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感动荥阳十大年度人物候选人事迹简介

2017-10-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赵秋芳 女,汉族,1965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荥阳市豫龙镇政府创建办主任.负责卫生镇.园林镇.园林单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创建工作.在拆迁工作中,她敢于担当,推心置腹的跟群众讲政策,摆道理,以一颗诚挚的心感动群众.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面对数不清的困难和委屈,但她总是擦干眼泪.迎难而上.现在,她又拖着做完乳腺癌手术后的身体继续坚守岗位.在任职期间,豫龙镇先后创建成"中州名镇"."省级卫生镇"."国家级卫生镇"."省级园林镇&

1.赵秋芳 女,汉族,1965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荥阳市豫龙镇政府创建办主任。负责卫生镇、园林镇、园林单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创建工作。在拆迁工作中,她敢于担当,推心置腹的跟群众讲政策,摆道理,以一颗诚挚的心感动群众。

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面对数不清的困难和委屈,但她总是擦干眼泪、迎难而上。现在,她又拖着做完乳腺癌手术后的身体继续坚守岗位。在任职期间,豫龙镇先后创建成“中州名镇”、“省级卫生镇”、“国家级卫生镇”、“省级园林镇”、“省级园林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等,多次获“郑州市城乡环境整洁行动红旗乡镇”等荣誉称号。

作为基层女干部,赵秋芳把爱岗敬业当作责任和承诺,2008年3月,被评为荥阳市“三八红旗手”;2009年2月被授予“村镇建设先进个人”;2009年3月,被评为荥阳市“三八红旗手”;2013年5月,被授予荥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魏遂生 男,63岁,中共党员,汉族,荥阳市豫龙镇毛寨党(总)支***。在工作中,魏遂生带领支部一班人披荆斩棘克服重重困难,不图虚名真心实意地为乡亲们谋利益、办实事,让大家共同分享毛寨因地制宜飞速发展的成果。

29年前的毛寨村曾被人称为荥阳市的“贫穷村”,29年后的今天毛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毛寨村富足和谐,正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迈进。魏遂生说:“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农村要发展关键要看当家人如何引领,群众利益无小事,为大伙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就是不简单,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就是不平凡”。

正是有他这种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为民福祉的理念、为村民谋利益的拼搏精神,使毛寨村成为荥阳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窗口。他曾获得郑州市劳模、历届被选为郑州市、荥阳市人大代表,市级以上优秀***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3.赵贵萍 女,荥阳市崔庙实验小学一个12岁的学生。她6岁时父亲因煤矿事故遇难,爷爷腿脚残疾,奶奶体弱多病,母亲外出打工。幼小的赵贵萍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为爷爷端水端药,给奶奶擦洗身体。她总是在做好早饭后匆匆赶往学校,下午放学后匆匆回家给全家洗衣服,准备饭菜。

当一切收拾妥当,夜幕已经降临,赵贵萍就在静谧的灯光下辅导弟弟完成当天家庭作业。面对命运的不公,她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面对老师和同学,同学笔坏了,她就悄悄地把自己的笔递过去;哪个同学作业本忘带了,她就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新本子送过去;要是哪个同学成绩退步了,她就主动和那个同学谈心。

2008年,当得知南方受冰冻灾害及汶川大地震时,她毫不犹豫收拾家中闲置衣被,洗净捐献,并向地震灾区捐献了自己积蓄已久的50元钱。

4.王海潮 1957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中州泵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中州泵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郑州市潜水泵厂,全厂工人1100多人,近些年来,由于经营渠道不畅,企业陷入了十分困难的境地。王海潮上任时,全厂近三分之一的人下岗,400多名退休职工生活没有保障,企业欠外债2000多万元,还有2000多万元的货款收不回来。

为偿还债务和贷款,王海潮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大胆进行企业改革,寻找再生之路,利用公司先进生产设备给大型企业加工零部件、鼓励职工依托企业多年的声誉和名牌效应自主创业、出租车间引进建业量贩等举措,安排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增加了企业和职工收入。

