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和父亲的迥异人生路

2018-01-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世界著名建筑师贝聿铭是"吴门贝氏"的第十五代孙.贝聿铭的父亲即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总裁的贝祖诒,他的祖父叫贝理泰.贝理泰在钱财管理上颇有一套独特的手法,因而被苏州知府聘为幕僚,参与苏州地方财政管理,被人们称为"钱谷师爷".由于眼疾,贝理泰失去了在金融界进一步奋斗的机会,他只得寄希望于自己的子女去完成他难以完成的事业. 学业初成:年轻会计到上海贝理泰三子贝祖诒,生于光绪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1893年3月12日).贝理泰十分清楚,要成为一位银行家,就必须有扎实的外语

世界著名建筑师贝聿铭是“吴门贝氏”的第十五代孙。贝聿铭的父亲即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总裁的贝祖诒,他的祖父叫贝理泰。贝理泰在钱财管理上颇有一套独特的手法,因而被苏州知府聘为幕僚,参与苏州地方财政管理,被人们称为“钱谷师爷”。

由于眼疾,贝理泰失去了在金融界进一步奋斗的机会,他只得寄希望于自己的子女去完成他难以完成的事业。 学业初成:年轻会计到上海贝理泰三子贝祖诒,生于光绪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1893年3月12日)。

贝理泰十分清楚,要成为一位银行家,就必须有扎实的外语及西方的经济学基础。于是他就将自己的子女送进了美国基督教监理会在苏州创办的教会学校———博习书院读书。在那里,贝祖诒打下了扎实的英语基础。在博习书院读书期间,贝祖诒认识了庄(字得之,号静村)的女儿,后来结了婚。而庄是江苏武进(今常州)人,与盛宣怀是亲戚,是德商礼和洋行买办、红十字会会长,这对贝祖诒以后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1916年,贝祖诒23岁,他在庄得之、贝润生等人的举荐下,进入北京中国银行总行会计部。不久,他又被调到广州。任中国银行广州分行的会计部主任。

处变不惊:出走香港炒外汇1924年,孙中山积极设法在广州组建广州政府中央银行,但苦于没有强大的后援,这一设想难以实现。于是,他转而向中国银行广州分行施加压力,希望由广州分行出面具体负责组织广州政府中央银行之事。中国银行广州分行的主要负责人既无法抗拒广州政府强大的政治压力,更不可能在中国银行总部未授权下贸然行事,于是纷纷逃离广州,把一切责任推卸给会计部主任贝祖诒。

广州政府派兵包围了贝祖诒的住宅,实际上已将他软禁起来,贝祖诒一家只得装扮成外国人,在一群外国朋友的帮助下,逃离广州,去到香港。到了香港后,贝祖诒立即与中国银行北京总部取得联系,利用有限的资本在香港进行外汇买卖,并成为一位出色的货币交易人。

主持金融:“废两改元”显身手1927年,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成立,军阀割据的局面基本结束。1928年,中国银行总部从北京迁入上海,实行重大改组,并被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指定为特许经营外汇的银行。

贝祖诒忠于职守的品格,尤其是在货币经营和管理上的天才,为中国银行的董事们所肯定。所以,中国银行将贝祖诒从香港招回上海本部,并被中国银行董事会派往美国和欧洲考察,还负责改革中国银行体系。到1932年,在贝祖诒筹划和组织下,中国银行在世界主要城市创建了18家分行,同时也为中国银行外汇交易创下巨额利润。1932年,贝祖诒晋升中国银行副行长。

1933年,中国曾因白银大量外流而引发一场金融风潮,史称“白银风潮”。许多商人在中国套购白银运往海外,将白银换成美金或英镑后,再回到中国继续套购白银。当时中国的货币主要分银两和银元,银两即白银。通常大额贸易以银两结算,小额贸易以银元结算。白银和银元在短时期内大量外流,中国市场出现了货币严重不足的现象,上海的银根奇紧,利息高昂,物价狂跌。

钱庄和银行为保全自己,紧缩放款,造成工商业资金周转失灵,工厂企业则因流转资金不足而被迫停工歇业。于是,精通套汇业务的贝祖诒被紧急调至中央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组织的货币改革委员会。贝祖诒提出了应急措施:第一步宣布海关保护,即提高白银出口的关税,以抑制白银外流;第二步废除白银流通,规定以银元作为正式流通货币。

1933年4月5日,财政部正式颁布《废两改元公告》。“废两改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白银外流,同时有利于中央银行对全国金融市场的控制。但是,随着世界银价的继续上涨,仍有商人大量套购银元出口;而且,外国银元和地方政府自铸银元同时流通,使得国内跨地区贸易十分困难。

贝祖诒等人组成的货币改革委员会于1935年11月2日再次公布实施币制改革,规定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币”为惟一合法货币,其他货币一律退出流通,并规定法币的一元合“废两改元”后的银元一元。

这次币制改革从根本上控制了白银外流,也使中国货币从此全面改用纸币。在这个过程中,贝祖诒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他不仅仅是一位银行家,还称得上是一位经济学家。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战争时期,中国的金融一直处于极度混乱的局面。1946年3月1日,贝祖诒出任中央银行总裁。乱世之中,他未能整饬金融状况,最后被迫辞职。1949年后,贝祖诒一直任香港汇丰银行执行董事,1973年退休后移居美国纽约,1982年12月27日逝世。

