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均生的徒弟 太极拳的力与巧——洪均生
我们在生活中,一切运动都离不开“动”“静”二字。也就离不开“力”与“巧”。力、巧虽然仍是对立的,实则互相依存,绝不孤立。武术以动为主,各种武术达到之高境界就是太极境界。武术离不开力与巧,各种太极拳更是力与巧的高度配合。力是素质,是先天的,虽然通过锻炼而有所增强,但因不同的体格条件,必然有不同的极限;巧是方法,方法是学来的。只要善于利用科学道理进行锻炼,就能出现不同的奇迹。
武术界早就流传两句话: “一力降十会”,“一巧破千斤”。但我们应该辩证地分析:所谓“以力降十会”者,不一定没有巧的方法;所谓“一巧破千斤者”,也不可能没有力的配合。
大概说来,力与巧体现在每个人身上,总不免因体质、学习方法、不同悟性,而各有异。力大者能胜巧而力小者,巧精者又能胜力大但笨拙者。如果双方力、巧相等,则对抗多成平局。各式太极拳都主张“四两拔千斤”,讲的就是用科学的“巧”来制胜力的,谁也不会说“力”没有作用。所谓“四两”不过极言其用力之少,并非仅只有四两的力。
从社会上习拳概况看来,约分两类。除太极拳外,多数偏重于练“力”。习太极拳者,却又往往声称以“柔”为先,甚至连权威也提出“一柔到底”的要求。权威者提出这样的要求影响面较大,学者极易接受。可当其讲“棚、捋、挤、按”等法时,都又说“用力”如何,这就让学拳者感到迷惑了。
近年太极拳推手比赛会上,常见场上推手的运动员们多用力对抗,缺乏技巧。究竟什么原因致使出现这种不符合太极拳理法的矛盾呢?
我根据自己学拳及教拳三十多年的体会,认为其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太极拳的理论和运动方法过于高深、复杂,不利心粗气浮者所理解、掌握。有些文人在写文章时,由于对太极拳的认识不同,功夫的深浅不同,所以写作的方法、词句讲的有差异。
通过学习,我认为:王宗岳所著《太极拳论》对拳理、拳法及练功、技击等讲的最为扼要、深刻;无名氏的《十三势行功总歌》,《打手歌》,武禹襄所写《十三势行功心解》讲的也正确。陈鑫所著《陈式太极拳图说》讲的较为详尽。
他不单纯讲拳的理法,而是讲了全部一路拳练法。遗憾的是未讲二路炮捶。陈鑫最可贵之处是他明确指出:“太极拳,缠法也”。并说明缠法是螺旋运动,这为我们研究陈式拳法指明了方向。
此后杨、武、吴、孙各式也先后出版,讲解本门派的理论和练架方法,我们首先应当肯定他们的贡献。不过由于每个人的知识水平,功夫水平各不相同,所以不免瑕瑜互见,各有其优缺点,全在读者善于批判接受,而去伪存真。
例如:《杨式太极拳》的特点有:太极十要。把王宗岳《太极拳论》的“虚领顶劲”的“领”字改成“灵”字是否合理?另外“虚实分明”,采取武禹襄拳论中讲虚实原文的头一句“虚实易分清楚”。把第二、三句的“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略去,遂使后来学太极拳者将虚实孤立起来,对立而不统一。
《陈式太极拳》的作者竟也说:“重心全部移于某腿”,以表示虚实分明。这实则违反拳论“立如平准,腰似车轴”的原则,因为在力学上支点是不应该移动的。《武式太极》要求“小腹将丹田向上托起来”是否又与“气沉丹田”相矛盾?《孙式太极拳》着重讲开合,基本是对的。陈鑫也讲过:“此拳用开合二字,足以尽矣”。但开合要以螺旋形开合,不是直线的相对而开,又相对而合。
这些大家对于“力”、“巧”二字,只讲了原则,未免遗憾。如《太极拳论》说的“显非力胜,快何能为?”之句,分别自然之能的力与巧,提出“学力”和“默识揣摩”及“用力之久”、“愈练愈精”的学习方法。在讲力与巧的结合方法,文中提出“双重之病”说:“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我们虽然能理解阴阳是代表力与巧的虚、实、刚、柔等,但仍难体会怎样像阴阳互不分离而达到相济?怎样做到这个要求,为什么做到这样,就能避免双重之病?究竟什么是双重,双重的“双”到底在那里?
