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飙的子女 耿飚有几个儿子? 他的儿子孙子都叫什么名字?
核心内容:耿飚有几个儿子?耿飚(1909年8月26日-2000年6月23日),男,湖南醴陵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耿飚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央军委原常委、秘书长,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一位没有被授予解放军军衔的国防部部长。2000年6月23日1时6分,耿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耿志远(1955年5月)中共党员,理学硕士,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生导师。耿志远(中国西北师范大学教授)中共党员,理学硕士,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耿莹(1939.12—)女, 湖南醴陵人,原国务院副总理耿飚之女。中国画研究院医生兼从事绘画创作。作品入选全国美展。作品有《听琴》、《文姬归汉图》、 《游园惊梦》等!耿莹女士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后代,她是一位画家、社会活动家、灵山世界公益论坛发起耿莹 中国文化的守望者人。
她常说是上一代人的熏陶,铸就了她坚韧的性格和敢想敢为的闯劲。多年的艺术经历使她与华夏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正是这种时间与经历凝集而成的厚重,让年近七旬的她坚毅的选择了一条执着于追寻探索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为理想的人生道路。
华夏文化博大而精深,正是华夏的文明赋予了我们中华民族自信、包容、刚柔并济、果断、凝静、胸怀浩瀚的品质,使之多个民族和谐相融,历经数千年演绎着知性人生,启动着未来的每个瞬间,才有今天的自强不息。
——谈到华夏文化遗产保护时,耿莹女士感慨万千。旁白: 1934年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人。在危急时刻,毛泽东力挽狂澜,指挥主力红军避实击虚,向敌人兵力空虚的贵州开进。红军进入贵州后发现,这里的穷人瘦得只剩皮包骨,被人形象地称为“干人”。红军所到之处,到处都能看到行乞的“干人”。
(在乌江南岸剑河县的一个村子的路旁,一位60多岁的老婆婆和她的小孙子,寒冬里仍穿着补丁摞补丁的单衣,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目光呆滞地望着过往行人。红军路过此地,立即围了过来。此时,指战员从后面走来。)
指战员:(急忙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红军战士:报告指战员,这里躺着个老妈妈和一个孩子,看起来是很久都没有吃东西了。(指导员走上前去)
指导员:老妈妈,您这是怎么了?
老妈妈:呜呜~家里一年收的粮食全被地主抢光了啊。我苦命的儿子啊,前几天又被国民党抓了壮丁。我是没有活路啊。呜呜~(双手拍地)。(指着旁边的小孩)这个是我的孙子。我们一老一小也只有相依为命了。我们这几天四处讨吃的,可是这年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哪有人会可怜我们这孤儿寡妇的啊。这天又这么冷,我们从早晨到现在还没有吃一点东西,又冻又饿,实在是没有力气,就跌倒在这里了。
(听到这儿,指战员已是热泪盈眶。
指战员:快去,拿两袋干粮来。
战士:是。(指战员连忙脱下身上的毛衣,拿着毛衣和拿来的两袋干粮走道老婆婆面前蹲下来)
指战员:(亲切地)老人家,你记住,我们是红军,红军是‘干人’的队伍。(指战员给老妈妈穿上了衣服)
老妈妈:(感动得直点头,一边嘴里连声念叨)红军,红军……(老妈妈颤巍巍地站起来,领着她的小孙子慢慢地向前走了。):红军,红军……(望着风雪中老人远去的背影,指战员久久地沉默着,过了好一会儿,终于开口了)
指战员:(深沉地)我们从这位老妈妈身上看到了什么呢?我们看到的绝不只是这位老妈妈一家的遭遇,这是我们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缩影!那么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祖国和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1935 年 6 月上旬,红四方面军强渡金沙江以后,部队开始准备与中央红军会师了。上级要求,各单位要尽最大力量多筹些粮、盐,让艰苦转战了一年多的中央红军战友们好好地补养补养身体!
可是,由于当地军阀、土司头人的欺骗宣传,在红军未到之前,老百姓都躲进山里去了,村里空空荡荡的,一贫如洗。走到村尾,突然发现一间破屋里透出一线昏黄的灯光。“有群众!”小红军们兴奋得叫出声来,赶紧跑过去,进屋一看,只见一位藏族老人正慌慌张张地收拾桌上的一个小瓦罐。
“是盐!”走在最前头的“小地牛”惊喜地叫起来。大伙凑上去,只见瓦罐里果然盛着半罐雪白的盐粒。李队长上前商量,要买一些,老人不理;李队长又掏出几块银元,老人却把头一低,出门走了。“哇——盐!”“小地牛”叫了起来,原来,他看到桌上散落着几粒盐花,是老人慌忙中撒落的。
“小地牛”小心翼翼地用纸把盐花包好,准备带走。“放下。”队长制止了他。然后,带着小战士们给老人打扫起房子。夜里,红军部队执行纪律,不进入民宅,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就露宿在了街头和房屋的矮檐下。
红军的表现被藏在山头的藏族群众看得一清二楚。第二天,那位大爷带着一位通司(翻译)回到村里,找到宣传队,非要把那半罐盐送给部队。小红军们死活不肯收。大爷没办法,便告诉他们,说是离这里不远的白云山上有一种白石头,在缺盐的时候,当地群众用它熬过盐,只是味道有些苦涩。小战士们一听别提多高兴了,赶紧向上级汇报。上级领导表扬了他们,决定部队就在此地休整,就地进行熬盐和筹粮。
小战士们向老乡借来铁锤、筐子,登上高高的白云山,在老大爷的指点下,找到了那种石头。“小地牛”举起铁锤敲下一块,用舌头舔舔,大叫起来:“啊,真有咸味儿!”
