    一纵司令叶飞与粟裕的矛盾由来已久。刘英是红军的高级将领,曾任红一方面军师政委。1935年率浙南挺进师进入浙江,任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兼闽浙边省军区政治委员。临时省委粟裕任组织部长,叶飞任宣传部长兼团省委书记。

由于叶飞原为闽东特委书记兼红军闽东独立师政治委员等职,而新的闽浙边临时省委是由刘英和粟裕的挺进师和闽东特委及独立师组成。浙南游击区和闽东游击区双方都有些本位主义、山头主义,在由刘英还是黄道(抗战时被害)担任临时省委书记上发生了分歧,叶飞宣布闽东特委退出临时省委。

1936年秋天,刘英以临时省委的名义给粟裕送来一封信,要粟裕乘与叶飞见面的机会,把叶飞押送省委,并派来一支武装监督执行。

一天晚饭后,当叶飞和陈挺(闽东独立师团长)参加粟裕宴请时,被缴械扣押。押解途中遇国民党军袭击时逃走。此后叶飞被开除党籍,粟裕在后来的回忆录说:“扣押叶飞同志导致了闽浙临时省委的解体”。

刘英于一九四二年任浙江省委书记时牺牲。此事《叶飞回忆录》、陈挺和黄烽回忆录《闽东健儿征战录》、原福建省军区副政委钟大湖回忆录《血火征程》、《大将粟裕》等书中均有不同的记述。一种说法是怪罪于粟裕,另一种说法是粟裕“违心”扣押叶飞,还因叶飞逃跑而得罪了刘英。 

    叶飞与杰裕矛盾还有一种说法。孟良崮战役动员时,叶飞不到会,后又以兵力不够为由不肯担任穿插。后由叶飞指挥三个师担任主攻,战果不理想受到陈毅批评。而且叶飞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谈及粟裕基本都是用“协助陈毅”或参预指挥等字眼,表明两个人虽然从新四军到华野及第三野战军都在一起,确实存在矛盾。

而时任一纵司令员的叶飞“因病”没有参加淮海战役;其纵队由副司令员张翼翔、刘飞和政委谭启龙指挥。 

    许世友在济南战役前就在胶东养病,战役后又回去继续休养(如果是战前没有病而是战后称病则问题更大。而且他连准备淮海战役的曲阜会议都没有参加。) 

    粟裕撤许世友的职务是开历史玩笑。 

    粟裕是以1948年9月底以东南野战军副司令和一兵团司令的名义重回山东的,在1948年曲阜会议上才决定重建华东野战军并由粟裕代司令员。而当时许世友的山东兵团或称华东野战兵团与粟裕并没有隶属关系。

粟裕的部队隶属于刘伯承邓小平的中原局,而许世友的部队隶属于铙漱口石的华东局。要撤许世友的兵团司令不仅粟裕,连铙漱石也没有这个资格。因为华东野战兵团及山东兵团在济南战役后归中央军委直接指挥(其中有一段时间归铙漱石指挥)。从管豁权上,包括回到山东粟裕的部队也归铙漱石的华东局和华东军区领导。 

    山东兵团四个纵队参加淮海战时,王建安的职务是副司令代司令员,兵团司令仍然是许世友。只有在许世友调任山东军区后,王建安才升任七兵团司令员。 

    许世友指挥山东军区担任解放山东全境的任务。 

    指挥发起即青战役。 

    1949年2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由战略进攻阶段转为与国民党军主力进行战略决战阶段。国民党的主力已大部被歼,华东、中原地区及长江以北之敌向江南溃退,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已经解放。

这时,山东境内还有青岛、即墨及长山列岛仍在国民党军队手里所盘踞。为此,解放军主力准备渡江作战的同时。1949年4月25日,山东军区向中央军委提出准备发起青(岛)即(墨)战役,以配合主力部队在江南的大进军。 

    1949年4月28日,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拟发了《同意对青岛举行威胁性攻击》命令,批准山东军区发起青即战役,解放青岛。同时要求参战部队“避免与美军作战”,因为青岛作为美军海军基地,常年驻扎美西太平洋舰队10-15艘军舰和海军航空兵3个中队,为旅级单位。(美军部队后来在5月4日主动撤离)。 

    驻守青岛一带的是国民党第十一绥靖区(兵团级,司令刘安祺)的三十二军、五十军、海军第二军区等海陆空部队,人数在5万人左右。山东军区所属地方部队大批补充野战军,准备渡江作战。青岛附近我军作战部队主要是1949年2月组建的三十二军和胶东军区警备部队,可以参战部队只有12个团,兵力在3万人左右。