后来,我仔细寻译原文的每一个句子,终于体会出“左重则左虚,右沉则右杳”的“左和左、右和右”的意思。原来句子的前边的左右是讲的手部的力,句子后边的左右是讲的步法配合的巧。也就是左手实则左足虚,右手实则右足虚,(当然也有前手与前足、身法的配合)。上下不同,前后不同,实则避免双重。
又从陈鑫所说的攻人如同上螺丝钉,不能硬拔出来的陈式着法中,体会到阴阳相济的方法,也就是力与巧结合的方法。螺丝钉的纹有凸有凹,又是随曲就伸的,纹虽是孤线而钉却是直而硬的,凹处便为阴,为虚;凸处便为阳、为实。
螺丝钉向左旋转时,右方的上边必然逐渐向上转动变为向左,为收、为虚,左方的下边又必然同时向下转动,而向右上转,为发为实,在拳的自转动作中,收为引进,发为进攻,方向虽然对立,时间却是统一的。我又推想到枪弹的出膛和钻探机的作用,它们不但利用螺旋运动的形式,而且又结合着时间的迅速。
螺旋的旋转固然属于技巧,旋转的迅速更是有赖于力的加强。古人论射箭说:“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意思是说明:力虽然能使箭射到靶子,但无巧却不能射中,让人重视巧的方法;又说:“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意思是说明:弩箭虽能击远而中,但当能力竭时,却穿不透一层薄绸子,又让人重视力的作用,由此可证“巧与力”必须结合。
我们从世界上各种事物的运动观察,可以认识到力与巧是同等重要的,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孤立的。太极拳运动当然也是如此。可以说力等于造机械的原料、钢铁,巧等于把钢铁造成的另件。零件必须制造的合乎规格,按装的松紧合度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但机械之所以能动,还是依靠热能或电力。同样证明巧、力必须结合,而力为动能。
人体本来就等于活机器,特别是陈式太极拳的全体配合运转,等于最精密的机器,却比机器更为灵活。因为太极拳是人与人接手,人与人的技术水平又各异,它不象机器沿着设定的轨道,方向周而复始地运转。太极拳的规律是阴阳相济,但具体运动起来却可大、可小、可高、可低。
从大的方向讲,不过前后、左右、上下加上斜角,可作十多个方向,但小的角度是随对方的动作而变化的,仅为360度的之几或者更小,难以预定。陈鑫的著作讲的最为详细:全身有大的三节,肢体方面又各有三节,而且三节之中又可各分三节。
每节中能转动之处就有巧的作用,有力的作用。但也必有关节限制它动的范围,如同机器的大小轮子必然有轴似的,轴就有力的作用。由于身法的旋转方法,角度并非上下相同,例如:眼应看主要目标,在步法变动之前,眼法又先转向新的目标。
头部非死板地不动,额头随身的转动而倾斜地作10度左、右的旋转。胸部转动角度一般为45度,而小腹则略超过45度。胸部假如根据应敌需要超过90度,则前足必先向外摆,后足随腰之旋转而前进。
例如:六封四闭,向左捋时胸部旋转只限于45度,左足外摆90度,右足继之内扣45度,并且需要右膝下垂。然后提膝进步。陈式拳式动作的膝向下松垂,等于磅称的加铊,手部的左右进退旋转,等于拔动秤杆上的刻度,同样是巧与力的结合,了解这一点,便可了解拳论中说的:“无过不及”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真意。
我们常常看到不少有关太极拳书刊,总是强调:“用意不用力”。原则虽是对的。但应向学拳者讲明:意是理想,不是空洞的意。学太极拳应该有合乎太极拳理法的意念,以指导肢体按太极拳套路的法来进行学习锻炼,掌握运用,而不用拙力。
并且通过持久锻炼产生合理合法的巧与力,这就是缠丝劲,一般称为内劲或掤劲,练的纯熟,功夫上了身,即全身都有了缠丝劲,当推手时,自然同机械似的一开动转动自如,因敌变化。这是由于双方动作可以快到百分之几秒,是来不及用意的。有人说:利用皮肤感觉灵敏去“探知”而“制定”应付的方法,理固然不错,可惜时间不会容许 “探知” 而后“制定”方法。
也有某些著者,由于误解古人讲的“用意不用力”、“显非力胜”、“快何能为”、“快何能为”,以显示太极拳的玄妙,又误解“意气君来骨肉臣”之句,甚至说: “彼力才挨我皮肤,我气已入彼皮里膜外之间”,又有四字诀:“敷、盖、对、吞” ,解为纯以“气”言,非功夫深者不能知。
我不懂气功,但承认它是一种难练的而有益于人的一种功夫。但太极拳毕竟和气功不同,气功要“意守丹田”,动作也较少,太极拳则意在拳中动作的缠法,把意气讲的神乎其神,几乎将太极拳的科学理法变成唯心的玄学。
我也听到有人说:“拳式重意不重形”,以自炫奇特。其实在生活上,虽然饮食行动都受意识支配,如果没有形体上的配合,意中虽渴而思饮,水总不会随意而来。
当前一切大事都提倡实事求是,我们研究太极拳的理法,也应遵循这一道路前进。特别是陈式太极拳这个传统套路,己为国内外爱好者所喜爱,应当以科学方法传播推广,让它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讲到技击则应从太极拳理法上细心研究,以求巧于用力,而避免唯心文论,以免贻误后学,贻笑国际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