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拥军的老师 镜头里的温馨和情趣——傅拥军和他的摄影团队

2017-05-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3届国展记录类银奖作品-<那么三峡>组照2001年傅拥军离开家乡<龙游报>社来杭州参加<都市快报>面试.那次面试没有考试,只看照片,过程很简单,最后傅拥军被录取了.总编觉得傅拥军是个细心人,照片有细节.傅拥军非科班摄影,当过司机.警察,这些经历对摄影记者的他来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刚来的时候,心很虚,毕竟从乡下到省城了,以前连公交车也没有坐过."说话间,傅拥军特别强调了一下,"真的."傅拥军特别喜欢拍照,远远超出工作的范畴.

23届国展记录类银奖作品-《那么三峡》组照

2001年傅拥军离开家乡《龙游报》社来杭州参加《都市快报》面试。那次面试没有考试,只看照片,过程很简单,最后傅拥军被录取了。总编觉得傅拥军是个细心人,照片有细节。

傅拥军非科班摄影,当过司机、警察,这些经历对摄影记者的他来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刚来的时候,心很虚,毕竟从乡下到省城了,以前连公交车也没有坐过。”说话间,傅拥军特别强调了一下,“真的。”

傅拥军特别喜欢拍照,远远超出工作的范畴。他随身带iphone手机,看到有意思的就拍下来。“我喜欢拍照片,每天总要拍几张。”傅拥军一般早上5、6点起床,送完女儿上学,就去西湖转一下拍些照片。

他有很多相对固定的拍摄点,《西湖边的一棵树》正是他其中的一个拍摄点,这组照片正是他从自己日积月累的两三千张照片当中选出的,获得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荷赛”自然类组照二等奖、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金奖。 

“一棵树,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树下的人也不断地变化着。其实反映了人和自然的某种关系,我只是表达出来这种关系。简单的东西也能感动人。” 傅拥军经常对摄影记者说的一句话是,“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 

“每次看到很有意思的画面,我们都没有反应过来,傅老师已经掏出手机开始拍起来了,很平常的东西在他眼里却‘非常奇妙’。” 刚进报社不久的陈中秋对第一次面试的场景依然印象深刻。

参加完面试,傅拥军请大家吃西瓜,突然他注意到旁边的一只红色垃圾筐,筐底垫着一张旧报纸,褶皱的报纸上,一幅扭曲夸张的人像合着垃圾筐底部的红格子,一张构图非常棒的照片,傅拥军不假思索地把手机伸进筐内拍下了这张照片。“一般人不会有这个意识,谁都不会想到吃个西瓜,丢个西瓜皮还要去拍照片。”

“傅老师非常热爱摄影,他完全融入在摄影里面。”研究生刚刚毕业进入快报的俞瑾在一旁补充。她对傅拥军的最初印象来自2007年快报组织的“反哺母亲河,用影像帮助开化”活动。

在那次活动中,傅拥军是他的带队老师,带着她拍了3天的照片。“他是个温暖、细腻的人”,俞瑾一边说,一边帮陈中秋剪裁扫街抓拍下的作品,一个穿着细花裙子的女孩侧身转向池边喂鱼的瞬间背影。

不像领导的领导

“我们的摄影队伍很年轻,他们有创意,有个性。从他们身上,我也学到很多东西。”傅拥军说完,转过身去,找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递给记者,“这是我们的摄影记者从玉树回来后拍的,给他们做了一期封面。”在这本刊名为《队伍》的《都市快报》内刊上,摄影记者朱丹阳、夏阳和国内部的一位同事冯志刚3个大男孩随意地摆着POSE。

然而,在众摄影部记者眼中,老大傅拥军深深影响了他们。“不仅仅是对摄影的态度,更多的还是如何做人,热爱生活,关爱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本届国展青年组金奖获得者朱丹阳说。

接到朱丹阳获奖的电话后,傅拥军第一反应是,“太好了,我就知道他肯定能拿奖。”原来,早在去年《都市快报》摄影展上代表摄影部讲话时,傅拥军曾经说过,朱丹阳很有潜力,一定会出好成绩。没想到一语中的。

对此任烨也感同身受。2008年,进入快报不到一年的任烨获得了中国新闻奖复评铜奖,那时,傅拥军已经收到荷赛获奖的通知了。有一次大家一起吃完饭,他带有醉意兴奋地对任烨说:“你第一年进快报就得奖,我真的很高兴,这比我自己得荷赛奖还要高兴!”

在任烨眼里,老大傅拥军就像父亲,“他什么都管,有时候连续工作,就会主动提出:你[FS:PAGE]该回家休息了,注意身体。生病了,他会打电话提醒你吃药,多喝水。”“老大会要求我们做好早期规划,当然他不会苛求,他觉得只有你自己想要才是关键。”

“老大经常和我们说笑,从不摆架子,大家一起工作很开心。大家当成一种理想来做,也就不觉得苦了。”在任烨的印象中,傅拥军一般都在晚上12点之后离开办公室的,有时他的妻子和女儿会来等他,等到她们都睡着了,傅拥军还在那继续工作。

正说着,任烨突然想起来,“其实今天是休息天,老大不休息,大家也没有休息的概念了。”   “老傅很为下属考虑”,东北小伙韩丹到《都市快报》已经有8年了。有一回,他去采访一起失窃案,拍完照片采访失主,受了损失的失主很不高兴,拒绝采访,两人发生口角,对方扣下了他的相机,双方陷入僵持。

当时正值快报出10周年特刊,傅拥军是视觉版的负责人,当晚7点要签稿。接到韩丹电话时,已经临近签稿时间,但他还是立刻赶过去,并当面向对方道歉。“这件事他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但他的出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位带着浓厚北方口音的摄影记者一字一顿地说。

“我们领导最大的特点是不像领导,他跟我们非常亲近,心态非常年轻。这个团队给我像家庭一样的感觉”。1988年出生的大男孩陈中秋说起领导一脸的真诚与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