在企业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职工们办理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每逢过年过节,王海潮都要带着礼品深入到城区和乡镇,看望公司的离退休职工、老党员和困难户。

5.李文斌 男,41岁,家住荥阳市崔庙镇白赵村孟峪组。李文斌的妻子因患病,长期没有工作,一家生计全靠他打工维持。2014年10月18日星期六,小学生程思文不慎滚入河中,河水很深,很快就将程思文吞没。程思文的父亲程松涛不会游泳,在水里乱扑腾。

李文斌见此情景,连衣服和鞋子都来不及脱,便奋不顾身跳入水中,连拉带托,终将程思文托举上岸,后又回头去救程思文的父亲,由于运动服被水浸泡迅速膨胀,加之水中杂草过多缠绕,李文斌体力不支不能自拔。

这时,钓友祁长斌也赶来相助,用鱼杆将程思文的父亲拉上了岸,回头再找李文斌时已不见了踪影。祁长斌急忙拨打了110。近两个小时的援救,李文斌被捞上岸来,尽管做了数十分钟的抢救,但李文斌已无生命体征。李文斌的悼念仪式在荥阳殡仪馆举行,程松涛来了,亲朋好友来了,乡邻也来了。大家只有一个心愿,再看英雄一眼,再送英雄一程。

6.祝贤桂 女,1963年出生。青海姑娘祝贤桂与在西宁打工的荥阳人王华强相识结婚,嫁到了高山镇。然而丈夫30岁就受重伤瘫痪在床,祝贤桂在遭受打击后没有丢下丈夫和这个家不管,而是用坚强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为这个家、为丈夫和孩子撑起了一片天,为此她辛苦劳累、瞒着娘家受尽委屈也无怨无悔。她的真情、她背着瘫痪丈夫去打工的身影深深地感动着乡里乡邻。

7.韩流群 男,1960年6月出生,荥阳市高村乡韩常村党支部***。投资80余万元修铺乡村道路2000米,安装路灯100余盏。配合本村文化大院建设,筹资安装25台健身器材,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打、配机井14眼,安装变压器4台,安装水泵14台,铺设地埋管13000米,修建田间道路3000米,解决了群众的生活用水及农业灌溉问题。

为村里的贫困残疾人申请轮椅5台,为多名重大病村民申请大病救助,为12名贫困村民申请救助,为1名贫困大学生申请助学款,向高村乡学校捐资助教5万元。

他先后获得2010年度郑州市优秀人大代表、2010年度荥阳市优秀党支部***、2010年度荥阳市优秀定位监督员、2011年度荥阳市优秀***员、2011年度荥阳市优秀议案建议领衔人、2012年度荥阳市优秀支部***等荣誉。

8.吉周 男,1972年4月6日出生,家住荥阳市京城路街道。吉周的父亲吉寅家住高山乡穆沟村,有三个孩子,生活艰难,儿时的伙伴吉安帮助吉寅一家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后来吉寅因做阀门生意,迅速走上了致富路,他没有忘记吉安的帮助,邀请吉安一家加入自己的经营团队,把吉安一家培养成技术骨干,两家人由此结下深厚情谊。

2000年,吉安的独生女儿因病离世,上门女婿离家出走,感到来日不多的他经过再三斟酌,将外孙女托付给吉寅。

吉寅承诺一定会照顾好孩子,并特意为她取名——吉雨。2002年吉周夫妇双双下岗,2004年吉寅因病去世,生活压力陡然大增。但为了信守诺言,吉周夫妇主动担当照顾吉雨。2003年,吉雨被送入特教学校,接受针对聋哑儿童的学前教育。

转眼十年过去了,吉雨17周岁,经鉴定为智力三级,仅会说四五个简单的语言,看着吉雨一天天长大,吉周夫妇高兴中又有掩不住的担心。他们希望长大后的吉雨能遇到一个好人家,如果遇不到好人家,他们便一直照顾下去,他们不忍看到她在别人家里受苦。

