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终弟及 朱由检继位

2017-06-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既然皇帝绝嗣,皇位的继承人只有按照"兄终弟及"原则,在他的弟弟中选择了.朱由校的父亲朱常洛有七个儿子,长子就是朱由校,其余诸子大多年幼夭折,硕果仅存的只有五子朱由检.朱由校一死,皇位只能传给朱由检了.但是,这是客.魏最不愿意接受的事实,他们希望由可以控制的傀儡来继位.朱由检与朱由校是同父异母兄弟,生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比他的长兄小五岁.天启二年(1622),他被册封为信王.天启六年(1626),他已经成年,按照惯例,必须从内宫迁出,前往信王府邸,正式开始他的藩王生活.次年,十八

既然皇帝绝嗣,皇位的继承人只有按照“兄终弟及”原则,在他的弟弟中选择了。朱由校的父亲朱常洛有七个儿子,长子就是朱由校,其余诸子大多年幼夭折,硕果仅存的只有五子朱由检。朱由校一死,皇位只能传给朱由检了。但是,这是客、魏最不愿意接受的事实,他们希望由可以控制的傀儡来继位。

朱由检与朱由校是同父异母兄弟,生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比他的长兄小五岁。天启二年(1622),他被册封为信王。天启六年(1626),他已经成年,按照惯例,必须从内宫迁出,前往信王府邸,正式开始他的藩王生活。次年,十八岁的信王举行了婚礼,王妃周氏是城南兵马司副指挥周奎之女,由皇嫂——懿安皇后亲自从三名候选人中圈定的。

朱由校这个人,在政治上很昏庸,但是对于皇后张氏、五弟朱由检,却十分注重情义。有两件事最能说明问题。

其一是,某日,宫门内发现匿名传单,上面列举魏忠贤种种劣迹。魏忠贤怀疑此事出于皇后之父太康伯张国纪等人之手,企图抓住机会整一下张国纪,从而动摇皇后的地位,由自己的侄儿魏良卿之女取而代之。他指使顺天府丞刘志选上疏诬陷张国纪。朱由校果断地下旨谴责刘志选,使得阉党分子不敢轻举妄动。

其二是,某日,朱由校来到皇后宫中,看到书桌上放着一函书,便问皇后在看什么书,皇后回答说《赵高传》。魏忠贤得悉此事,认为皇后以赵高影射他,怒不可遏,次日就在宫内埋伏全副武装的士兵。朱由校发现后,立即命令把这些士兵押送东厂、锦衣卫处置。

魏忠贤企图借题发挥,诬告张国纪“谋立信王”,大开杀戒。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一向对魏忠贤唯命是从,这次却极力劝阻,说了一句很有分量的话:主上凡事愦愦,独于兄弟夫妇间不薄。如有不测,我辈就没命了。魏忠贤听了大惊失色,只得偃旗息鼓。

“凡事愦愦,独于兄弟夫妇间不薄”,寥寥数语,道出了朱由校对皇后与五弟的信任,这一点正是日后五弟朱由检在皇后支持下顺利继位的重要保障。

朱由校病危时,想到了五弟朱由检,八月十一日单独召见朱由检。朱由检与皇兄从小一起长大,自然有着同胞亲情,鉴于当时魏忠贤专政,朝廷内外人人自危,朱由检也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威胁,不得不表现出淡于权势的姿态,韬光养晦。按照《崇祯长编》的说法,朱由检“初虑不为忠贤所容,深自韬晦,常称病不朝”。这是一种大智若愚的韬晦之计,以远离政治和权力的方式,躲避权势倾轧,避免引起魏忠贤的猜忌。

这次接到皇兄的召见,无法推辞,他来到乾清宫西暖阁,向皇兄请安问疾。不料皇兄语出惊人:“来!吾弟当为尧舜。”这句话是耐人寻味的,虽然没有明说要他继承皇位,但是已经尽在不言中,希望五弟成为尧舜般的圣君。以朱由检的学识涵养,当然心领神会,不过他对于担当如此重任毫无思想准备,顿时有些惶恐,不敢答应,也不敢推辞。

沉默了一阵之后,他才回答:“臣死罪,陛下为此言,臣应万死。”他的意思是说,陛下千万不应该做出这样的决定。

他深知魏忠贤最为忌惮他的就是这一点,他长期以来韬光养晦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所以不得不委婉推辞。但是,朱由校早已深思熟虑,事实上也不可能有其他更合适的人选,不容他推辞,再三勉励,并叮嘱他继承皇位后必须注意两件事:一是要善待皇后张氏,二是继续重用魏忠贤。

