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华凤凰大讲堂 凤凰台《世纪大讲堂》
沈志华:过去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1956年苏共召开“二十大”,批判斯大林,搞这个“三和路线”,提出了一条反对马克思主义或者背叛马克思主义的这个修正主义路线,那么中共是不能接受这个错误的路线,所以分裂。
这个主要是当时中共中央的观点,就是中苏论战的时候中共中央提出来的。这个苏联和我们的分歧从何而来呀什么,那个提法,但是后来有很多学者同意这个看法,而且把1956年作为中苏关系历史的转折点,这是一个看法。
第二个看法主要是说,1958年这个联合舰队事件。所谓联合舰队就是苏联当时提出来要跟中国搞一个联合舰队,就是海军的联合舰队,当时毛反对,说不行,我自己搞,你给我帮助。那最后苏联同意了,大概就是简单地说这么个过程。那么很多学者认为呢,这件事反映了苏联干涉或者要侵犯中国的主权,毛泽东为了捍卫国家主权,所以顶了赫鲁晓夫,导致中苏分裂,所以基本上过去是这样两种看法。
但是我这几年看了很多材料,包括中国的、俄国的档案啊,我觉得这两个看法都站不住脚,都缺乏历史的依据。第一个,首先这个苏共“二十大”,其实苏共“二十大”,中苏之间没有路线分歧,甚至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外交上当时中国搞的也是和平外交,就是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你就可以看出来,这是在“二十大”之前,对内政策也没有分歧。
很多人说,毛泽东就是因为那个时候提出了《十大关系》,所以跟苏联分道扬镳。其实不然,你只要把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报告,把布尔加宁关于苏联“六五计划”的这个规划你仔细看一遍,对照毛泽东的《十大关系》,完全一致。
这个投资比例的问题,要加大这个轻工业投资比例,加大农业投资比例,苏联先提出来的,中国后来也提出。
苏联提出要开发远东地区,中国是内地和沿海地区相结合,这也是一样的。还有农轻重的,调整农轻重的比例等等,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等各个方面,所以对内政策也是一致的,包括对斯大林的看法。我看了很多材料,其实毛泽东并不反对批判斯大林,他只是觉得赫鲁晓夫这种做法比较幼稚,比较草率,从本质上讲,他几次讲话都讲到,这个我们还得感谢赫鲁晓夫,如果他不批斯大林谁敢批呀,是赫鲁晓夫,是苏共中央帮我们揭开了这个盖子,这是压在中共头上的石头啊。
所以他内心是非常高兴的。至于说他后来,那都是事情发生变化以后,他有很多想法,人们把它挪到了1956年。所以说苏共“二十大”是中苏分歧的起点,这没有任何根据。
第二个问题,关于这个联合舰队,联合舰队的问题,我也看了大量的档案材料,其实这个事情非常简单,就是苏联当时1957年12月,苏联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试验成功,因为核潜艇它可以航海一万多海里,他要求有一个长波电台能跟这个潜艇出去联络,它都到了这个印度洋了,它怎么跟它联络啊。
那么当时苏联海军提了两个办法,说一个在印度建一个中转站,就叫所谓长波电台,第二个,就在中国海南岛。这个方案报上去以后,赫鲁晓夫说,这个印度就不行啊,你就别提印度,因为印度是资本主义国家,说中国没问题,这包在我身上,说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兄弟嘛,建个长波电台有什么,他给包下了。
结果跟毛一谈,毛不干。因为苏联提的方案是,因为他要用嘛,他说我出钱,毛不干。
