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克尼批评过的艺术家 批评家高名潞这回做“艺术家”

2018-01-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谈到时下非常热门的一些话题,高名潞不像其他批评家一样"和稀泥".如今年多位国外绘画大师在中国推出个展,如大卫·霍克尼.肖恩·斯库利以及马库斯·吕佩尔茨等,不少业内人士开始发出"绘画又要回归了"的声音.高名潞直言绘画从未离开过,也不可能消失,但是,"如果老把人家当成一个范本,这说明我们自己有问题".在高名潞看来,中国艺术家不能总是学习别人的东西,"我们也热过不同的国外画家,但最终我们还得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而对于曾经起到过引

谈到时下非常热门的一些话题,高名潞不像其他批评家一样“和稀泥”。如今年多位国外绘画大师在中国推出个展,如大卫·霍克尼、肖恩·斯库利以及马库斯·吕佩尔茨等,不少业内人士开始发出“绘画又要回归了”的声音。高名潞直言绘画从未离开过,也不可能消失,但是,“如果老把人家当成一个范本,这说明我们自己有问题”。

在高名潞看来,中国艺术家不能总是学习别人的东西,“我们也热过不同的国外画家,但最终我们还得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而对于曾经起到过引领作用并以四川美术学院为主力的西南绘画的现状,高名潞也有担忧的地方,“他们对早期乡土、伤痕美术那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高名潞还记得上世纪70年代末到成都一个美术馆考察的时候,“当时就觉得四川走在全国的前面了,后来果不其然,罗中立、何多苓等引领的乡土和伤痕美术引起了美术界巨大的反响”。

不过,在高名潞看来,西南美术一直以来所强调的生命直觉,一旦遇到外部的刺激或遭遇现实的诱惑,容易走向煽情,“什么是煽情?就是过于夸张、过火,而且煽情又很容易进入媚俗层面”。

业界声音

苏新平

作品如其人一样很朴素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说,他很早就知道高名潞会画画,“他可以说是我的老师辈,我上中学的时候,就听我的老师说起他,他们是朋友,那会儿高老师是那儿画画最好的,在画素描、色彩的时候,我们老师经常提到高老师”。但苏新平一直没有见过他,直到1983年,“我从天津美院毕业,回到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有一次他来呼和浩特,那时我们才开始真正认识”。

面对高名潞这些作品,苏新平说:“很亲切,很有可读性,有他真挚的情感在里面,作品显得很朴素,一如高老师的为人一样。”苏新平认为,这种朴素的东西在今天显得难能可贵,“现在花哨的东西太多了,大家都很浮躁,从高名潞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待艺术的态度,对当下具有启示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