因此,华东军区5月28日致电山东军区,拟调24军配属野榴、机械化团加强进攻青岛力量。 

    进攻青岛的主力是归山东军区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二军。军长谭希林、政治委员彭林,副军长刘涌,参谋长赵一萍。战斗于1949年5月3日打响,6月1日占领青岛,成立了青岛警备区。 

    指挥发起长山列岛战役。 

    长山列岛位于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中,由南北长山岛、砣矶岛、大小黑山岛、南北隍城岛、庙岛等10个有居民的大岛和22个无居民的小岛组成。1947年10月被国民党军向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时被国民党第8军占领,后由海军接防设“长山岛巡防处”。 

    青(岛)即(墨)战役结束后,山东大陆全部解放,长山列岛成为国民党军在北方的唯一基地,驻军1600余人。有运输舰两艘、炮艇八艘及雷达探测器等设备。 

    国民党军,以长山列岛为依托,控制渤海湾,不仅时常窜扰沿海地区,破坏渔业生产,而且严重威胁着东北、华北、华东三大解放区之间的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 

    1949年6月22日,山东军区以张云逸、康生、许世友、袁也烈的名义,致电华东军区和中央军委:“为便于海上交通、夺取蒋匪北方仅有之海军据点,以巩固国防,建设海防起见,我们拟派队攻取长山岛”。

华东军区27日复电同意,并加强第24军72师(师长康林、政委张闯初),协同胶东军区两个警备旅攻取。为加强炮火支援,华东军区调特种兵纵队榴弹炮13团两个营北上参战。中央军委也于30日复电华东军区并告山东军区首长,同意关于夺取长山岛的作战意见。 

    根据中央军委及华东军区的指示,山东军区由第一副司令员许世友、参谋处处长刘云鹏、政治部秘书长孙晓风、胶东军区副参谋长裴宗澄和北海军分区副政委张加洛组成了前方指挥部,由许世友副司令员统一指挥华东野战军24军72师、24军炮兵团山炮营、胶东军区警备第4、第5旅、特种兵纵队榴弹炮13团和北海军分区地方部队,对长山列岛之敌实施渡海进攻作战。 

    1949年7月20日,许世友亲临指挥所,命令炮兵部队向南长山岛敌军阵地进行了一次试炮轰击。 

    8月11日19时,进攻部队分三路从蓬莱登船起航发起进攻,20日长山列岛全境解放。此役共军伤亡224人,共毙敌营长以下200余名,俘敌营长以下1305名,缴获各种舰船10只。 

    此战首创了“陆军打海军,帆船打军舰”的成功战例。为此后我军用木船渡海,举行更大规模的登陆作战树立了信心和积累了经验。这是解放战争中山东战场的最后一仗,至此山东全境解放。 

    以上情况表明,许世友养病没有多久就开始指挥解放山东全境的作战,并没有离开战场。 

    不能用阴谋史学来解读历史人物。 

    阴谋史学不是真实的反映历史事件或人物,而是编纂历史。为了个人的价值观而故意歪曲历史事事实,通过贬损、曲解或者用阴暗的心理揣测来评价历史人物。 

    事实上,中共历史上因病离开岗位的领导干部很多。出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4支队司令员的徐海东,1941年因病离开战场休养了15年,1955年仍被授大将军衔。129师政委林浩因病离开,才有了邓小平后来接任129师政委。

林彪1937年9月因伤去苏联治病,回来后一直在延安休养式的工作,直到解放战争时才被派往东北。许世友和叶飞都是因病没有参加淮海战役,连粟裕在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也因疲劳过度病倒,由参谋长陈士榘代行指挥。

1949年太原战役正激烈时,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也是因病把指挥权交给了彭德怀。林彪、许世友、叶飞、粟裕、徐向前等人虽然因病脱离了战场,但职务并没有被解除。中央也没有重新任命,而是由其它人暂行代理。 

    在一些人的眼里,只要离开战场总要揣测出点故事来,好像这些离开战场的人既不能负伤也不能生病。即使是钢铁也有生锈的时候,战争年代这些出生入死于战场的人,难免没有负伤或生病的时候,用人事矛盾或者妄议他们的离开是不公平的。 