生母早逝:个性独特贝聿铭吴门贝氏,代有才俊出。贝祖诒的长子即是妇孺皆知的世界著名建筑师贝聿铭。

1917年4月26日(农历三月初六),贝聿铭来到人间。他的童年是在广州和香港度过的。1930年,母亲庄氏患癌症在苏州逝世。

母亲逝世后,应该读中学的贝聿铭又随父亲到了上海,进了美国教会学校圣约翰中学。两年后,贝祖诒再婚,新婚夫人提出了让前妻的子女与他们分 开居住的条件。

刚从丧母的悲痛心情里回过气来的贝聿铭又被迫与父亲分开,这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影响。每年放假时,贝聿铭就有一段较长的时间住在苏州,苏州是江南最富裕的城市,城里城外至少有50家保存完整的清代私家花园,而贝家就在苏州最有名的狮子林里。苏州园林艺术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如他自己所讲:一名建筑师必须努力(我作过这样的努力)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参与:即要使他所设计的建筑与那里的流水充分协调一致,并成为既对流水考虑又受人欢迎的表现形式……我花了一段时间才明白这种设计特色———依照我童年时代的那座园林的气韵设计。而一旦你按着那种气韵去设计建筑,你就会感到自己是多么微不足道。

敢违父命:慧心迷上建筑学三十年代也是美国好莱坞影片风靡上海的年代,国泰、巴黎、大光明等各大影戏院均留下了贝聿铭的身影。美国电影中出现的欧美的建筑,更使他“心向往之”。

1933年“四行储蓄大楼”(1934年建成后正式称“国际饭店”)破土兴建。根据设计,这幢楼高82米,共24层,将是上海最高的大楼。上海的许多报纸将该楼当作重大新闻追踪报道。这引起了贝聿铭极大的兴趣,他由此第一次听到当时在中国最负盛名的匈牙利籍建筑师乌达克的大名,知道上海许多有名的建筑就是由他设计的。

贝聿铭常呆坐在跑马厅粗壮的梧桐树下,看“二十四层”楼是怎么造起来的。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他似乎领悟到了什么。一天,“小爷叔”贝祖远在贝聿铭的桌子上看到一份“二十四层”的建筑图纸,他起初以为贝聿铭是从哪里弄来的。当他知道这是贝聿铭自己观察、研究的结果,他真地惊呆了。

1935年夏天,18岁的贝聿铭高中毕业了。父亲贝祖诒注意到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活动猖獗,估计中国将有一段战乱时期,所以他希望自己的长子赴英国攻读经济学,盼望长子能接自己的班。然而,痴迷于美国电影的贝聿铭另有想法。他回忆说:“我沉醉在建设一幢和饭店一般高的大楼的设想中。当时这种想法对于我就像登月旅行对于今天的小青年一样令人激动。我断定,那就是我想做的工作。”

贝聿铭没有遵照父亲的要求报考英国牛津大学,而选择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设计专业。当他把宾大的录取通知书送到父亲面前时,贝祖诒沉默不言。贝聿铭知道,这下子他的父亲真的生气了。

结缘北美:心系故土难归国1935年8月13日,贝聿铭在虹口的怡和码头搭乘美国“柯立芝总统”号远洋客轮踏上赴美留学之路。贝聿铭到了宾大后才知道,美国东北部有一个叫常青藤联合会的大学组织,它是由哈佛、哥伦比亚、耶鲁、普林斯顿、布郎、达特芳斯、宾夕法尼亚等8所名牌大学组成的,而宾大在“常青藤”中的地位最低。

年轻气盛的贝聿铭凭着自己的勇气,找到了在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院,仅两个星期后,他就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贝聿铭在艺术和设计上的天赋很快被院长发现,并成为院长最心爱的学生。

1938年暑期,贝聿铭赴纽约度假,结识了正要去韦尔斯利学院(宋氏三姐妹均为该校毕业生)读书的卢爱玲。贝聿铭立即被卢爱玲高贵的气质所吸引,并逐步确立了恋爱关系。1942年6月20日,也就是卢爱玲毕业后的第5天,他俩结为伉俪。

这一年12月,贝聿铭报名攻读哈佛的研究生课。第二年,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没有遵照家谱规定的辈份排序,而给孩子取名“定中”。1946年他们又有了第二个孩子,取名“建中”。

贝聿铭后来接受《时代》杂志的采访时说:“我到美国留学,就想学业有成来报效祖国。我给孩子取名‘定中’、‘建中’,就是希望中国稳定、建设中国的意思。当初没有教他们或强迫他们讲中国话,就是想他们马上可以回国,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汉语,讲中国话。后来因为战争的原因,我只得留在了美国。留下来是很幸运的,但这么做对我来说是很困难的,因为我的家人在中国,要割断联系是很痛苦的。我并不孤独,但我很想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关系一度处于对峙状态,贝聿铭希望回国的念头不得不打消了。等待,只有等待,一直等到1974年,贝聿铭才作为美国专家重新踏上生他养他的祖国,正应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那句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