后来苏联说我出70%,毛也不干。苏联说我出50%,毛(还是)不行。我出钱,你可以用,没问题,这事没有发生更多的争执就过去了。中国知道苏联试制核潜艇成功以后,这个海军就向周恩来提了个建议,因为中国的海军整个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建起来的,那是1954年和1955年,苏联给了中国一批从炮艇到鱼雷快艇到这个巡逻艇军舰装备。
后来1957年的时候,中国海军得到消息说苏联这个核潜艇试制成功了,说我们还要更新的技术,就是核潜艇。
那苏联当时就不想给,我刚研究试制成功,我还没用呢,就给你。所以它提了个方案,就说那么这样子,这个核潜艇咱们来共同运用,所谓联合舰队就是我先培养你们中国的干部,将来你这个都掌握技术了,慢慢再制造这个东西,这就是联合舰队问题的由来。
那么当然跟毛一说,毛不干,毛说你要搞合作我就不干,除非你就给我技术就行。那是1958年的7月,那是毛第一次跟苏联人发火,发那么大的火,所以很容易被人看作是中苏分裂的一个起点。
但实际上那次事件在我看来,毛泽东是在作秀,他有他的更深层的考虑,否则的话,非常令人奇怪。第一,这么点儿一件事情,你至于发这么大火?毛泽东说到什么程度,说你要搞联合舰队,是不是你要占领中国啊,你要占领中国的这个海岸线,他跟尤金讲,说你回去告诉赫鲁晓夫,中国的一万公里海岸线我都给你了,我上井冈山。
非常奇怪,他怎么这件事儿惹他发这么大的火呢?这是一个问号。第二,这个事情后来赫鲁晓夫就来了,来了一解释清楚,谈了一天,谈完就过去了。后来苏联就跟中国签了个协定,长波电台的问题啊,联合舰队,等于就是提供海军援助等等,基本都按中国的要求办了,这个事儿就过去了。
且不说这里不涉及到损害或者侵犯,侵犯中国主权的问题,它根本就没有引起分歧,也没有引起这个两国政策上的这种分歧,所以我以为把它作为中苏分裂的一个起点,一个转折点呢,也是没有根据的。
我觉得我们一定要找到,就是在这个事件它反映了中苏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才能表现出它们的分歧。而出现了这种分歧以后呢,两国的领袖没有一个人肯让步,就是没有一个妥协的余地,才会导致分裂,是不是这样?如果前提是这样的话,那我根据现在我看到的材料,我认为有两件事情导致了中苏的分裂,这两件事情,一个反映在对内政策上,一个反映在对外政策上。
先说对外政策,对外政策就是苏联当时从苏共“二十大”以后,越来越倾向于对美国采取缓和政策,特别是1954年苏联的氢弹试制成功以后。我看了很多苏联专家给这个苏共中央写的报告,他们认为,从现在开始绝对不能再打仗,一旦打仗就是人类的毁灭,有很多分析的这个数据和这个理由。
他说因为,主要是你不能解决第一次打击的问题,它就可以反击,它只要反击就是两败俱伤。我觉得这个事对赫鲁晓夫的这个影响特别大,他就认为到了现代社会,至少是大国之间不能再爆发战争,一旦爆发战争就是核战争,如果是核战争就是人类的毁灭。
整个苏联对外政策的基调是放在这儿,所以他要求缓和。再一个就是1956年苏共提出发展经济,它发展经济它就需要有一个和平的环境,你就别老跟这儿那么紧张,像朝鲜战争那个时候那种紧张的状态。
那么基于这一点呢,他反复地强调要缓和,不要什么事儿都跟美国人吵架,通过谈判,提出来什么限制核武器问题呀,什么禁止核试验,他都去参加,高峰会谈啊,日内瓦跟这个艾森豪威尔会见之类的。
但是当时中国不行,那么特别是这个1957年以后,毛泽东认为紧张的状态才能推动革命的发展。这都是他的原话,大家可以看看毛文集、毛文稿里头类似的话非常多,我给它概括一下。他认为紧张的状态,一方面可以刺激美国,可以拴住它,不让它去镇压全世界各地的革命运动,另外也能刺激中国的这个生产。
所以他这种思路呢,他就认为紧张没有什么可怕的,战争边缘政策没有什么不好的。从1957年底在莫斯科会议上,其实他已经表露出这么个思想,赫鲁晓夫在谈这个和平发展计划的时候,他提出,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你要认清楚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