9.许中力 荥阳市王村镇人,194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荥阳市天鹅湖老年公寓法人代表,河南省老龄产业协会会长。2003年退休后,他应邀协助创办荥阳市第一家民办老年公寓——荥阳滨湖花园老年公寓。2006年,许中力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民政部门的支持下,自筹资金1个多亿,独立筹创建筑面积近5万㎡、总床位1000张的荥阳市天鹅湖老年公寓,2011年正式开业迎接老人入住。

几年来,公寓先后为3600多位老人提供各种养老服务,成为中原大地养老事业的一大亮点和行业典范。

许中力在创业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时他总会默默地在心里哼唱自己最喜欢的三首歌:《国际歌》、《游击队之歌》和《吃亏歌》。他的下一步目标是:用两年时间将公寓打造成集合异地互动部、居住部、康复护理部、农业种植部、社区服务部五大事业部和生活照料中心、医疗保健中心、营养配餐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四大服务中心的养老服务网络体系,为更多的老人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养老服务。

10.车广川 男,荥阳市广武镇车庄村村委主任。车广川同志曾任河南省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荥阳分公司总经理,2008年回村任村委主任以后,就把修路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投资90多万元为村民修通了长约3000米水泥路,使村民告别了泥泞的道路。

他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逢年过节都会为村里的群众发放过节物资,并对村里的老人进行慰问。车广川为村里的发展鞠躬尽瘁、费尽心机,为了能让村民种植优质小麦品种,他为村民免费发放小麦种子4万多斤。

建立良种试验田千余亩,2012年,车庄村小麦试验田小麦亩产达到了1000公斤,车广川也因此在北京获得了第二十二届中华大地之星十佳新闻人物的称号。为了能让村民们生活的更加美好,他为车庄村规划了“大汉文化生态产业基地”美丽乡村的蓝图,如今,一期“美丽乡村”项目已经全面启动,一幅大汉文化生态产业基地的雏形已经呈现我们的面前。

11.时玲利 女,出生于1989年10月23日,中共预备党员,荥阳市广武镇第四小学教师,家住郑州市区。2012年,时玲利通过公开招考,来到荥阳农村,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教小学英语以及语文课程。参加工作以来,她情系教育,用城市女孩时尚细致的美丽心灵引领农村孩子健康成长,用师范大学舞蹈社团的领舞技能实现农村娃的舞蹈梦想,用热忱关爱留守儿童。

她的到来,创造了广武镇第四小学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绩:2015年河南省少儿春晚伸来橄榄枝,邀请她排练的72人创编舞蹈《中国范儿》作为少儿春晚的开场舞;排练的校园心理情景剧《关注留守儿童》荣获荥阳市一等奖;编排的创编操荣获荥阳市第二届创编操大赛二等奖。

同时,她也获得了2013年度广武镇优秀班主任和2014年度荥阳市优秀班主任;2014年郑州市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荥阳市2014年英语教师技能大赛第一名等荣誉。

12.张凌超 男,出生于1941年10月,汉族,中共党员,现任河南省荥阳书画院院长。他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画研究班,他的作品经常参加国内重大展览,又先后到俄罗斯、日本、美国等国家展出,多次获奖并被多家收藏。

他出版有《张凌超山水画精品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名家风范》等画集。“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当代名家书画”等百余种报刊杂志多次专题专版介绍,其传略已入编多种大辞典。其“艺术人生”被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新疆卫士台、河南电视台八套跨跃栏目等电视台多次采访报导。

自1970年至今,他在我市不同地方举办各类书画展60多次,免费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美术书法培训班200余次,为我市培养书画人才约2200多人。先后荣获“中国当代书画艺术杰出成就奖”、“中国当代杰出功勋艺术家”、“中国国学杰出贡献奖”、“中国文艺杰出成就奖”和“中国国粹图腾奖”等奖项。

13.马中强 男,1965年9月出生,荥阳市高村乡第一初级中学教师。作为高村乡现在唯一一名代课教师,马老师自1983年毕业后就任职于高村一中,工作已有三十个年头,做了二十五年的班主任。三十多年里,马老师把班级当家庭,视学生如孩子。

马老师弟兄五个,为给母亲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又四处借债。他与同为教师的爱人结婚后,虽家庭清贫,但志同道合,却也温馨。随着儿女的相继出世,马老师陷入两难境地,是继续做教师,还是辞职另寻岗位?妻子知道他舍不得学生,她对丈夫说:“我辞职,你干!