    有人提出许世友的山东兵团几个主力纵队在三野成立时划给了不同的三个兵团,而山东兵团班底一个也没有留下来,由此说明是对许世友的轻视。如此看的话,粟裕新四军的老班底纵队有两个划给了山东兵团组成的七兵团,包括新四军彭雪枫新四军四师为班底的二纵和粟裕任新四军一师师长为班底的四纵都归王建安兵团。 

    第三野战军成立时,山东兵团领导机关改编为第七兵团(王建安、谭启龙,四个军),辖21(新四军班底的2纵队)、22(鲁中军区3纵)、23(新四军粟裕任一师师长班底的4纵队)和35军(鲁中南军区部队和吴化文起义部队)。

其中没有一个是原山东兵团纵队,只有鲁中南部队与吴化文起义部队组成的35军是原山东兵团指挥下的部队。华野三纵虽然成名于鲁中军区,却在后来随粟裕进入外线兵团。 

    山东兵团和山东军区部队七纵和8纵成了八兵团(陈士渠、袁仲贤共三个军)的25军和26军,9纵成了九兵团(宋时轮、郭化若共四个军)的27军,渤海纵队成了九兵团的33军,10纵和13纵成了十兵团(叶飞、韦国清共三个军)的28军和31军。

此时,以胶东军区武装编成的第32军仍归山东军区指挥。华东军区部队仍有约42万人,第三野战军14个军约58万余人。许世友作为山东军区司令员,在1953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

回国后,1954年2月任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1955年3月任南京军区司令员,1959年9月,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1974年1月,任广州军区司令员期间,指挥西沙自卫反击战。1979年对越反击战中在广西方向指挥边防部队胜利地进行自卫反击作战。1980年任中央军委常务委员。 

    具有特殊性格的特殊人物许世友。 

    许世友是位传奇人物,在他的身上有许多故事。这位被称作许和尚的高级将领土地革命时期任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军长,长征中又以骑兵司令的身份担任了红军的前卫。抗战时但任129师陈赓为旅长的386旅副旅长、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胶东军区司令员,在115师的指挥下遂行战斗任务。

解放战争时期,又在新四军和华野及华东军区麾下历任九纵队司令员,东线兵团(后称山东兵团)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

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胶东保卫战、张(店)周(村)、昌(乐)维(县)、兖州诸战役、济南战役、青即战役和长山列岛等重大战役。建国以后,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志愿军三兵团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广州军区司令员。

指挥了西沙反击战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东线兵团。他一生敢做敢为,忠诚于党中央和毛泽东并因此受到一些人的嫉恨。他有多少武功没有人知道,坊间却传的神乎其神。他住的南京中山陵八号是名符其实的试验田和菜园子,既喂猪,又养鱼还养兔子。他“活着尽忠,死后尽孝”,坚持土葬和老母埋在一起。 

    许世友在山东胶东转战16年,娶了个胶东老婆田普。据说离开山东后在选择秘书时,都要附加一个条件,那就是胶东人。 

    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评价许世友:“军长参加敢死队,史无前例。” 

    中顾委副主任王震评价说:“许世友在60年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 

    毛泽东说:“许世友是员战将,陈毅打仗,南靠粟裕,北靠许世友。许世友打红了胶东半边天,了不起,了不起!” 

    许世友一生很少讲同僚的不是,虽然有些“许粉”和“粟粉”在许世友和粟裕之间造了很多谣,却没有一件能找到证据支持两个人不和。他经历过红四方面军、中央红军、八路军129师、115师,新四军及华东野战军、华东军区等单位,曾在张国焘、刘伯承、邓小平、林彪、罗荣桓、陈毅、铙漱石、粟裕、陈赓、张云逸等人的手下工作过,即使在他们失宠的情况下,也很少听到他讲这些人的坏话。

这些老上级和其它同僚也极少有对许世友负面方面的评价。后来虽然成为政治局委员,但职务仍然是军区司令员,也没有上窜下跳。这在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新中国官场是不容易的。 

    批评的人说他对毛泽东是愚忠,曾经在南京军区以个人划线清查五一六,镇压军内反对派。毛泽东是新中国的领袖,忠诚于毛泽东无可厚非。而那些在文革中整人或被整的活动分子被整只能是自作自受。许世友不是没有缺点的人,他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性格使然。 

    许世友离开山东兵团回胶东养病的时间约四个月左右,此期间正打淮海战役。许世友留任山东军区而没有参战淮海战役,从而与解放全国的战略决战失之交臂,造成了后来一些人的误解和非议。因为在许多人看来,作为一名战将,他应当参加所有的战斗。否则就是不正常,不知道这属于什么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