什么意思啊?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究竟谁怕谁。他说,我不怕它,打原子弹怕什么?我有六亿人,死一半儿我还剩三亿呢。
就这番话当时真是语惊四座,那所有的共产党领袖都听着,都以为听错了,三亿人死了,他觉得没什么。当然毛本身他不是那意思,他是一种比较形象的说法,就是说革命就不能怕牺牲,所以他那种革命的激情反映到对外政策上就是一种冲动,就是要跟美国对着干,你怕,我不怕。
这个时候中国在设计什么呢?在设计炮击金门,就是要打台湾。沈志华:跟苏联产生分歧的,就是因为台海,第二次台海危机引起的。1958年7月14号的时候,毛已经决定炮击金门,因为1954年打过一次,打过一次发现不行,为什么,福建没铁路,没有机场,所有制空权都在国民党手里。
准备了三年,“鹰厦”铁路修成了,福建空军基地也建好了,这会儿彭德怀认为可以打了。
这个报告现在有,毛认为,可以。说你现在就开始准备打,什么时候,具体什么时候打,你不用问我,你们前敌指挥,这个指挥部就可以决定。但是7月19号突然尤金来了,说要建联合舰队,那毛就发了一大通火,发一大通火,这个事情,我不清楚啊,当时这个尤金吓得回去就中风了。
他认为是他的责任,是我把话说错了,要不然为什么毛发这么大火。回去给赫鲁晓夫打一电话,赫鲁晓夫也吓傻了,说毛泽东同志怎么了,我们就提个建议,你不同意就算了,至于发这么大火,什么你要上井冈山啊,他说不行,我去一趟。
这就是毛泽东的目的,就是要赫鲁晓夫来一次。这个我看了8月3号那次会谈记录非常有意思,事情都解决了,很平和地。刚才我讲了,是吧,这个长波电台的问题,这个联合舰队,它都解决,合同也签了。
最后要走了,毛说了句话,哎,说,那个赫鲁晓夫明天你走,我到机场送你去,不但我去,我让在北京的所有外交使团都到机场送你去。赫鲁晓夫就说为什么呀?我是秘密来的,谁都不知道。他说没关系,秘密来可以公开走嘛。不但你要这样公开走,我们还要发表一个《联合声明》,他说我都起草好了,你看看。
赫鲁晓夫一看,果然中国已经起草好了《联合声明》,因为他来时,不国防部长、海军司令来了一大批人啊,全给列上了,中苏领导人就当前国际重大问题取得了一致的看法。
其实他们根本没谈这些事儿,为什么?毛就是要把《联合声明》发出去。后来1958年11月20号郑州开会的时候,毛说了一番话,1959年10月2号赫鲁晓夫第三次来中国的时候,毛又说了一番话,讲的什么意思呢,他都讲的这个意思说,哎,赫鲁晓夫同志,说这个当年我们炮击金门没有告诉你,是因为我没想好。
说但是,我们一打炮,调得美国人军舰来回跑。说美国人以为我们是商量好的,毛要的就是这个后果。
因为中国一打炮,23号中国炮击一打,那个杜勒斯马上做了个判断,这一定是赫鲁晓夫跟毛泽东商量好的,因为赫鲁晓夫刚走啊,中国就敢炮击金门,这得注意,这事儿搞不好就把苏联也惹上了。哎,这就是毛泽东要的。就是他让美国人以为中苏是商量好的来打这个事儿,其实赫鲁晓夫一点儿都不知道。
所以回去以后赫鲁晓夫特别生气,一方面他认为呢,你中国整个这个政策,这个外交政策和这个莫斯科会议的精神不一样,莫斯科会议讲缓和,你这儿到处惹事儿,人家不打你,你没事儿闲的你打它干嘛呀。你把美国人给调来,你要打你就真打,后来他不是派那个葛罗米柯来,问中国到底要干什么?说是不是要解放台湾,毛泽东说,不,不,这个台湾不解放。
他说要不然你们是要登陆金门?说金门也不登陆。他说又不解放台湾,又不解放金门,你打炮干什么?他说打着玩儿啊,就是引这个美国人,就逗美国人嘛。
我这一打炮,他就紧张了,他紧张,他就把他的军事力量都调到台湾海峡来,其他革命的,什么黎巴嫩的、中东的革命啊,就蓬勃发展了嘛。你看他的思路完全跟苏联不一样,那么这个事情,我认为是造成了,就是中苏之间在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根本的分歧。而这个问题毛是不会让步的,赫鲁晓夫也不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