”。在马老师心中学生比天大,学生感冒了,他就骑着自行车带学生看病、抓药、陪学生输水;学生思想开小车了,他就不厌其烦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马老师所教的毕业班物理成绩在全市总是名列前茅,辅导的物理竞赛多次荣获全国物理竞赛、省物理竞赛一、二等奖。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知名学校都录取过他的学生,也有一些学生与马老师并肩战斗在高村教育战线,他教育出的优秀学生数不胜数。

14.张汝建 男,中共党员,荥阳市高村乡中心卫生院住院部内科医师。1975年,因小儿麻痹而身体残疾的张汝建从荥阳卫校毕业后,成了高村卫生院一名内科医生。从医40年,张汝建从来没有迟到过,他为自己定下准则:绝不能因自己的身体原因耽误任何一位患者的治疗。

张汝建的腰椎严重变形,站的时间一长,腰部就疼痛难忍,走路跌倒更是常有的事。每次查房,他都要用手摁住腰部一点点向前挪,有时不得不扶着墙休息一会儿,才能稍微缓解剧痛。

找张汝建看病的大多是农村人,经济条件差,他时刻为患者着想,能吃药就不打针,决不让患者多花一分钱。双腿残疾、行动要靠轮椅的陈金菊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平时没少麻烦张汝建,前年冬天的一个深夜,接到她的电话,张汝建就骑着自行车往她家赶,天黑路不好,他连人带车摔倒在路边沟里,至今左手掌上还留有摔伤的疤痕。

他的付出也得到了肯定,1987年他被荥阳县人民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2007年至2013年连续被荥阳市卫生局、高村乡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员。

15.柴宝柱 男,1960年1月出生于荥阳市汜水镇,中共党员。现任河南豫德隆集团董事长、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副会长,主营轮胎销售及物流业务。1999年他代理的长征轮胎厂家倒闭,当时该企业在全国有50多家经销商,有近40家帐要不回来,有厂家业务员找到柴宝柱,说只要给点好处,欠款就可以作为死账一笔勾销,柴宝柱却毫不动心,坚持把货款付给破产清算小组。

2011年,央视曝光锦湖轮胎在制造过程中出现严重问题,作为河南省总代理的柴宝柱宁可自己亏损几百万,也要回收已经卖出去的锦湖轮胎,不让客户受损失。

柴宝柱还在公司制定了不成文的规定,每年都要安排员工的父母出去旅游。员工张凤琴的母亲平常喜欢出去玩,她参加了公司安排得华东旅游,飞机、高铁、轮船都坐了,回来后一个月老人突发疾病离开人世,临终前老人说这辈子也坐了回飞机,很满足。

他不仅为员工排忧解难谋福利,而且还出资100多万元参与公益事业、回报社会,体现了一名企业家的责任与爱心。

16.李清慧 女,38岁,家住荥阳市环翠峪管委司庄村。2006年,经人介绍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王建民。王建民的奶奶很早就不在了,他的母亲也于2000年因病去世了。因为放心不下80多岁的爷爷独自居住,李清慧便辞去了郑州的工作,回家照顾爷爷。

由于村庄离称城镇较远,老人行动不便,老人的头发总是很长,丈夫便买了一个电推子,她开始学习帮爷爷理头发,后来她也帮村里的其他老人理发,现在村里的人们都知道了她这个热心的“理发师”。

为了方便爷爷洗澡,李清慧和丈夫商议,给家里装一台太阳能热水器,每隔一段时间就帮爷爷洗一次。在爷爷脑梗压迫神经住院期间,她陪着爷爷住在医院,照顾爷爷。2010年,爷爷摔断了肋骨,李清慧倾尽所有带头凑钱为爷爷治病,弟妹们也纷纷帮忙。

爷爷去世后,李清慧就承担起了照顾智力不健全、患有高血压、脑梗的三叔,她总是耐心的提醒三叔按时吃药,并照顾他的衣食住行,在她的细心照料下,三年间,三叔的脑梗没有复发过。