对于皇兄的临终嘱托,朱由检已经没有推辞的余地。对于前一点,是不成问题的,由于幼年丧母,对于皇嫂他一向尊如母后,充满感激之情;对于后一点,却颇为棘手。

这些年为了消除魏忠贤的疑忌,他总是给人一种与世无争的印象:衣冠不整,不见太监,目不旁视,不苟言笑。现在既要继承皇位,又要重用魏忠贤,使他感到如骑虎背,进退两难,必须运用高度的政治智慧,化解这个两难选择。

天启七年(1627)八月二十二日,朱由校在乾清宫懋德殿逝世,年仅二十三岁。

皇帝驾崩,魏忠贤封锁消息,秘不发丧。显然,他是别有用心的。这个野心家对于“九千九百岁”仍不满足,妄想再高升一步。几天前,他就和大臣们议论善后事宜,提出由他垂帘摄政的方案,企图把未来的皇帝当作傀儡。内阁大学士施凤来一向对他唯唯诺诺,但对于这种大逆不道的事,表示断然反对。魏忠贤只好作罢。

魏忠贤并非等闲之辈,此计不行,再出一计。自从皇帝召见信王以来,他就和掌握宫廷警卫大权的锦衣卫都督田尔耕秘密商量发动宫廷政变。田尔耕虽然是“阉党”骨干分子,却不敢密谋造反,不支持魏忠贤的提议。魏忠贤又和另一个亲信、兵部尚书崔呈秀议论此事,崔呈秀也不敢轻举妄动,支支吾吾不开口。魏忠贤再三追问,他才吐出了一句话:恐怕外面有义兵声讨。魏忠贤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

关于魏忠贤心怀异志,野史还有种种传闻。例如:“阉党”分子向他献计,诡称皇后怀孕,暗中把魏良卿的儿子抱进宫内,搞一回“狸猫换太子”的把戏。然后由魏忠贤辅佐,仿效王莽辅佐孺子婴的方式,进一步篡位。例如:为了排斥信王,魏忠贤主张另立福王(按:万历皇帝之子)继承皇位。

种种迹象表明,魏忠贤不愿意看到他无法控制的信王登上皇帝宝座。

但是,毕竟有先帝明白无误的遗言在先,有皇后张氏的大力支持,魏忠贤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不得不向外颁布先帝的遗诏:“皇五弟信王(朱)由检,聪明夙著,仁孝性成,爰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丕绍伦,即皇帝位。”并且向外宣告皇后的懿旨:“召信王入继大统!”

于是乎,内阁大学士施凤来、黄立极和英国公张惟贤等元老重臣,遵照先帝遗诏、皇后懿旨,前往信王府劝进。按照传统礼仪,劝进的程序照例是三通,第一通、第二通信王朱由检委婉推辞,第三通才表示“勉从所请”。

这一切表明,朱由检继承皇位,具有充分的合法性,但是他自己似乎仍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当魏忠贤派来的忠勇营提督太监涂文辅把他迎入宫中时,他念念不忘的是进宫前皇后张氏对他的告诫:不要吃宫中的食物。因此,他在袖子里面藏了自家做的麦饼。这一细节,把当时朱由检的内心活动流露无遗。如此提心吊胆地继位,在中国历史上实在是罕见的怪现象。

朱由检知道魏忠贤心狠手辣,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不得不有所警惕。进宫后的第一夜,他没有睡觉,而是秉烛独坐,静观事态变化。有一个细节很值得注意,一个巡逻的太监走来,朱由检请他把佩剑取下来,佯装观赏一番,然后留在桌上,许诺给以重赏。

为了和巡逻的警卫人员搞好关系,他要近侍太监取来酒菜犒赏,众人对于新皇帝的平易近人十分感激,欢声如雷。他在宫中的第一夜就这样在战战兢兢中度过。魏忠贤虽然气焰嚣张,但也不敢对皇帝贸然采取大不敬的行为。

八月二十四日,朱由检在皇极殿举行即位仪式。

宫中三大殿从万历二十五年(1597)遭毁以来,直到天启七年(1627)八月二十日才修复完毕,四天后就举行大典,忙得鸿胪寺官员不知所措。仪式举行得很简单,礼部堂上官、侍班史官、导驾科员、殿班御史一行人等,分东西两行排列未定之际,朱由检已经身着冠冕来到建极殿。

他大声宣布:“百官免贺免宣表!”意思是取消了众大臣的致贺辞、宣读表章的程序。随后,他在一行人等的簇拥下,从建极殿经过中极殿来到皇极殿。两旁的侍班官向皇帝鞠躬,侍立于帘下,帘子卷起后,朱由检从中径登上九级御座,座位旁站立的两名太监在他的呵斥之下悄然退去。

两天后,朱由检颁布即位诏书,宣布年号确定为崇祯,把明年改为崇祯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