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涛诗人 [艺术校园]著名诗人姜涛做客青春风采诗歌会[图]

2017-12-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2年5月30日晚19时,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诗人姜涛老师在逸夫楼200号参加了由校学联.秋水书社联合主办的青春风采诗歌会.同时他也就"语言如何诗意地向现实敞开"为主题阐述了他的诗与人生.姜涛老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阐述了诗歌语言既扎根于现实又抽象于现实的观点,吸引了很多对于诗歌充满了喜爱或者慕名而来的学生.  姜涛老师首先阐释了他对于新诗的理解,发表了他对于诗歌的理解.教授着重介绍"轻逸"一词,并认为一首好诗应具备轻逸的特点.为了更好地阐释"轻逸&

2012年5月30日晚19时,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诗人姜涛老师在逸夫楼200号参加了由校学联、秋水书社联合主办的青春风采诗歌会。同时他也就“语言如何诗意地向现实敞开”为主题阐述了他的诗与人生。姜涛老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阐述了诗歌语言既扎根于现实又抽象于现实的观点,吸引了很多对于诗歌充满了喜爱或者慕名而来的学生。

  姜涛老师首先阐释了他对于新诗的理解,发表了他对于诗歌的理解。教授着重介绍“轻逸”一词,并认为一首好诗应具备轻逸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阐释“轻逸”一词,教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2011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作品《黑色的山》。教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解说了诗中富有层次的思维画面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让晦涩难懂的诗歌意向徐徐铺展开来。

说到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姜老师引述了希腊神话中关于“美杜莎”的传说来阐述,如果“美杜莎之眼”,诗歌直视现实则一成不变,陷入僵化,必须借助情感与想象才能像传说中的“飞马”一样踏着沉重的石块飞翔。

姜涛老师更以诗人肖开愚的一首描写上海的诗《下雨———纪念克鲁泡特金》为例,描绘了20年前上海的模样,阐述了诗中现实与想象的处理。   现场,同学们把自己的诗歌作品做了展示交流。

并就自己诗歌创作中的疑问向老师提出,姜涛一一做了解答。“从姜老师对诗歌与现实关系的解读中,我也隐约找到了对待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方法,理想与现实不是剥离的,理想扎根于现实,有要负重飞翔。

”一位听众说道。                                                               秋水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