17.马翠莲 荥阳市乔楼镇东郭村人、中共党员。马翠莲生前从58岁起,独自在村敬老院护理15位体弱多病孤寡老人长达23年,直至自己81岁、敬老院最后一位老人去世后,她才回家养老。期间,她把大自己15岁、有病在身同样需要陪护的丈夫交给儿女照顾,自己常住敬老院,为老人擦屎端尿、洗衣喂药,对老人的照顾细致入微,从不叫苦叫累,赢得了东郭村群众的交口称赞。2013年马翠莲去世。

18.陈建菊 荥阳市高村乡陈铺头村。107岁老人陈建菊是一位英雄母亲,她先后把四个儿子中的三个送进军营,其中大儿子更是战死疆场、为国捐躯。在老人的谆谆教导下,她的孙子辈中,也有6人穿上了军装。每逢谈起这些,老人总是说,男子汉就该保家卫国,多为国家、社会作贡献。在陈建菊身上,展现出了爱党爱国、公而忘私的博大情怀。

19.沈新惠 女,荥阳市崔庙镇郑岗村三级网格长。她经常深入网格走访群众,对网格内的住户、企业、困难家庭、低保家庭、特殊人员等人情、事物非常了解。她总是尽心尽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帮群众找活干,为困难群众争取低保,为残疾人员争取救助,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慰问困难老人等。

为了让群众信任网格化管理,她与网格协管员们想方设法寻求各种途径解决群众问题。截至目前,她共为群众解决问题37起,群众反映问题解决率达到97%,其中包括以前群众多次上访的问题3起。

网格化管理以来,她的网格内再没出现一起群众上访情况,大家有问题总能先对她说。为调动群众参与网格的积极性,她与二级网格长探讨实施了网格星级评定的考核办法,并首先在她的网格内探索实施。这一做法得到镇里、荥阳领导和郑州市委王璋***的肯定,并在荥阳市推广。她的网格在镇星级评定中,也一直被评为五星级三级网格。

20.刘中皋 男,65岁,荥阳市高村乡刘沟村村民,“中国河阴软籽石榴”培植第一人,“郑州市劳动模范”。从小酷爱研究果树嫁接的刘中皋立志为河阴石榴的改良换代寻找途径,1996年,在省农科院工作的哥哥为他带回一段长15公分、直径0.

5公分的“突尼斯”软籽石榴的枝节,他如获至宝,精心培育,历尽千辛万苦培植成功后,他没有忘记父老乡亲。他培育树苗免费提供给村民,还义务传授管理及嫁接技术,在刘沟村大力推广“河阴软籽石榴”这一新品种,为村里发展石榴种植打下良好基础。

2005年以来,在河大郑州校友会及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石榴种植在刘沟村风生水起,目前种植面积已达4000余亩,河阴软籽石榴已成为刘沟人致富的“金果”。

1.抗战老兵(群体)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范围内,仍健在的抗战老兵已经不足20人。抗战胜利后,这些老兵大多化剑为犁,解甲归田。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很多老兵因为各种原因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然而,说起那段历史,他们依然满腔热血,依然铿锵有力,依然对国家、对民族有着始终如一的忠诚。对这群现已百岁左右的抗战老兵,我们应该铭记。

2.慈善荥阳人(群体) 今年11月底,荥阳电视台报道《果农遭遇车祸急需卖梨治病》的新闻后,引发了一场“众人买梨救助受伤果农”的爱心接力,这也是荥阳社会各界万众一心支持和参与慈善事业的缩影。近几年来,从政府机关到社会团体,从爱心企业到热心市民,从城市街头到农村乡间,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荥阳人乐善好施的优良品德。

一件件感人的事例、一幕幕动人的情景,在感召和引领着更多的凡人善举,涌现出各行各业的慈善人,催生出更多大大小小的慈善事。正是这些慈善事的添砖加瓦,才打造了一座慈善之城;也正是这些慈善人的爱心汇集,才真正铸就了全民慈善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