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孟依潮州帮 朱孟依家族商业帝国探秘
在20余载的合生珠江帝国版图上,桑梓之乡丰顺,是为朱孟依的起点。
作为传统潮州八邑之一的丰顺,隶属梅州、毗邻潮州,地处韩江中下游。同饮韩江水,共习一方言,为此,“潮汕”、“客家”和“侨乡”的三个圈层相互认同,这也为朱孟依其后迅速融入了庞大的潮客商帮提供了便利。
令人称奇的是,在留隍镇口铺村,朱孟依家族仍保留了非常浓厚的宗族观念。作为朱氏祠堂,倚山临水的笃庆堂颇为宏伟:几千平方米的大池塘于门前呈太极形,主大厅堂延伸两厢和两座围龙屋,厅堂之中高悬《朱文公(朱熹)家训》和《朱柏庐治家格言》,而朱孟依六兄妹正是在此出生。
沿着池塘穿过笃庆堂,便可见掩映于浓密树木之后的两栋五层琉璃瓦建筑。这里就是朱氏三兄弟的私邸。“两栋房都是五层,一家一层,3兄弟和老人家一起住,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回来祭祖,现在举家都住在广州华景新城,三兄弟到现在都还住在一起。”一位接近朱孟依的朱氏族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道。
朱氏家族如此罕见的凝聚力,与朱孟依两年前过逝的父亲朱镇琳(又名朱的、紫琳)不无关系,其中私邸更是以其命名为“紫琳楼”。
可以说,朱孟依的低调作风,与其父几乎是一脉相承的。
“朱老板在广州就闯了27年。”一位接近朱氏家族的知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如是描述。
鲜为人知的是,朱镇琳18岁时即参加潮澄饶丰人民抗征队独立中队游击队员,几年间就被派往广州黄埔海军政治部学习工作,在复员归乡之后担任新联社书记兼主任、东留乡工交书记、镇企业办主任等职,彼时已然先入官道。直至改革开放之初,朱镇琳弃政从商,于1978年创建韩江建筑队,并辗转广州,朱孟依当时已高中毕业,不过19岁。
耳濡目染之下,作为建筑包工头的朱孟依初露商业头脑: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出资建设商业街,并将原先沿街摆摊、占道经营的商户集中在商业街中经营。朱孟依以“参与业主租金分成”的方式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不过10年,家族旗下韩江建筑安装工程公司、韩江电力有限公司先后组建,建筑行业市场拓及珠三角地区和港澳地区。朱孟依更是获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然而究竟通过何种渠道获得香港居留权至今成谜。可以确定的是,其港商身份使朱孟依享受到各种优惠政策。
其转折点在于,1992年,朱孟依与留隍镇港胞张芳荣、陆维玑夫妇创办合生创展,并注册于百慕大群岛。
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朱孟依以低廉价格抢先一步在偏僻的天河区购买到大批农田,时隔不久,广州市政府宣布将天河区作为广州市中心区域的城市规划,为此,其土地资产几年间呈十倍数的增值。究竟朱孟依是以何等力量游刃于其间?
实际上,彼时,朱孟依编织已久的上达政府官员、下联潮客港胞的伞状网络已现雏形。
广东金穗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原广东省委书记李坚真孙女婿卢和丰谈及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仍记忆犹新,“那时(1993年)共同开发广州的富荣新村,朱孟依占70%股份,我占30%的股份。”值得注意的是:李坚真为丰顺人,为朱氏养女,另外一个引人注目的事情是:朱镇琳亦曾捐资修建华夏女杰李坚真纪念馆。
无独有偶。通过查询广东省工商局工商登记资料可知,1992年11月,广东丰顺韩江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以下简称“韩江公司” )与广东叶剑英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 )达成协议,由韩江公司全权负责组建广东珠江投资公司(以下简称“珠投” ),一切费用由韩江公司提供,筹组期间一切债权、债务关系由韩江公司负责,一俟公司成立,韩江公司不再插手珠投的事宜,由珠投独立经营。
韩江公司有偿提供280万元作为珠投的注册资金,作为回报,韩江公司将占珠投50%的资产和权益。而当时的韩江公司的法人代表就是朱孟依。其中,叶剑英研究会成立于1992年5月,33岁的朱孟依位及研究会副会长。其成员大部分来自于广东省政协、广东省委党校资历较深的一辈。
曾经备受打击
“我和爸爸相处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大概在这18年里,即使是再加上在妈妈肚子的那10个月,一起的时间不会多过一年,并且大多都是家族聚会之类的人头涌涌的场合……”
这是朱桔榕就读于华师附中番禺学校高二(4)班时为朱孟依所作的一篇文章,字里行间无不坦露着心中的酸楚。
“爸爸的头发更少了,脑后全是白发,颧骨更突出来了……工作那么辛苦,总是长年累月四处奔波,身边无亲人陪伴,也没人照顾,有的只是一堆看不完的文件,推不掉的应酬和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压力……”
头发稀疏、脑门光亮的朱孟依曾经自嘲:“选择每天都睡不好觉的生活,白天你用前面的脑子想问题,晚上还得用后面的脑子想问题。”谁也无法想象,他瘦削的体内究竟积攒了多少能量?
那一年,正是武捷思挂印离开合生创展的第2年。在此之前,合生创展因迅速扩张而债台高筑。为此,朱孟依多次诚挚邀请,更是开出500万元人民币同时外加2000万股认股权的年薪,将曾任深圳工行行长、深圳市副市长和广东省省长助理的武捷思招致麾下。
不负众望的是,武捷思为合生创展引入高盛集团的原常务董事兼合伙人—香港金融咨询公司AMRI的行政总裁兼创办人施盛勋以及淡马锡、老虎基金等战略投资者。
即便如此,朱孟依却是越发地殚精竭虑:与武捷思约法三章的“三年之期”内,重组合生创展与珠江投资两大集团。这是朱孟依与时间在赛跑,然而,他却跑输了。
朱孟依与武捷思在管理理念上的分歧,令合生创展、珠江投资的重组陷入僵局。武捷思彼时在首次出席合生创展股东会上公开的“收购珠江投资”计划,在试图梳理珠江投资错综复杂的能源、路桥、教育等资产之后,竟是家族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之间一盘难以妥协的棋局:前者执行项目分权,后者奉行区域集权;坚持多元化,后者倾向专业化等。
三年期近,联合武捷思操盘的合生珠江重组终是未竞之业。其后,时逢金融海啸,珠江投资的上市议程亦不得不搁浅。
然而,更大的危机接踵而来:“黄光裕案”令朱孟依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其间由于涉及边缘事件而协助警方调查。紧随而至的是,合生创展高层持续动荡。
2009年1月,合生创展副总裁赵海离职;4月,上海公司多名高管同时离职;10月,华北公司,包括主管营销的副总余洁在内的多名高管离职。时隔不久,武捷思后任者陈长缨时任两年请辞。
这无疑令朱孟依备受打击。尽管全身而退,之后的朱孟依却是愈发谨慎低调。
不再是孤独的捍卫者
“其实老板很不信任人,很多事务他都会自己过问,自己查进度或者找人了解情况。”一位已离职的珠江投资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道。
“朱老板定的珠投大方向是往商业地产方面发展,但是职业经理人认为,商业回报周期比较长,而职业经理人都不知道能做多久,都想在短期有一个价值的体现,而不是像老板一样一生都投入在珠投里面。”上述人士如是说。
或许,令朱孟依欣慰的是,自己将不再是孤独的捍卫者,他的儿女们已经长大成人,如今已相继进入公司管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