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士敦孔子 溥仪因他剪掉辫子 庄士敦大作为御制序文
“恐怕我们没使你们英国化,你们倒使我们的人中国化了”。1930年10月1日,威海卫结束了32年的英国殖民统治。就在威海卫即将交还中国政府的前两天,时任英国驻威海卫办事大臣的庄士敦发表了一篇充满依依不舍的临别演说,听众为租界内的总董、商会代表、教育机关及英政府职员、巡捕队成员等,地点在威海卫副华务司署。
庄士敦,英国苏格兰人,号志道,作为最末一任威海卫行政长官,他是威海卫近代殖民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拥有“帝师”头衔的外国人,是溥仪的英文教师。他崇拜孔子,为捐款加入康有为组织的“孔教会”,感到不胜庆幸。 年轻时候,他考入牛津大学玛格德琳学院,主修现代历史、英国文学和法理学。1898年庄士敦经过激烈角逐考入英国殖民部。
同年便被作为一名东方见习生派往香港。由于其优秀的汉语水平,庄士敦在港英政府中不断升迁,最后被殖民部派往威海卫,先后任政府秘书、正华务司和南区行政长官等要职。在1919年溥仪14岁时,由李鸿章之子李经迈推荐,经徐世昌总统代向英国使馆交涉,他正式被清室聘为溥仪的师傅。
他无微不至地关心溥仪,向他介绍西方文明,使溥仪大开眼界,因此,他对溥仪的一生影响颇大。溥仪曾赐他头品顶戴,御书房行走等职。
他为了恢复帝制不遗余力,他将西方生活与现代文明带给皇帝的“怪人”,自己却被中国文化同化。他穿大清朝服,行大清礼节,崇尚儒家思想,讲一口非常流利的北京官话,以至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他的中国话比陈师傅的福建话和朱师傅的江西话还好懂”。
给溥仪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庄士敦“像中国师傅一样,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读唐诗。” 在他的劝说下,“中国皇帝”剪了辫子。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写道:“从民国二年起,民国的内务部就几次给内务府来函,请紫禁城协助劝说旗人剪掉辫子,并且希望紫禁城里也剪掉它,语气非常和婉,根本没提到我的头上以及大臣们的头上。
内务府用了不少理由去搪塞内务部,甚至辫子可做识别进出宫门的标志,也成了一条理由。
这件事拖了好几年,紫禁城内依旧是辫子世界。现在,经庄士敦一宣传,我首先剪了辫子。我这一剪,几天功夫千把条辫子全不见了,只有三位中国师傅和几个内务府大臣还保留着。” 庄士敦代表英国政府参加了威海卫归还仪式后卸任回国。
经骆克哈特等人推荐,他担任了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教授并兼任外交部顾问。但他身在英国,却“心在汉”,尤其关心溥仪。“九·一八”事变后,他代表英国外交部来中国办理归还威海卫等遗留问题时,又到天津去看过溥仪, 他请溥仪给他的著作《紫禁城的黄昏》写了一篇一百多字的“御制序文”。
当得知溥仪有意出关重建清朝帝业时,庄士敦兴奋不已,说要在书稿后面增写一章“龙归故里”。
1935年,庄士敦亲往长春谒见了已是伪满“康德皇帝”的溥仪,这是庄士敦最后一次来中国,也是与他的倒霉学生的最后一面。 1934年,他的《紫禁城的黄昏》在伦敦出版,轰动欧洲,一时洛阳纸贵。不久,中文版与日文版也相继问世,给他带来巨大声誉。
这本书记述了困居紫禁城中“清室”的黄昏———从民国成立到1924年溥仪出宫期间的事变,庄士敦以帝制向共和的转变为历史背景,以与末代皇帝共处的经历为内容,对他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的大小事件做了独特的记述。
这位来自异国的过客,目击辛亥革命到来之后的历史变革:“随着退位诏书的颁布,清王朝的太阳落山了。黑暗和风暴给这块曾经被十个皇帝先后统治了近三百年的土地,罩上了一层沉沉的夜色。
” 他和溥仪一起见证了大清帝国的黄昏时刻。他在书中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溥仪皇帝陛下,最真诚地希望溥仪皇帝陛下及其在长城内外的人民,经过这个黄昏和长夜之后,正在迎来一个新的更为幸福的时代曙光。”在清朝落幕的时刻,庄士敦是参与者,也是旁观者;他是主张君主立宪的鼓吹者,也是历史风云的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