大家别提多高兴了,纷纷挥起锤子,顿时,山谷里回响起一片“叮叮当当”的敲击声。
晚上,小红军们每人背了满满一筐小石块回到宿营地。当晚,大家不顾一在的劳累,以班为单位,升火熬盐。红红的火光,映得蹲在锅前的“小地牛”脸上生彩。那位藏族老大爷这边看看,那边转转,忠实于“技师”职责。
约摸熬了一个多钟头,锅边上起了白色的盐花花,“小地牛”拍手高喊:“快看哪,我们的盐熬出来啦 ! ”
李队长闻声笑呵呵地说:“别放马后炮了,我们的盐比你们熬出来得早。”
“小地牛”不信,跑过去一看,伸伸舌头:“呦,真的呢。不过,你们的石头肯定是我敲的,这才出得快!”
宿营地沸腾了。同志们像打了大胜仗一样,议论着,说笑着,围着锅灶唱起了歌儿。
盐越熬越多,一钵钵地集中起来。“小地牛”悄悄地用荷包装了两包最细最白的盐。他想在与中央红军会合的时候,把它当作见面礼,送给中央部队里第一个见到的小红军!
1935年6月16日,红军不战而占领了仁怀县城和茅台渡口。红军将士有幸享用了历史悠久的茅台酒。早在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从而扬名天下。但是,解放后,茅台酒定为国酒,却是因红军长征路过茅台,曾以茅台酒解乏、治伤,茅台酒支援了红军,加之品质上乘,为周恩来所钟爱。80年代以后,许多老红军在所写的回忆录中,对茅台酒仍然记忆犹新。
聂荣臻元帅回忆:“在茅台休息的时候,为了欣赏一下举世闻名的茅台酒,我和罗瑞卿同志叫警卫员去买些来尝尝。酒刚买来,敌机就来轰炸。于是,我们又赶紧转移。”
成访吾将军回忆到:“茅台镇是茅台酒的家乡,紧靠赤水河边,有好几个酒厂和作坊。政治部出了布告,不让人进入这些私人企业,门都关着。大家从门缝里看,见有一些很大的木桶和成排的水缸。酒香扑鼻而来,熏人欲醉。地主豪绅家都有很多大缸盛着茅台酒,有的还密封着,大概是多年的陈酒。我们有些人本来喜欢喝几杯,但军情紧急,不敢多饮,主要是弄来擦脚,恢复行路的疲劳,而茅台酒擦脚确有奇效,大家莫不称赞。”
曾三将军回忆:“在长征路上,我深深感到脚的重要。道理很简单:长征是要走路的,没有脚就不能行军,没有脚就不能战斗。大家不是听说过‘红军过茅台,用酒洗双脚’的故事吗?,这不是假的,因为用酒擦洗是最好的保护脚的办法。”
耿飚将军回忆:“这里是举世闻名的茅台酒的产地,到处是烧锅酒坊,空气中弥漫着一阵阵醇酒的酱香。尽管戎马倥偬,指战员还是向老乡买来茅台酒,会喝酒的组织品尝,不会喝的装在水壶里,行军中用来擦腿搓脚,舒筋活血。”
杨成武将军回忆到:“奉命转移到茅台镇,著名的茅台酒就产在这里。土豪家里坛坛罐罐都盛满了茅台酒。我们把从土豪家里没收来的财物、粮食和茅台酒,除部队留了一些外,全部分给了群众。这时候,我们指战员里会喝酒的,都喝足了瘾,不会喝的,也都装上一壶,留下来洗脚活血,舒舒筋骨。”
萧劲光将军回忆:“茅台镇很小,茅台酒却驰名中外。我们在茅台驻扎了三天,我和一些同志去参观了一家酒厂。有很大的酒池,还有一排排的酒桶。我们品尝了这种名酒,芳香甘甜,沁人心肺,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有些同志还买了些,用水壶装着,留在路上擦脚解乏。”
“当时,国民党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污蔑红军在茅台酒的酿酒池里洗脚。时任国民参议员的黄炎培先生,嘲笑国民党反动派的无知,挥笔写下一首《茅台酒》:
喧传有客过茅台,
酿酒池里洗脚来。
是真是假吾不管,
天寒且饮三两杯。”
“1945年,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黄炎培等人去延安访问。他把这首诗抄给毛泽东、周恩来和陈毅看,受到大家赞扬。解放以后,黄炎培先生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1952年,黄炎培先生来到南京,上海市市长陈毅前去会晤,并设宴款待。席间,饮茅台酒。陈毅提起旧话,赞佩黄先生当年仗义执言,难能可贵,退席成诗两首: